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書迷正在閱讀:這婚還能離[穿書]、在霸總文學里裝彎[快穿]、反派你人設(shè)崩了、咸魚攻救贖反派boss指南[快穿]、直男穿進萬人迷修羅場、穿到獸世的毛絨控沙雕、在書院開食堂名流千古了、穿越進黃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馬賽克?、重生之嫡女有毒、一葉知秋
莫飛心里忽然有些害怕! “我不會被那小子打一頓吧?” 莫飛又偷偷的瞄了一眼那人,聲音顫抖的說道。 而旁邊的劉文好脾氣的安慰道: “莫知青,你放心的,周同志不是那種人。” 對于這個在掃盲班的課上坐在第一排的位置,還主動提問的好學村民,劉文對他心里評價挺高的,這個時候聽到了莫知青心里的擔心,于是安慰道。 “對啊!周同志特別好學,挺好的人.......” 旁邊的女知青嚴小蓮也主動附和著劉文知青的話。 聽到這劉文和嚴小蓮都這么說的時候,莫飛心里松了一口氣,心里打算等一會兒,向那個周順同志道個歉。 —— 最后王書記親手把十塊錢還有一張獎狀雙手遞給了周順同志。 第一名是十塊錢的獎勵,第二名是五塊錢的獎勵,第三名是三塊錢的獎勵,而且前三名都有一張獎狀。 這個獎狀還是白楊親自設(shè)計,排版,然后去鎮(zhèn)上找人做出來的,花了三分錢。 在周順拿著獎金紅著臉下去之后,很多村民都圍了上來,羨艷的看著獎狀。 白河大隊的村名都很樸實,雖然對十塊錢的獎勵很羨慕嫉妒,但是更讓他們眼饞的是這張獎狀。 這可是大隊給的榮譽。 擱以前,周順在大隊名聲也就比原來的白楊好那么一點,反正大隊嬸子大娘提起他,都說是個不不著調(diào)的。 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有了這么一張大隊王書記親自頒發(fā)的獎狀,這以后周順子這家伙也算是大隊里的“先進青年”。 以后說親的話也會容易很多。 “趙婆子是個有福氣的!” “沒想到順子還有這本領(lǐng).......” ....... 這個時候低下的大嬸大娘們都紛紛感嘆到,甚至有一些心思活絡(luò)的人開始打算把自己的娘家的侄女介紹給他。 —— 最后頒完獎之后,王書記又開口道: “大家安靜下來!接下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同志一下大家,就是咱們白河大隊決定成立編織加工廠,有意向加入這個廠的村民可以找我報名。目前咱們暫時剛剛起步,說是編織加工廠,其實更想是一個小作坊,但是今天的這個編織大賽,我看到了咱們大隊有這么多的編織人才,心里特別激動.......” 接下來王書記又說了一通振奮人心的話。 而成立“編織加工廠”的這個消息卻徹底把在場的所有人都砸懵逼了! 隨后反應(yīng)過來之后,激動,狂喜,興奮,甚至是不敢相信的樣子。 第42章 成為副廠長 “我們大隊有廠子了,如果報名成為廠里的工人的話,是不是以后就像城里的那些工人一樣,每個月會按時拿工資?” 這個時候底下一個激動的聲音傳來。 其他人也都想到了這茬,這會兒都緊張而又激動的看著王書記。 除了底下的村民之外,就連站在講臺旁邊的知青同志這會兒都緊張而又焦急的看著他。 他們這些下鄉(xiāng)的知青好多都是沒有其他選擇了才來到這里。 就像高遠和莫飛,這會兒緊張的看著王書記。 高遠的大哥和二姐都頂上了父母退休的崗,家里孩子必須有一個下鄉(xiāng),所以無奈只能他選擇下鄉(xiāng), 但是他卻心里不羨慕在廠里上班拿固定工資的大哥和二姐是假的。 而這會兒聽到這個大隊要成立編織品加工廠,他心里激動又緊張,如果自己也能夠成為這個大隊的編織加工廠的工人就好了! 最起碼不用在地里風吹日曬了! 不過想到自己也不會編織,高遠瞬間泄氣了。 大而且大隊這么多人,就算是成立廠子也優(yōu)先招聘大隊自己人。 此刻和高遠一樣有這個想法的知青特別多,除了顧瑾琛仍然是一副清冷疏離的模樣之外,其他的知青同志都再竊竊私語。 “嗚嗚嗚!我也想進這個編織加工廠,可惜我不會編織,現(xiàn)在還學來得及嗎?” 莫飛羨慕的語氣傳來,和旁邊的劉文知青小聲說著。 能容納兩百多人的教室,這會兒不過五十多人,但是卻因為這個讓人震驚的消息,整個教室一片喧囂。 王書記接著拿起喇叭大聲說道: “大家安靜一下!都聽我說,咱們白河大隊今天的這個編織品大賽,以及大隊里計劃的這個編織加工廠都是白楊同志的想法,同時他也是這件事的企劃人,以后將擔任白河大隊編織加工廠的副廠長,現(xiàn)在由白楊同志回答這個鄉(xiāng)親的問題?!?/br> 王書記洪亮的聲音隨著喇叭傳入到教室的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原本嘈雜的教室也瞬間安靜下來。 白楊接過喇叭,少年清亮的聲音傳來: “各位嬸子的話,我來代表咱們這個大隊回答一下,首先,如果報名之后符合我們招聘的要求的話,以后是可以和城里的大廠一樣可以每個月拿工資的。但是目前我們剛剛起步,還在試行階段,在我們的產(chǎn)品銷售出去之前,大隊會已工分的形式給大家補償,后面掙到錢了再給大家分紅?!?/br> “而我們廠子的工人的選拔有三個優(yōu)先,第一,編織技術(shù)好:第二:學習意識強,積極參加掃盲班學習的人;第三:家里條件困難,老弱病殘,雙腿不便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