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fù)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慘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在狗血文里搞事業(yè)、給古人直播從重婚案庭審開始
“唯!” 眾人躬身應(yīng)命。 第36章 陳慶之的應(yīng)對 疾等人退下后,典韋立刻問道:“將軍,你讓他們都留下,難道就我一個人保護你北上?” 陳慶之揶揄的笑道:“莫非典韋將軍做不到?” 典韋立刻紅了臉,甕聲道:“這自然不是問題,只是我們本就很難找到秦卒,如今只剩下你我二人,那豈不是更難找到秦卒?” 陳慶之拍了拍他寬厚的肩膀,意味深長的道:“誰說一定要我們?nèi)フ仪刈??!?/br> 典韋不解,陳慶之也沒多言。 次日一早,陳慶之一路來到一座客棧前。 “陳先生!” 他剛一露面,便有一名黑衣老者高聲喊道。 陳慶之笑著點頭,走到老者身前。 “張老丈沒事了吧?” 老者名叫張?zhí)N,有著一個高達二百人的大商隊,他常年與匈奴做生意。 哪怕是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張?zhí)N也不曾停下自己的生意。 他如今已然是在匈奴那邊極為有名的人。 張?zhí)N并非關(guān)中人,但也不是上郡之人,他來自潁川郡,就是原韓國之地。 陳慶之與張?zhí)N相識是在雕陰縣城,那時張?zhí)N在雕陰縣城忽然發(fā)病,雕陰不過一座小城,醫(yī)者有限,醫(yī)術(shù)也不怎么樣,幸而陳慶之將其救了回來。 陳慶之久病成醫(yī),醫(yī)術(shù)雖比不上御醫(yī)那等頂尖醫(yī)者,但對比雕陰縣城的醫(yī)者,醫(yī)術(shù)還是非常不錯的。 張?zhí)N對陳慶之十分感激,陳慶之說自己乃是前往草原尋找一種獨特藥草,其名鎖陽,主補腎陽,益精血。 張?zhí)N看陳慶之不時咳嗽,面色也透著一股蒼白,明顯體虛氣弱,因此對陳慶之并不懷疑。 “老朽已經(jīng)無事,先生還是準備北上嗎?” 張?zhí)N邀請陳慶之同坐一桌,詢問起陳慶之接下來的路程。 這一路辛苦,張?zhí)N擔心自己會再發(fā)病,因而想要讓陳慶之隨他一起。 陳慶之搖頭苦笑。 張?zhí)N心中一動,輕捋下頜白須,試探道:“先生何故嘆氣?是因為雍王的布告嗎?” 陳慶之故作訝異的道:“老丈如何知曉?” 張?zhí)N笑而不語,示意陳慶之說說。 陳慶之嘆了口氣:“不瞞老丈,我本來是隨著一支二十人的小商隊來的,家仆人高馬大,又會些功夫,與商隊正好相互照應(yīng),也可保護我這孱弱之軀?!?/br> “誰料人算不如天算,雍王一紙布告,我那商隊規(guī)模太小,不愿再北上,擔憂賺不到錢還要虧本,于是就地售賣貨物,少賺一些,打道回府?!?/br> “我雖有心獨自前往,然而家仆擔心安全,他一人雖然勇猛,但若是遇到大隊盜匪,雙拳難敵四手啊?!?/br> “畢竟他若只有自己,打不過逃走也不難,卻還要帶著我這個拖累?!?/br> 陳慶之說到此處,忍不住拍打著自己的膝蓋,神色憂憤。 張?zhí)N心中一喜,面上卻不露分毫。 反倒安慰道:“先生何必憂心,老朽這一命多虧先生救回來,正愁無法報答先生,如今先生要北上,正好可以隨老朽一起,如此也可給老朽報答先生救命之恩。” 陳慶之聞言大喜,連忙起身長長一揖:“多謝老丈!” 張?zhí)N扶住他的雙臂,連連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二人又寒暄幾句,陳慶之方才告辭離去。 他走后,張?zhí)N身邊的一名年輕人方才道:“祖父,雍王正嚴查關(guān)中探子,這陳先生我們不知來歷,豈不是會給我們?nèi)锹闊俊?/br> 這年輕人正是張?zhí)N的孫子張淵。 張?zhí)N聲音低緩的道:“淵兒,祖父年紀很大了,又生了一次病,北上之路遙遠,還會遇到什么誰也想不到,就像雍王這一紙布告來的多么出人意料?!?/br> “若祖父再生一次病,誰來救我?” “陳先生自幼身有頑疾,自學醫(yī)術(shù),不說多么了得,但比起北上這一路能找到的醫(yī)者,他的醫(yī)術(shù)顯然是非凡的?!?/br> “有他在,祖父便可安枕無憂?!?/br> “其次,他那家仆人高馬大,好似古之惡來,定然是勇猛善戰(zhàn)之輩,陳先生與我們在一起,一旦遭遇盜匪,這位陳先生的家仆就可發(fā)揮大用?!?/br> “至于說陳先生的來歷,區(qū)區(qū)兩個人,能做什么?難不成還能刺殺雍王?” “只要不刺殺雍王,便不會牽連我們。” “等到九原,與匈奴人做完生意,便可與他分手,直接返回。” 張淵緩緩點頭,明白祖父深意,他好奇的看向祖父:“祖父,是早就猜到陳先生情緒不高的原因,故意沒主動說出來的是嗎?” 張?zhí)N欣慰的笑了起來:“孺子可教,祖父說出來,這恩情就少了,由他自己說出來,祖父再主動幫他,這情他就記得深了?!?/br> 張淵微微皺眉:“可祖父,陳先生畢竟救了你。” 張?zhí)N搖搖頭,嚴厲的道:“這是兩碼事,救命之恩當然要報,但如何報才能讓我們的利益最大化也是必須要想明白的,記住,永遠不要上趕著去幫忙,哪怕那人對你有恩!” 張淵鄭重點頭。 陳慶之回到宅子的時候,疾帶著各路秦卒還沒回來,他們要留在這里,自然要將事情做的穩(wěn)當,貨物當然要一點點發(fā)賣出去。 至少賣貨的過程要有據(jù)可查,如此才能打消別人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