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戰(zhàn)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完
書迷正在閱讀:炮火1906、無限之軍事基地、血染大秦、撩完偏執(zhí)NPC后我跑路了、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重生抗戰(zhàn)之軍工強國、抗日之鐵血縱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假戲真做、似是故人來
當天色再一次黯淡下來的時候,統(tǒng)萬城的大戰(zhàn)終于到了尾聲的時候。 城內還在堅持的幾個廓坊中的黨項人,這個時候都已經知道了晉王察哥已經兵敗——之前的爆炸聲,廝殺聲和宋軍取勝后的歡呼聲,以及歡呼聲過后的一片安靜。都充分說明了察哥大王已經被打敗了,統(tǒng)萬城現(xiàn)在被宋軍牢牢的控制住了! 被分割包圍在統(tǒng)萬城內的西夏軍兵百姓,已經知道統(tǒng)萬城和自家的命運了。 他們已經是宋人砧板上的魚rou——這些宋人可是攻破了統(tǒng)萬堅城,又擊敗了察哥大王數萬大軍的惡魔啊!落到他們手中,還會有什么好下場嗎?恐怕要變成宋人的奴隸了…… 可是不向宋軍投降還會有別的出路嗎?察哥大王已經敗退了,大部分的統(tǒng)萬城也被宋軍牢牢控制,接下去他們只需要拔掉一部分虎落,就能打造出足夠的攻城器械,城內坊廓又矮又薄的圍墻是抵擋不住的。 圍墻一破,等待坊內黨項人的恐怕就不是成為奴隸,而是被屠殺干凈了——無定河一帶的黨項人可以說是橫山以南宋人的死敵。雙方仇殺了數十年,這個時候還能指望人家手下留情? 朔方路經略安撫置制使童貫這個時候再一次向各個坊廓派出了勸降的使者。 凡是投降的黨項人,都可以被遷往海外荒島安置——這是武好古的建議,現(xiàn)在臺灣島、琉球群島、呂宋島很可能已經是大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了,那里需要很多壞人去開發(fā)建設。大宋的壞人不夠多也不夠壞,所以需要西賊壞人一起為祖國的邊疆島嶼的開發(fā)建設做貢獻。 而不愿意投降的黨項人,那么就只能被大宋民族團結的鐵拳粉碎了。 至于在無定河邊繼續(xù)生活下去,那是想都別想的!等到這一仗打完,不知道有多少股勢力會看中無定河和明堂川邊上的肥沃土地,怎么可能再留給西賊的余孽? 就不怕再出一個李繼遷嗎? 所以在得知了童貫的條件后,痛哭聲就在城內幾個還被黨項人盤踞的坊廓中傳了出來…… 痛哭的同時,所有還在黨項人控制下的坊廓都選擇了投降。 即便是遠方海島,也比死在統(tǒng)萬城要好??!好歹是條活路……多少總能活一點兒下來吧? …… 察哥這個時候,已經在西撤的途中了。因為有高俅率領的甲騎在西面劫道,察哥是不敢在天色明亮的時候撤退的。只有天黑下來以后,他才組織部隊撤退。 雖然心中已經是焦躁萬分,但是察哥的撤退卻非常謹慎。他在統(tǒng)萬城之戰(zhàn)中丟掉了超過1300名鐵鷂子和近4000名衛(wèi)戍軍將士,還損失了2000多負贍軍。 察哥布署在統(tǒng)萬城周圍的偵騎硬探也損失了好幾百人,在之前向統(tǒng)萬城進軍的途中還損失了將近千人。前前后后沒了將近9000人,其中的7000人還都是鐵鷂子和衛(wèi)戍軍這樣的精銳。 原本48000人的大軍,從統(tǒng)萬城離開時只剩下大約39000人了。 另外,兀移勃麻指揮的西夏左廂神勇軍司的萬余人,也在統(tǒng)萬城內覆滅。 這一戰(zhàn),大白高國絕對是損失慘重了! 此時此刻,察哥的心中七上八下,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一個滋味了。在無定河邊的這一輪決戰(zhàn)中,他和大白高國可以說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但還是落了個慘敗的局面。 在反反復復思考了一番后,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場慘敗不是沒來由的,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大宋的高太尉實在太厲害了,不僅足智多謀,而且能治軍練兵。帶出來的軍隊,在戰(zhàn)術上、紀律上,都能碾壓鐵鷂子這樣的黨項精兵。 在此時此刻,察哥只覺得自己和整個大白高國面對敵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而且終將會碾壓、粉碎、吞噬掉無數的黨項生靈,讓黨項人亡國滅種! 如果黨項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國家,那就只有三十六計走為上了…… 而要走,又談何容易? 如今的黨項,早就不是騎在馬背上了,而是住進了繁華的城市,習慣了安穩(wěn)舒適的生活,還能進行萬里遷徙嗎? 而且西方聽說也是有強國的,仿佛是一個由皈依了天方教的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國,其國威不亞于昔日的大食國。如果大白高國西遷,說不定會和這個突厥帝國來一場血戰(zhàn)——察哥打聽到的這個西方突厥強國是迦色尼王朝,是由中亞突厥人建立,統(tǒng)治中亞南部、波斯高原東部、阿富汗和阿三河流域等地的天方教強國。不過這個大帝國現(xiàn)在早就衰弱,分崩離析,不復昔日之強盛了。而另一個從迦色尼王朝衍生而出的塞爾柱帝國,在十幾年前也盛極而衰了。 只是察哥得到的消息都是滯后了幾十年的,還不知道昔日的強國現(xiàn)在都碎成了一地,正靜靜等候他的征服呢! 不知道過了多久,恍惚之間,察哥忽然聽到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他抬頭一看,就發(fā)現(xiàn)幾個親隨正領著一名看上去非常狼狽,身上還插著箭鏃的騎士到了跟前。 “大王,”其中領頭的一名騎士就在馬背上向察哥報告,“蕭合達的軍使帶來了軍情急遞!” 蕭合達的軍情急遞?察哥心里面就是咯噔一下。 蕭合達帶了兩萬多人去打援,不會也打了敗仗吧? “情況如何?快快說來!”察哥喊道。 那名身上插了箭鏃的騎士用沙啞的聲音稟報:“大王,兩天前俺們蕭統(tǒng)領在三岔口打了宋軍一個埋伏,將一萬多宋軍分隔在了無定河兩岸,激戰(zhàn)了一天一夜也吃不掉他們,所以想請大王解了統(tǒng)萬之圍與他合兵……” “兩天前?為何現(xiàn)在才……”察哥看了那名蕭合達派來的騎士一眼,忍不住嘆了口氣。 一定是宋軍的甲騎封鎖了三岔口到統(tǒng)萬城的道路,眼前這個騎士能突破到此,也一定是殊為不易啊! “傳令全軍,加速向三岔口進發(fā)!”察哥的命令剛一出口,嘈雜喧鬧的聲音就從身后不知道什么地方傳出了? “何事喧嘩?”察哥一邊扭頭去瞧,一邊大聲發(fā)問。 沒有人回答他,也不需要回答。因為他已經看見了無數火光往來晃動,隱約還有陣陣喊殺聲音傳來。 一定是高俅率領的甲騎在發(fā)起尾隨攻擊! 察哥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發(fā)黑,這幾日連續(xù)行軍作戰(zhàn),還親自帶人沖殺了一場,早就在透支體力精力了。如果打勝了還好,可偏偏是一場又一場的慘敗,連一絲勝利的希望都沒有,如何不沮喪難支?不過現(xiàn)在可不是他這個三軍統(tǒng)帥倒下的時候,他瞪著眼對身邊的鐵鷂子們喝道:“諸君還有力氣再戰(zhàn)嗎?有的話,就隨本王沖殺一場,可好?” 藉辣阿理這時湊上來道:“大王,末將帶人去殿后吧,大王您趕緊率領主力西行,和蕭統(tǒng)領合兵一處,狠狠打一場勝仗!” 察哥嘆了一聲,搖搖頭道:“事到如今,東線的戰(zhàn)事已經不可為了……勝仗不要想了,及早收兵撤過瀚海沙漠才是正理。 稍后還有西線的仗要打!東線可以輸,西線可是萬萬輸不起的!要不然,咱們大白高國連退走的余地都沒有了?!?/br> 察哥的頭腦還是相當冷靜的。蕭合達在三岔口雖然將一萬多宋軍切成兩段,但那是兩天前的事情了!兩天打下來,如果還沒有吃掉這股宋軍,那么人家的后隊差不多也該到了。自己就算領兵而去,也不過是陷入苦戰(zhàn)。 而苦戰(zhàn)之后就算勝了又能如何?少不得再失去幾千上萬的勇士。 自己在統(tǒng)萬城下已經丟了7000鐵鷂子和衛(wèi)戍軍了,現(xiàn)在還沒擺脫宋軍的尾追,多半還得繼續(xù)損失精銳。如果三岔口那邊再丟了幾千,那么精銳的損失恐怕就有一萬多了。 而西夏一共就兩萬五千衛(wèi)戍軍加三千鐵鷂子再加五千六直質子軍??偣踩f三千,如果丟了一萬多,整個國家的元氣就大損了。 到時候還能應付西線的苦戰(zhàn)和未來的西遷嗎? 察哥搖搖頭:“還是本王親自殿后!阿理,你督軍北走,向王亭鎮(zhèn)退去。 另外,再向三岔口和宥州派出使者,讓蕭合達和宥州的嘉寧軍司馬上撤退,都退到鹽州去!” “大王……難道不要無定河了?” 察哥失笑搖頭:“何止不要無定河?連河套草原都要不得了……” “河套草原也不要了?”藉辣阿理瞪大了眼睛,“可宋軍的兵馬還沒有大舉進入草原呢!” 察哥道:“沒有進入才好……阿理,你可知道昔日的長平之戰(zhàn)是怎么打起來的?” “長平之戰(zhàn)?”藉辣阿理怔了一下,“大王的意思是割讓河套草原給遼國?” 察哥痛苦地點點頭。 現(xiàn)在只有這個辦法才能暫時穩(wěn)定東線了! 只有東線穩(wěn)住了,西線才有希望可以取勝! 可是這一割讓,無論能不能引起一場宋遼間的“長平之戰(zhàn)”,大白高國,都無法繼續(xù)在興靈立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