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浮山所!糧食豐收!
(0286) 十月份的浮山城,糧食第一次豐收。 這次豐收的主要是水稻,其他的雜糧不算。 水稻開始收割的時候,張準來到了老田頭家。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拿到第一手的資料。聽取報告什么的,不如親眼所見實在。為人上者,必須了解最基層的情況,才能做出相應(yīng)的決策。 作為農(nóng)科司的管事,老田頭是浮山所遠近聞名的種田能手。他的叔伯兄弟,加起來有七人,加上各自的兒女子孫,整個家族總共還有四十八口人。每個人都分到了五畝水田,總共是二百四十畝水田。加上自己拓荒,整個家族的田地,超過四百畝。 不過,拓荒的田地,由于錯過了季節(jié),無法播種水稻,暫時只能種些雜糧,產(chǎn)量都不大。九月種下的冬小麥,要等到明年的六月份才能收獲。因為田地非常多,收割任務(wù)重,整個家族,除了兩個參軍的孫子,其他人都在忙碌著。 “不打擾你吧?!睆垳蕘淼教镱^,笑呵呵的說道。 “大人這是說什么話呢?你能親自來看看,是老田頭的光榮?。「苫罡拥挠袆?!”老田頭的心情非常的暢快,說話居然也有幾分官味了。 “這么多的田地,你們?nèi)颐Φ眠^來嗎?”張準沒有客套寒暄的意思,直截了當?shù)膯柕馈?/br> 糧食豐收,收獲也是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落到口袋里的,才算是自己的,長在地里的,都還不完全算。尤其是在這樣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盡快的將糧食收割完畢,曬干儲藏起來,是第一要務(wù)。 要說十月糧食豐收的時節(jié),最緊張的是什么人?當然是虎賁軍的戰(zhàn)士了。戰(zhàn)爭年代,糧食要比金銀更加的重要。浮山所的糧食豐收,的確引起了不少人的覬覦之心。要不是虎賁軍剛剛收拾了田橫島的韃子,威震四方,說不定,都有一些宵小,想要打浮山城糧食的主意了。 根據(jù)張準的命令,在整個十月,虎賁軍都處于戰(zhàn)備狀態(tài)。尤其是雄崖所和鰲山城一線。同時,水軍唯一的一艘戰(zhàn)艦,也加強了在沿海海域的巡邏。情報司和貓眼司,也都在密切的檢測著各方的動靜。 “全家人辛苦一點,六天的時間,應(yīng)該可以收割完畢。”老田頭對此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我等你的好消息?!睆垳室矘泛呛堑恼f道。 所謂的好消息,就是畝產(chǎn)量究竟有多少。 由于山東連年大旱,局勢動蕩不安,水稻的種植,受到嚴重的影響。水稻水稻,沒有水,就沒有稻。相對于小麥而言,水稻的生長發(fā)育,需要消耗的水資源,是小麥的好幾倍。因此,山東并不是所有地區(qū),都能種植水稻的。在張準目前控制的鰲山衛(wèi)和靈山衛(wèi)區(qū)域,也只有浮山所可以種植水稻,其他的地方,都是種植冬小麥。 為了給水稻的生產(chǎn),提供必要的水資源,張準是投放了幾千兩銀子,興修水利,保證水資源供應(yīng)的?;旧峡梢哉f,來自嶗山的水源,都被張準充分的利用起來了。很多主干渠,甚至是用水泥修筑的,成本那是相當?shù)母?,在別的地方,是絕對無法復(fù)制的。投入如此的巨大,要是沒有不錯的收成,張準是要失望的。 張準想要親自看看,老田頭這個最有技術(shù)的種田能手,在最好的田地上,究竟能種出多少糧食來。然后和其他的田地互相比對一下,就算是有了最基本的原始數(shù)據(jù)。說實話,這年頭的水稻產(chǎn)量,的確不怎么樂觀。根據(jù)相關(guān)的資料顯示,即使是在江南最好的水田,稻谷的畝產(chǎn)量也就是五六百斤。在山東本地,有四百斤左右,就算很不錯了。 老田頭自然明白張準的心思,專門挑了一塊田。這塊田處于一片大田的中間位置,基本上算是最好的。張準到田地里面去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稻谷的生長正常,禾苗的間距,基本上和自己后世的認識差不多,沒有大躍進時候的各種怪事。 大躍進的時候,將幾十塊田的水稻,都擁擠到一片田來,密不透風(fēng),層層疊疊,從而編造出畝產(chǎn)幾千斤甚至是幾萬斤的衛(wèi)星數(shù)字。導(dǎo)致中央做出完全錯誤的決策。這個血的教訓(xùn),不可謂不深。張準可不想明朝的人,為了得到獎賞,也想出這樣的歪門邪道來。 “動手吧!” 確認見到的都是真實的以后,張準揮揮手,下令開始收割。 老田家的十幾口人,一起努力,這一畝地,在半個時辰的時間里,就全部收割完畢。所有的稻谷,都堆放在一起,總共是九個籮筐。最終逐一稱重,總重量是六百三十三斤。曬干以后,大概是四百四十三斤左右。這個數(shù)字,和后世當然不能相比,但是在當時,很不錯了。須知道,這里是山東地面,不是富饒的江南。 一般而言,每百斤稻谷,可以碾米六十八斤。四百四十三斤的干稻谷,可以碾米三百零一斤。換言之,最好的田地,大概每畝地可以收獲三百斤的大米??鄣羲氖锔傻竟茸鳛橘x稅,還有四百零三斤干稻谷,可以碾米二百七十四斤。這些大米,完全是屬于老田頭一家人支配了。 “還可以?!崩咸镱^很謙虛。 “不錯了?!睆垳蕦@個結(jié)果很滿意。 最好的田地每畝地可以打三百斤的大米,只要兩畝地,在繳稅以后,也肯定可以養(yǎng)活一個人了。換言之,其他三畝地,還可以做其他的用途。即使是差一點的田地,三畝地也可以養(yǎng)活一個人了。這年頭種田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賦稅、種子三大塊。肥料都是農(nóng)家肥。成本不算高。 張準幫老田頭一家,粗略的算了一筆賬。按照平均畝產(chǎn)量四百斤來計算,二百四十畝的田地,可以收獲干稻谷九萬六千斤。每個人每年的消耗,大約是七百斤。四十八口人,就是三萬三千多斤。另外扣掉需要繳納的賦稅九千六百斤干稻谷,還有五萬多斤的干稻谷可以自由處理。要是賣錢的話,按照每石(大約188.8斤)一兩銀子計算,可以賣差不多三百兩銀子。 除了農(nóng)忙季節(jié),在別的時間里,老田頭全家的勞動力,還經(jīng)常出去幫忙干活,賺取工錢。加上老田頭在農(nóng)科司有工錢,兩個孫子參軍,也各有糧餉。打零工的,每個月也有差不多六七錢銀子。一年下來,整個家族的額外收入,超過一百兩銀子。集合賣稻谷的收入,就是四百兩銀子。在當時,四百多兩銀子,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難怪老田頭笑得合不攏嘴。四百兩銀子的收入,要是放在以前,整個家族就算是累死累活的,五十年都掙不到。說不定,中間還得餓死幾個人。因為糧食不夠吃,被活活餓死的軍戶,在過去數(shù)十年的時間里,大家早就看得麻木了。只要想到自己家族有八萬斤的存糧,老田頭渾身充滿了干勁。 有了足夠的糧食,干活自然會更加的有勁,生產(chǎn)效率會更高。同時,在耕種田地之外,農(nóng)戶也會養(yǎng)殖更多的家禽和牲畜。雞鴨牛羊這些,單單依靠大自然放養(yǎng),是不可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的。在日常的飼養(yǎng)中,必須添加一定的糧食,才能讓家畜盡快的生長起來。 賣掉這些家禽牲畜,農(nóng)戶又有更多的銀子,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他們可以購置更好的生產(chǎn)工具,學(xué)習(xí)更先進的耕種技術(shù),養(yǎng)殖更多的家禽和牲畜。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只要糧食搞好了,其他的下游環(huán)節(jié),就不需要張準cao心了。相信聰明的農(nóng)戶,自己會做出決定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同樣是適用的。 其實,在分田到戶以后,各家的收成,不會相差很多。分到屬于自己的田地以后,誰不是盡心盡力,起早摸黑的擺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啊。有了這么好的條件,你要是還偷懶,就算是白白餓死,也沒有人可憐。再說,《均田令》還有明確規(guī)定,田地是不能丟荒的。否則,就要收回。因此,在浮山所周邊地區(qū),是絕對看不到丟荒的田地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楊映菡的母親黃氏。其實,楊家的收入,足可以買米過日子,根本不需要種地了。但是,她不愿意。她就是愿意到地頭去干活,每天都忙到胡天混地的。楊銳鋒結(jié)婚的那天,黃氏也就休息了半天的功夫。因為人手不夠,她還將楊敢生和楊凌雪兩個半大不小的孩子也抓去了。 黃氏的田地收成也不錯,平均下來,每畝三百五十斤干稻谷是肯定有的。楊家的田地也很多,張準以前的幾十畝地,也都在這邊。全部田地加起來,也有上百畝。因此,黃氏一年的收成,也相當?shù)牟诲e,三四萬斤稻谷肯定是有的,足可以裝滿楊凱德修建的小糧倉。 大概是以前餓壞了,鄉(xiāng)親們收成以后,除了繳稅,其他的稻谷,都全部藏起來的。本來張準以為,糧食豐收以后,肯定有很多人會賣糧的。結(jié)果,數(shù)天的時間過去了,一個賣糧的都沒有??磥泶蠹覍σ郧鞍ゐI的日子實在是太深,有了糧食,寧愿放在地窖或糧倉里,也不愿意拿出來賣。 整個十月份,最忙碌的,除了收割稻谷的農(nóng)戶,應(yīng)該就是修建糧倉的工人了。公家的糧倉需要修,私人的糧倉也要修。因為活兒多,這些工匠忙不過來,工錢也是水漲船高。以前是三十文錢一天,現(xiàn)在要漲到四十文了。有些急于修建糧倉的家庭,甚至開出五十文一天的高價。 同時,水泥的銷售,也是意外的火爆。鄉(xiāng)親們無意中發(fā)現(xiàn),用水泥來修建地窖,無論是安全程度,還是防水的功能,都要比一般的材料好得多。此外,煤磚、紅磚、青磚的銷售,也被帶動起來。由于沒有足夠的石頭,這些磚頭就被用來和水泥混合在一起,成為修建地窖的主要材料。有些聰明的工匠,還發(fā)明了瓷磚,用來鋪設(shè)地窖的地面,據(jù)說防水的性能非常好。 總之,隨著浮山所糧食的豐收,這邊的各種生意,都被帶動起來了。除了糧食商人挨家挨戶的上門,希望收到糧食之外,其他的商販,也是挨家挨戶,販賣各色貨品。在這段時間里,即使是浮山所最偏僻的角落,都有貨郎的叫賣聲。對于貨郎的到來,最歡喜的,自然是各家各戶的小孩了。 大人們有了足夠的糧食,對小孩的要求,自然是慷慨了很多,新衣服、新玩具都非常的暢銷。什么麥芽糖、棒棒糖、四色干果、柿餅、松糕之類的小吃,也大受歡迎。比如說,楊凱德就提前買了不少的新奇玩具,準備等孫子出世的時候,送給孫子玩。楊銳鋒才結(jié)婚一個多月,媳婦的肚子還沒有動靜呢,老人家已經(jīng)是迫不及待了。 好像楊凱德這樣的老人,在浮山所還有很多。甚至,還能看到不少老人家,拿著小孩子的玩具,啃著小孩子才吃的零食,一個人玩的樂呵呵的。沒辦法,小的時候,沒條件,從來沒有玩過,現(xiàn)在老了,有條件了,要抓緊時間補回來,這才算是不枉此生。 十月二十八,浮山城水稻的收割工作,已經(jīng)進入尾聲。九成以上的水稻,都已經(jīng)收割完畢。部分的水稻,已經(jīng)曬干入倉了。張準出現(xiàn)在浮山城的千戶官廳,聽取有關(guān)農(nóng)業(yè)收成的總體報告。 和張準一樣,在過去數(shù)天的時間里,王銘宇、劉航、劉寶玉、侯山平、楊立仁等內(nèi)政管事,全部都到田頭監(jiān)督收割工作去了。他們掌握的,也是第一手資料。毫無疑問,他們對于十月份的豐收,也是充滿了興奮之情的。 王銘宇興孜孜的報告說,浮山所十月份收獲稻谷的,總共是五萬畝地,平均畝產(chǎn)量大概是三百三十斤(都是按照曬干以后的重量計算)左右,總產(chǎn)量是一千六百五十萬斤。折算成石,就是八萬七千三百多石。平均畝產(chǎn)在一石七以上。 【月票又被人爆菊花,兄弟們拉我一把啊!謝謝!我會努力更新,回報大家~~~】(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