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周旋
天色快亮的時候,牧浩洋回到了艦隊作戰(zhàn)指揮中心。 雖然他已經(jīng)猜到了夜間偵察結(jié)果,但是仍然找晏鷹搏詢問了情況。 “偵察機正在返航,十分鐘后到達,如果不是通信設備出了故障,今天晚上算是白忙活了一場?!?/br> “看來,小鬼子比我們想像的精明得多?!蹦梁蒲笮α诵?,他并不覺得沮喪。 “也許,日本艦隊根本沒有朝這邊駛來。” “為什么?”牧浩洋掏出香煙,因為知道晏鷹搏不抽煙,所以就自己點上了。 “按照老周的判斷,如果日本艦隊全速前進,今天晚上就將進入攻擊范圍,而現(xiàn)在的情況說明,日本艦隊沒有全速前進?!?/br> 牧浩洋點了點頭,等著晏鷹搏說下去。 “那么,日本艦隊為什么沒有全速前進?”晏鷹搏看了牧浩洋一眼,說道,“被我們的商船發(fā)現(xiàn)后,日本艦隊指揮官肯定首先想到,我們會加速追擊,也就會讓艦隊以最快速度向南航行,或者是改變航向。問題是,我們沒有追上去,因此日本艦隊指揮官會想到,我們放棄了追擊。顯然,我們不可能放走日本艦隊,也就會對日本艦隊的航線做出判斷,在前方埋伏下來。” “也就是說,日本艦隊指揮官猜到我們會在這里等候。” 晏鷹搏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我是日本艦隊指揮官,就不會直接北上,要么在南太平洋上兜個大圈子,要么耐心等待幾天?!?/br> “等待?”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暴露行蹤,也沒有去巴基斯坦,因此日本艦隊指揮官不可能知道我們?nèi)ミ^印度洋。在他看來,如果我們一直沒有去巴基斯坦,我們就一定在印度洋或者西南太平洋的某個地方。如果我們?nèi)チ税突固?,則會出動另外一支艦隊,從菲律賓海方向上趕過來。陸戰(zhàn)隊已經(jīng)登上硫黃島,第一艦隊提供了空中支援,所以日本艦隊指揮官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我們在前方某個地方。問題是,我們不可能一直等下去,因此日本艦隊會在某個時候北上。” “什么時候?” “能夠確定我們行蹤的時候,至少認為我們還在印度洋活動。”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想到了什么。 這時候,馬明濤與周渝生趕了過來。晏鷹搏沒多耽擱,去了航空指揮中心,安排回收返航的偵察機。 “沒有發(fā)現(xiàn)?” 牧浩洋搖了搖頭,說道:“晏鷹搏去找飛行員詢問情況,不過多半沒什么希望?!?/br> 馬明濤嘆了口氣,說道:“不管怎么說,至少能確定日本艦隊還在南面某個地方?!?/br> “我跟晏鷹搏談了談,他覺得日本艦隊很有可能在途中減速,而且很有可能會延遲幾天北上。”牧浩洋看了周渝生一眼,把晏鷹搏的分析簡單說了一遍,又說道,“我覺得,應該鞭策一下日本艦隊?!?/br> “鞭策???”周渝生立即鎖緊了眉頭。 “陸戰(zhàn)隊已經(jīng)登上硫黃島,從今天白天開始,支援任務主要由炮擊編隊承擔,讓楊禹方出動偵察機,搜索硫黃島以東海域,擺出尋找聯(lián)合艦隊決戰(zhàn)的樣子來。當然,第一艦隊得留在硫黃島西面?!蹦梁蒲髲挠嬎銠C里調(diào)出海圖,顯示在桌面屏幕上。“另外,讓印度洋艦隊離開瓜達爾港,向南航行,并且?guī)峡焖賾?zhàn)斗支援艦,做出與第二艦隊會合的樣子。保密工作不要做過頭,得確保日本情報機構(gòu)能夠做出準確判斷,讓日本海軍相信,我們?nèi)匀辉谟《妊笊匣顒??!?/br> “搜尋日本印度洋艦隊?”周渝生問了一句。 牧浩洋著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我們一直在印度洋上搜尋,伴隨的兩艘快速戰(zhàn)斗支援艦上的燃油也差不多用光了?!?/br> “天還沒亮,我去發(fā)電報。” “不能發(fā)電報?!蹦梁蒲蠼凶×笋R明濤,說道,“我讓晏鷹搏安排一架艦載運輸機,你安排一名情報參謀,讓他搭飛機去東帝汶,通過大使館發(fā)送消息。我們必須保持隱蔽,還不能暴露行蹤?!?/br> 馬明濤點了點頭,立即去找他帶來的情報參謀。 沒用牧浩洋吩咐,周渝生就給晏鷹搏打了電話,讓他安排運輸機。 所謂的艦載運輸機,就是拆掉了雷達等電子設備的zy-1艦載預警機。準確的說,是艦載預警機的平臺。 二十分鐘后,在最后一架偵察機著艦后,艦載運輸機升空了。 因為必須在晝間飛行,所以飛行員與搭乘的情報參謀都穿上了特制防輻射服,還在起飛前服下了防輻射藥物。 即便如此,這趟飛行也充滿了危險。 誰也無法保證,在強烈的粒子風暴下,運輸機上的設備不會出故障。 還好,運輸機有一套全機械的控制系統(tǒng),出故障的概率要比電控系統(tǒng)低得多,而且只需要安全抵達東帝汶近海。如果無法返回艦隊,飛行員將拋棄運輸機,與情報參謀一同前往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 只要能把戰(zhàn)術(shù)部署信息發(fā)出去,損失一架運輸機根本不算什么。 當然,結(jié)果沒有這么糟糕,運輸機在中午返回艦隊,成功降落到“黃河”號上,兩名飛行員都安然無恙。 在運輸機起飛的時候,日本印度洋艦隊進入了塔斯曼海。 兩天前,日本艦隊指揮官就意識到,中國艦隊沒有追上來。因為中國艦隊里,除了護衛(wèi)艦,其他戰(zhàn)艦都是核動力,最快能達到三十三節(jié),而日本印度洋艦隊只能達到三十節(jié),中途還進行了兩次燃油補給。中國艦隊在后方追擊的話,在七月二十三日就能追上,絕對不可能拖到七月二十四日之后。 做出這個判斷之后,日本艦隊指揮官下令把航速降到了十八節(jié)。 在此之前,為了保險期間,日本印度洋艦隊一直以三十節(jié)的速度航行,而不是在到達澳大利亞南部海域后立即減速。 當然,這也與澳大利亞的態(tài)度有關(guān)。 在七月二十一日,日本艦隊指揮官就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發(fā)來的消息,得知澳大利亞拒絕開放港口。 這讓日本艦隊指揮官相信,他的行蹤已經(jīng)暴露,不然中國不會向澳大利亞施壓。 如此一來,中國艦隊在后方追擊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問題是,兩天之后,日本艦隊指揮官推翻了這個判斷。 這讓他非常困惑。 如果中國艦隊沒有追擊,為什么要向澳大利亞施壓?如果在后方追擊,那么早就應該追上來了。 前后考慮之后,日本艦隊指揮官只能相信,中國艦隊就在前方。 準確的說,中國艦隊沒有追擊,而是從北面繞過了澳大利亞,在珊瑚海、或者附近的某處海域埋伏了下來。中國向澳大利亞施壓,就是要迫給對手造成假象,讓日本艦隊指揮官相信中國艦隊在屁股后面,不得不以最快速度航行,然后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頭沖入中國艦隊的伏擊圈。 做出這個判斷后,日本艦隊指揮官面臨兩個選擇,即晏鷹搏猜測到的兩種情況。 雖然向東航行,在南太平洋上繞過大圈子,從新西蘭東面北上,有更大的把握避開中國艦隊,但是花費的時間更長,而且在新西蘭以東的東南太平洋上,沒有幾艘日本油輪,艦隊的航行速度必須降低到十八節(jié)以下。這就意味著,中國艦隊指揮官將獲得更多的時間,也就有可能判斷出日本印度洋艦隊的行蹤。 顯然,中國艦隊不存在續(xù)航力問題。 必要的時候,中國艦隊甚至會拋下護衛(wèi)艦,組成一支全核動力艦隊,以日本印度洋艦隊望塵莫及的速度提前到達戰(zhàn)場。 更重要的是,如果向東航行,再遇到意外情況的話,就沒有第二次選擇機會了。 可以說,就算沒有被中國艦隊發(fā)現(xiàn),也很有可能在大洋深處耗光燃油,然后不得不發(fā)出求援信號。只要截獲了日本印度洋艦隊發(fā)出的無線電信號,中國艦隊就能趕在日本油輪到達之前發(fā)起攻擊。 這樣一來,日本艦隊指揮官不得不做出第二種選擇,即在塔斯曼海徘徊。 在他看來,如果中國艦隊在珊瑚海等待機會的話,那么中國艦隊指揮官就堅信日本印度洋艦隊將從珊瑚海北上,而且對日本印度洋艦隊到達的時間有較為準確的判斷。只要耽擱幾天,中國艦隊指揮官就會懷疑自己的判斷,認為日本印度洋艦隊沒有繞過澳大利亞,而是從別的航線返回本土。 這個時候再進入珊瑚海,就能避開中國艦隊,沿最短航線返航。 當然,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即中國艦隊主動尋找日本印度洋艦隊決戰(zhàn)。 果真如此的話,又有兩種情況,一是中國艦隊從北面殺來,二是中國艦隊仍然在印度洋上活動,從西面殺來。 顯然,絕對不能在塔斯曼海耽擱太久,必須準確把握時機。 促使日本艦隊指揮官做出這一決定的,還有一個因素:中國陸戰(zhàn)隊已經(jīng)登上硫黃島,中國海軍正在搜尋聯(lián)合艦隊,要不了多久就能發(fā)現(xiàn)藏在南鳥島的聯(lián)合艦隊,并且一舉消滅喪失了作戰(zhàn)能力的聯(lián)合艦隊。 可以說,有能力扭轉(zhuǎn)局面的,只有日本印度洋艦隊。 只要及時進入菲律賓海,日本印度洋艦隊就能轉(zhuǎn)移中國艦隊的注意力,然后跟中國艦隊周旋,為聯(lián)合艦隊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正是如此,日本印度洋艦隊絕對不能在塔斯曼海耽擱太多時間!(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