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揭幕之戰(zhàn)
書迷正在閱讀:回到三國當黃巾、推棺、末世奶爸在七零[穿書]、大唐農(nóng)圣、刺明、都梁蘭、逍遙初唐、抗日之無敵強兵、文娛抗日上海灘、雷霆
八月十四日,第七軍向六軍交接了城南大營,散布在各處的隊伍盡數(shù)規(guī)建于城西大營。隨著道路的暢通,炮二師(缺三團)也進至襄陽城外大營,御前護軍水軍主力也自谷城前線撤至樊城碼頭。至此宋軍所有可利用的攻城部隊集于城池之下。 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元節(jié),由于是戰(zhàn)時當然不能夠大擺筵席。趙昺早已撥下專款,令林之武購買豬羊雞鴨,按照每營一頭豬、兩只羊、雞鴨百只、酒百斤的標準犒軍。并向城中發(fā)射了宣傳單,告知城中百姓,為了共度中秋佳節(jié),宋軍休戰(zhàn)三日,不再向城中發(fā)射炮彈。 八月十七日,宋軍開始備戰(zhàn),砍伐樹木打造攻城器械,制造渡河之用的木排。在龜山上建立炮兵觀察所,城西和城南豎起兩座高達十五丈的瞭望塔,將城中情形進入眼底。而助戰(zhàn)的湖廣州軍四個獨立師也押送大批彈藥和糧草至宜城,接手后方防務(wù),保護交通線,并在襄陽建立前進物資補給基地。 八月十八日,趙昺率聯(lián)合指揮部巡視各營,檢查備戰(zhàn)及物資補給情況,下旨在后營開始野戰(zhàn)醫(yī)院,做好隨時接收和救治傷員的準備。而后又深入基層,與士兵促膝談心,詢問了他們的家中情況,又沒有困難可以協(xié)助解決。 趙昺再次強調(diào)了攻克襄陽對于國家的意義,稱此戰(zhàn)是關(guān)系到國家命運的一戰(zhàn),關(guān)系到子孫后代的一戰(zhàn),只有奪取了襄陽才能夠徹底解除江南之危,讓百姓永享太平,家人才可安居樂業(yè)。鼓舞大家奮勇作戰(zhàn),不怕犧牲,一戰(zhàn)而勝,攻克襄陽,而他也將親至前線,會始終與大家站在一起,不克襄陽誓不回京。 八月十九日,趙昺召集襄陽前線各部主將在行營召開戰(zhàn)前會議,部署攻城作戰(zhàn)計劃。決定以第七軍為主攻自西城破門;第六軍佯攻南門牽制守軍兵力;樊城守軍配合御前水軍在北門進行佯攻,支援第六軍,同時恢復對北城的炮擊,且逐步加大力度。 但是這個部署遭到了以第六軍都統(tǒng)潘念的反對,以為不應(yīng)嚴格區(qū)分主攻和助攻,而是同時展開攻擊,抓住戰(zhàn)機,誰有機會就可以率先破城,不應(yīng)該因為區(qū)分主攻和助攻而錯失良機。大家為此發(fā)生了爭論,因為不分主攻和助攻就無法合理調(diào)配現(xiàn)有的資源,進而導致兩部皆無法破城,以致貽誤戰(zhàn)機。 為此兩下爭的很兇,尤其是潘念和伍隆起兩人殿前失儀,不僅惡語相向,還險些動起手來。大戰(zhàn)在即,不能久拖不決,大家都看向皇帝。趙昺沉思片刻,將第六軍的助攻改為主攻,但是在火力保障方面不變,依然向第七軍傾斜。 皇帝拍了板,平息了爭執(zhí)。其它方面的安排雖然還有些齟齬,但主要還是在爭搶任務(wù)上,并沒有影響到其后的作戰(zhàn)部署,劃定了各自的任務(wù)區(qū)域。趙昺再次強調(diào)了各部之間要協(xié)同共進,不要因為爭功而彼此之間拖后腿,造成貽誤戰(zhàn)機必會嚴懲。 其后兩天,各部根據(jù)各自的任務(wù)制定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逐次分解。并積極展開戰(zhàn)前偵察,組織練兵,加強戰(zhàn)備,等待攻擊令的下達。與此同時,針對襄陽守敵日趨頻繁的襲擊展開反擊,伏擊夜襲的敵軍小部隊,前出捕捉敵軍探子,以冷槍冷炮襲擾敵軍。 八月二十二日,行營下達攻襄總動員令,號召參戰(zhàn)的全軍官兵不畏犧牲,打好北伐最后一戰(zhàn),奪取襄陽,全殲守敵。同時頒布了賞罰令,對有畏敵怯戰(zhàn)、貽誤戰(zhàn)機、泄露機密等違紀者就地正法。對首先登城的部隊授予‘襄陽第一團’的榮耀稱號,對首先入城的部隊授予‘襄陽第一師’的榮譽稱號;在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突出者受爵晉級,并授予‘戰(zhàn)斗英雄’稱號…… 八月二十四日,第七軍對襄陽城外的西大營展開攻擊,揭開了攻取襄陽城的序幕。 清晨,第七軍二師列隊出營,在敵大營兩箭地前排開陣形。敵我兩軍相距不過二里許,可以說對方的風吹草動皆瞞不過對方。這邊一動,敵軍便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時間警鐘敲響,大營中的敵軍迅速集結(jié),做好防御準備,而城上敵軍也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做好增援的準備。 伍隆起登上高臺向敵營瞭望,這些天來敵軍也沒有閑著,也許是被宋軍攻山時炮火所懾,他們拼命的加強營寨,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將寨墻加寬至丈半,高度增至兩丈,并用圓木加固。為了防止他們利用護城河泅渡過壕,他們還截斷與城池護城河間的水閘,將壕中的水面降低了一丈,使他們無法直接登岸。 此時,營中的敵軍已經(jīng)登上寨墻警戒,伍隆起雖然看不到寨墻后的情形,但他相信那里已經(jīng)有弓箭手做好了齊射的準備,一旦他們進入射程之內(nèi),就會萬箭齊發(fā),將攻擊的宋軍籠罩在鋪天蓋地的箭雨之中。而他們一旦渡河成功,那些伏在墻后的長槍手和刀盾手就會登上寨墻進行阻擊。 讓他郁悶的是敵軍居然見自己出戰(zhàn),竟然緊閉寨門,拉起吊橋,不肯出營接戰(zhàn),而是龜縮在其中。惹得他有些火大,暗罵不已,你們好歹也有三個千人隊,就不肯出來打一陣,讓自己也過過癮,哪怕戰(zhàn)敗了再逃回去也好啊! 伍隆起端起望遠鏡向襄陽城池上看去,高大的城墻就如一道通天絕壁般矗立在他們面前,甕城之上箭樓高聳,密密麻麻的箭窗盡數(shù)打開。但其仍然無法遮掩住主城上高大的城樓,其中不知又藏兵幾許。而城墻之上已經(jīng)被豎起布幔所遮蔽,隱于其后的戰(zhàn)棚林立,里邊必然囤積著滾木、礌石、金汁、火油等等守城之物。 而城墻的外邊也掛滿了排叉木,若要越過,必須用手攀援,則會遭到守軍的刀斫槍刺。而其擋在墻垛口或者城門前面,還成了阻擋炮擊的利器,損壞之后可立刻丟棄,馬上再換一塊,隨壞隨補。這東西制造很簡單,材料隨處可得,只要準備充分,可以一直這樣更換下去,使火炮難以摧毀城墻。 最讓人擔心的還是城上布置的投石機,其射程足以越過護城河打到對岸,至于威力更大的襄陽砲,伍隆起相信也隱在城后,準備給他們造成致命的一擊。可當下想逼至城下,首先還要將眼前的敵西大營攻破,才能將戰(zhàn)線推至護城河對岸。 但是當伍隆起看到陣前隱于門旗之后的飛雷炮便覺得安心不少,他早就不知道對陛下弄出的這個新玩意兒贊了多少遍了。這東西比之什么重炮、火箭炮可帶勁兒多了,只要那‘鐵桶’能造多粗,口徑就有多大,他甚至還攛掇工匠們打造一個丈許粗的鐵桶,想試試能有多大威力,能不能一炮將襄陽城墻給炸塌嘍! 不過還未等工匠們動手,伍隆起就被陛下發(fā)現(xiàn)叫去臭罵了一頓,說他簡直就是個蠢蛋,那玩意兒要真造出來,恐怕先炸死的就是他自己。盡管他的計劃被陛下阻止了,但是堅信自己的設(shè)想沒有錯,因此暗自腹誹陛下賬算得太精了,舍不得用那么多火藥而已。 “都統(tǒng),各軍已經(jīng)就位!”這時有觀通手報告道。 “炮兵可做好了準備?”伍隆起收起心思問道。 “炮兵已經(jīng)就位,就等都統(tǒng)下令,他們接令后便會對城中開炮,將敵人布置的拋石機摧毀!”觀通手答道。 “誰問他們了,我問的是飛雷炮準備好了嗎?”伍隆起瞪眼指指前邊再問道。 “哦,二十門飛雷炮皆已經(jīng)布置完畢,就等命令了!”觀通手這才明白都統(tǒng)關(guān)心的是什么,趕緊回稟道。 “好,命令他們開炮,前軍做好沖鋒準備!”伍隆起下令道。 隨著伍隆起的命令下達,觀通手揮動號旗下達了開炮的命令。而視線也隨之轉(zhuǎn)向了陣前,他心中一直想著陛下要給自己看的新玩意兒。幾天下來,他已經(jīng)被好奇心折磨的睡不好覺了,因為這關(guān)系到自己能否完成艱巨的攻城任務(wù),他可不想被潘念搶了自己的頭功。 ‘轟、轟、轟……’伴隨著幾聲沉悶的爆響后,伍隆起看到十多個與圓盾大小差不多的‘圓盤’隨著閃光和硝煙騰空而起,慢騰騰的飛起了十余丈高,向五十余丈外的敵營中墜了下去。當然他覺得慢,是與速射炮和重炮相比,其實速度也不慢,不過是眨了幾次眼的功夫。 ‘隆、隆、隆……’雖然離著炮陣地還有近里許,伍隆起仍覺得爆響聲就像突然而至的響雷在耳邊炸響,就連自己站立的高臺都像受驚了似的哆嗦了幾下。而眼前的情形更讓他吃了一驚,眉毛都跟著跳了兩跳,他分明看見護城河中的水就像開鍋了似的泛起了浪花,寨墻就像紙糊的一般傾倒下來,上邊的敵兵就如下餃子一般噼里啪啦的摔下來,滾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