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專利法案
縱觀整個華夏歷史,一直以來都是重文不重理,對于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那是越來越不重視,到了清朝基本上就不需要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唯一的保護措施,那就是嚴禁紡織技術(shù)和造紙術(shù)流傳到外國去,這還都是為了貿(mào)易。 你要說朝廷什么時候鼓勵人們發(fā)明創(chuàng)造,墨家隕落之后,就再也沒有過了,因為在古人的眼中,沒有出息的人才干這事,有出息得那都應該去讀圣賢書,你若發(fā)明什么工具,好用,那就大家都來用,至于是誰發(fā)明的,沒有人會去在意的,反正不是阿狗,就是阿貓,因為這肯定是下等人干得。 而專利法案無疑是要打破這一傳統(tǒng),專利法案就是用來保護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鼓勵人們?nèi)グl(fā)明創(chuàng)造。 在之前,韓藝就已經(jīng)放出風去,為專利法案宣傳。 那些古板的士大夫都已經(jīng)懶得罵了,因為在賢者六學和制科改制的時候,兩邊就爭論過,那時候都沒有爭過韓藝,如今就更不用多說了,如今韓藝那可是尚書令?。?/br> 不過商人們對此那是相當期待呀! 因為根據(jù)韓藝透露出來的消息,專利法案好像就是為工商界頒布的。 可是等到專利法案頒布之后,大家頓時就都傻眼了! 遠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可是他們也不想想,如果只是那么簡單的話,還需要搞這么久么,從韓藝提出專利法案到如今,都已經(jīng)十年之久了。 專利法案將專利申請分的非常細致。 一些有利天下百姓的,好比那些農(nóng)具,灌溉工具,甚至于新得稻種,如果你沒法在短時間內(nèi)普及全國的話,那么朝廷首先會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幫你招商引資,甚至于免稅,保證商人能夠賺錢的同時,百姓也能夠購買到廉價的新稻種。但如果這都行不通的話,朝廷才會出錢買斷這些技術(shù),然后拿去普及全國,造福百姓。 這跟武媚娘新政有著相同之處,也有著不同之處,武媚娘新政就是將一些利于百姓的技術(shù),強行歸朝廷所有,然后普及全國。 但是韓藝的新政可不是如此,這些可以造福天下百姓,且百姓都可以用得到的技術(shù),必須要普及,只是朝廷會根據(jù)情況來判定,是給錢買斷技術(shù),還是給政策去支持,關(guān)于這一點,專利法案中明確規(guī)定了以政策支持為先,就是朝廷盡量不去與民爭利,并且將某些必須買斷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也都已經(jīng)列出來,最重要的就是武器,百姓若發(fā)明了新式武器,不給朝廷,你打算給誰?這可是叛國之罪呀! 但是武器的專利費用是非常高的,雖然只有朝廷一個買家,但是你要能夠發(fā)明出新得武器來,朝廷也一定讓你發(fā)財。 除此之外,就是必須要繳納專利稅,而這專利稅也是分了等級的。 一些革命性的技術(shù)突破,尤其是生產(chǎn)方面,好比說水力紡紗機,如果申請專利的話,朝廷將從產(chǎn)生的利潤中收取一成的專利稅。 其實這也是以印花稅為基礎(chǔ),只不過普通的印花稅,是非常低的,不可能達到一成那么多。 再下來就是一些商品技術(shù)專利,如果要將新商品申請專利的話,朝廷要從利潤中收取兩成到三成稅收。 但是是以專利局開門那日為準,只有你在市場上獨自占有的技術(shù),才能夠申請專利,否則的話,就沒有申請資格,好比說那琴弦技術(shù),很多人都知道,你要申請的話,那其余生產(chǎn)弓弦的不都得關(guān)門。 最高壟斷期限可以達到十年,但也是根據(jù)情況而定,藥品專利這些利于百姓,并且是百姓必需要用到的,壟斷期限就比較短,因為這可是暴利,給你壟斷十年,那是不可能的,最多五年。 另外,許多專利都是有價格限制的,如果不限制這個,一旦壟斷,那你可以隨便漲價,壟斷本來就是天下人買你一家的,你還漲價,這就太貪婪了,而且也不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會造成社會上的混亂。 不但如此,如果有人利用你的專利為基礎(chǔ),又發(fā)明了新的技術(shù),或者說新得產(chǎn)品,并且申請了新得專利,那么你可以在從對方的專利費用里面,分到三成。好比說元家如果利用曹氏兄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水力織布機來,那么水力織布就在專利方面,產(chǎn)生一切效益,曹氏兄弟都可以從中分得三成,期限為三年。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專利,大家都拿著去用的話,并且又在此基礎(chǔ)上,申請了新得專利,那你就躺著吃吧,不要去想事了。 這個其實也是很公平的,只要你有這能耐,這錢就活該你賺呀! 韓藝就是要最大限度去刺激大家去發(fā)明創(chuàng)造,因為如今大唐帝國天下第一,各方面都是如此,如今的西方可都還是野蠻社會,大唐帝國都沒法去抄別人的,什么都得自己來弄,非但如此,許多人都想來大唐里偷技術(shù),大唐只能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去走。 為避免技術(shù)外泄,在專利法案中,還明文規(guī)定,僅限于中原地區(qū),中原之外的地區(qū)、藩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工匠都可以拿著技術(shù)跑來中原申請專利,只要有人買,那你就有錢拿,不管你是哪里的人,所得專利費,跟中原人士沒啥區(qū)別。但是任何中原人士都不準將技術(shù)泄露給中原之外的地區(qū),包括西北地區(qū),理由就是西北地區(qū)暫時不受專利法案的影響,畢竟兩邊的制度也不太一樣,但是有利于西北發(fā)展的技術(shù),朝廷還是會想辦法將技術(shù)推廣到西北去,當初韓藝說大家是一個家人,這個還是不能分得太清楚了。 非但如此,專利局是不會將秘方公布與眾的,只會公布專利所誕生的產(chǎn)品,以及這個技術(shù)的用處,讓你有個非常深刻了解。你要先跟專利擁有者,談妥之后,才有資格看到秘方,并且還要以財產(chǎn)或者擔保人來擔保,這個擔保主要是防止技術(shù)外泄,因為中原的話,朝廷還可以控制,你沒有專利,你就不能生產(chǎn)這些東西,但是吐蕃、吐谷渾,鐵勒的等國家和地區(qū),中原是控制不了的,畢竟這周邊都不是法治國家,或者說法制地區(qū),所以秘方是不能公布與眾的。 一旦查明泄露出去,這后果是可大可小的,朝廷將會將專利技術(shù)分為幾個等級,最高級別的話,你要申請,首先你得證明你足夠能力保護這些秘方,而且涉及秘方的人士都要備案,這是非常非常嚴格,并且是非常繁瑣的。 最低的話,懲罰相對而言就比較輕。 分級就是害怕打擊大家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可不能什么一視同仁,要是購買專利的代價實在太大了,或者說過程非常繁瑣,那人家也懶得來申請,但是影響到國家戰(zhàn)略和貿(mào)易的技術(shù),這個是決不能外泄的,養(yǎng)蠶術(shù)雖然不是專利,但是中原王朝是一直保護著,這個外泄,滿門抄斬都有可能,紙張、瓷器也是的,因為這些都是能夠為國家?guī)碡敻坏摹?/br> 但是,這個只能延緩,不可能完全防住,遲早還是會泄露出去的,韓藝只是要拖,等到大唐帝國到達另一個境界,那就無所謂了。 商人得知之后,當即就傻眼了,原來這專利法案這么復雜呀,什么保密這個就暫時不說了,他們也不太懂,但是專利稅他們可是看得明明白白,說來說去,朝廷還是要變著法在收錢??! 所以專利局剛一開門,商人就涌了進去,但是他們都不是來申請專利的,而是問個明白的,他們都覺得這個法案比較坑爹。 而韓藝早已經(jīng)在此恭候他們的大駕。 “韓---韓小哥,這申請專利怎么---怎么還收錢???” “而且還這么高,這誰還會來申請啊。” “虧我們還一直期待朝廷頒布專利法案,若是這樣,咱們可不會申請?!?/br>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向韓藝表示各種不滿,你這么做跟李義府又有什么區(qū)別。 韓藝始終保持著微笑,等到他們說得口干舌燥了,才道:“你們可以不申請呀,這又沒有什么關(guān)系,朝廷又沒有說規(guī)定你們一定要來申請啊?!?/br> 眾人同時看向韓藝,我們不申請,你弄這個專利局豈干嘛?這不是成心浪費錢么。 錢大方訕訕笑道:“我們是不太明白韓小哥的意思?!?/br> “專利法案已經(jīng)說得非常清楚了,不明白的可以去多看兩遍?!?/br> 韓藝翻了下白眼,又道:“我說你們不能只看著對你們不利的一面,而忽略了對你們有利的一面。如果你們申請了專利,那么朝廷就會保護你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且嚴禁任何人隨意拿你們的技術(shù)去盈利,如果有人偷竊你們的技術(shù),只要從中獲得盈利,朝廷都將會重罰他,屆時你們的利潤將會成倍增加,這是對你們非常有利的一面。 可是,朝廷做這些事,難道就不需要耗費錢力、物力么,要知道專利法案,可是覆蓋整個中原地區(qū),這都需要大量的人去調(diào)查,去審查,去維護你們的權(quán)益,其中哪樣不要錢啊?收取專利稅,這是符合契約的對價精神,你們不交錢,朝廷也沒有義務幫助你們維護你們的權(quán)益。 而且費用是從你們的專利利潤中,收取一成到兩成的稅收,你們干了這么多年的買賣,難道你不會算么。你們是先賺了錢,朝廷才分了那么一些去,而這些錢是你們以前都沒法獲得的,利益全都是來自于專利法案,而且朝廷收取專利稅也是用來維護你們的權(quán)益。如果朝廷都沒有能力去維護你們申請的專利,那我弄這個專利法案干嘛?” “尚書令的意思是,咱們也可以不申請專利?” “當然可以!” 韓藝笑道:“這專利法案主要就是為了保護技術(shù),鼓勵發(fā)展技術(shù),除了一些極個別的技術(shù)之外,其余的都是你情我愿的。像鳳飛樓的香水、紙張、墨汁,我就不打算申請專利。” “這極個別的技術(shù)又是甚么?” “法案里面不是說得清清楚楚么,關(guān)于武器方面呀,好比說弓弦技術(shù),但是這并不妨礙你們獨自占有市場,朝廷買來這些技術(shù),只是為軍隊生產(chǎn)武器罷了,而不是拿來制作商品,與你們爭利。” 宇文修彌突然道:“那我的膠呢?我應不應該申請專利呢?” 韓藝笑道:“這得看你自己,你當然可以申請專利,朝廷就會用律法保證就算人家知道你的秘方,也不能拿來盈利,但是僅限于你秘方,同樣的作用,如果人家是依靠其它秘方研發(fā)出來的,那就不算,你得考慮一點,你有沒有辦法保住你的秘方不外泄,同時也得計算,你的專利可以為你帶來多大的利潤,這個需要你們自己去考慮的。” 賀若寒好奇道:“那曹氏兄弟的水力紡紗機呢?他們應該繳納多少專利稅” “應該只會收它一成!” “為什么?” 韓藝笑道:“人家那發(fā)明可是突破性的,是給予人類啟示的技術(shù),以前只是利用水車灌溉,最多也就是用來磨面,而他們率先利用水力紡紗,并且打造出機器工場來,換而言之,將來可能就會有人利用水力織布,制衣,冶煉,等等。這種技術(shù)的突破,影響力是巨大的,朝廷理所當然得給予他們幫助,并且,朝廷還會嚴禁他們將技術(shù)泄露出去,因為這是屬于高級別的技術(shù),可不是普通的技術(shù)?!?/br> 織布?制衣?冶煉? 一些人聽得眼中一亮,他們可都還未想到這一點,換而言之,這水力紡紗機如果申請了專利,那一定會有人來購買他們的技術(shù),這個專利是絕對有得賺??! “那我們可以利用這技術(shù)去紡紗么?。” “當然也可以,但是你得跟曹氏兄弟去商量,這個是專利擁有者的權(quán)力,朝廷可沒有這權(quán)力,朝廷的權(quán)力就是維護專利法案的一切條例?!?/br> 這說曹cao,曹cao到,一個小吏入得屋內(nèi),稟報道:“啟稟尚書令,三門山曹氏兄弟與蒙達求見。” “請他們進來吧?!?/br> 不一會兒,蒙達與曹氏兄弟便來到里面,恭恭敬敬的向韓藝行得一禮。 邊上坐著的商人都是羨慕的看著其貌不揚的曹氏兄弟。 “我等你們許久了!” 韓藝笑著點點頭,又將專利法案親自跟他們解釋了一遍。 曹氏兄弟沒有怎么猶豫,就答應了下來,蒙達可是崔戢刃的人,崔戢刃是樞要大臣,關(guān)于專利法案,他們早就知道了,他們是考慮的非常清楚。 道理很簡單,如果律法只準曹氏兄弟使用這水力紡紗機,這一成稅收算個屁呀!而且,人家購買他們的技術(shù),研發(fā)其它的設(shè)備,還有一筆附加費用,這真是太劃算了,其實這個水力紡紗機想要完全保密是非常困難的。 這專利法案說到底,就是朝廷幫助商人壟斷,商人交保護費給朝廷,本質(zhì)上就是官商勾結(jié),只不過說得是冠冕堂皇,且用律法形式,明文規(guī)定,另外,這對于百姓也有一個交代,如果利于天下百姓,朝廷就會買來去幫助百姓。 不過韓藝倒是沒有親自幫他辦理申請手續(xù),而是讓專利局的官員負責,畢竟韓藝也不可能天天呆在這專利局,他也得看看這些官員是否能夠勝任。 遺憾的是,第一份歷史性的專利,并沒有在今日完成,因為專利局也有自己的章程,不是韓藝說了算,申請之后,還得去視察。 不過期限和專利稅雙方都已經(jīng)商量的差不多了,壟斷期限為十年,收取一成的專利稅。 曹氏兄弟對此是非常滿意。 “二位曹大哥,請留步?!?/br> 曹氏兄弟剛剛心滿意足的從專利局出來,宇文修彌與幾個商人便叫住了他們。 “已經(jīng)申請完呢?” 宇文修彌笑呵呵道。 曹春道:“明日專利局還得專門派人去視察?!?/br> “那就是差不多了!” 宇文修彌嘿嘿一笑,道:“小弟想與二位曹大哥合作,不知可否?” 曹春一愣,他跟宇文修彌可是一點也不熟??! 宇文修彌道:“曹大哥,真不是小弟想占你們的便宜,你想想看呀,你申請專利之后,不代表你能夠賺更多的錢,你首先得建造更多的作坊,如果你就這樣一家家的去建,那多么慢呀,這專利可還是有期限的,我們出錢,你出技術(shù),咱們可以去全國各地建造這種水力作坊?。 ?/br> 他身后的幾個商人也是紛紛點頭。 曹春微一沉吟,不禁又看向蒙達。 蒙達笑道:“這個我們也有興趣,不過今日我們還有些事,等到專利申請成功之后,我們再詳談?!?/br> “行行行?!?/br> 正當這時候,忽見桑木走了過來。 宇文修彌急忙喊道:“桑木大哥?!?/br> 桑木拱手笑道:“原來是宇文公子啊!” 宇文修彌道:“你來找韓小哥么?” 桑木搖頭笑道:“不是,我來申請專利的。” “啥?” 宇文修彌立刻湊了過去,道:“是啥專利?。 ?/br> 桑木哦了一聲,道:“我們鳳飛樓的一名工匠發(fā)明了一種全新的夯土,我就來此申請專利?!?/br> 鳳飛樓得到的發(fā)明! 宇文修彌他們頓時人人眼中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