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后果很嚴(yán)重
祿東贊到底還是小覷了李治,以為李治生性懦弱,又優(yōu)柔寡斷,遠(yuǎn)不如李世民,認(rèn)為送一封謝罪信,送點錢給李義府,就能夠麻痹李治。殊不知李治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能忍,他就是憑借忍,才登上皇位的,不管怎么說,唐朝兩百多年來,最大的版圖就是李治奠定的。只不過李治有著他自己的計劃,最先一步肯定是先消滅高句麗,因為在周邊國家中,唯獨(dú)高句麗是明目張膽跟大唐作對,吐蕃再怎么說也是搞陰謀詭計,表面上還是再向大唐俯首稱臣。 因此李治不是懦弱,只是在堅決制定自己的大方針,咱們一步步來。 “除此之外,韓愛卿還完美的完成朕交予他的另一個任務(wù),而且此事事關(guān)重大,韓愛卿能夠圓滿解決,朕真得是非常欣慰?!?/br> 李治又突然說道。 可李義府、許敬宗皆是一愣,他們當(dāng)然知道,李治下面要說得就是西北之事,但是他們知道,這都是韓藝先斬后奏,怎么又成了李治安排的了。 擺明李治就是要保護(hù)韓藝,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李治決心已下,你們也別再糾纏不休了。 多半大臣都還不知道,有一些茫然。 又聽得李治說道:“我朝在治理北邊和西北地區(qū),也是繼承隋制,采用羈縻制度,但是阿史那賀魯?shù)呐褋y,給予了朕警示。尤其是在碎葉鎮(zhèn)等地,羈縻制度的缺點更是凸顯了出來,那里離中原非常遙遠(yuǎn),松散的羈縻制度難以約束到當(dāng)?shù)?,這會給那些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有機(jī)可乘。因此,朕希望能夠在西北各地,推行州縣制度,設(shè)立官府,加強(qiáng)對當(dāng)?shù)氐慕y(tǒng)治。 因此朕還安排韓愛卿前往西北去促成此事,韓愛卿也沒有令朕失望,非常完美的完成了任務(wù)。并且提出了一個非常獨(dú)到的思想,就是求同存異。胡人有胡人的習(xí)俗,漢人有漢人的習(xí)俗,這是無法改變的,因此我們要彼此尊重和包容,但是一個國家和一個君主的原則上,是決不允許破壞的?!?/br> 說到這里,他朝著張德勝微微抬手。 張德勝立刻領(lǐng)著幾個太監(jiān),捧著一堆堆資料下得臺階,分發(fā)給大臣們。 李治道:“這就是韓愛卿在西北地區(qū)視察后,根據(jù)西北情況,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并且深得西北各部落的百姓一致?lián)碜o(hù),各位愛卿若是有更好的想法,也不妨提出來?!?/br> 許敬宗、李義府一聽,便也明白過來,李治是已經(jīng)決定要采用商人條例了,這很明顯,李治一開口就否定原先的羈縻制度,然后有表明要加強(qiáng)對于西北的統(tǒng)治,推行州縣制度,設(shè)立官府,完善法制,并且還表明這已經(jīng)得到了西北各部落的支持,在這基礎(chǔ)上,誰又能夠拿出更好的方案來,要是有的話,早就提出來了,就算朝中有這等人才,這一時半會誰能夠想得出??! 這些大臣們一看,震驚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商人為先,這個太違反傳統(tǒng)了。 散朝大夫陸貞便率先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自古以來皆是士農(nóng)工商,怎---怎能以商人為先?這----。” 這似乎已經(jīng)難以用言語形容了,太反動了。 韓藝一看這熟悉的場面又來了,正準(zhǔn)備站出來辯論時,李治給他使了眼色,好似說,你小子給我退一邊去,你小子要張嘴,只會越來越糟。 阻止韓藝之后,李治又朝著陸貞笑道:“在西北等地區(qū)自古以來可不是士農(nóng)工商,基于求同存異的思想,朝廷理應(yīng)尊重他們的習(xí)俗,至于為何以商人為先,那是因為朕希望借以商道,加強(qiáng)中原與西北的聯(lián)系,使得兩地百姓融合在一起。另外,當(dāng)初也是朝廷鼓勵商人去西北行商,并且效果不俗,迅速得令西北安定下來,并且還得到了當(dāng)?shù)匕傩盏膿碜o(hù)?!?/br> 說到這里,他目光一掃,“諸位愛卿,朝廷的宗旨是以仁政治天下,何謂仁政,就是要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士農(nóng)工商也是因此而出,假如士農(nóng)工商不能使國家富裕,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yè),那也就不會存在士農(nóng)工商了。如果這商人條例能夠使得西北百姓生活富足,而朝廷卻為了中原傳統(tǒng)禮法,不顧一切推行士農(nóng)工商,這豈不是舍本求末,究竟是是仁政為大,還是士農(nóng)工商為大?” 哇!想不到皇帝的口才這么好!韓藝聽得微微一驚,他原本以為今日是他表演的時候,可是李治似乎連讓他開口的念頭都沒有。 這就是李治不想因引起朝中的紛爭,一旦韓藝開口,那么只會引起更多的人反對,他已經(jīng)決定采納這個政策,就不想再節(jié)外生枝了,如果他讓韓藝出面的話,就是證明,他心中還在猶豫,就看你們誰能夠說服我。 李治又道:“諸位愛卿不要光顧著從上面找錯誤,這人無完人,朕希望聽到的是更好的建議,就算這一套制度不是最好的,但是若無更好的,朕也只能采納這一套制度,因為西北地區(qū)如今尚未明確制度,若是再拖下去,只怕會多生禍端,朝廷必須要趕緊在當(dāng)?shù)卦O(shè)立官府,治理好當(dāng)?shù)兀@才是當(dāng)務(wù)之急?!?/br> 這話說得太妙了,就連韓藝都忍不住給李治點贊,先將后路給安排好,我沒有說這個是最好,我只是說沒有更好的,勉為其難的只好采納這一套制度,我也不是一意孤行,我還是讓你們提建議的,只不過你們得拿出更好的來,西北地區(qū)已經(jīng)等不了了。 群臣無語,有更好的早就提出來了,朝廷早就打算在西北推行新的制度,而不是原先的羈縻制度。甚至他們還心想,如果我提出來了,皇帝說不定還會調(diào)我西北,這光想想都挺恐怖的??! 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知道皇帝決心要這么做,他們又是知道內(nèi)情的人,要是還這么不知趣的站出來,那不是成心找不痛快么。 許圉師怯生生的站出來,底氣不足道:“陛下,這稅收制度是否還值得商榷?” 李治道:“這一點李中書他們也提出來過,但是一直以來朝廷沒有在西北地區(qū)設(shè)立常賦,因為這是非常困難的,至于原因給為愛卿也應(yīng)該心里有數(shù),而這種稅收制度,好壞且不談,至少是常賦,并且當(dāng)?shù)匕傩斩贾С?,如果諸位愛卿能夠拿出更好的稅收制度來,并且不會引起西北地區(qū)百姓的反對,大可說出來?!?/br> 許圉師訕訕退下。 你還不能說李治是在耍賴,再怎么說也設(shè)立了常賦,并且保留了上貢,這跟中原州縣一模一樣,各地州縣每年都交稅,都運(yùn)送土特產(chǎn)來京城。你提意見是可以,但是你必須得拿出一套方案來,同樣也能夠保證能夠在西北地區(qū)設(shè)立常賦,你否決了這一點,卻拿不出更好的來,你這就是在找茬了。 但是關(guān)于少數(shù)民族的稅收,那真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東突厥舊地歸到大唐版圖這么久了,可都沒有交過稅給朝廷,當(dāng)?shù)匕傩盏亩愂湛墒墙唤o可汗,不是交給朝廷,再由可汗給朝廷上貢。異族統(tǒng)治,稅收是最難的,要么你就直接大開殺戒,豎立權(quán)威,可是唐朝并不奉行這一套,要以德服人,這又是最難之事,你憑什么讓我們交稅,西北各個酋長肯定不會答應(yīng)的,但是這種稅法的精妙之處,就是你交稅是為你服務(wù),你不可能不交錢,還讓我派人去幫你打掃衛(wèi)生,這你也好意思。 張大象、唐臨、蕭鈞等人見火候差不多了,趕緊出來表明態(tài)度,我們支持這一決議。 李義府他們雖然沒有贊成,但也沒有反對。 其他大臣一看,也只能表明贊成。 這一決議順利通過。 李治笑著點點頭,又向韓藝道:“韓愛卿,朕讓你與吏部尚書商討關(guān)于派往西北地區(qū)的官員,你們可有商討完?” 韓藝忙道:“回稟陛下,名單已經(jīng)擬定,一共五十人,還請陛下過目?!闭f著,將奏章呈上。 張德勝立刻下去,將奏章拿了上來,小心翼翼遞到李治面前,“陛下!” 李治手一揚(yáng)道:“念吧!” “小人遵命!” 張德勝拿著韓藝遞上來的名單,站在臺階上面念了起來。 基本上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員,但多半都是出自隴西貴族,這也合情合理,因為隴西貴族是雜交出來的貴族,有少數(shù)民族的血統(tǒng),讓江南官員去那邊,去了就水土不服,而且這些人并未擔(dān)任太重要的職位,不會影響朝廷的運(yùn)作。 殿中大臣們倒是沒有多想,他們大松一口氣,他們剛才非常害怕,因為他們可不想去西北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可是總有例外! 當(dāng)張德勝念道,長水縣縣令董英和永寧縣縣令周道行時,群臣皆是大吃一驚,這二位可都是東都縣令,五品官員,是重要職位,一般情況下,還是得通過皇帝決定,不是說吏部說調(diào)就能夠調(diào)的。 唐臨、張大象可不知道這事,但很快就反應(yīng)了過來,他們當(dāng)然也知道民安局遇到的一些困難,畢竟這是韓藝的勢力,不過他們覺得韓藝這也太狠了,東都縣令直接調(diào)去西北,不能比這更貶的了。 剛一宣讀完畢,宗正董瀚就站出來,道:“陛下,長水、永寧二縣連同長安與洛陽,十分關(guān)鍵,董、周二位縣令,一直在當(dāng)?shù)負(fù)?dān)任縣令,并且將二縣治理的井井有條,他們都走了,那這二縣怎么辦?這無異于本末倒置?!?/br> 他可是董英的親哥哥?。?/br> 韓藝笑道:“董宗正這話說得咱們這些大臣真是無地汗顏,好似大唐就他們兩個能夠治理長水、永寧二縣。” 又有一人站出來道:“董宗正絕非此意,既然董、周二位縣令將長水、永寧二縣治理的非常好,那為什么要調(diào)他們離開,難道西北缺他們二人就不行了么,韓尚書這話才令人感到無地汗顏?!?/br> 此人乃是著作郎曹德凱。 韓藝道:“曹作郎此言差矣,我這么安排,自然是有原因的,就目前而言,西北地區(qū)的安定繁榮對于我大唐而言更為重要,自然得安排一些經(jīng)驗豐富且有才干的官員前去,董、周二位縣令治理河道非常有經(jīng)驗,因此我才選擇他們二人,去西北地區(qū)治理河道。” 許敬宗實在是忍不住了,你這也太搞了一點,找這么個借口,你好歹也廢點心思呀,站出來道:“這西北地區(qū)有河道嗎?老夫聽說那里都是荒漠戈壁?!?/br> 韓藝面不改色:“當(dāng)然有啊!要是沒有水的話,牲畜不都渴死了么,牧場對于西北百姓而言,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西北地區(qū)跟咱們中原不一樣,他們不太懂得管理,一直沒有安排人員去管理河道,或者水資源,直接導(dǎo)致水資源一直在枯萎,影響當(dāng)?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而西北禍?zhǔn)拢际且驗槟翀鲋疇?,只要解決好牧場問題,讓每個百姓都有牧場放牧,西北便可安定,因此一定要派幾個非常善于管理水道的官員前去當(dāng)?shù)?,專門負(fù)責(zé)此事?!?/br> 唐臨等人聽得都快笑出聲來了,人家堂堂一縣之長,而且東都縣令,居然被你派去管水庫,還說得這么冠冕堂皇,讓人差點就相信了。 知道內(nèi)情的人,也都明白過來,韓藝擺明就是要整這二人,你們敢阻礙民安局的發(fā)展,我就讓你們?nèi)ナ厮畮?,但是,這又不太符合韓藝的行事作風(fēng),韓藝很少去利用職權(quán)貶黜他人,基本可以說是沒有過,一般韓藝采取的手段,還算是相對比較溫和的,給彼此都留有余地。 董瀚等人非常著急,但是他們沒有準(zhǔn)備,一時半會,想不出更好的理由來,直接焦急的看著皇帝,周道行可是你妹夫的堂弟。 李治沉眉思索片刻,道:“韓愛卿言之有理,目前西北建設(shè)才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如果能夠成功的話,我大唐必將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應(yīng)該派一些能干的官員前去那里,周、董二位縣令的才干,朕非常清楚,實乃上佳人選,韓愛卿的這個安排,朕覺得非常合理,同時,朕也希望你們能夠同心協(xié)力,將此事辦好,不要為了一點點私利,而耽誤了國之大計?!?/br> 言下之意,就是你們都別吵了,這事就這么定了。 李義府、許敬宗都沒有站出來說話,因為周、董都不是他們的人,如果今日阻止韓藝,那么他日他們要貶誰,那韓藝肯定會以怨報怨,不就是互相傷害,在這一點,他們還是能夠做到井水不犯河水。 不少大臣都懵了,這你也太隨便了一點吧,但是有些理由,不好在這里說,得私下跟皇帝說,臨川公主可是你的胞妹,你不看僧面看佛面?。?/br>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