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征伐高昌
書迷正在閱讀:江山、傭兵天下、崛起之第三帝國、雙鷹旗下、浴血抗戰(zhàn)、三生桃花源、遠東帝國、賢知千里、說好的清水文(NP)、燃燒的海洋
1324.征伐高昌 李世民聽了李破軍的話微微一怔,繼而瞥了李破軍一眼,那意思很明顯就是你小子貪心不足蛇吞象啊,但也是點點頭,“何人?” 李破軍也絲毫沒有不好意思,直說道:“神策軍中郎將薛仁貴”。 聽得李破軍舉薦的人選,眾臣表情不一,有人點頭贊同,也有人低頭暗笑。 侯君集則是臉色一變,他本來以為這征伐高昌的功勞是十拿九穩(wěn)的,沒想到太子突然插了一腳進來,當(dāng)即便是說道:“若某沒有記錯的話,那薛仁貴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jì)吧,能當(dāng)此重任嗎?另外……”。 李破軍可不會慣著這侯君集,當(dāng)即眉頭一挑,“有志不在年高,孤十余歲便是太子呢,可有何不妥,那薛仁貴的戰(zhàn)功也是有目共睹的,另外什么?還請陳國公直言”。 聽得李破軍這樣一懟,侯君集也是氣急,“另外那薛仁貴可是神策軍之人,也就是太子殿下的人,舉薦一個毛頭小子遠征,太子殿下倒是會偏袒自己人啊”。 侯君集此話一出,眾人臉色一變,李世民也是臉色沉了下來,長孫無忌當(dāng)即出場喝道:“陳國公慎言,具都是國家臣子,何來的自己人,太子殿下舉薦自己部下,那也是舉賢不避親,據(jù)我所知,那薛仁貴乃是名門之后,一身武藝與謀略具都過人,頡利可汗便是此人擒下的”。 “正是,我曾與薛仁貴交談過數(shù)次,此人確是難得的良將”,李破軍的姑父柴紹也是出言道。 眾臣聽了也具都是出聲附和,直言侯君集所言太過孟浪,侯君集氣急說罷之后也是有些追悔,只是悶頭不語,李世民見狀一拍案桌,“具是國家棟梁,陳國公言重了”。 侯君集被驚得一哆嗦,咬咬牙朝李破軍拱拱手道:“太子殿下見諒,是臣失言了”。 李破軍并沒有理他,只是朝著李世民拜道:“陛下,薛仁貴之才干有目共睹,不妨便讓他協(xié)助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宿將出征如何?” “太子所言,臣附議,薛仁貴縱有武略,但畢竟年輕,還需老將掛帥才是”。見得李破軍這樣說,侯君集立馬附和道。 李破軍不由得眼睛一沉,這侯君集太過熱衷于搶功了,正欲說話,卻只見得李世民點頭說道:“看朝中諸將,唯有陳國公有此資歷了,那邊由侯君集掛帥,薛萬均為輔,領(lǐng)薛仁貴、辛獠兒二位中郎將,率左屯衛(wèi),神策軍共計三萬步騎,另著東突厥、契苾所部兩萬人馬,即日出征高昌”。 眾臣見得李世民已經(jīng)拍板了,眾呼圣明,李破軍有些疑惑,李世民明明可以看出侯君集的搶功之心的,為何還要安排他去,侯君集這一路必定會刁難薛仁貴的,難道真是朝中僅剩侯君集有資歷了嗎。 環(huán)顧一圈,李破軍不由得暗自一驚,李績,程知節(jié),尉遲敬德,劉弘基等一干開國老將竟是具都不在朝中,另外李靖,秦瓊,劉政會等將領(lǐng)也具都是臥病家中,看來李世民此舉還是有深意的。 當(dāng)堂李世民便與中書省發(fā)布了詔令,圣旨當(dāng)即傳向大唐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縣。 圣旨曰:明罰敕法,圣人垂懲惡之道;命將出軍,王者成定亂之德。而高昌麹文泰,猶為不軌,敢興異圖,事上無忠款之節(jié),御下逞殘忍之志。 自隋季道消,天下淪喪,及中州既定,皇風(fēng)遠肅,西蕃突厥,戰(zhàn)爭已久,朕愍其亂離,乃立咥利始可汗兄弟,庶令克復(fù)舊土。 文泰反道敗德,幸災(zāi)好禍,間諜酋豪,交亂種落。遂使氈裘之長,亟動干戈;引弓之人,重罹涂炭。又焉耆之地,與之臨接,文泰疾其盡節(jié),輕肆兇威。城池有危亡之憂,士女嬰劫掠之酷,饑寒總至,憤嘆盈途,比屋連甍,不勝苛政。故老兒童,思霑王澤。 朕受命上元,為人父母:禁暴之道,無隔內(nèi)外;納隍之慮,切於寢興。 今遣交河行軍大總管兵部尚書侯君集、副總管兼右屯衛(wèi)大將軍薛萬均、副總管左屯衛(wèi)將軍薛孤吳兒、行軍總管武衛(wèi)將軍牛進達,中郎將薛仁貴、中郎將辛獠兒等,良將奮建瓴之威,銳卒效如貔之勇。冀馬燕犀。猶迅雷之震擊;云梯地道。若至神之變化。 以此制敵,事等摧枯;以此屠城,易於反掌。然朕矜哀之心,有懷去殺。若文泰面縛軍門,泥首請罪,特宏焚櫬之澤,全其將盡之命。如其同惡相濟,敢拒王師,便盡大兵之勢。以致上天之罰。明加曉諭,稱朕意焉。 圣旨一下,朝廷各部門便如同機器一般運轉(zhuǎn)起來,侯君集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下去了,可謂是志得意滿,李破軍正準(zhǔn)備回護龍山莊跟薛仁貴交代一下,便見得一名小內(nèi)侍疾步走來,“太子殿下稍待,陛下相召”。 李破軍見狀便向后殿走去,正好一解心中疑惑。 來得后殿,只見得李世民斜躺在坐榻上,手中端著一碗羹湯在喝著。 關(guān)注公眾號:,關(guān)注即送現(xiàn)金、點幣! 行禮罷了,還沒等李破軍說話,李世民便是擦了擦嘴直道:“你可是疑惑我為何執(zhí)意要讓侯君集掛帥?” 李破軍尋了個位置坐下,接過內(nèi)侍遞過來的香茶,也是笑道:“兒雖然是有些不解,但阿耶必定有阿耶的道理,洗耳恭聽”。 “你小子,提拔年輕將領(lǐng)是沒錯的,但也要顧忌一下老將的感受嘛”,李世民指點著李破軍笑罵道,笑罷也是臉色微收,“如今開國老將,能堪大用的已經(jīng)不多了,侯君集雖是性格桀驁,但其本領(lǐng)不差,還是可以一用的”。 李破軍聽了不由得問道:“那李績,程知節(jié),尉遲敬德,李大亮等人呢?”這話說罷,李破軍似乎就領(lǐng)悟到什么了,果然,李世民聽了深深看了李破軍一眼。 “其一,四方初定,尚需老將鎮(zhèn)守,特別是幽并一帶;其二,不將他們外放,朝中沒有位子給新人坐了,這也是為你做考慮”。李世民起身看向屏風(fēng)上畫得大唐三百六十州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