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
劉璋麾下的武將和謀士們?yōu)榱俗呤裁吹缆窢幷摬恍?,并且逐漸分為好幾派。 支持走祁山道的,支持走褒斜道的,支持走子午道的,反正彼此之間爭論不休。 劉璋原本是支持走祁山道的,不過被一群官員勸說之后,又覺得沒有必要浪費太多的糧草去攻打涼州,完全可以直接取下長安,那么涼州不就是傳檄而定的一塊肥rou嗎? 直接走子午谷,用最少的糧草和耗費直取長安。 這個建議被龐羲所部軍師祭酒法正嚴厲的駁斥了。 “子午谷距離長安的確是最近的,但是子午谷的道路有多么艱難,諸位真的知道嗎?有些地方人馬不得過,更不要說是運輸糧草的車輛了,若要走子午谷,則需要用人力背負糧草前進,一旦遇到險情,進退失據(jù),這難道是諸位想要看到的嗎?” 法正對那些貪功冒進的家伙非常不滿意。 一點軍事常識都不懂,想當然的就說要走最近的路,如果這條路那么好走,當初虞詡為什么還要花大力氣在武都重修道路? 就是因為這條路雖然距離最短目的地最直接,但是卻最不好走,單人商旅走或許還可以,軍隊行軍人數(shù)多,輜重車馬多,走這條路簡直就是噩夢,噩夢中的噩夢! “其他的道路不是不能走,而是我們要有取舍,目的為何,計劃為何,面對的敵人是誰!我們的目的,是要拿下長安不假,但是拿下長安是最終目的,只要能達成目的,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 法正大聲宣講,唾沫星子直飛,拼命表達自己的看法:“祁山道的出口在漢陽郡,我們走祁山道,可以通過武都郡直取漢陽郡,武都郡可以派一支偏師去攻打,主力可直接進入漢陽郡,進而進取隴右!” 法正的計劃十分激進,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 “我等的目標難道不是長安嗎?如果不是為了拿下長安,我等為何要北伐?你現(xiàn)在倒好,不僅不拿長安,還要拿隴右?這是什么道理?” 王商痛斥法正:“你這是拿大王的基業(yè)開玩笑!” 法正怒目圓瞪,怒聲道:“關(guān)中在郭子鳳治下,有統(tǒng)一號令和指揮,剛剛獲勝的軍隊駐扎在關(guān)中,士氣高昂,這個時候去挑戰(zhàn)士氣高昂的軍隊,難道不是自討苦吃嗎? 涼州散漫,大小軍將作亂割據(jù),達十余人,勢力最大的是馬騰、韓遂,但是涼州根本沒有統(tǒng)一號令,連統(tǒng)一號令都沒有,打起仗來必然是各自為戰(zhàn),很容易就會被我軍各個擊破!” 法正用力拍著桌子:“到底是攻取一個有統(tǒng)一號令的關(guān)中容易,還是對付一群各自為戰(zhàn)的敗軍之將要容易?” 法正的說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龐羲就十分支持法正。 劉璋依然有些猶豫。 看著劉璋的猶豫,法正決定拿出殺手锏,將手放在地圖上指著給劉璋看。 “大王,您看,這里是隴右,隴右是形勝完固之地,南依秦嶺與蜀中接壤,西靠河西,北臨黃河,東據(jù)隴山,尤其是隴山,綿亙數(shù)百里,將隴右與關(guān)中攔腰隔斷。 這是可以抵御關(guān)中大軍進攻的絕佳防線,我軍趁虛攻克此地后即可派兵防守隴山各隘口,阻擋郭鵬進攻,如此隴山以西可斷而有之,就是一塊rou,大王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 光武時,光武帝遣大軍數(shù)萬上隴,隗囂部將王元塞斷隴道,堅守隴坻,大軍佯攻不利,遂被迫撤回關(guān)中,之后隗囂以隴右彈丸之地居然抵抗了光武大軍四年,四年啊!” 法正將這個著名戰(zhàn)例講給了劉璋聽,頓時幫助劉璋了解了隴右之地對于蜀地的重要性。 劉璋頗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 看到劉璋動容,龐羲趕快趁熱打鐵。 “攻取涼州,就能在關(guān)中上游虎視關(guān)中,他來攻,我軍緊守隴坻,他不來,待我軍吞并涼州,屯田隴右,準備充分之后,可以兩面夾擊關(guān)中。 除非郭子鳳兩路進兵,否則他一旦進兵,我軍就可以緊隨其后分兵偷襲他的后方,他不得不留下軍隊鎮(zhèn)守防御,進犯的軍隊又能有多少? 而且眼下郭子鳳剛剛打完這一戰(zhàn),應(yīng)該是軍隊疲乏的時候,趁他無力出擊的時候,搶先占據(jù)涼州,我等就能立于不敗之地,立在不敗之地上,想要再去做些什么,難道不是十分簡單的事情嗎?” 龐羲說完,法正接著說道:“隴右不僅有形勝,更有戰(zhàn)馬,隴右盛產(chǎn)駿馬,隴右騎兵天下聞名,我軍若能奪得隴右,則可以花費時間訓(xùn)練強大的騎兵隊,就更不用擔心郭子鳳的騎兵,而可以與之在戰(zhàn)場上相互抗衡了?!?/br> 龐羲的強力支持,法正的強辯之才,讓劉璋心里的天平逐漸向法正和龐羲靠攏。 思慮再三之后,劉璋決定聽從龐羲和法正的建議,集中力量從祁山道進軍,北上隴右,取下隴右,進而全據(jù)涼州,然后再圖關(guān)中。 雖然還有人勸誡,但是劉璋的決心已經(jīng)定下了。 趁郭鵬取勝之后忙于整頓關(guān)中的時候,取下涼州,等得到?jīng)鲋菀院?,就算郭鵬積累了糧草可以占據(jù)關(guān)中,也不能繼續(xù)威脅劉璋了。 否則就是兩面臨敵,這簡直完美。 劉璋笑呵呵的看著地圖上所標注的未來,覺得自己的生命安全中可以得到保障了。 自己的基業(yè)也必將成功,那么未來,稍微圖謀一下,稍微努力一把,做個皇帝什么的,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對吧? 興平五年四月中下旬,龐羲指揮下的蜀軍就已經(jīng)開始在漢中準備北伐了,當時,劉璋還特意回到成都,調(diào)配各種資源支持龐羲。 在東州人的強力協(xié)助之下,蜀地的大量資源被調(diào)動,全部送往漢中,其中有一部分是府庫的,剩下來一部分自然都是益州本地臨時加派的稅。 為了支持北伐而加征的稅款。 最后算算覺得還不夠,那么辦呢? 借。 當然這個借得打上雙引號,究竟是人家心甘情愿拿出來的還是被逼無奈交出來的,那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反正在東州人看來,益州人都是心甘情愿的把糧食物資上交的。 一車一車的往北送,從成都到漢中的道路上車馬不絕,全部都是運送物資過去和返回的人。 就這樣,在東州人的努力下,劉璋把北伐需要的物資軍隊湊的七七八八,基本上具備了北伐的基礎(chǔ)。 六月中下旬,郭鵬獲勝、涼州人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了漢中,印證了之前法正的猜測。 于是劉璋再度抵達了漢中,一番爭論之后再度確定了走祁山道的決定,之后劉璋在漢中舉行了誓師大會,令蜀王國前將軍龐羲為全軍統(tǒng)帥領(lǐng)涼州刺史,率領(lǐng)全軍北伐,為蜀王國更進一步創(chuàng)立功勛。 北伐涼州,確定了! 大家,痛打落水狗! 出發(fā)! 龐羲一聲令下,五萬蜀軍開始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