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jié)
“草,我真想一剪子給繩子中間剪斷嘍?!?/br> 李丹青忽然靈機一動,“我有一個辦法,就是有可能被揍,算了,豁出去了。” 只見李丹青對著那些拔河的玩家們大喊:“大家加油啊,剛剛系統(tǒng)里更新了,說這個比賽贏了,每個人加一學分!” 一學分??? 參與拔河的玩家們眼睛都亮了! 知不知道學分在大學生心中的重量??! 石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呢,就看見對面的十六個天兵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渾身充滿了干勁?! 煞奖緛砭褪墙┏植幌?,這下優(yōu)勢立刻來到了玩家這邊。 拔河這種東西只要往一邊偏了一點,大概率就會一直偏直到勝利了。 所以沒有什么疑問,玩家們又一次獲得了勝利。 比賽勝利以后,那十六個參加比賽的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慶祝,而是去看自己面板上的獎勵。 結果卻發(fā)現(xiàn)里面空空如也。 他們憤怒地抬起頭,“李丹青,學、分、呢???” 李丹青:“……” 他這不是為了比賽嘛。 …… 這一上午,兩場比賽,全都是天兵們贏,石亨他們臉上一點光都沒有。 石璞都賺麻了,笑呵呵地安慰石亨他們,“沒關系的,天兵嘛,那肯定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比得過的。” 對此,石亨冷酷地甩給了他一個“哼”。 已經到了午飯的時間了,所以剩下的幾場比賽決定下午再開始。 因為記掛著下午的比賽,所以玩家們也不想出去吃飯再回來了,正好他們從通州取糧得到的“飯票”還沒用呢,干脆在集市上點起了外賣。 早先李云卿就已經跟軍營的火頭軍聯(lián)系好了,他們?yōu)榇髮W生們做菜,她用科研基金給他們報酬。 火頭軍把能做的菜列出了一張菜譜,李云卿也發(fā)到集市中并且置頂了,這樣大學生們想要點什么菜都可以根據菜單來。 “要一份麻婆豆腐、一份紅燒rou、一碗米飯,外賣先送到大營三號帳篷,不要太早送,沒看完比賽呢,謝謝?!?/br> “要一份清蒸魚,我是學生,所以能再送我一份燉雞腿嗎?” 追加評論:“我忘了,這個點外賣的不要錢,那再多給我來一份燉雞腿。 “要碗牛rou面,不要蔥花香菜謝謝?!?/br> “我想吃麻辣燙,可惜菜單里沒有,能不能加???” 李云卿看到了這條評論,她其實早就想過要一些玩家加入到火頭軍的隊伍中來,進而實現(xiàn)大明朝的飲食文化和現(xiàn)代飲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于是她立刻發(fā)布了一張招聘令。 [【招聘令】為了帶給玩家們更好的就餐體驗,現(xiàn)特別聘請若干位玩家擔任“火頭軍”這一角色,具體的工作內容為:與軍營中現(xiàn)有的火頭軍互相配合,制作出大家喜歡的菜肴(烹飪有關專業(yè)或者特別有經驗者優(yōu)先)] [成為“火頭軍”的玩家每人每天可以獲得一張“糧券”,同時可以設立檔口(如麻辣燙、蓋飯等),根據售出的訂單數量獲得金幣獎勵] [每份訂單獎勵10金幣] “這個好啊,這不就是妥妥的經營游戲嗎?這個我擅長,我要報名!” “兄弟醒醒,這個跟你玩的那種游戲不一樣,這個是你得真的做飯的,你會嗎?” “會不會的,我可以學嘛,大不了就買本菜譜唄?!?/br> “都讓讓,我新東方烹飪學校的,各種面點我都會做!” “我也行!我藍翔的!” “我記得藍翔不是教挖掘機的嗎?烹飪也教啦?” “要是我,我直接開個麻辣燙的,每個訂單10金幣,我還不得賺瘋了?在游戲里輕松實現(xiàn)年入百萬!” “別的都可以不要,主要是那個免費給的糧券,我可太想要了,這不就是可以天天在游戲里免費吃外賣了嘛?!?/br> 在個人面板中輸入個人介紹,點擊,就可以完成報名。 玩家們非常踴躍,李云卿的招聘令還沒發(fā)出去多長時間呢,就已經有很多玩家報名了。 她先讓系統(tǒng)幫忙篩選了一下,最后根據玩家們填報的個人資料暫時確定了人選。 其中有一個叫于敬源的玩家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因為這個人她好像認識。 在穿越過來之前,李云卿備考教育局的時候,由于自己沒有什么時間做飯,所以午飯和晚飯基本都是到樓下的一家小餐館解決的。 那家小餐館跟現(xiàn)在流行的那些做米粉、米線、麻辣燙的快餐餐館不一樣,他們家是做家常菜的,味道很不錯,價格也不算貴。 一個素菜十多塊錢,rou菜也就二十多,菜量給的很大,足夠她吃兩頓。 她經常去,老板娘看她眼熟,沒事還要送她一點小咸菜。 而于敬源就是那家餐館老板娘的兒子。 因為她那段時間常去那里吃飯,店里卻總是只能見到他們娘倆,后來她才知道,于敬源的爸爸是一名警察,早年間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去世了。 于敬源這么多年來,都是他mama供他讀書的。 聽說于敬源也很懂事,上了大學之后就經常做兼職來貼補家用。 李云卿沉思了一會兒,倒不如接著游戲的平臺再幫他一把,幫他們娘倆做個宣傳吧。 第31章 朱祁鈺午膳也是在軍營里用的。 現(xiàn)在于謙日日都要和石亨他們開軍事會議, 原本上午就該開完了的,因為今天的擂臺賽,所以才生生拖到了下午。 朱祁鈺雖然把防衛(wèi)北京城的重擔交給了于謙, 但也并非甩手掌柜的不管事兒,既然來了,便打算聽完這個軍事會議再走。 “陛下,可需要叫人把御膳房的膳食傳到這里來?”小太監(jiān)問道。 朱祁鈺剛想說不用, 轉頭就看見了李云卿期待而迫切的眼神。 李云卿愛吃是出了名的,先前他還是郕王的時候就有所耳聞。 但凡京城里哪家鋪子出了什么新點心、哪家酒樓出了什么新菜色,想要知道味道好不好, 去問李云卿就對了,她肯定一準就嘗過了。 她說不好吃的, 未必不合其他人的口味, 但如果她說好吃的, 那必定是真美味。 其他官員每月發(fā)了俸祿都要謀劃著哪些用于交際, 哪些貼補家用,哪些存起來留著給兒子娶媳婦, 只有她, 每月那點兒俸祿,全炫嘴里了。 他從前就知道于謙和李云卿交好, 他原本也是不能理解的。 畢竟在朝為官交朋友都是利益為先, 否則先前王振得勢的時候,怎么會有官員愿意叫他一個太監(jiān)為干爹?甚至為了討他歡心將胡子都割掉了。 就算有那么幾個是真知己,那也大多都是志同道合之輩, 他實在想不出于謙那么一個嚴肅端正的人是怎么和李云卿成為摯友的。 要知道于謙一直以來都算是“能人”。 剛入朝的時候就受到了“三楊”的欣賞。 “三楊”指的是楊士奇、楊榮和楊溥, 他們三位都是先帝留給朱祁鎮(zhèn)、協(xié)助他管理好國家的重臣。 當時內閣整個就由“三楊”主持,換句話說就是整個朝廷都來都由他們來管理。 在“三楊”時期, 國家內外也算井井有條,王振在他們面前只能算是個“弟弟”,雖有賊心,但能力不夠,再加上皇太后也對王振頗有提防,所以那時候他也就只是一個夾著尾巴做人的宦官。 “三楊”雖然經常被統(tǒng)一稱呼,但畢竟不是一個人,既然不是一個人,那么在處理國事上也難免出現(xiàn)意見不統(tǒng)一的地方。 但是對于于謙的欣賞,三個人卻是達到了空前的統(tǒng)一。 這三位重臣都非常欣賞于謙,別的官員上奏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得到批復,壓個幾天再看也是常事兒。 但是于謙往往早上上奏章,晚上就會得到批復,而且往往都是準許的意見。 后來“三楊”去世,王振受到朱祁鎮(zhèn)的重用,漸漸開始把持朝政。 他貪污受賄、拿錢買官兒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凡是朝會上想要去見王振辦事兒的,或者是從外到京奏事的官員,都要給他送禮。 送的禮小也不成,必須得是大禮,否則他就要搞你,輕則罷官免職,重則流放砍頭。 那時朝中雖有很多人不恥王振的種種行徑,但是也沒有辦法,誰讓朱祁鎮(zhèn)就喜歡寵他呢。 而于謙偏偏是個異類。 他從來都不給王振送禮。 有人看不下去了勸他,“現(xiàn)在朝廷的局勢就這樣,如果王振阻撓你,你是辦不成事兒的,你想為國家做貢獻,不如暫且圓滑委屈一些,就算不愿意送金銀財寶,也可以帶一些土特產過去啊?!?/br> 于謙聽罷,甩了甩袖子,瀟灑的笑笑,“我什么都沒有,只剩下兩袖清風了,王振可想要?” 這話傳到王振的耳朵里,他大怒。 好你個于謙,就算隨便送我點土特產意思意思、滿足一下我貪污的愛好都行啊,竟然連敷衍都不愿意敷衍了。 于是給于謙隨便安個罪名,然后便給他判處了死刑。 王振以為這次也會像以往他陷害別的官員那樣,輕松地解決掉于謙,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于謙要被殺的消息傳出以后,百姓聯(lián)名為他上書,甚至還有藩王為他擔保,告誡王振不要太過分。 要知道藩王可不是一般的臣子,那可是有兵在手的,多番勢力的壓制之下,王振怕了。 那時候他才知道,于謙是他動不得的人。 得罪了王振還平安無事,自此于謙就成為了名人。 后來他又被調到兵部,直屬領導兵部尚書鄺埜也對他頗為欣賞,兩人還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這般厲害的人,試問誰人不想與他結交??? 然而他卻只跟李云卿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交往甚密,而且還經常拿俸祿去接濟她,要說他們不羨慕李云卿,那肯定是假的。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能背靠上這么一棵大樹,李云卿定不是一般人。 后來發(fā)現(xiàn)她的確不是一般人,每天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吃吃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