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尋身世
大周之前,還有夏、商兩個強大的朝代。 商滅夏朝,歷經(jīng)千余年,因紂王殘忍暴虐,有周武王率領(lǐng)諸侯起兵伐紂,商朝這才滅亡。 不過按照分封制的禮法,縱然商朝覆滅,仍然不能將以前的貴族宗祀滅絕。 故此,當武王分封諸侯時,紂王兒子武庚就被分封于殷地,以奉其宗祀。 待周武王去世后,武庚領(lǐng)兵叛亂,想要恢復商朝的輝煌,卻被周公平叛殺死,又另封紂王庶兄微子啟于商丘,國號宋。 自此以后,宋國建立已經(jīng)數(shù)千年矣。 按照血統(tǒng)來算,宋國宗室其實流淌著商朝王族的血脈,在等級森嚴的九州大陸,這個血脈無疑非常高貴。 哪怕商朝已經(jīng)滅亡數(shù)千年,這份傳承自血脈的榮耀,仍然被宋國宗室繼承,也是宋國宗室自傲的資本。 由于宋國宗室起源于商朝正統(tǒng),故此哪怕時代不斷改變,宋國仍舊非常注重傳統(tǒng)。 不過相比起遵循周王室禮法的魯國,宋國所遵循的傳統(tǒng)很多都來自于商朝,這就使得宋國風俗與其余國家有些大相徑庭。 桓常辭別韓少云以后,前往飄雪峰一趟,卻得知阿牛已經(jīng)閉關(guān),近幾年根本不會見任何人。 無奈之下,桓常只得辭別了飄雪峰峰主,就朝著宋國趕來。 進入宋國境內(nèi),桓常感到了nongnong的不適,他甚至感覺自己來到了傳說中的商朝。 相比起其余國家,宋國顯得更加和諧,國民的性格也非常溫和,而且官府提倡仁義,律法也相對比較寬松。 桓常讓小黑放緩了速度,就在宋國境內(nèi)慢慢游歷。 期間,桓??吹接斜I賊被官差捉拿,官府卻并沒有對盜賊進行處罰,反而將其帶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就把盜賊放了。 鄉(xiāng)鄰得知鄉(xiāng)中出了盜賊,全都深以為恥,那個盜賊居然因為羞愧跳河自殺。 若非桓常正好經(jīng)過那里,并且將那名盜賊救下,恐怕那名盜賊就已經(jīng)死了,不過從那以后,盜賊再也沒有臉面回到家中,遠走他鄉(xiāng)不知所蹤。 除此之外,桓常在趕路的途中,還發(fā)現(xiàn)很多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這種風氣也讓桓常大為吃驚,沒想到宋國治安居然如此好。 最為重要的是,相比起其余國家,宋國境內(nèi)武者卻非常罕見,桓常走過幾個郡城,遇見的武者也沒有多少。 至于武功高強者,更是寥寥無幾。 “這就是宋國么?真的好特別??!” 這個時候,桓常似乎有些明白,當年的書劍閣祖師為何會相助宋國了。 書劍閣先書后劍,雖然也是隱世宗門,骨子里卻有一種儒雅,與宋國的風氣非常契合。 桓常在宋國游歷兩月有余,新年也已經(jīng)過去,仍舊沒有直接前往宋國國都商丘。 在宋國這種安詳?shù)姆諊?,桓常也感覺心靈得到了升華,在此之前身上所積累的那些暴虐氣息,也被緩緩消融。 “怪不得各大宗門弟子,在達到某種境界以后都會游歷九州諸侯國,只有見識過諸侯國迥異的風景,眼界才能變得更加開廣?!?/br> 武功修煉一途,想要依靠苦修達到巔峰,根本沒有絲毫可能。 修煉也是修心問道,世間萬物都有其運行的軌跡,而這些軌跡也都是道,只有觸摸到這些軌跡,武者境界才能不斷提升。 到了最后,當武者能夠徹底看清某種軌跡以后,甚至能夠超脫其外,也就成了堪破生死玄關(guān)的絕世強者。 桓常在游歷過程中,也感覺自己心境不斷在提升,而且體內(nèi)真氣更是緩緩增多,雖然沒有達到入室?guī)p峰境界,卻也不停積累著。 “在宋國,我感受到了一種自然之道,這里沒有過多律法的約束,就連官府很多時候,也不愿意強制性解決問題?!?/br> “宋國以這種方式治國,能夠存留至今簡直有些不可思議?!?/br> 宋國的風氣,雖然使得國內(nèi)無比祥和,卻也導致官府太過軟弱,軍隊無論在戰(zhàn)斗力還是數(shù)量上,比其余諸侯都要相差甚遠。 事實上,宋國若非有著以前的輝煌,再加上傳承了商朝王族血統(tǒng),恐怕早就被滅國了。 “這樣的國家太理想化了,雖然百姓安居樂業(yè),卻不適合生存在這個大爭之世。” 看著那些行走間都帶著笑容的宋國國民,桓常忽然有些心痛,他不知道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宋國還能保持現(xiàn)狀多長時間。 這兩年多時間,桓常早就感覺九州風起云涌,各大宗門天才弟子輩出,諸侯國也是大動作不斷,想要招攬人才進行變法強國。 再加上當年簽署的條約已經(jīng)失效,五大隱世宗門先后出世,桓常能夠預料,九州早晚都會掀起驚濤駭浪。 桓常有些擔心,弱小的宋國在這種驚濤駭浪下,根本沒有辦法保全自身。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br> “我如今不過是小人物罷了,根本影響不了九州局勢,宋國前途究竟如何,我也管不了。” 最終,桓常還是嘆了一口氣。 其實桓常還有另外的心思,那就是有些懷疑書劍閣與宋國宗室起了矛盾。 不然的話,師傅徐妄也不會帶著自己,躲到魯國隱名埋名這么多年了。 “我現(xiàn)在只想知道,自己究竟有著怎樣的身世?!?/br> 桓常甩了甩腦袋,不由自主握緊了手中的玉佩,感受著玉佩傳來的溫熱感覺,桓常古今無波的心境,居然都有些砰砰作響。 這么多年以來,桓常雖然很少提及自己父母,卻也非常想要知道自己身世。 只不過,小時候桓常追問過徐妄很多次,可是徐妄每次都左右而言他,不肯將實情告知桓常。 留給桓常僅有的線索,就是他的姓氏以及身上佩戴的那塊玉佩。 以前的桓常,并不知道自己姓氏有多么特別,直到在曲阜遇到方離以后,聽了對方的講解,才知道這個姓氏早就不存在了。 就算曾經(jīng)存在,也與宋國宗室有關(guān)。 那個時候,方離還提起過宋公宗室姓氏的演變,其中有八大姓分別是:宋、孔、華、蕭、戴、桓、牛、穆。 而這些姓氏,很多都是由子姓演化而來。 當初的宋襄公正是以子為姓,不過自宋襄公以后,卻是不知為何,子姓也幾乎絕跡。 桓常身上佩戴的那塊玉佩,相傳也與宋國宗室有關(guān),因為在玉佩上面刻著一個‘子’字,還有代表宋國宗室的圖案。 “看來,我必須前往宋國國都一趟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