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
郭鵬不想讓曹蘭跟著他去北疆險地,那里太危險了。 更何況兩人的孩子才還小,郭鵬希望曹蘭待在雒陽曹嵩的家中,有曹嵩的保護,她一定很安全,也能很好的撫養(yǎng)小郭瑾長大。 曹蘭不愿意,她覺得丈夫去北邊鎮(zhèn)守邊疆,自己卻不能跟隨,將丈夫至于險地,自己卻躲在后方安穩(wěn)的地方,這不是做一名妻子應該做的事情。 最后郭鵬還是沒有答應曹蘭一起去,理由是曹蘭跟著去的話他會分神,打仗的時候會無法全心全意,加上曹嵩和曹cao的勸慰,使得曹蘭淚眼婆娑的答應了不跟著郭鵬一起北上。 郭鵬和她約定,平時沒有戰(zhàn)爭的時候,他也會派人將曹蘭他們母子接到幽州團聚一下。 郭鵬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說鮮卑南匈奴年年南下進攻漢邊郡,張舉張純之亂還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要防備的事情太多了,他去北邊是打磨自己,讓自己更適應亂世生存,而不是去搞什么兒女情長的。 亂世容不下兒女情長! 再然后,郭鵬寫信給了蔡邕,向蔡邕匯報了一下自己最近一些時候的情況和自己即將去北邊任職的事情。 本來,郭鵬還想抽空去一趟江東看望蔡邕,順便見識一下江東的人文風俗,現(xiàn)在看來是沒指望了。 臨出發(fā)前三天,郭鵬接到了程立的回信,程立表示十分感謝郭鵬還能記起他,他已經(jīng)處理完了該做的事情,愿意追隨郭鵬北上,做他的長史。 郭鵬松了口氣,程立可是他內(nèi)定的謀主人選,有了程立的幫助,想必在護烏丸校尉的職位上也能做得更輕松一些。 臨出發(fā)前兩天,靈帝宣布改元。 這次改元不一般,原先改元一般都是等到今年過完,然后明年正月初一再改元,這一次不一樣,靈帝直接改光和七年為中平元年,光和七年即為中平元年,大赦天下。 當時是十月底。 郭鵬遂整裝完畢,向所有親友熟人告辭,率領一千余名屬于自己的家兵,踏上了北上的征途。 十一月五日,郭鵬抵達河內(nèi),在河內(nèi)與程立還有曹氏夏侯氏二百家兵會合,讓郭鵬有點意外的是,帶領這批家兵的人是曹洪。 感情曹家夏侯家是看到自己發(fā)達了,希望自己帶著子弟兵一起吃香喝辣的。 郭鵬很高興,接納了曹洪,然后與程立執(zhí)手相談。 “仲德愿意隨鵬北上邊疆,鵬不勝感激,此番,定要與仲德一同創(chuàng)立功業(yè)?!?/br> 程立感激道:“蒙主公不棄,程立愿追隨主公,孝犬馬之勞?!?/br> 關于這件事情,程立也是經(jīng)過一番考慮的。 北上有風險,這肯定,郭鵬寫給他的信里給了他選擇,除了跟著郭鵬北上做他的長史之外,還有一個由盧植為程立舉孝廉為官這條路,程立思來想去,一個晚上沒睡覺,選擇了前者。 四十多歲迎來人生第一個機會,程立很激動,但是機會擺在眼前,也要看人能否把握。 選擇后者自然安穩(wěn),可以做官,得到盧植的舉薦,還能做不錯的官,但是,自己已經(jīng)四十多了,從小官做起,要熬到什么時候才能做到太守和以上的官職呢? 選擇后者,郭鵬對自己的賞識也就到這里就結束了,之后,自己還會有更多的助力嗎? 出身寒門沒有勢力沒有門路,自己說不定只能做一個縣令終老一生。 這個選擇,程立思來想去,將其摒棄了。 那么就剩下第一個選擇,跟著郭鵬,做他的長史,經(jīng)歷風險之后,隨著郭鵬地位的提升,自己也水漲船高,和郭鵬綁在一起。 程立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還帶了自己的家財和一批糧食獻給了郭鵬作為軍資,郭鵬接受了,并且將程立介紹給大家。 郭鵬任命程立做自己的持節(jié)長史,即幕僚長。 任命最年長最穩(wěn)重的夏侯惇做左司馬,好友臧洪做右司馬。 任命夏侯淵、曹仁和曹洪分別做帶兵的軍侯。 他這里有一千二百多人,而作為護烏丸校尉,他擁有統(tǒng)領邊防營兵烏丸營的職權。 東漢政府除了在中央保留一萬五千名常備中央軍之外,還在地方設有屯駐營兵,一些郡縣還是有郡兵的,林林總總總能湊出二十多萬。 但是常備的營兵并不多,大部分集中在北方邊防線周圍。 比如度遼營、漁陽營、烏丸營、黎陽營、雍營和虎牙營等等營兵,數(shù)量多少不均等,少的有三五百,多的有一千余。 烏丸營是護烏丸校尉旗下,因為常有戰(zhàn)備任務,所以人數(shù)較多,有千余人,多是騎兵。 加上郭鵬自己帶去的一千二百余人,郭鵬等于掌握了兩千多人的軍隊,而這批軍隊,為了適應和鮮卑作戰(zhàn)的需求,他會全部打造為騎兵,至于行軍征戰(zhàn)的時候需要的步兵,很簡單,征發(fā)郡國兵就可以了。 護烏丸校尉在戰(zhàn)時可以統(tǒng)帥數(shù)個邊郡的郡兵協(xié)同作戰(zhàn),平時就不算,郡兵歸屬太守和刺史管轄,和營兵不是一個指揮系統(tǒng)。 護烏丸校尉的駐地在幽州刺史部上谷郡寧縣,位居邊陲,是真正的一線戰(zhàn)地,地勢極為重要。 護烏丸校尉的存在也是為了將歸降漢朝的烏丸人和未曾歸降的大量鮮卑人隔離開,使之不能相互聯(lián)絡為漢北疆之患。 同時,因為持節(jié)的身份,有權管轄歸降的烏丸人和一些雜胡。 戰(zhàn)時也能通過幽州刺史的協(xié)作征調(diào)這些少數(shù)民族騎兵進入軍隊和漢軍一起行動,算是仆從軍。 烏丸人還算是聽話的,此一時節(jié),最不聽話的是鮮卑人,檀石槐打造了一個不亞于匈奴活動范圍的領土廣大的鮮卑統(tǒng)一勢力,是漢庭北疆最大的威脅。 當年鮮卑首領檀石槐還打贏了漢軍的北伐軍,差點鬧的漢朝北疆震動。 不過在光和四年,檀石槐去世了,他的兒子和連即位,和連就遠不如檀石槐了,漢帝國去了一塊心病。 然而這幫人依然少不了年年南下侵擾漢邊疆,漢政府為此十分頭疼,邊疆年年預警,年年有戰(zhàn)。 郭鵬就任護烏丸校尉之后,可想而知,估計很快就要打仗了。 所以留給郭鵬的時間其實一點都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 郭鵬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自己的兩千騎兵給整頓出來,這樣才能應付可能遭遇到的鮮卑南下。 這北上之路何其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