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理三定律(上)
王弘毅由親兵簇擁而行,行至少府。 王弘毅遠遠見少府令宋繼善。 宋繼善當紙甲令很有成績”晉到少府令”提升到正八品衙門。 現(xiàn)在少府下設金礦司(黃金)、鐵礦司(鋼鐵)、紙甲司(紙甲)、廄律司(馬匹)、銅礦司(銅)、雷霆司(雷霆車)六個單位。 已經(jīng)擁有五百專門工匠編制。 按照制令”工匠分數(shù)等,學徒、小匠、次匠、成匠、大匠,大匠就享正九品待遇。 隨著少府的影響力擴大”現(xiàn)在晉升到正八品衙門,按照王弘毅的想法,過一年就晉升到正七品”擁有上千各種工匠。 宋繼善剛刊三十出頭,穿著一身八品官服,洗得干干凈凈,熨得平平整整”有著白凈臉,上前行禮:“主公!” 王弘毅翻身下騎,將僵繩隨手扔給親兵,笑的說著:“不必多禮,你帶路,孤要看看少府的情況!”,“諾!”宋繼善還是給王弘毅行了禮,這時已經(jīng)是六月,天很熱了,起身說著:“臣這就領您進去?!?/br> 少府是一連串封閉的住宅”除了正亭,房舍都不大,四周圍墻砌起很高,厚有三尺,并且有著巡兵。 “水泥現(xiàn)在研究的怎么樣了?”,王弘毅問著。 當年為了避免夯筑城墻用糯米、桐油、黃糖、蛋清、紅豆等物建城,因此攪盡腦汁,想出了用石膏。 石膏自古都有,就是叫石膏”又或者叫寒水石。 將爐渣、破磚瓦、石巖、石灰窯渣等用石碾子磨細,摻合少量石灰、石膏粉,就可配成泥漿”不下于糯米汁。 王弘毅卻不滿足這條”吩咐說著:“凡能細磨成粉末,加入適量水后,可成為塑性漿體,能硬化,砂石凝結在一起,就是水泥?!?/br> 又吩咐:“誰能找出更好的配方,孤不吝賞賜。” 這事宋繼善知道,歉意說著:“主公,臣調(diào)了十數(shù)人,一直到現(xiàn)在”卻并無多少進展,還請主公賜罪。” 王弘毅擺了擺手,說著:“這事只能盡力而為,我不叫下面為難,你繼續(xù)設著”能出成果我就賞賜!”,說實際的,王弘毅根本是不記得了,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想個思路,讓這個時代的工匠一次次研究。 想到這里,王弘毅長嘆一聲。 不過王弘毅很有成就的事,就是規(guī)定了度量衡。 其實地球上英制度量衡是完全沒有道理,英尺根本是根據(jù)英國國王腳長決定。 王弘毅記得前世地球上,對科學怎么樣發(fā)展,爭論不休,許多大科學家”大歷史家”都無法得出權威的結論,但是在王弘毅看來”其實所謂的科學,很容易就復制出來,哪怕對科學一無所知。 既然有著這次機會,王弘毅反正不是理科,自然不記得太多公式和定理”那就從頭開始吧,這不難在高屋建瓴的基礎上。 王弘毅自己就覺得自己有資格指點真理”因為自己洞察真理的本質(zhì)。 其實真理(包括魔法和科學)的入門非常簡單,第一就是確定嚴格的度量衡。 這世界原本尺就差不多是三十五厘米左右,現(xiàn)在直接規(guī)定三尺一米,又以米劃,分出千米(公里)、分米、厘米就可。 并且制出標準量尺和標準秤。 這很簡單,任何標準都可以,下面就是關鍵,就是推行下去,嚴格按照標準記錄。 再將一個時辰分成二個小時,每小時區(qū)分成60分鐘,一刻為15分鐘,一分鐘60秒,規(guī)定了這些”整個真理的基礎就有了。 下一步,就是以這些標準來記錄和計算整個世界。 第三點,就是將這些記錄和計算,形成效益。 就這樣簡單,科學就誕生了。 王弘毅稱之真理三定律。 (1)制定標準(2)用標準來記錄、計算、總結世界的規(guī)纖(3)將成果形成效益,推動真理事業(yè)的進行什么力學,物理學,魔法學,位面學,神學,量子學,統(tǒng)統(tǒng)不需要,什么蒸汽機什么牛頓也無所謂。 只要知道這三大定理,就可以在任何世界,任何時間點上,發(fā)展出科學或者魔法來,并且成功統(tǒng)治世界。 當然在魔法世界,其實也一樣,規(guī)定好標準,記錄元素的規(guī)律”就會形成嚴謹?shù)哪Х▽W,成為那個世界的科學。 有這三大定律,爆發(fā)工業(yè)草命之類都是水到渠成。 這時”宋繼善引著王弘毅,到了里面,見里面一個工匠“俚恐著,站著只是發(fā)怔,王弘毅擺了擺手,說著:“不必多禮,你們依標準得出的工具,有多少?”,這大匠,這時才從忡怔中醒悟過來,連忙磕頭說著:……公爺,都在這里了?!?/br> 王弘毅看了上去,只見直尺、丁字尺、三角板等簡單的測量器具都造了出來,這些標準尺規(guī)秤,只要提點一下,形成制度,就可以源源不斷根據(jù)需要發(fā)明。 什么光標卡尺之類,都是應運而生,根本不需要親自提點,在實踐里自然會產(chǎn)生。 王弘毅看了大喜,特別下令,說著:“法度由我而出,必一絲不芶,以為標準,不得有絲毫改動和怠慢。”,“諾!”在場的人都立刻磕頭說著。 王弘毅滿意一笑,說著:“為政秉公持正,不懷偏私,才能戰(zhàn)無不勝,匠學和道理也是一樣,孤造鐵牌,以為定律!”,有這條,科學就有了根基了。 又吩咐說著:“日常就以這些標準,記錄過程,整理成文?!?,這就是科學發(fā)展的過程,社會科學和物理科學,都一樣,沒有絲毫區(qū)別。 王弘毅知道,只要有這真理三標準,哪怕自己什么都不懂,都可以當真理之父,都可以在任何世界發(fā)展出支配世界的力量來。 不過,缺乏知識積累的弊端是很明顯,王弘毅由于實在記不得多少定理和公妾,因此只有讓他們積累和發(fā)展,雖然道路和根基都正確”但是一百年內(nèi)不知道能積累多少。 揮去了這點想法,王弘毅不覺得可惜,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過程,又問著:“火藥和硝石研究,還要繼續(xù),你不可怠慢!”,宋繼善伏首叩地有聲:“臣蒙主公提拔,敢不效死?必鞠躬盡瘁,請主公鑒察臣心!” 至此問話己畢,王弘毅笑了,再看了一遍,覺得很滿意,最后又去看了金礦的記錄。 說到這第一桶金,作用很大,前世記錄開采了七年,據(jù)說有五萬兩黃金開采出來,但是實際上,這里肯定有huā膩,也許是當年開采人的貪污,反正現(xiàn)在估計總共有十萬兩黃金開采的量。 十萬兩黃金,這就是一百百兩白銀,相當于蜀地現(xiàn)在五年的稅收。 不過才出去,就見得幾騎奔馳而來,翻滾落馬,跪稟:“報”有緊急軍情?!?/br> 王弘毅一怔,自己一行人去向都有定數(shù)”現(xiàn)在還迫不及待過來”顯是有緊急軍情了,當下說著:“拿來。”,“是!”信使交出了信件”拆開一看,王弘毅不由一驚。 “實走出人意料?!蓖鹾胍阋粫r失態(tài)”眾人連忙低下頭”不敢多看。 王弘毅看著,首條就是魏越先稱吳國公”又稱吳王,現(xiàn)在賜九錫、假黃錢、使持節(jié)、綜理萬機。 這意味著金陵城的朝廷,已經(jīng)本質(zhì)上崩潰。 “果然與前世不同了?!?,王弘毅捂著嘴,低語的說著,心中非常震驚。 雖然魏越甚走了得,又有著野心,卻在前世并沒有廢帝自立,以至于胡人入侵,南朝還在最后抵抗,估計再發(fā)展下去,最后是不得不與小朝廷一同隕落。 這一世卻不然。魏越不僅自稱吳國公,在七日后成為吳王,按照這步驟,廢帝自立的時間就不遠了。 “吳王真是個大膽之人”,這一句,卻是對魏越的贊嘆。 王弘毅自己因蜀地并未完全一統(tǒng)不敢稱王,而魏越膽大如斯,實在非同尋常。 “為什么產(chǎn)生這變化,說來說去,難道是自己改變了歷史,稱了公?”王弘毅很快就想到了這點,一時間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 這可不是小事,在前世,魏越雖然了得”沒有廢帝自立,就自然受到了原本朝廷的影響和牽制”導致龍虎受困,無法隨心所欲一就算是權臣”和自立完全是二回事! 現(xiàn)在稱王建制,就等于龍虎脫困,格局就是一新,若是給他機會消化,那天下就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大藩! 王弘毅所知的歷史,以及戰(zhàn)略選擇,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誅朝臣一百零七人,株連家人親友共有三千人!”,這個情報”讓王弘毅對遠在千里之外的魏越狠辣果決,已有深刻了解。 和許多庸人不一樣,王弘毅深刻的明白”一個新興的集團,這樣清洗并不是壞事,事實上,只要撐過清洗階段的虛弱,更加強大的集團就會建立。 唯一可惜的是,自己不能乘這個機會攻擊了。 不過也未必。 “傳令下去,密切注意局面發(fā)展,有些被株連的人,可以救的”都救到蜀中來!”,王弘毅看完這些情報,下達了這個命令。 記憶中,南朝還是有不少能人,不知道這次,是不是讓自己獲得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