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五 討董號召
同月月中,濟南相曹cao接到了橋瑁的討伐號召,大驚失色,立刻將這件事情通知了郭鵬。 郭鵬現(xiàn)在是青州牧了,是他這個濟南相的直屬上級了,這種事情不告訴郭鵬是行不通的。 郭鵬在各地安排的軍隊都是直接聽從他本人命令的,郡國地方只有五百人郡國兵維持秩序,擔當治安的責任,沒什么戰(zhàn)斗力。 而且那么大的事情,曹cao不敢一個人做主,立刻從濟南到臨淄,來找郭鵬。 郭鵬看到了橋瑁的討伐董卓號召,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不承認當今陛下的地位?他們也想行廢立之舉?” 郭鵬很是猶豫:“大兄,這不妥,這完全不妥啊,這是以臣伐君,這是亂了上下尊卑,是要出亂子的。” “可是,他們以大將軍舊部的身份討伐董卓,說董卓謀害大將軍,是罪人,這樣一來,也算是師出有名?” “師出有名歸師出有名,但是,到底有多少人響應(yīng),不好說,橋瑁以三公號召,這個名頭并不響亮,大兄,咱們的家族出身和他們的家族出身不一樣,他們能做的事情,咱們不一定能做?!?/br> 郭鵬這樣一說,曹cao也流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子鳳,你的意思是?” “觀望,繼續(xù)觀望,看看天下到底有多少人響應(yīng)此事,如果響應(yīng)的人多,成了潮流,咱們再加入進去,否則,這個事情還真不好說,一個不好,就成了叛逆,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如之奈何?” 曹cao覺得郭鵬說的有理,但是又為自己大將軍舊部的身份感到擔憂。 “沒關(guān)系,大兄,我是青州牧,你是我任命的濟南相,你就說我不贊同,我要討伐黃巾,把責任推到我身上來,話也不要說絕,就說討伐黃巾是最重要的,討伐完黃巾再說這些事情,否則后方不保,是罪過。” 曹cao又覺得這樣對郭鵬不好。 “子鳳,這樣做,對你是不是不太好?” “我不在乎,大兄,這件事情咱們務(wù)必要小心謹慎,咱們可都是當今陛下冊封的職位,現(xiàn)在反對當今陛下,不就是造反嗎?” “也是啊……” 曹cao滿心的憂慮,但是還是按照郭鵬所說的,用討伐黃巾戰(zhàn)事緊急為理由拖延,不給準確答復,打太極拳,觀望局勢。 除了曹cao,其他幾個大將軍舊部,比如王匡和鮑信,就直接響應(yīng)了,不多時,袁紹也響應(yīng)了,渤海太守袁紹以大將軍舊部的身份響應(yīng)橋瑁的號召。 但是袁紹響應(yīng)歸響應(yīng),卻是束手束腳。 董卓對袁紹不是沒有忌憚的,他之所以封韓馥為冀州牧,就是要韓馥以冀州牧的身份壓制袁紹,形成上下級的關(guān)系,監(jiān)視限制袁紹,不允許袁紹鬧事。 他的做法一開始也是有效果的,韓馥身為袁氏故吏,對袁紹非常忌憚。 他表面尊崇袁紹,暗地里因為袁紹不與董卓合作保全名節(jié)的大名望而感到十分忌憚,擔心袁紹會侵奪自己的權(quán)力,威脅自己的地位,當橋瑁的文書傳到了冀州之后,韓馥對這件事情非常猶豫。 他在宴會上向心腹們詢問,詢問這件事情上到底是應(yīng)該幫助董氏,還是幫助響應(yīng)號召的袁氏。 幕僚劉子惠非常不滿韓馥這種首鼠兩端的行為,怒斥道:“這個時候應(yīng)當是助國家,哪里來的助董助袁?” 韓馥感到慚愧,于是不再阻止袁紹響應(yīng)號召,寫信給袁紹,支持他的行為,于是袁紹得以公開行動。 冀州牧的壓力對袁紹這個渤海太守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同為外來人,尚未站穩(wěn)腳跟,縱使袁紹出身袁氏,在大義名分之下也免不得遭到壓制。 可見州牧對麾下官員的壓制力有多強。 同樣的事情郭某人也在做,就任州牧以后,除了東萊郡和北海國遭到黃巾軍侵奪的地方很多,樂安國濟南國平原郡和齊國都被他安排了親信做郡守國相或者駐軍防御。 曹cao做了濟南相,臧洪做了樂安國相,棗祗毫無疑問的坐穩(wěn)了齊國相。 平原郡太守雖然是陳紀在做,但是郭鵬以防備地方黃巾軍起事為理由,派遣曹仁率領(lǐng)三千軍隊進入平原郡防守。 然后派出督郵監(jiān)督地方,掌控住了平原郡的形勢,并且開始在平原郡和冀州接壤的地方進行防御工事的準備,從軍事方面控制住了平原郡。 他把從上谷郡和郭氏莊園帶出來的對基層民眾組織有管理經(jīng)驗的人撒到了所掌控的地區(qū),在這些地區(qū)中無人少人的荒涼區(qū)域安排流民難民進行屯田,然后設(shè)置行政村、鄉(xiāng)。 這些新設(shè)置的村鄉(xiāng)都是郭鵬自己派人組織管理,可以直接征兵,也直接上繳賦稅到臨淄,不過當?shù)乜h府之手 以此為方式,增多自己直接掌控的人口,增加自己在青州的存在感和權(quán)勢。 與韓馥在上層著手不同,郭鵬更在意基層。 而且上層他也不含糊,有蔡邕這個免費的明星宣傳部長為他吹,青州還沒有外逃的士子們對他的感官也就不用說了。 而袁紹這邊得到了韓馥的允許,總算松了口氣,袁紹趕快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公開宣布對董卓不滿,要討伐董卓,營造聲勢,給自己爭取時間。 聲勢鬧大了,韓馥就不能正大光明的對付自己了。 得到了袁紹的響應(yīng)之后,剩下一個曹cao也顯得無足輕重了。 橋瑁鄙夷的嘲諷了一番曹cao那郭鵬做借口的事情,就沒有搭理曹cao,和自己聯(lián)絡(luò)到的諸侯們一起招兵買馬,營造聲勢。 鮑信得知曹cao沒有響應(yīng)這次的行動,覺得很奇怪,去信詢問曹cao,又寫信給郭鵬。 他勸郭鵬加入討董聯(lián)軍,只要郭鵬加入討董聯(lián)軍,則討董的行動成功幾率就大多了。 曹cao接到了鮑信的信件,覺得無奈,又寫信去給鮑信解釋。 郭鵬也寫信給鮑信,說黃巾軍正在圖謀進攻齊國,他實在是分身乏術(shù),必須要等剿滅黃巾軍以后才能考慮別的事情。 兩人的回信送到鮑信手上的時候,已經(jīng)是新年了,這一年,朝中官員建議改元,改年號為初平,董卓允許,于是便改年號為初平。 也就在正月初,董卓得知關(guān)東諸大將軍何進舊部打算起兵對抗他的消息。 這些人以袁紹牽頭,打出的旗號是反對董卓私自立的皇帝劉協(xié),認為劉協(xié)不是正統(tǒng)帝王,大將軍何進的侄子劉辯才是正統(tǒng)帝王,他們要打到雒陽來恢復劉辯的帝位。 董卓聞言大為惱火,大為生氣,也大為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