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擴張進行時
會議室中。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他們難以自抑制地要為眼前這個自信而又張揚,張揚而不失持重沉穩(wěn)的年輕人送上最熱烈的掌聲。 此刻,他們毫不吝惜為他送上最高的贊譽,雖然沒有鎂光燈,沒有萬眾矚目的目光,也沒有華麗的言語和篇章來歌頌。 但是無疑。 這個年輕人是此刻最大的成功者。 是此刻最耀眼的明星。 他很了不起。 這是張晨給在場的所有人都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他們不得不心悅誠服地為他送上掌聲,送上贊譽。 就在剛才。 張晨花了整整半個小時還要多的時間詳細介紹了互聯網的應用,即使花的時間遠遠超出了當初所規(guī)定的會議時間,但是整個會場都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的意見,甚至沒有人在這段精彩的演講中意識到時間已經不知不覺流逝了。 當然,在張晨的口中,他所介紹到的這些應用僅僅只是一種猜測,或者說是一種預測,而非他自己親自體驗過的真實存在。 但是。 這些東西卻又偏偏是張晨親身體驗了無數次的真實,以自身的真實經歷去訴說一件已經存在的事情,如£≠,臨其境,足以令所有人都信服。 很詳細。 但是張晨并沒有將具體的涉及技術層面以及商業(yè)cao作層面的東西一一解釋,因為他明白這些東西才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但是即使如此,在座的人也彷佛從張晨的話中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互聯網網絡交織出來的世界。虛幻卻無比真實,真實得近乎可以觸摸得到。 他們哪里知道。張晨口中訴說的東西在并不遠的將來便會一一實現,而到那時。掌握這些東西的勇敢者無疑會成為新的商場貴族。 在人群的后方。 何耀華很平靜地看著站在會議廳中央,跟走上前的前輩們一一握手的年輕人,臉上微微露出一絲微笑。 他真的動容了。 作為中央部委的高級領導,他見過的天才和年輕俊杰何其多,尤其是在商務部這樣一個極為特殊的部門。 但是從來沒有哪一個年輕人,沒有哪一個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者,能夠像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這般,完全依靠自己驚人的智慧、犀利的言辭和令人無比艷羨的風度折服了眾多的商場精英,甚至早已事業(yè)有成的前輩人物。 此刻。他眼里充滿了欣賞之色。 對于白湖灣集團,對于張家父子,他都有一些了解。 其實。 在張晨說出白湖灣集團這幾個字的時候,他的腦中就想起了曾經在商務部的秘密文件中看過的那份檔案,腦中立馬就想到了,國內恐怕也只有這一對父子才能夠讓那一位親自推薦而不會被人所詬病了。 事實上。 今晚這個少年的表現,也無疑是對那位獨特的眼光的一種肯定和有力的佐證,盡管到了他的層次,已經不需要這些東西。 看著場中那個從容有度地跟眾位商界大佬們周旋。時而互相抵耳交談,時而低頭淺笑,時而雙手捧接名片的年輕人,即使是見慣了商場名流。見慣了世家豪族的何耀華,都忍不住為少年暗自在心里叫好。 如此少年,當為國之棟梁。 前些時候。他就聽說過那一位似乎為白湖灣張家的那個小家伙提過一幅字,據說就是寫的“志存高遠、國之棟梁”一類的字。當時還對此有些不以為意,一個少年。即使是早就知道了他做了什么,但是也不免在心里猜測是不是有人在故意抬高他。 但是就在剛才,一直到他親眼見識了這個小家伙是如何折服這一群即使是他都會頭疼不已的“老狐貍”后,他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少年甚至遠比那一幅字要來得更驚艷。 一次很意外,卻仿佛又早就有所安排的會議就這樣結束了,很平靜,在外界甚至沒有人知道有這樣一次私底下進行的商務會議。 但是張晨的驚人表現,卻通過與會者的口口相傳流傳了出去,盡管沒有聚光燈和留聲機的記錄,但是張晨的話卻刻在了這些人的心底。 這次偶然的機會,也不可避免地為白湖灣的擴張帶來了極好而又出于意料之外的機遇。 在隨后短短的兩天時間內。 張晨十分迅速而有敏銳地把握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一一拜訪了那一日在會議結束后事先留下聯系方式的大牛們。 他的目的,便是為白湖灣的擴張打開業(yè)內的圈子。 白湖灣集團。 從五年前成立至今,規(guī)模足足擴大了數十倍,如果不是張晨在集團剛剛成立之初,便完全按照一個現代化企業(yè)的管理標準去進行管理和培育,恐怕以白湖灣集團的底蘊,根本就不足以支持這樣一個鄉(xiāng)土企業(yè)發(fā)展到現在的地步。 如果說白湖灣集團最為幸運的是張晨為他的發(fā)展取得和注入了第一筆資金以及第二筆甚至第三筆資金。 那么白湖灣集團的發(fā)展能夠走到現在這種不僅僅在極短的時間內擴張到了整個南江市場,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站穩(wěn)了腳跟,甚至占領了整個南江市場的地步。 所依靠的,就應該是張晨超前的戰(zhàn)略眼光,他為白湖灣集團的發(fā)展挑選了一條最迅速和穩(wěn)健的道路。 在白湖灣集團還不足以成為一個集團之始,張晨便下意識地制定了完善的人力資源吸收、培養(yǎng)制度,制定了完善的企業(yè)文化培養(yǎng)戰(zhàn)略,甚至極為超前地制定了不同區(qū)域的擴張戰(zhàn)略。 可以說,他花了五年的時間讓白湖灣集團從一個鄉(xiāng)土企業(yè)成長為一個擁有走向全國的基礎和潛力的大型企業(yè),其中,張晨最為自得是,白湖灣集團所有員工的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甚至更低, 從這一點上看,在成就白湖灣集團的同時,白湖灣集團也成就了一大批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這些人有知識,有頭腦,有能力,所缺乏的只是閱歷和經驗,也就是一個平臺。 張晨大膽啟用它們而不是一些年富力強的年長者,所得到的,便是現在整個白湖灣集團旗下擁有的這樣一批龐大的人才隊伍,因為五年的時間,足以他們積累起豐富的管理經驗,而此時,將近三十余歲的年紀,才真正是年富力強的年華。 所以,現在的白湖灣集團,就像一個積累了很久的火山,等待的只是一個爆發(fā)的機會,一旦爆發(fā),勢必是驚天動地的威勢。 經過全盤的考慮,張晨為白湖灣集團制定的下一步發(fā)展戰(zhàn)略便是在全國范圍內,尋找一線城市,分幾個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取得全國市場的認可,從而占領市場優(yōu)勢。 因為白湖灣集團,已經具備了這個實力。 作為共和國的政治中心。 首都,無疑是其中一個必然會突破的方向。 而張晨,早在制定擴張計劃之前,其實就已經做足了準備工作。 這一次來首都之前,白湖灣集團的廬城分部,便已經有一只隊伍提前趕赴首都布置準備工作。 張晨早就跟他們接觸過,而負責首都分部建立和擴張事宜的,正是白湖灣集團的新任業(yè)務副總趙永元,以及執(zhí)行總裁助理苗影。 這是在廬城分別之后,苗影第二次見到張晨。 對張晨這樣一位她已經從趙永元處獲知實際上還不足十六歲的執(zhí)行副總,苗影打心眼里佩服,甚至已經到了一種盲目崇拜的地步。 自從張晨上次的廬城之行召開了白湖灣集團自成立以來的首次高層管理者會議以后,不僅僅是苗影,整個白湖灣集團中層以上的管理者都領教了張晨的這位年輕副總的驚人魄力和手腕。 對于一個企業(yè)而言,一個強勢和優(yōu)秀的領導者能夠為企業(yè)帶來的,有時候絕不僅僅是八卦這么簡單,而是驚人的魅力和強大的凝聚力。 而凝聚力正是一個優(yōu)秀的企業(yè)必須具備的諸多成功因素中極為重要的一種,一個沒有凝聚力的企業(yè),無疑是很難達成戰(zhàn)略目標甚至維持企業(yè)生存的。 所以,從各個方面判斷,張文林所做出的漸漸退出白湖灣集團的實際執(zhí)行崗位,而僅僅只在集團內部擔任一個更多的是名譽性的崗位,為兒子張晨遮風擋雨的做法,無疑是最為正確的。 事實上,張文林,他也做到了! 以一個父親的名義!更以一個睿智長者的名義! ( 半夜來一發(fā),慰問那些半夜還在熬夜的親們,希望你們早早休息!晚安!)(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