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霸氣男主,怎么一親就乖、[HP同人] hp以骨為扇、[綜漫] 杰君還好嗎、[綜漫] 這根本不是足球游戲啊、我靠直播養(yǎng)主人、師姐人間富貴花,師妹精心呵護(hù)她、萌系小甜豆身披馬甲、獨寵舊愛·陸少的秘密戀人
這些人分別屬于各個勢力,但他們的目標(biāo)是姜阿染,在此刻竟然保持了詭異的和平。 七天,整整七天,一點線索也沒有。 蕭煥雙目赤紅,捏著阿染的衣服,死死盯著大海方向。 “發(fā)現(xiàn)了這個!”終于,姜玉樓的人從水下鉆出來,舉起手上的東西。 蕭煥與姜十一同時上前。 那是一朵珠花,上面纏繞著幾縷頭發(fā),阿染的首飾不多,但都非常有個性,所以很好辨認(rèn)看到那幾縷頭發(fā),他們立刻便聯(lián)想到淮鄉(xiāng)遇到的李繡繡…… 尸骨不存,只留金釵。 姜十一面色一變:“阿染……” 樓公子此時眼神一動,緩緩道:“看來姜阿染確實已經(jīng)死了,尸骨無存,大殿下,屬下該回京復(fù)命,告辭?!?/br> 說完,樓公子不顧姜十一恨恨的眼神,一搖折扇,直接離開。 蕭煥握緊珠花,手指浸出鮮血,桃花眼銳利:“不,阿染不會死,姜家遺孤、體內(nèi)還有蠱王,她命大,不會死的?!蹦敲炊嗌酪豢潭计桨策^來,阿染不會輕易死。 他一甩衣袖,轉(zhuǎn)身:“回京!” 蕭和青在意阿染不比他少,卻沒留下尋找,反而回京翻案,那他便也回京。 他不相信阿染死了! 蕭煥這一刻思路無比清晰,同樣選擇折返京都。 - 宣和十六年九月初一。 太子回京,宣稱已找到姜家案翻案全部證據(jù),最后一位姜氏遺孤遇害,生死未卜,大雁必須還姜家一個公道。 消息流傳開,在有心人推波助瀾之下,短短半月,整個江湖與天下百姓皆知,瞬間沸騰—— “真的全都找到了?!” “當(dāng)然,否則太子怎么會放出消息?七罪,竟然全都是假的!” “天,這也太愧對姜家了。” “姜阿染遇害,連最后一個姜家遺孤都已被殺,實在是駭人聽聞,姜家太慘了!” “忠臣不當(dāng)蒙冤,我要進(jìn)京,圍觀重審姜家案!” “帶我一個。” “上次我便沒去京都,這一次,我一定要去?!?/br> “姜家案也不止姜長安叛國案,還有姜家滅門案,哪怕過去十三年,這天下,也當(dāng)給姜家人一個公道!” …… 京都,太子別院。 黑玉匯報消息:“殿下,近日無數(shù)江湖高手趕來京都,甚至還有一些隱世門派,紛紛參與進(jìn)來,等待姜家案重審,姜家一案,造勢已足?!?/br> 消息是他們的人送出,還有大內(nèi)與姜玉樓推波助瀾,如今天下盡知,甚至廂族都在議論。 他們回京以后遲遲沒有重審姜家案,拖延這么久的時間,便是為了造勢,如今,時機(jī)就快到了。 白玉則匯報另一個消息:“殿下,自從大殿下閉門思過后,余江顯得格外安靜,只聽聞余淑妃鬧了幾場,再沒有任何消息。 “段丞相那邊也很安靜,近日俠客山莊有些亂,段墨天焦頭爛額,但段丞相一直深居簡出,沒見到人?!?/br> 在姜家案翻案前夕,這樣的寧靜顯得有些詭異。 余江那邊還能解釋得通,畢竟,大皇子與段元立合作,回京之后就被沐人九拿了,皇帝下旨閉門思過,至于如何處理,恐怕要等姜家翻案后。 近日,朝中最大事情便是姜家翻案,正式清除段元立黨,皇帝要籠絡(luò)朝中勢力,暫時顧不得其他。 至于段元立那邊的安靜…… 就顯得有些詭異。 莫不是因為朝中與俠客山莊亂象,分身乏術(shù)?還是因為姜阿染遇害,他有其他脫身辦法? 蕭和青沉默許久,這才道:“繼續(xù)調(diào)查,一切按照計劃進(jìn)行?!?/br> 說完,他便捏著棋子一言不發(fā)。 白玉與黑玉對視一眼,都有些擔(dān)憂,殿下如今真是太冷靜了,自從知曉姜阿染遇害后,殿下醒來便一言不發(fā),回京路上一直在制定計劃,推進(jìn)姜家翻案。 好似刻意將姜阿染遺忘,白玉與黑玉反而更加惆悵,他們倒寧愿殿下悲慟一場,也好過這般無聲…… 蕭和青在思考當(dāng)下局勢。 他總有些不解,比如說突然與段元立合作,導(dǎo)致被關(guān)起來的蕭煥,父皇雖然還沒處理他,但那態(tài)度,分明是要自此圈禁。 蕭煥不傻,究竟為什么要這么做? 還有段元立、余江,甚至是父皇……都讓他隱隱覺得不對。 所有人的反應(yīng)、整件事的走向與結(jié)果、目前進(jìn)展,都沒問題,但抽絲剝繭,卻總覺得有些違和,這些人的違和、日月派的違和。 蕭和青皺著眉,落下一子,試探棋局。 - 外面鬧得越發(fā)沸沸揚(yáng)揚(yáng),近日京都城走哪兒都能聽到議論,關(guān)于朝廷遲遲沒有明確旨意這件事,江湖人與普通百姓都很不滿。 放著姜阿染棺材的姜家廢墟,時常有人去奠祭。 據(jù)說還有外地俠客進(jìn)去對著棺材燒香,畢竟,傳言姜阿染也已經(jīng)被害,連具尸體都沒留下。 她唯一剩下的,便只有這副生前睡過的棺材。 說來也是奇特,棺材是生前用過的,反而死后什么也沒有。 “姜阿染此人,也是奇人……” “天下第一刀,太可惜了。” “該給姜家說法!” “朝廷怎么還不下旨,怎么,莫不是不敢對段元立下手?” …… 十三年前,姜長安名動京都。 十三年后,刀客阿染名聲不弱于前者,提到姜阿染,所有人首先想到她是天下第一刀,其后是姜家遺孤,最后才是太子的未婚妻。 這樣耀眼的人物,因為給忠臣之家翻案,死得無聲無息。 民怨沸騰,都要朝廷按照之前答應(yīng)姜阿染的,給姜家一個說法。 皇城門口,時常有人等著。 九月二十日,宣和帝下令——六日后,于登聞鼓重審姜家案,滿朝文武都要去,天下百姓皆可觀之,朝廷必還姜家一個公道,給天下一個真相! “登聞鼓!這是要天下人都看到審案過程?!?/br> “好!就是應(yīng)該這樣,朝廷果然還算公道,并沒有徇私,遠(yuǎn)不是混亂的俠客山莊可比。” “天下都在,當(dāng)年真兇,一個都跑不掉!” “登聞鼓這地方選的好,姜阿染在此處棺材撞鼓,刀指皇城討要公道,即便她死了,也該給她公道!” “也沒說姜阿染就死了……” …… 宣和十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這是一個大雁最重要的一個深秋,時隔十三年九個月,一直爭議不斷的姜家案,終于要有個結(jié)尾了。 事情涉及滿朝文武,以及擁有俠客山莊的段丞相,還涉及祖祖輩輩鎮(zhèn)守邊涼的鎮(zhèn)北大將軍府。 這一天,登聞鼓旁邊搭建起高臺。 百姓早已等在下面,被皇城護(hù)衛(wèi)攔在安全范圍外,但這個距離,也足夠不少百姓聽清審案過程。 而那些耳聰目明的武林中人,即便站在后面,沒有嘈雜聲時,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武林中人可以搶到前面的位置,但卻不能在屋頂之上,大內(nèi)的高手鎮(zhèn)守高處,旁邊便是駐軍,就連皇城門上的城墻,也布置好弓箭手,防衛(wèi)森嚴(yán),帶著肅殺之氣。 事盡知與許卓君、姜十一 幾人站在最前面。 姜十一看著登聞鼓,姜阿染站在鼓上,長刀指皇城的畫面還在眼前,如今,終于要等到姜家翻案了。 可姜阿染呢? 事盡知眼眶濕潤:“大將軍……”姜玉樓等這一天,太久太久。 巳時。 滿朝文武全都到了,站在登聞鼓前面,皇城門打開,沐人九親自護(hù)著蕭遂從里面走出來,走向最高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朝文武俯首行禮,大雁朝臣不用跪拜迎接皇帝,所以百姓與武林中人也都只是行禮,并未跪拜。 蕭遂隔著幕簾坐下,頷首:“免禮?!?/br> 他的視線看向下方,除蕭太子位置最靠前,便是穿著官服的段元立、余江等大臣。 “太子,開始吧?!笔捤焓栈匾暰€,淡淡道。 蕭和青出列,手持笏板,袞服華貴,玉冠一絲不茍,如玉人一般的臉冷若冰霜,他身形一動,姿態(tài)矜貴,俯首行禮間皆是氣度—— “兒臣奉命查姜家案至今日,已全部查清,真相水落石出。 “鎮(zhèn)北大將軍姜長安七罪,系以段丞相為首,一百三十二個官員構(gòu)陷,兩百七十一個官員知情不報!” 眾人嘩然。 下面,議論聲紛起。 哪怕早有傳聞,卻沒想到涉案官員竟然有四百人! 要知道,武學(xué)盛行,朝廷官員并不算多,這四百人,占了京官大半,委實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