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小航海時代 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火1906、無限之軍事基地、血染大秦、撩完偏執(zhí)NPC后我跑路了、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重生抗戰(zhàn)之軍工強(qiáng)國、抗日之鐵血縱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假戲真做、似是故人來
問過了桃花石汗的事兒,趙佶并沒有宣布散朝,而是繼續(xù)問武好古道:“武卿,現(xiàn)在乾順已經(jīng)向朕拜服,高俅的大軍也入了靈州,西北之亂,看來已經(jīng)圓滿解決了。你覺得契丹人得知此事,還敢向咱們訛詐嗎?” 武好古又是一愣。 難道契丹人還不知道這事兒? 一旁的李格非看出了武好古的疑問,替趙佶解釋道:“定難軍降伏請罪的奏章,都是通過興靈宣撫司送來開封府的。界河方面并沒有奏報,所以定難軍很可能是受不了高俅的逼迫而降伏。契丹皇帝事先不一定知道?!?/br> 什么?是高俅逼迫西賊投降的,而且還把西賊的跪姿逼得那么賞心悅目……這高太尉還真的出息了! 不對!武好古馬上就想到不對頭的方面了,自己和蘇轍、張康國等人在界河商市費(fèi)盡口舌,也沒最后談妥,卻被高俅輕輕松松給解決了。這不等于表示高俅比蘇轍、張康國牛逼嗎?這下高俅更遭人恨了,不會真的給人迫害到風(fēng)波亭去吧? 想到這里,武好古又用眼角掃了一下蘇東坡和蔡京,兩位宰相倒是沒有流露出什么不快的表情。 再一想,蘇東坡是不可能害高俅的。至于蔡京……蔡京畢竟不是秦檜啊,應(yīng)該沒有那么狠吧? 高俅應(yīng)該是……死不了的! 呃,他還是好好在西北呆著吧!武好古心說:回頭給他運(yùn)動一個河西、安西、朔方宣撫使的差遣,和趙佶的“皇兒”乾順一塊兒去捉拿桃花石可汗去吧。 “陛下,”武好古收回心神,“臣覺得契丹人還是容易應(yīng)付的……契丹人無非就是想要點好處,給他們一些就是了?!?/br> “給?”趙佶眉頭大皺。 武好古奏道:“給些好處也能早點結(jié)束和契丹人的對峙,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秋日了,等到冬天界河封凍了,河北就將失去屏障?!?/br> 趙佶哼了一聲,“那你打算給契丹人多少錢?” 武好古笑著:“沒有錢可以給他們?!?/br> “沒有錢?那給甚好處?” 武好古道:“有兩個高麗國的稅關(guān)可以給契丹人……讓他們自己去問高麗人收錢就是了?!?/br> “高麗國的稅關(guān)?” “這是怎么回事?” “高麗國的稅關(guān)怎么給契丹人???” 殿中馬上就有大臣議論起來了。武好古開出的條件太奇怪了,高麗國的稅關(guān)和大宋有毛關(guān)系?怎么能拿去給契丹人? 武好古笑著:“陛下還記得界河市舶司曾經(jīng)賣過一批兵器給高麗人嗎?” 趙佶想了想,那是賣給高麗人的?難道不是白送給他們的嗎? 武好古道:“那批兵器價值不菲,高麗人手頭拮據(jù),沒有那么多錢,所以就給了咱們一部分錢和貨,然后又給了咱們兩個高麗國的稅關(guān),分別是高麗的海州關(guān)和釜山關(guān),讓咱們自己收取15年的關(guān)稅?!?/br> 趙佶一聽就笑了,“武大郎,你可是讓高麗人給坑了……人家的稅關(guān)給你管,你就能收稅了?” 武好古連連點頭,“陛下圣名……市舶司的確收不到幾個稅,是做虧了。在高麗國做買賣的人都有后臺,誰都敢逃稅,真是虧大了。所以臣就想著,干脆把這兩個稅關(guān)給契丹人,他們一定有辦法可以收稅的?!?/br> 你這是要把高麗人往死里坑?趙佶心說:武好古一定是在高麗做買賣虧了,所以想了這個招報復(fù)人家吧? 高麗人不講道理,換成契丹人去,那可就更不講道理了!高麗人敢懟武好古這個jian商,可不敢違逆契丹人。畢竟他們剛剛讓幾百個生女真人好一頓暴打,不大可能再對抗契丹人了。要那樣就直接奔著亡國滅族去了! “武卿,”趙佶皺眉問,“如果讓契丹人接管了高麗的稅關(guān),會不會趁機(jī)控制高麗國?” 當(dāng)然不會了! 武好古不會真的把稅關(guān)交給契丹人的……其實也交不了,因為契丹不會收稅!大遼國內(nèi)自己的稅都是漢人幫著收的,契丹人怎么接管高麗國的稅收? 這事兒武好古早盤算好了,稅關(guān)名義上轉(zhuǎn)給契丹人抵充界河商市的“加稅”(契丹人想加界河市舶司的稅),然后再讓馬植出面花點錢承包下來——實際上還是界河商市的人去管事。不過就是披了一張大契丹的虎皮! 當(dāng)然了,武好古也不會往死了壓榨高麗人。他是很講道理的儒商,不是那種唯利是圖的jian商,他只是想在海州(高麗海州)關(guān)和釜山關(guān)的基礎(chǔ)上搞兩個商市,作為界河商市的分號。 這樣就能更加方便高麗和大宋、大遼、日本等諸國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了。 “陛下,”武好古奏道,“海州、釜山都是海港,沒有大批的海船,根本無法控制。契丹人可以威逼高麗,卻無法占領(lǐng)這兩個港口。最多也就是從陸地上派去稅關(guān),收點小錢罷了?!?/br> “可是高麗國……”趙佶還是有些猶豫,“高麗國不會因此怨恨大宋吧?” “會啊?!蔽浜霉劈c了點頭,笑道,“不過沒有關(guān)系,高麗國兵弱,居然給數(shù)百女真勇士挫敗。所以聯(lián)利伐遼是不可能的,可以拉攏的,只有女真。而我朝如果要舍高麗而聯(lián)女真,又怎么能指望高麗人和咱們交好呢?畢竟女真一旦代遼而興,高麗國就有亡國的危險了?!?/br> 歷史上女真人選擇滅亡北宋那是因為宋朝的武力太弱了,而且又特別富裕。而眼下的大宋,顯然已經(jīng)找到了振興軍事的路線。所以女真南下的事件,很有可能不會發(fā)生。那么立足東北的女真,就必然會滅亡弱小的高麗國了……高麗國雖小,但也有幾兩油水的。 趙佶沉默了一會兒,“女真真的很強(qiáng)?” “很強(qiáng)!”武好古說,“他們?nèi)丝陔m少,但是兵力卻是極盛,完顏部的勇士,人人都和陛下的殿前騎士一樣厲害。生女真全族的勇士,總在20000以上。一旦舉事反遼,一定可以牽制遼國大部分的兵力。 而高麗國舉國之兵,卻被數(shù)百女真勇士所敗……在高麗和女真之間,我們只能選擇女真了?!?/br> 趙佶還是有些猶豫,目光投到了蘇東坡和蔡京兩位宰相身上。 蘇東坡奏道:“陛下,把高麗國的稅關(guān)轉(zhuǎn)給契丹無不可,畢竟高麗是契丹的屬國,我朝不宜染指,以免橫生枝節(jié)?!?/br> 蔡京也道:“既然高麗慘敗給生女真,那么我朝再繼續(xù)支援高麗也沒有意義了。” 這兩位都不算迂腐——宋朝處在一個國際間競爭相當(dāng)激烈的時代,自然也不允許執(zhí)政的文官太過書呆子氣了。 “既然如此,”趙佶點點頭,“此事就這么決定了?!?/br> 他頓了頓,“武卿留下,其余諸卿且退吧?!?/br> …… “大郎,高俅這次干的的確不錯??!” 崇政殿內(nèi),趙佶踱著步子,眉頭微皺,似乎有些為難,“可是彈劾他的奏章也實在太多了……” 他走到御案前,隨手拿起一份奏章交給了武好古。武好古拿過奏章展開一看,是御史中丞趙挺之親自上的彈章,彈劾高俅“以開封房產(chǎn)邀買御前三直軍心”——這一口咬的可真是險惡?。?/br> 趙佶再夠朋友,也不能允許御前三直被高俅控制!哪怕高俅在靈州搞割據(jù),趙佶也不見得會翻臉。但是御前三直是碰不得的,否則隨時就得出高匡胤了! “陛下,”武好古恭謹(jǐn)?shù)膶⒆嗾逻f還給了趙佶,“臣這一次不會提高俅說好話的,因為用房子收軍心的事情的確有……高俅過去從來沒有打過仗,也沒帶過兵,他可以在西北建立如此大功,所憑借的無非就是賞罰分明,而且肯給真正的重賞,所以才能讓三軍用命。這其實就是得軍心了,說是邀買軍心,也不算不對。但是這些房子如果不給,趙乾順是不會成為陛下的兒子的。” “……” 武好古瞧了趙佶一眼,接著又道:“依臣之見,陛下不如就讓高俅在靈州多呆上幾年,同時再把御前三直召回分散安置。這樣三直軍和高俅不在一起,時間久了,那點恩義也就淡了。” “留在靈州?”趙佶想了想,“以何種名義呢?” 趙佶還算夠朋友,沒想要卸磨殺驢。 “不如給他當(dāng)河西、安西、朔方三路宣撫使兼判靈州?!蔽浜霉耪遄弥f,“宣撫使只是名義比較大,河西、河西他根本管不著,朔方還有童貫。另外還可以讓蘇遲出任西北三路轉(zhuǎn)運(yùn)使,也駐扎靈州。這樣高俅能做的,也就是管轄靈州一地的府兵、屯田等事宜了。” 靈州其實也不錯了,這塊地皮可是西北三路中的精華,如果悉心經(jīng)營,養(yǎng)出兩萬精兵當(dāng)不是問題。 武好古頓了頓,又道:“另外,臣還建議在靈州設(shè)立學(xué)宮和博士團(tuán)分團(tuán)?!?/br> “學(xué)宮?博士團(tuán)分團(tuán)?”趙佶問,“用來監(jiān)視高俅?” “當(dāng)然不是了,”武好古笑著,“學(xué)宮和博士團(tuán)分團(tuán)是用來漢化河西,或許還有安西的……陛下不會對乾順皇子放任不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