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書迷正在閱讀:[火影同人] 開在木葉的水蘭花、[歷史同人] 我與政哥同母異父、[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yè)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
曹植前一秒還在自己屋中酗酒,下一秒就被拉到這兒來。 書中握著的酒瓶子也變成了一個棒棒糖——他的腦袋上還扎了一個小啾啾。 曹植:“......” 但他也沒和糖過不去,把棒棒糖拆了包裝塞到了自己嘴里。 嗯,甜~ 曹cao的神色也變柔和了些,他向來都喜歡這個有才華的兒子,現在見他這一幅稚兒模態(tài)也想起來了自己兒子小時候的可愛模樣。 孫權倒是很激動,因為在他的時期,他的兄長已經去世了:“哥!” 話一出口,竟然還帶了兩分哭腔。 孫策嚇得連忙哄他,就像是孫權印象中的小時候一樣:“怎么啦,哥不是在這兒嗎?” 孫權努力把自己的顫音憋回去,很想和他說自己的想念和前一段時間的兵荒馬亂,但最終只是攬著他的腰:“我只是,只是有點想你。” 和這溫馨的幾對比起來,最后的一隊就有一些武學氛圍。 “父皇!父皇!你怎么一見到兒臣就打人?。 睏顝V和努力的想要把自己的父愛喚回來。 “我為什么打人?”楊堅氣的眼睛冒火,“我還想知道呢。” 怎么隋朝在歷史上半點名字都沒有啊,怎么一直都見不到他們隋朝的大臣上去???! “等我看見史書再問你的?!睏顖宰詈筮€是想著等會兒還要做任務呢,沒真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把楊廣打的嗷嗷轉,“你最好祈禱你沒給我干什么點子混賬事?!?/br> 也最好祈禱他們的隋朝不是敗在你手上的。 李淵尷尬的笑了笑。 哈哈,幸好他沒有被天幕選中,要不然都過去這么多年了,再相見場面著實有些尷尬。 殊不知,其實是因為他兒子中唯一有資格上天幕的,沒有點同意而已。 第126章 楊堅此時是真的氣的不清。 他在位二十四年,可以說前十幾年做的都很不錯,只是老年和許多皇帝一樣,都犯了多疑,殺害功臣,偏聽偏信的毛病,也是因此,下一任皇帝才會是楊廣而不是楊勇。 但問題是,現在的他還年輕著,完全不知道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甚至他現在都不知道楊廣是怎么上位的。 不過在‘友好’的問詢中,他起碼知曉楊廣不是造反得的皇位,面色稍微緩和了些。 因為楊廣畢竟是他最寵愛的兒子,楊廣十三歲開始就擔任并州總管,一路無論是做官還是帶兵打仗,都深得他心。 他其實心中也是不愿有些相信兒子造了他的反的。 甚至他現在還在給楊廣找理由,想著可能不是在楊廣這一代出了問題,而是在楊廣子孫處出了問題。 長孫皇后攬著李承乾,難得笑的有些訕訕。 因為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李世民和隋朝皇室有親戚關系。 還要從‘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說起,李世民的祖母是獨孤信的四女,而楊堅則娶了獨孤信的七女為妻,也就是獨孤皇后。 所以楊堅是李世民的舅姥爺,而另一位幾乎被人遺忘的開國皇帝李淵,應該喊楊堅一聲姨父。 并且李淵能夠當這個開國皇帝,雖然和他自身的勢力,李世民的幫助以及天下大勢都脫不了干系,但其實和楊堅以及楊廣父子的信任也有很大關系。 隋文帝楊堅在位時,李淵從楊堅的禁衛(wèi)武官被提撥為三州刺史,隋煬帝在位時,李淵先是擔任郡守,后又兼任殿內少監(jiān)與衛(wèi)尉少卿,并被給予了一定兵權。 并且古時最重孝道,所以無論中間的牽扯有多么婉轉千回,但長孫皇后面對自己丈夫的舅姥爺時,總是不能忽略不計的。 不過她也沒有多說什么,反正這個天下是她的丈夫打下來的,無論得位在天下人看來正還是不正,作為他的妻子,長孫皇后不可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所以也只是見了個禮而已。 并且楊廣此時其實也被打的莫名其妙。 就像是楊堅對他的信任一樣,楊廣從小到大一路可謂是順風順水,除了沒有當太子之外,他基本上把能夠得到的都得到了,甚至可以說,哪怕楊堅沒有廢太子,太子在朝中的聲譽與贊賞也都不如他。 他本就不贊同太子只是占了嫡長的位置就被立為太子,若是論出身,他們都是同一個母親,可以說他們五兄弟都是嫡子,若是論長子,長子提前出生這這么多年還沒有干出過什么能夠得到滿朝贊賞的大事,那不正恰恰證明了他的平庸嗎,這樣的平庸之人又有什么資格可以擔當太子呢? 而且身為太子連裝都不會裝,他們的父皇喜愛節(jié)儉,楊堅自己本人就裝作節(jié)儉的樣子,但是楊勇卻和他恰恰相反,表現的鋪張浪費。 楊廣對楊勇的評價就是一個十足的蠢貨,沒有半點能夠拿得出手的才干。 至于他到底是不是造反得來的皇位......楊廣的眼眸閃了閃。 起碼史書上不是,那是或不是,又到底是什么情況,誰知道呢。 比起這邊四人的尷尬相處,蘇洵和蘇轍的相處就自然的多。 蘇洵,蘇轍和蘇軾三人被并稱為三蘇,他們可以說是宋朝文學諸多頂梁柱中最粗壯的一根。 蘇軾和蘇轍的感情非常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眾人皆知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一首安撫弟弟想要和弟弟見面的千古名作,又或者是他們交談的諸多私信以及外人對他們的評價都能看得出來,甚至還有獄中創(chuàng)作的‘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