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
交談一陣,聊了一些鄭玄年輕時候的事情,郭鵬又和鄭玄說了一下他在雒陽的事情,將這幾年來發(fā)生的事情基本上告訴了鄭玄。 鄭玄聽聞袁隗和董卓造成天下大亂的事情之后,十分感嘆,連連搖頭。 “四世三公之家居然做出這種事情,袁氏到底要做什么!” 鄭玄對袁隗和袁紹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意。 于是郭鵬提出自己的希望,想邀請鄭玄出仕做官,鄭玄略一思考,婉拒了。 “我已經(jīng)那么大年紀了,別無所求,不想做官,只想安心的著書立說,將我想要說的,全部寫下來,只要能吃飽肚子,能著書立說,就夠了,子鳳讓青州安定,讓我安心,我已經(jīng)滿足了?!?/br> 鄭玄雖然婉拒了郭鵬的邀請,但是向郭鵬推薦了他的兒子鄭益。 然后又把郗慮、國淵等數(shù)名得意弟子推薦給了郭鵬,郭鵬辟召他們在自己身邊做從事,以鍛煉他們的能力。 從鄭玄處獲得了一些人才,得到了鄭玄的稱贊。 郭鵬又與鄭玄約定,平定青州黃巾軍之后,邀請鄭玄去臨淄參加學宮宴會,鄭玄答應了。 郭鵬于是十分滿足,率軍離開高密縣。 其后,郭鵬繼續(xù)率軍攻伐黃巾軍,黃巾軍中有想要投降的,全都望風而降,而不愿意投降的,都不斷地向其他地方逃竄。 發(fā)現(xiàn)這一趨勢之后,郭鵬立刻傳令給夏侯淵和夏侯惇,讓他們放慢行軍速度,暫緩攻擊。 不要打,而要逼迫,將黃巾軍逼出青州,向徐州的瑯琊國和兗州的泰山郡方向驅(qū)趕。 后面的事情就好說了,郭鵬一路追,黃巾軍一路逃跑。 還真別說,就是有那么幾個黃巾渠帥寧死不降,帶著幾十萬人玩絕命大逃亡。 郭鵬也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報復陶謙,報復劉岱,所以特意放慢速度,配合他們,讓他們逃。 陶謙和郭鵬沒什么深仇大恨,主要是陶謙這老家伙不地道。 幾年前做徐州刺史的時候,把黃巾軍趕到青州就不管了,任由黃巾軍禍害青州,讓自己勞心勞力的收拾他們,他倒好,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有這樣的好事? 郭鵬冷冷一笑,讓夏侯惇和于禁驅(qū)逐一批黃巾軍去往徐州,讓陶謙老兒好好的盡職盡責一下! 然后就是兗州了,劉岱那裝腔作勢的樣子,小心眼的郭某人每每想起來就恨的咬牙切齒,又十分想要得到兗州,所以必須要用黃巾軍作為借口。 等黃巾軍進入兗州,郭鵬倒要看看劉岱到底要怎么應對,稍微應付不好,郭某人可就有了正大光明進入兗州的借口了。 這個借口絕對比袁紹那種蹩腳的借口要好得多。 八月下旬,郭鵬基本上克復了整個北海國,在北海國范圍內(nèi)確立了統(tǒng)治,然后又出兵東萊郡,將東萊郡的黃巾軍攆的到處跑。 最后按照預定計劃,郭鵬將一批黃巾軍攆入了徐州,又將另外一批黃巾軍攆入了兗州。 這個時候是九月中旬了,郭鵬遂以不能越境征討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停止行軍。 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郭鵬動用三萬兵馬,平定了占據(jù)青州一半面積的北海國和東萊郡。 然后調(diào)任能力極強的杜襲擔任東萊太守,調(diào)任顧雍擔任北海國相,在這兩塊地方建立了統(tǒng)治,初步穩(wěn)定了秩序。 然后將流離失所的難民和黃巾降眾數(shù)十萬分散安置起來,建立眾多鄉(xiāng)、村,繼續(xù)實行屯田政策,確保屯田政策的平穩(wěn)運行,在兩地著力于恢復秩序,恢復安定。 秋糧的豐收給了郭鵬很大的底氣,有了這一季度的夏糧和秋糧,用以賑濟流民的糧食足夠了,他們也就能安定下來。 隨后,郭鵬驅(qū)使他們修建房屋、修建水利、防治蝗災、整頓荒地,為來年的春耕做好準備。 然后又進行人口普查,戶口統(tǒng)計,將其余四郡國運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全部復制到東萊郡和北海國。 征戰(zhàn)途中招募的和戰(zhàn)后招募的士兵將總兵力維持在了六萬這樣的數(shù)字上,然后長期開放征兵,讓愿意從軍征戰(zhàn)的壯丁加入軍隊,以擴充軍隊人數(shù)。 這一次軍事行動之后,青州基本平定,全部被郭鵬掌握。 郭鵬開始便開始主要在北海國和東萊郡工作,著力于恢復秩序,暫時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到其他的事情。 期間,他得知進入徐州的黃巾軍徐和所部打敗了瑯琊國相蕭建,隨后被陶謙急急忙忙調(diào)遣騎都尉臧霸抵御,未能成功深入。 這批人想往回逃,又被郭鵬的兵鋒所震懾,不敢回逃,于是只好掉頭往泰山郡逃跑。 這一批黃巾軍也進入了泰山郡。 不久之后,郭鵬得知消息,說進入泰山郡的黃巾軍打敗了泰山太守應劭,占據(jù)了泰山郡,大肆抄掠地方,捕殺豪強地主補充自己的軍糧。 兗州刺史劉岱著急上火,正在籌備親自率軍征討黃巾軍。 正在郭鵬幸災樂禍的時候,一個讓他感到稍微有些驚訝的消息傳來了。 孫堅死了。 初平二年七月的時候,孫堅幾乎和他同時舉兵,他去討伐荊州刺史劉表。 原因是劉表配合袁紹南北夾擊袁術,袁術惱火,下令孫堅去討伐劉表。 孫堅本來不太情愿,但是這是袁術的命令,袁術是他的老板,他必須要去討伐。 于是孫堅出發(fā),率軍討伐劉表,劉表派部將江夏太守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zhàn)孫堅。 黃祖這人挺邪乎的,仿佛生來就是為了讓孫吳政權不痛快的,出名是因為孫吳,死也是為了孫吳。 他和孫吳打仗就沒怎么贏過,但是總能一波帶走孫吳的大將,逼的處在優(yōu)勢的孫吳方面不得不退兵。 孫堅死在他手上,孫堅的外甥、孫吳陣營的早期名將徐琨死在他手上,大將凌cao也死在他手上,一座江夏城埋葬了不知道多少孫吳將士。 照理來說此人絕非名將,也不是多么有本事的人,之所以擔任江夏太守,是因為其黃氏家族值得劉表拉攏。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夠成為孫吳政權整整十五年的噩夢。 而他和孫吳的仇怨,也就從這一年開始。 論用兵,黃祖怎么可能是孫堅的對手呢? 所以他毫無意外的被孫堅打的滿地找牙,潰退了,劉表試圖配合袁紹,奈何孫堅的戰(zhàn)斗力過于強悍,劉表實在不是對手,一戰(zhàn)被打崩。 孫堅擊敗黃祖后,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試圖一舉襲破襄陽殺死劉表解除后患,然后繼續(xù)前往雒陽前線。 劉表被打的嚇破了膽,不敢和孫堅正面抗衡,只能憑借很多的兵力和充足的糧草固守襄陽城,孫堅屢攻不下,襄陽城依然固若金湯。 可總這樣圍城不是辦法,劉表接受了謀士蒯良蒯越的建議,趁夜放出黃祖,讓黃祖回到江夏調(diào)兵,他和黃祖里應外合,擊潰孫堅。 黃祖照做了,帶著兵回到了襄陽,奈何在孫堅過于強悍的戰(zhàn)斗力之下,里應外合的戰(zhàn)術根本不夠看。 劉表又被打成縮頭烏龜,黃祖被打的狼狽敗逃。 孫堅覺得黃祖是個問題,決定干掉黃祖,于是留下一支兵馬圍困襄陽,自己帶領另外一支兵馬追擊黃祖,追到了峴山附近。 而后,在某天夜里,孫堅親自率領士兵探查黃祖所部軍事狀況的時候,被黃祖埋伏的弓箭手射殺了。 大戰(zhàn)之前,統(tǒng)帥親自偵查敵軍陣營狀況的事情在軍事上并不罕見,古今中外很多將領都會這樣做,為了這種事情被殺死的也不止孫堅一個。 孫堅就這樣死了。 名震天下的江東猛虎,打的董卓狼狽敗逃的孫破虜,就這樣毫無意義的死去了。 真的挺沒有意義的。 袁紹,劉表,黃祖,他們并沒有很費力的就辦到了董卓拼了老命也辦不到的事情。 講道理,郭鵬不知道孫堅會不會死,但是郭鵬清楚,孫堅若死,對他是有好處的。 饒是如此,郭鵬的心中依然彌漫著一股悲傷。 讀書少的孫堅,憑著一腔忠勇,終究玩不過如郭某人這般讀書多的混蛋騙子們,孫堅的死,或許也是一種必然。 不能比混蛋更混蛋,就干不掉混蛋。 文臺兄,你太天真了。 可是,你這樣天真的人,總是越多越好。 還有嗎? 如你一般的人? 郭鵬走到自己的屋外,舉起了一杯水酒,面朝西南,緩緩灑下。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