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工部喬遷
二狗現(xiàn)在可謂是春風(fēng)得意,自打傍上了逐鹿侯府這條粗腿,不但賺了錢,地位也不一樣了。 從前他在西市做牙人,誰見到他都叫一聲二狗,生而為人,誰愿意被稱呼為狗呢?二狗也不愿意,他有自己的名字,趙雙喜。但是沒辦法,人微言輕,叫什么都得聽著。久而久之,本名自己都要忘了。誰叫聲‘狗’字,便條件反射地回頭。 現(xiàn)在不一樣了,有了逐鹿侯府這座靠山,誰敢二狗二狗的叫,同行也好,西市的商販也罷,誰見了面敢不稱呼一聲狗爺?雖然也還是狗,但是加了個‘爺’,那可就不一樣了。這叫什么?身份! 身份很重要!至少二狗是這么認為的。 二狗也用心辦事了,不到三日,二狗便按照市場均價,一文錢也沒多花,買足了十二車糧食,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長安城的糧米,都控制在少數(shù)幾個大糧商的手里。在長安城,糧米的供應(yīng),是有規(guī)矩的。王公貴胄,買糧不需要到市場來,打個招呼,自有人按時送到府上。而郊外的農(nóng)夫,也不會來長安城中買糧。只有住在長安城各坊的百姓,才會到西市買米。尋常人家,一次買幾斗米便夠吃好幾天的,買多了還要擔(dān)心蟲蛀鼠咬。因此長安西市的米鋪,通常不會有大宗購買的生意。 如果有,這生意還不能隨便做。誰知道這糧食買了給誰吃???就如滅突厥之前的幾年,大唐的糧食,一粒米都不許賣去突厥,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刻抓起來斬首。但即便這樣,也沒能擋得住走私,邊境城池,私自賣糧的還是不在少數(shù)。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古今皆準。 但在長安,這種事情還是沒人敢干的。因此二狗三日之內(nèi)買夠了十二車糧食,還是很體現(xiàn)能力的一件事。李牧在中介費之外,還賞了兩貫錢給他,許他一份月例,需要的時候,讓他幫著張羅張羅事兒。 二狗自然是喜不自勝,從此之后,他便成了逐鹿侯府的一個小廝。西市牙人的工作,倒成了他的兼職。 在灞橋上送走了兀自還在生氣的張?zhí)鞇?,李牧嘆了口氣,撥馬回城。他再三挽留,但張?zhí)鞇蹐?zhí)意要走。糧食昨晚湊齊,今日一大早,人家就啟程出發(fā)了。 李牧多少有點莫名其妙,他自覺沒有得罪張?zhí)鞇?,誤會他也努力解釋了,甚至白巧巧都親自來說,但是沒有用,張?zhí)鞇圩焐险f沒誤會了,但是態(tài)度依然非常冷漠。早上臨行之時,也只是跟白巧巧和李知恩告別,李牧一直送她出城十里,她連一句話都沒說,讓李牧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但他也不是糾結(jié)之人,回到城里的時候,這點小心酸便拋諸腦后了。 他正趕去工部,因為今日是工部喬遷之日。李牧這幾日雖然一直都沒去工部,但是進度一點也沒耽誤。正處在升官考察期的宇文規(guī),恨不得把自己熬死,據(jù)說連家都不回了,吃住都在工部,就為了早點完成李牧的安排。 功夫不負有心人,宇文規(guī)把李牧算計的工期,足足提前了兩日。昨天傍晚來府上報告工程完成,李牧便定了今日喬遷。還拿了錢,讓宇文規(guī)置辦酒席,宴請工部上下。又讓李知恩在大唐日報上登了一個小花邊,告知長安百姓,明日工部官署喬遷。 宇文規(guī)辦事,李牧還很放心的。雖然這老小子初時不甚服他,但是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是工部最唯李牧馬首是瞻之人了。整個工部上下,也都把宇文規(guī)當做李牧的心腹,就算與他平起平坐的呂文奉等人,見到他的時候,也都已下官自居。 但宇文規(guī)沒有昏頭,他知道李牧不喜歡什么,所以每當有人吹捧他的時候,他都會撂下臉來,把功勞都算在李牧身上。 工部坊的坊門很高,離著老遠就能看到。李牧見已經(jīng)完工的工部坊的坊門上張燈結(jié)彩,頗有氣勢,心里也很高興,想到在這坊門發(fā)生的事情,也不勝唏噓,崔玉言這廝被流放了兩千里,也不知道現(xiàn)在怎樣了,但是想來以博陵崔氏的勢力,應(yīng)該已經(jīng)早把他救出去了,也不知他日有沒有再見面的機會。 離近了些,李牧看到有人在坊門下面忙活。有人看到了李牧的影子,拔腿就跑。正在李牧疑惑之時,只見離坊門最近的屋子里涌出來一群人,俱是錦衣華服,但李牧放眼望去,竟然沒幾個認識的。前排他只認得宇文規(guī),后面他瞧見了馬場的程錢和酒坊的黃岐,其余就都不認識了。 來到坊門近前,李牧下馬,宇文規(guī)趕緊湊上來,小聲對李牧耳語了幾句。李牧這才知道,這些人竟然都來自于各大門閥世家,雖然都只是如程錢這般代理人,但是忽然湊了這么一堆,也是讓李牧沒想到。 尤其是博陵崔氏也來人了,多少讓李牧有些驚奇,他以為已經(jīng)把博陵崔氏得罪慘了,但是現(xiàn)在看來,在利益面前,之前的些許小事,似乎都沒影響到大局。 程錢在這些人中間,與李牧算是熟識的了。而且他是程府的人,地位特殊。程咬金是如今這朝堂之上比較另類的一個,他的老婆是清河崔氏出身,他算半個門閥中人,而他本身又是新貴,有從龍之功,另外他又是如今朝中有數(shù)的幾個掌兵的大將,軍方的勢力也很深厚。若是非要把他歸類到哪一派勢力,還真不好說。 但可以確定的是,沒人敢主動得罪他。作為程府的代表,程錢相對來說便要特殊一些。這些人似乎商議過了,推舉程錢做了代表,越眾而出,來到李牧面前。 程錢手中拿著一個大紅帖子,躬身施禮,道:“侯爺,長安商賈聽聞工部坊今日喬遷,都喜不自勝。自發(fā)前來賀喜,這是禮單,還請侯爺笑納?!?/br> 李牧看向宇文規(guī),宇文規(guī)點了點頭,李牧便知道,這份禮單不輕。他看了一眼,卻沒有接,而是說道:“今日工部喬遷,與爾等商賈何干?再說了,今日之事,乃是工部的事情,你們送禮給我算什么意思?難道是想賄賂本侯,來日再告發(fā)我么?” “侯爺誤會啦!”程錢趕緊賠笑解釋,道:“侯爺容稟,侯爺雖然任職不久,但是為咱們大唐做了多少事啊。旁的不說,單就貞觀犁一項,便不知會救了多少性命。更難得侯爺不貪戀財物,工部坊如今修葺得這樣好,工部官署這樣氣派,誰不知這都是侯爺個人出資,我等湊這幾個錢,對侯爺來說,自然是九牛之一毛,僅僅就只是為表達對侯爺?shù)木磁逯槎选!闭f著,程錢又略顯不好意思地一笑,諂媚道:“當然,也不能說一點私心沒有。大家都知道侯爺賺錢有道,前有酒坊,后有馬場,俱是日進斗金。也是想與侯爺打好關(guān)系,來日若能得侯爺點撥幾句,侯爺吃rou,大家也想跟著喝一口湯。” “你這樣說,本侯倒是有點心軟了?!崩钅涟讯Y單接了過來,打開瞥了一眼,頭一個便是博陵崔氏,白銀一千兩。這禮單是按照送禮的多少,從上往下排的,博陵崔氏出手便是一千貫錢,看得出是下了血本了。 李牧沒有細看,隨手把禮單遞給宇文規(guī),對眾位代理人說道:“本侯致力于工部改革,何為改革?簡單來說,便是精簡開支,任用賢能,提高效率。我已經(jīng)向陛下保證,明年工部所用的朝廷撥款,只要今年的一半。爭取三年之內(nèi),達到自給自足。這錢如何來啊?自然是要賺!如何賺!”李牧掃視了一下在場的人,道:“自然是從你們身上賺!”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如何接這個話。心里暗道,侯爺您這也太露骨了些,就算打我們的主意,您有必要說得這么直白么? 李牧把眾人的表情收在眼里,道:“當然,本侯不是馬匪,不會搶你們的。咱們可以雙贏嘛,今日本侯看到了你們的心意,來日有了好的機會,自會看著辦的,不會讓你們吃了虧。以前的事情,自此時起,便都揭過了。本侯與博陵崔氏,太原王氏的幾個不成才的子弟發(fā)生的些許齷齪,以后本侯也不會再提。今日來的,都是本侯座上之賓。就不要著急走了,儀式之后,備有宴席,本侯準備了三十壇新酒,請各位一起品鑒品鑒?!?/br> 眾人一聽李牧把話拉了回來,自然是高興不已。尤其是博陵崔氏的代表,今天已經(jīng)做好被折辱的準備了,但沒想到李牧竟然如此大度,不計前嫌,還留他們吃飯,樂得牙花子都咧開了。 李牧把宇文規(guī)叫來,讓他再填兩桌酒席,安置一下這些人。然后便帶著李重義一起,來到了工部的新官署。 其實說是今日喬遷,其實昨天傍晚到今天早上,基本已經(jīng)遷完了。李大亮礙于面子,本想著晚點搬家,但拗不過他的婆娘,一大早也雇了輛車搬了過來。 留下婆娘在家里安置,李大亮已經(jīng)在官署門口等候李牧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