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間諜門
1913年7月,一條關(guān)于已故奧軍前布拉格軍團參謀長阿爾弗雷德·列德爾上校的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位名聲顯赫的列德爾上校長期以來一直是奧匈帝國的楷模,他不僅是布拉格軍團的參謀長,而且還身兼奧匈帝國對俄國情報工作的負責人,可以說是身負要職,而他居然成為了俄國的間諜,這不能不在奧匈帝國國內(nèi)引起強烈的震撼。 列德爾是個同性戀者,因出入同性戀場所被俄國間諜抓住了把柄,在十多年前就受到了俄國間諜機關(guān)的控制。在這十幾年中,他被迫給俄國送去了關(guān)于奧軍的大量情報。作為酬勞,俄國的間諜機構(gòu)也給了列德爾數(shù)十萬奧地利克朗的巨額酬金。 在列德爾成為奧匈帝國的情報官員后,他又向俄國的反間諜機構(gòu)出賣了奧匈帝國在俄國活動的所有的間諜,導致了奧匈帝國對俄國的情報完全失聰,而俄國對奧軍的情況卻一清二楚,這就使得大戰(zhàn)爆發(fā)后,奧軍在戰(zhàn)場上頻頻失利,而俄軍卻因此而屢屢獲勝。 戲劇化的是,這位出色的情報人員是被一把鉆石刀鞘“絆倒”的。列德爾從境外收到了三封含有高額支票的信件,這很難不引起了奧匈反間諜機關(guān)的注意。狡猾的列德爾在六十天后,才去取走了信件,這時情報部門早已撤走了布控。但啼笑是非的是,列德爾將他珍貴的鉆石刀鞘遺落在了出租車上。奧匈的特工們順藤摸瓜,將刀鞘放在了失物招領(lǐng)處引人上鉤,可憐的列德爾上校就這樣暴露了。 列德爾選擇了自殺,奧匈也給了他這個體面的是死法。之所以給他留一個這樣的死法,主要是奧匈帝國的高層不想造成過大的影響。列德爾自殺后,奧匈軍方一直隱瞞了他的死因。 如今東窗事發(fā),在國內(nèi)迅速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樣一個情報英雄,在奧匈帝國沸騰的民意中制造了新的爆發(fā)點。奧匈民眾對此一片冷嘲熱諷,他們以“豬玀”稱呼國家的情報人員,把奧匈帝國的情報機關(guān)稱之為“世界第一養(yǎng)豬場”。 此時,總參謀長康拉德向皇帝約瑟夫一世上了一道謝罪書,以表自己失察之過,許多高級將領(lǐng)也因收到牽連而丟了職務(wù)。 皇儲斐迪南對此已是出離的憤怒了。作為情報機關(guān)首腦,憲兵總司令,斐迪南曾多次對列德爾進行嘉獎。而列德爾的背叛,卻讓皇儲顏面盡失。 此時此刻,在維也納這場軍方大地震后,皇儲斐迪南趕忙前往了布拉格,這個漩渦的中心。波西米亞地區(qū)是帝國的中心地區(qū),工業(yè)的心臟,捷克人一直在謀求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富裕的民眾或許不會直接要求自治權(quán),他們僅僅是想讓這里的公務(wù)員使用捷克語。 波西米亞問題實際上并不持久,因為不會說捷克語的日耳曼知識分子和猶太知識分子當中年輕人可以學捷克語或者再就業(yè),老的可以用帝國的補貼提前退休來解決。波西米亞問題真的水火不容么?1908年帝國動員捷克部隊的時候,布拉格的捷克人集體臥軌,阻礙運兵的火車出發(fā),1911年再次局部動員的時候布拉格人再次集體臥軌,這次遭到帝國的逮捕,1914年終于宣戰(zhàn)的時候從布拉格開拔的捷克人部隊齊唱塞爾維亞國歌以示抗議。但是當?shù)蹏娴募磳⑼呓獾臅r候,波西米亞代表即使在協(xié)約國已經(jīng)承認捷克民族國家的情況下依然謀求帝國的存在,因為他們知道一個獨立的中歐的捷克國家并不是捷克人民的最好選擇。 自奧匈帝國時期起,捷克就是東歐經(jīng)濟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捷克擁有一個高度工業(yè)化的經(jīng)濟體。曾經(jīng)的它是帝國的標桿,分家后依然傲居世界第七工業(yè)化強國。但在離開后,他可謂是命運多舛,德三的兵工廠,布拉格之春...今天,捷克依然占據(jù)著發(fā)達國家的末流席位,但被西歐相當看不起,傳說波蘭,捷克都有很多女性去歐洲紅燈區(qū)工作。 魯?shù)婪蛞矝]閑著,皇儲去了布拉格,而他也要出趟公差。奧匈像是只有他這么一個德國留學生,又不是語言不通。魯?shù)婪蛴忠慌扇ズ偷聡舜蚪坏懒恕?/br> 說來可笑,他這個軍校生,參謀官,竟要和奧匈帝國證據(jù)檔案局這一情報機關(guān)的同僚一同。親戚多了也不好,出了事后,皇儲對誰也不放心,魯?shù)婪蝽樌烧戮统闪丝倕⒌呢撠熑藛T,求援德國,重建東線情報網(wǎng)。 走在維也納的環(huán)城大街上,霍夫堡,藝術(shù)史博物館,感恩教堂籠罩在余暉下;特蕾莎女皇的美泉宮,歐根親王的美景宮,一抹瓦紅,一抹嫩綠,應(yīng)該還在遠方的山脊下綻放著吧。手邊,鵝黃色的中央咖啡館,一如百年后那樣的溫暖,柔和。 魯?shù)婪蚰曋@棟跨越百年的建筑,不禁又想到了自己同樣跨度的記憶。歷史的厚重似乎將自己包裹,今天,魯?shù)婪蚋杏X自己真正走近了這個最好也最壞的時代。 帶著對前世的那一絲眷戀,魯?shù)婪蜃呓丝Х瑞^。 坐在鄰街窗口的卡座,屋內(nèi),是昏黃的電燈,街邊,是閃爍的煤氣燈。時光的脈絡(luò),新與舊,只隔了一扇窗。恰如這個倉促的帝國和他半個世紀的老皇帝。弗蘭茨在1848的革命中臨危受命,這時煤氣燈剛剛在維也納普及;1866戰(zhàn)爭失敗,帝國被迫改組,工業(yè)的黃金時代里,奧地利也沒有落后于新的工業(yè)革命。如今,約瑟夫一世已是耄耋之年,他的二元帝國在新的浪潮下,又該何去何從? 魯?shù)婪颡氉詡罕?,心中百感交集,似有許多話想說,卻又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無言獨在此。 一張笑靨如花的臉龐走進了過來??粗矍案咛羝?,落落大方的女招待,魯?shù)婪蚓挂粫r愣了神,為什么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記憶似乎有著這張面孔,這個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