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分歧
書迷正在閱讀:回到三國當黃巾、推棺、末世奶爸在七零[穿書]、大唐農(nóng)圣、刺明、都梁蘭、逍遙初唐、抗日之無敵強兵、文娛抗日上海灘、雷霆
朝堂上亂了一陣又靜了下來,朝臣們或是一臉驚慌,或是一臉震驚,也有人竊竊私語,更多的人是不知所措茫然的瞅著御座上還不知愁的小皇帝,不知何去何從,哀嘆大宋帝國失去半壁江山后茍安江南百余年,是不是真得要走到了盡頭。小皇帝也看出殿上的人面色凝重,不敢再玩笑,可尚不知厄運將至。 “稟陛下,文樞密使也遣人來報,敵軍步步緊逼,威脅朝廷安全,其欲領兵回朝。”正當眾人還沉浸在兩個壞消息之時,陸秀夫又出列稟告。 “陛下、太后,文樞密使絕不能回朝?!标懶惴蛟捯魟偮?,張世杰出列言道。 “張大人,文樞密使在危難之際回護有何不妥?”簾后傳來太后的問話聲。 “太后,廣州若失,廣南諸路則難保,必威脅朝廷所在。而文樞密使駐軍梅州,擋住唆都兵鋒,一旦撤離則敵軍必會大舉南下,朝廷將兩面受敵,再無回旋之地?!睆埵澜芑卮鸬馈?/br> “張大人,興化已失,廣州若再失,我們西南已無兵可阻敵軍,文樞密使依然駐兵梅州則有被敵合圍之虞,不若與朝廷合兵一處共抗強敵。”殿前都指揮司馬蘇劉義并不同意張世杰所說,出列說道。 “蘇大人,現(xiàn)在廣州還在大宋手中,文樞密使現(xiàn)在就撤兵豈不陷朝廷于險境?!睆埵澜懿恍嫉爻蛄颂K劉義一眼說道。 “張大人……” “蘇大人?!碧K劉義還想爭辯,這時陳宜中出列打斷了他道,“如今朝廷駐留海豐已經(jīng)月余,雖有各處士紳獻糧,但此處地瘠人貧籌措依然艱難,各軍已經(jīng)是減成發(fā)放。若是文大人領軍回朝,有將增加數(shù)萬人的供給,朝廷恐無力負擔。而劍南尚有數(shù)州縣未陷敵手,還可供征調(diào)以為補充,一旦放棄梅州,朝廷便無糧可用了?!薄?/br> 趙昺知道這朝會相當于國家級別的會議,自己前世最多也就參加過當?shù)厥屑壵氖裁磮F拜會、茶話會之類的會議。他抱著即便說不上話也要學習的態(tài)度在正題開始后也不再與皇帝哥哥眉來眼去,專心致志的開始聽著。幾位大佬先后發(fā)言,他就聽明白了,這是不想讓文天祥的督府軍回朝,而拒絕的理由似乎也十分合理,不過他卻有自己的想法。 排出自己前世偏見和所知,站在中立的立場上講陳宜中和張世杰都存在著私心。以現(xiàn)在的形勢,朝廷并沒有出援廣州的意思,而廣東路州縣已經(jīng)先后落入敵手,廣州已是一座孤城,在外無援兵,將無斗志,失守只是早晚的事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而文天祥在劍南開府后,一直是單打獨斗,手下都是新招募的義勇,缺乏訓練和補給。雖有小勝,但面對元軍的進攻已經(jīng)是獨木難支,不斷收縮防線,任誰都明白沒有大的變故敗亡就在眼前。 趙昺這種門外漢現(xiàn)在都能看的明白,作為朝中首腦的陳宜中和張世杰如何不知道一旦朝廷撤離,文天祥的督府軍將面臨被元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合圍的險境。而明知如此卻又拒絕其回朝,那只能說明他們都很討厭文天祥,也可以說心底對其心懷恐懼,怕他威脅到自己的利益。 以趙昺前世所知和聽到的傳聞陳宜中是長期通過這種嘩眾取寵的表演和豪言壯語來獲得權勢,提高自己的威望,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優(yōu)柔寡斷、冒充抵抗英雄的膽小鬼。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德祐元年春夏之交,戰(zhàn)事最為激烈的時候,朝野內(nèi)外紛紛要求他親往前線督戰(zhàn),他卻猶豫畏縮,不肯出城。顯而易見,陳宜中不可能為宋朝冒生命危險。 七月份,陳宜中離開臨安,逃到了遠離前線的南部沿海地區(qū),要求朝廷在這一地區(qū)給他安排職務,拒絕了朝廷派來請他回朝的命令,謝太后無奈,親自給他的母親寫信。在他母親的干預下,陳宜中回到了都城任職。太學生對陳宜中的逃跑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抨擊,指責他畏首畏尾、膽小怕事,是一個言過其實的兩面派,是和賈似道一樣的誤國之臣。 陳宜中當國,行事?lián)u擺不定,徘徊在和與戰(zhàn)之間,不能作出決斷。德祐元年年底,局勢在他主持之下,朝著越來越不利于宋朝的方向發(fā)展,除了徹底投降以外,已沒有其他回旋余地。文天祥、張世杰提出遷都到東南部地區(qū),以圖背水一戰(zhàn),膽小的陳宜中否決了這項提議,一意求和,根本沒有與元軍決一死戰(zhàn)的勇氣和才能。 話說文天祥這個人與陳宜中正好相反,他剛正廉直,剛入新朝后先是責備陳宜中不該放棄三宮獨自出逃,又指責他為人怯懦、紀綱不立,搞得他大為不滿。但人做了虧心事總怕鬼叫門,陳宜中心虛之余,還是對文天祥萌生敬意的,或許是因為文天祥散發(fā)出來的才能、勇氣,以及高潔之cao守讓他羞愧而無法面對吧。 張世杰雖是宋軍大將,又身居高位忠于大宋皇室,但他卻是員叛將,靠著軍功一步步爬上來的。他深知在亂世之中有兵才有一切,因此始終緊緊抓住自己的部隊,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現(xiàn)在******的軍隊殿前禁軍在數(shù)次惡戰(zhàn)中基本損失殆盡,現(xiàn)在多是收攏的潰軍和招募的義勇,戰(zhàn)斗力大大下降。張世杰的郢州軍便成了宋軍的中流砥柱。 而文天祥這個人說話太直,在他投奔******見到張世杰后,便問其現(xiàn)在朝廷有多少軍隊。張世杰就以自己所部的兵力回答,文天祥聽完就長嘆道:“公軍在此矣,朝廷大軍何在?”這明顯是在指責張世杰獨攬軍權、擁兵自重,自然觸到了其逆鱗,使張世杰大為不滿,當然也不希望他重回朝廷…… “陛下、太后,今敵勢大,我軍無力阻擋,潮州亦難立足,不若轉進占城以避敵鋒,待休養(yǎng)生息積蓄力量后再圖大業(yè)。”正當趙昺分析當前局勢時,陳宜中再次上奏道。 “陳相之議,眾卿以為如何?”小皇帝還在懵懂之中,恐怕連占城在哪里都不知道,簾后的楊太后嘆口氣問道。 “……” 殿上一片寂靜,眾臣沒有一個人答話,趙昺也十分納悶,但大家還記得前些日子發(fā)生的事情。在臨安失守前,當時統(tǒng)帥禁軍的殿前指揮使韓震曾提出遷都建議,當權的陳宜中竟然私自將其騙到自己家中殺害。結果幾乎引起南宋精銳之師——殿前禁軍的軍變,還是謝太皇太后當機立斷,急調(diào)江萬載接掌殿前禁軍,才平息對立雙方的危機?,F(xiàn)在誰知道陳宜中提議避難占城是真是假,因此誰也不敢輕言。 “太后,臣以為遠走占城不妥?!背聊撕靡粫?,對面一位須發(fā)花白的老將出列說道。 “江大人,有何不妥?”楊太后急問道。 “倒要聽聽他怎么說。”趙昺聽說此人姓江,又看其服飾及站班的位置,便想到此人就應是按攝軍中事的江萬載了。這個人歷經(jīng)兩朝,文武全才,且忠心耿耿,整個家族皆投入抗元的戰(zhàn)爭中,死傷慘重,可以說是滿門忠烈,而其在出逃臨安后實際上是******的精神領袖,有著一言九鼎的地位。 “占城乃是荒蠻之地,瘴疫肆虐,物產(chǎn)不豐,又遠離我朝,偏安一隅難有大得作為。而前些時候朝廷也曾派使臣前往占城,其國主態(tài)度曖昧,不愿接納。臣以為不到萬不得已還是暫緩為計?!苯f載回答道。 “太后,臣以為江大人所言不虛,前往占城不是良策,尤其是其國主態(tài)度不明,萬一叛降韃子,連回旋之地都無。”這時劉黻也出班稟道。 “太后,臣自知食君之俸當為國死節(jié),臣愿親往占城與其會商,探聽其真意,萬一朝廷無法立足也可前往暫避?!标愐酥袇s不愿放棄再次請命道。 “哼,嘴上喊得震天響,心中膽氣已經(jīng)xiele。不過前往占城倒不失為一時之計?!壁w昺聽了陳宜中的話暗道,他心眼也是一動。 占城在宋之前一直是中國的地盤,在太祖立國后才獨立,但仍向大宋納貢稱臣,接受朝廷的敕封,是眾多的屬國之一。而蒙元南下后,大宋的屬國或被征服、或者投降,現(xiàn)在只剩下占城了,名義上還屬于大宋的領導。但趙昺轉念一想,占城也不是久留之地,據(jù)他所知蒙元平定江南后便發(fā)起征服占城的戰(zhàn)爭,其雖沒滅國,最終卻俯首稱臣了。 “如果以占城為跳板,前往它處做個島主也不錯?!笨鄲蓝嗳盏内w昺仿佛突然看到了一線光明,他知道以這時的航海技術前往琉球、東南亞諸島都不是什么難事,而蒙元的觸手從未伸到過那里,自己起碼可以平安度過這一世,躲過那場浩劫之戰(zhàn)??烧斔P算好事兒之時,珠簾后突然傳來一陣抽泣聲,不禁讓他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