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佛門的謀劃
白素貞在紫竹林里面待了兩天時間。 畢竟她來的時候,菩薩的講經已經快到了尾聲。 法海不在此處,也不知道他在哪兒,白素貞這個時候也沒有心情去關心法海的動向。 她自己的事情已經變成了一團亂麻,哪里還有時間去想別人? 但是菩薩講經結束之后,并沒有第一時間和她見面。 “敢問善財童子,菩薩現在有時間見我了嗎?” “白姑娘莫要心急,菩薩講經結束之后要休息一段時間,這本來也是常事,姑娘又不是第一次來,怎么連這個也不清楚了呢?” “不是我不清楚這件事,實在是我心中急迫,想要尋菩薩,為我解惑而已?!?/br> “既是疑惑,就更不能心急,心急的時候往往會想錯了事,白姑娘身在局中,恐怕是被這即是擾亂了心思。” 善財童子雙手合十,和白素貞微微笑著說道。 這位善財童子也是有他的來頭的,他父親牛魔王是此方世界大妖之一的平天大圣,他母親曾是太上老君兜率天中的架扇神女,錦衣羅剎,頗得老君的喜愛,后來嫁與牛魔王,老君還送了她一頂芭蕉扇作為嫁妝,如此,白素貞和善財童子之間也算是有點關系,而且大家既然同出妖族,自然能夠說上些話。 “既然如此,那多謝童子?!?/br> 白素貞回到紫竹林之中,開始欣賞這里的美好景色。 普陀山的紫竹林,一向就長這樣,一直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白素貞來過這里很多次,也看過很多次竹林,但從來沒有厭倦過。 因為這片竹林生長的極妙,在其生長的周期之中,暗自切合了佛門的輪回之理,常在這里觀看,其實是能夠得到些佛法的頓悟的。 當然看多了也不是件好事,容易被度化進入佛門。 白素貞當然不想去佛門,有好好的道法她不修行,而跑去佛門當尼姑,這不是她的追求。 于是她又在這里等了兩天,在腦子里面把這件事情過了很多很多遍之后,觀世音菩薩終于有時間見她了。 “素貞,別來無恙?!?/br> “弟子見過菩薩,弟子此來有件事情,想問菩薩?!?/br> “你無需多言,我已知曉,我本意是想,在竹林住了這許多日,或許你能想通,但現在看起來你自己是沒有想通這件事情的可能了。” “弟子愚鈍,讓菩薩失望了?!?/br> 觀世音菩薩搖了搖頭,滿臉慈悲。 “有生皆苦,有情皆苦,這和愚鈍不愚鈍沒有任何關系,既然身中有心,心里有情,自然會被苦惱所困擾,本來就是尋常事,有什么失望的呢?” 白素貞恭恭敬敬的坐在下首,雙手合十行禮。 “還望菩薩指點?!?/br> “你想的太多,要的也太多,我當初示意你下山的時候,就和你說過,若要得道成仙,不能夠長久的拘泥于情愛之中,這是你的執(zhí)念,自然也是你的劫數。 他既然已經知曉,那邊讓他知曉,而今他已然知曉了,這許多事還愿意和你在一塊,難道不是好事嗎? 很多時候你不懂這些事,并非你自己想不明白,而是你不愿意去想罷了,你恐怕得出來的答案不是你想要的答案,但這世界上怎么會有完美的事情呢?” 說完這番話,觀世音菩薩忽然提起了另外一個話頭。 “我當初讓你去采集三道長生精氣,你采集的如何了?” “弟子日日在采集,只不過,想要捕捉到一縷完好的長生氣,實在太難,迄今為止,弟子也只存了兩道,還有一道需要慢慢煉化。” “長生精氣得來不易,原本也有方便的法子,南極長生大帝那里求三道長生氣不是很難,只是那樣一來,就斷了你以后修行的路,還是要自己修行才好。 至于情愛的事,你不妨回去和許仙在一塊兒多待一些時候,期間不要忘了收集長生精氣就是了,你早晚會明白我說的意思的。” 這番話說的白素貞懵懵懂懂,但菩薩既然給出了指點,白素貞也不可能再多加盤問,有些時候說的太多便容易泄露天機,招來禍事,白素貞不是不懂事的人。 “多謝菩薩指點,那么弟子回人間了,若有來日,弟子再來拜謝菩薩的指點之恩。” “不必,我與你師一向交好,些許指點算得了什么?” 不過這番話白素貞沒有聽進耳朵里,她只是拜了拜,然后退了出去。 周圍的云煙又將菩薩打座的地方籠罩了起來,在白素貞走之后,沒有一會兒工夫,煙霧之中便又走出來了一個和尚。 正是去而復返的法海。 “菩薩,先前說的那番話是否不太恰當?” “有什么地方不太恰當?” “菩薩和白素貞說,要她多和許仙相處,可是許仙和她之間命定的緣分只有極短的半月,他們兩個要如何多多相處呢?” “緣分的東西是可以改變的,你還太年輕,不曉得這世間本沒有既定的命運,人間有句話,說得非常好,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很多時候,命運的出現,從來不是制止一件事或者拯救一個人,而是無數的事糾集起來的集合。 若是世間一切事情都是命運既定,那么佛道兩門如此多年來又在爭些什么呢? 正是因為命運本身從來不是既定的,所以才有爭斗的必要,不過這件事情涉及到的道理太多,命運更是整個宇宙之中至高無上的大道之一,并不是你我這個層次能夠接觸得到的?!?/br> 法海沉默。 他當然知道,觀世音菩薩是佛門口才第一的人,所以自然沒有反駁菩薩的意思,只是他們原本的計劃已經被蘇舟的出現而打亂,現在需要重新好好籌謀一番。 “蘇舟出現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們早該想到天蛇族不會善罷甘休,現如今巴蛇死去,其子消失,天蛇族幾位在玄黃大世界中私交廣泛,朋友眾多,我們不能輕易的動,就好像我們不能輕易動白素貞一樣,就算這丫頭在人間歷劫,可不在我們的劫數之中,動了便是禍患。 你只需要好好準備,若是能夠將許仙度入空門最好,若是不行,佛道相爭的時候,你也需要出一份力,本座接到大勢至菩薩的傳訊,說天庭派了張宿星君下界,雖然只有一個人,但二十八星宿一向互為表里,不可小覷,大勢至菩薩若是被拖住,那三位羅漢恐怕也不能夠在人間行動太多,到時候還要靠你動手。” 法海手中捻著念珠,思索了片刻,又道。 “……菩薩,我記得凈壇使者菩薩也在人間吧?” “那頭豬你是指望不上的,他長久在人間,原本又是出自天庭,他背后根基太重,雖然紫薇帝君沉睡多年,但那位上神畢竟是實打實的存在著,我們動不得,他不愿意聽調,佛祖也沒辦法?!?/br> “師尊沒有辦法,但阿彌陀佛總是……” “阿彌陀佛也不能夠參與太多,不然靈臺方寸山那一位,絕不會與我佛門善罷甘休,那一位的脾氣你是知道的,平時雖然清靜無為,但若真惹到了他的頭上,我們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那斗戰(zhàn)勝佛呢? 不是弟子多心,實在是之前接到南海的消息,西湖那個鎮(zhèn)守蘇舟曾在南海海上和覆海大圣見了一面,菩薩您也知道,覆海大圣和花果山那位是什么樣的關系? 覆海大圣會平白無故幫許仙送東西,肯定是受了花果山那位的指使,當年,菩薩想要度化那位大圣入佛門,可惜半途失利,被靈臺方寸山那位解了大圣的困厄,他一度打上了須彌山,若不是我們有斗戰(zhàn)勝佛作為后手,取經之途或許就到那時為止了?!?/br> 齊天大圣孫悟空曾經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但那是齊天大圣自己惹出來的禍端,被鎮(zhèn)壓也算是他咎由自取,靈臺方寸山的那位上神,自然不會多說什么,但若要將他的弟子度入佛門,這才是菩提祖師無法接受的事情。 當年菩提祖師折了菩提樹,就是在教訓佛門,不要癡心妄想,而后來佛門一度將主意打到了祖師的弟子身上,自然會引起這位大能的不滿。 也怪金蟬子,取經之路那樣艱難,也沒有改了他做人迂腐的習性,當然這種性格在佛門是非常受到歡迎的,最后這經能夠取得成功,還是因為天庭后來幫了一把的緣故。 所以取經的后半途,會有一種趕流程盡義務的味道。 以至于最后觀世音菩薩從道家引出來的幾個人,也只是封了菩薩果位,連佛位都沒有封上。 觀世音菩薩善布局,但在佛道之爭這件事情上,他布局失利卻不是第一次了。 “斗戰(zhàn)勝佛,也罷,你走之后,本座便去須彌山回稟佛祖,讓斗戰(zhàn)勝佛悄悄隱在人間,”觀世音菩薩一揮手,自云霧之中一座金燦燦的猴子佛像飛了出來,頗為驚奇的是,這座佛像雖然雕的是猴子,但耳朵卻有六個:“你帶著斗戰(zhàn)勝佛的佛像回去,切記不要放在靈隱寺,放在你的金山寺,不要讓別人知道這件事,如果孫悟空那猴子不出手也就算了,若是他出手,你自然可以請求斗戰(zhàn)勝佛的幫助?!?/br> “是,法海明白了?!?/br> 法海探出手,小心翼翼地將佛像接在手中,然后又將佛像以法力催化,隱藏在他手中的念珠里。 他手中拿著的念珠并非普通的東西,而是和舉缽羅漢的蓮花紫金缽一樣,是佛門的儲物法器。 “既然如此,弟子便先去了,既然如今白素貞換了路數,那么雷峰塔之下的那處秘境,便不再需要我佛門鎮(zhèn)守,那秘境之中也鎮(zhèn)守著一些妖物,正好可以交給西湖鎮(zhèn)守去頭疼?!?/br> “這些小事無需稟告本座,你自己想做就去做吧,本座曉得你的能力?!?/br> 法海站起身來拜了又拜,然后扭頭走進了云霧之中,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