第333章
書迷正在閱讀:[火影同人] 開在木葉的水蘭花、[歷史同人] 我與政哥同母異父、[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xiàn)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cè)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yè)聯(lián)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
那會是什么呢,就是樹葉。 這里就要回到‘翣’字上了,和它同時期被指代扇子的字,還有兩個。 ‘萐’和‘箑’。 中國人造字,在最初的時候向來都是象形文字,而這兩個字上,一個草字頭,一個竹字頭,就能說明一般人用不起羽毛的扇子,用的都是植物所做成的扇子。 這三個字代表了三種材料,蒲草,羽毛和竹子。 比如,傳承千年仍舊在使用的蒲扇,東漢時期電視劇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羽扇,以及現(xiàn)在不常見,但是在古代還算是比較常見的竹扇,有圓形和刀狀,有長柄和短柄。 但——還是不夠解熱! 因為明末有小冰河時期,再加上現(xiàn)代因為科技的發(fā)展,天氣總是越來越熱,所以便會讓不少人下意識的認為古代就一定要比現(xiàn)代涼快。 但其實并非如此,古代有涼快的時候,但大多數(shù)的天氣還是和現(xiàn)代差不多的。 就比如被稱為古代最熱的一個夏天。 乾隆八年。 那一年究竟有多熱呢,在山西的《浮山縣志》中記載,‘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mào)易者亦有熱斃者’。 有不少人熱死在路上,而且北京更熱,有可能買著東西,上一秒還在跟你說話,下一秒就熱死了。 不僅只有這一處記載,因為太熱了,所以這一年留下來的記載非常之多,比如《天津縣志》,‘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續(xù)東華錄》,‘六月丙辰,京師威暑’等等。 人被熱死了,土地也被熱的烤焦了。 因為這個記載讓不少人好奇那一年的夏天有多熱,所以也有專家曾經(jīng)根據(jù)其他的記載換算過當時的溫度,平均高于40c,最熱的氣溫達到了驚人的44.4c! 因為太熱了,所以各地官吏紛紛上奏,請求幫助熱到引發(fā)百姓的大恐慌,但是天氣這種事情,哪怕是皇帝,也無法掌管,乾隆急的晚上睡不著,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他用的法子,該用的都用了。 就比如中國最古老的祭天,早就記過了,甚至還有野史傳聞祭了不止一遍,但從五月就開始進入的高溫,一直到九月份才退去。 在這其中甚至還引發(fā)了大干旱,有的地區(qū)一杯水都要十錢,比之前的米糧還要貴。 除了這個被稱為古代最熱的夏天之外,其他的朝代的夏天也不像現(xiàn)代想象的這么涼快——不然許多大旱也不會那么難熬了。 比如向來心懷百姓的杜甫,‘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還說自己熱的飯也吃不下。 如果有經(jīng)歷過沒有空調(diào)與風扇時期的孩子,應(yīng)該能夠知道在夏天最熱的時候,用蒲扇扇出來的風其實也是熱的。 不過他們倒不是指望著這一個風扇能夠解決干旱暴熱的問題,這也太難為它了,他們只是想過來看看后世的納涼工具。 能夠多一些靈感都是好的。 不過一看,李世民便失望了起來。 不是因為覺得風扇的效果不好,而是因為他看到了后面的電線。 又是要用電的。 這電怎么就那么神奇,什么都能干。 但這卻給了他一個啟發(fā),雖然他們可能不能完全還原出這個后世的風扇,但是說不定徐姑娘能有其他納涼的法子呢。 但他覺得自己表達的挺清楚的,到最后不知為何落在徐雪筠腦袋里面,就認為他在問古代有沒有什么智慧的避暑方法。 朱元璋此時正在嘩啦啦的用奏折扇風。 他們今年也不怎么涼快,而且剛吃完飯,人正是最熱的時候,朱元璋盤腿坐在榻上,和馬皇后一起看天幕當飯后消食。 “這說的話正合我意。”朱元璋不耐煩宮女給他扇風,總覺得那風扇出來都沒勁,還沒他自己扇的涼快。 他性子本來就急,這人一急就燥,夏天的時候就難熬。 馬皇后看著他捏在手里的請安折子,知道朱元璋這是大中午大熱天看著耽誤他時間的請安折子不耐煩了。 許多人都以為古代的奏折一定是非常要緊的事物,但實際上有不少偏遠的官員,他們。不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皇帝的面前,但又想要在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于是就會經(jīng)常寫一些來請安的折子。 比如關(guān)心一下皇帝的身體,或者是匯報一下自己所治理地方最近的天氣,又或者是說些別的。 當然因為主要就是為了讓皇帝想起自己,并且能夠看到自己的才華,所以無事也能寫出來非常繁復(fù)的字句。 有的時候空閑看看里邊的馬屁其實也不錯,但是如果人本來就不爽的時候看到,當然就更不爽了。 我都這么忙了,你還在這里給我寫一堆狗屁不通的東西。 朱元璋其實偶爾也愛聽聽馬屁,但很顯然,現(xiàn)在不是那個時候。 “有啊,怎么沒有?!毙煅抟徽f這個就想拍大腿,“其實可多了,只是因為古代消息比較閉塞,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br> 因為直到近代有許多人住的也是家里邊的老房子,這些房子里邊半點也沒有那些古代風扇的殘留痕跡。 壓根就沒有傳開。 聽她此言,武則天按了按眉心,問上官婉兒:“朕讓他們收集的民間工藝,種植,醫(yī)學技巧,現(xiàn)在收集到哪了?” 這還是徐雪筠給她的啟發(fā),因為后世好像很惋惜他們?nèi)缃癯S多未流傳下去的東西或者未推廣開來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