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tǒng)
大多數(shù)將領(lǐng)都只是出身寒門和黎庶,參軍前還有大字不識一個的,參軍之后受到基本教育,識字了,但是對過去的歷史則是兩眼一抹瞎。 他們基本上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不知道什么是公爵,不知道封邦建國意味著什么,他們倒是知道車騎將軍地位很高,除此之外就不清楚了。 而謀臣們和文吏們卻有相當一部分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戲忠,郭嘉,陳宮,他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同時他們的心里也產(chǎn)生了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還是被郭鵬遙控了的想法。 否則并不在郭鵬控制之下的朝廷怎么會做出這樣的封賞? 純粹只是為了拉攏表彰郭鵬,彰顯弘農(nóng)中央朝廷的信譽? 晉爵為公,封邦建國,這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才會發(fā)生的事情,在周王室的分封制度之下,封邦建國成為國君,掌握當?shù)氐能娛仑斦姓鞣N大權(quán),并不受到周王室的干預。 名義上以周天子為主君,繳納貢品,為天子征戰(zhàn)。 初期是這樣,但是很快就不是這樣。 宗周東遷,天子威權(quán)失落,各諸侯國各行其是,國君在自己的國土內(nèi)等同于天子,周王室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和影響力,逐漸衰微。 數(shù)百年的大爭之世就此開始,知道秦統(tǒng)一全國,廢除分封制,立郡縣制,至今四百余年。 鬼知道弘農(nóng)中央朝廷是怎么從歷史的垃圾堆里把分封制給撿了回來嘉獎功臣的。 茲事體大,而且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公爵,什么是封邦建國,意義何在。 于是郭鵬請宣令使臣暫且留宿,舉辦宴會招待他,然后召集部下的文臣武將們,對這個封賞進行宣講。 主講人是接受過優(yōu)良教育的郭嘉,郭嘉先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先秦時期,春秋戰(zhàn)國的基本歷史。 然后著重講述了一番封邦建國的含義,以及分封制度的含義。 “簡而言之,封邦建國就等同于讓將軍成為一國國君,相當于是先秦諸國的國君,齊國楚國趙國魏國燕國之類的諸侯國國君,而且詔書里還準將軍按照配置設置自國相以下的百官,一如先秦舊制。 將軍所受封的國家將成為大漢的一個公國,在公國領(lǐng)土之中,大漢天子不會干預行政、軍事和賦稅收取等等,一切政務軍務財務都是國君負責,而國君需要上貢天子,并且聽從天子的命令率軍征戰(zhàn)?!?/br> 相對于比較了解這段過往的文臣們,武將們?nèi)鐗舫跣岩话?,這才了解到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上在四百年前發(fā)生過什么。 這個制度又意味著什么。 曹洪于是非常激動。 “這也就是說,將軍要做國君了?” 這話一說出口,領(lǐng)兵征戰(zhàn)的軍將們紛紛面帶喜色的議論開了,他們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自己的領(lǐng)土內(nèi)所發(fā)生的事情連漢天子也不能插手,這就等于是一個獨立國家,名正言順的那種,只要上貢,然后打個仗,就完事兒了! 他們理解的還比較粗淺。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們感到高興。 他們確實應該感到高興。 郭鵬的地位提高,他們也將水漲船高,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權(quán)勢。 郭鵬成為國君,他們難道得不到相對應的賞賜嗎? “將軍!這是大好事!” 曹仁激動的看著郭鵬。 “屬下恭賀將軍!” “恭賀將軍!” “將軍大喜??!” 部將們紛紛站了起來,關(guān)羽、趙云、張郃、高覽等眾將分封對這件事情的發(fā)生表示由衷的開心。 他們幾乎已經(jīng)完成了軍方的表態(tài),那就是全面支持。 文臣們則并沒有急于表態(tài),而是看著郭鵬平淡的臉色,小心地揣摩著郭鵬的想法。 和剛剛才知道分封制度這段歷史的將軍們不同,部分出身好的文臣們深入的了解過這段歷史,明白分封制度的誕生和消亡的過程意味著什么。 這并不簡單。 尤其是在大漢朝還沒有人得到過這樣的封賞,沒有先例的情況下,郭鵬成為了先例,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沒人知道。 所以謹慎是必需的。 陳宮就十分謹慎的建議郭鵬。 “此事關(guān)系甚大,朝廷有如此做法,到底是為將軍好,還是欲圖把將軍架在火上烤,這值得商榷?!?/br> “是的,將軍,此事沒有先例,王莽雖然得封安漢公,但是并未封邦建國,現(xiàn)在驟然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將軍不得不慎重考慮。” 戲忠也滿臉嚴肅的看著郭鵬。 郭鵬沉默了一會兒。 就剛才這一陣子,他把自己麾下文官武將們的態(tài)度看在眼里。 軍隊武將對這些事情敏感度不高,只要自己的地位提升,他們就高興,這種感情十分樸素。 對我有利,善加利用的話將成為我的制勝法寶,但是也有危險,要慎用。 文臣們對此普遍保持憂慮的態(tài)度,但是并非是單純的反對,而是出于對沒有先例的事件本能的擔憂,擔憂這件事情會影響我的大業(yè),會造成不良影響,還是在為我考慮。 郭鵬并不擔心他們的忠誠。 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忠誠度都是可以保障的,只是因為知識水平參差不齊,認識程度也有深淺之分。 但是毫無疑問,到了這個關(guān)頭,自己每一次的更進一步都會造成普遍的懷疑和憂慮,如何打消這種懷疑和憂慮,就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這樣看來,郭鵬覺得自己之前的布局和想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人太扎眼,要一起來。 利用涼州集團那群肌rou男們,把這個天下撕碎掉,讓天下人對于時局的變動完全沒有掌控,讓天下脫離掌控,放飛所有軍閥的野心。 然后再由郭某人將所有軍閥的野心全部收割掉。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tǒng)。 現(xiàn)在不是接受的時機,按照傳統(tǒng)的三讓規(guī)則,第一次肯定是不能接受的,要回絕。 然后放出消息,給自己轄地內(nèi)的人們知道,讓士子,寒門子弟,還有黎庶們都知道。 接著,發(fā)動輿論宣傳機構(gòu)的宣傳攻勢,造勢,與此同時,發(fā)動臨淄營對內(nèi)監(jiān)察,對于抵觸情緒很高的士子、官僚登記造冊,時刻準備用合適的理由借口人道毀滅。 封邦建國勢在必行,政治清洗也勢在必行。 這一波不清洗掉,以后的路只會更難走,所以這一波就要來一次內(nèi)部的思想整合,遴選出心向自己的勢力,孤立心懷漢室的勢力,逐步將之消滅掉,為自己奠定更進一步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