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
棗祗的忠誠,郭鵬從不懷疑。 從上谷郡跟隨自己到現(xiàn)在的老臣,一直任勞任怨,不相信他,還能相信誰呢? 所以郭鵬笑著點了點頭,一開始還沒往深處去想。 走了幾步,忽然回過味兒來,一轉(zhuǎn)頭看著棗祗,發(fā)現(xiàn)棗祗也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自己。 琢磨了一下,郭鵬露出了些許笑容。 “子庸,你隨我辦事,多少年份了?” “自中平五年起,至今,已有十一年了?!?/br> 棗祗回復(fù)道。 “十一年了啊?!?/br> 郭鵬點了點頭,伸手牽住了棗祗的手,緩緩說道:“我記得我當(dāng)初剛剛成為上谷太守,就回家鄉(xiāng)招募你等,當(dāng)時你愿意離開家鄉(xiāng),追隨我到寒冷荒涼的上黨郡,當(dāng)時,我是很感動的。 這一來就是十一年,你追隨我,已經(jīng)十一年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你勤勤懇懇辦事,不問我要職位、權(quán)力,不問我要更高的俸祿和賞賜,一心為公,不計較個人得失,你的品德是我非常尊重的。” “主公……” 棗祗心下感動不已。 這一瞬間,他頓時覺得這些年的勤勤懇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都不是沒有意義的,至少郭鵬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能與你共圖大業(yè),郭子鳳何等幸運?” 郭鵬把話說到了位,就不再多說。 棗祗思量一二,品味出了一些他很希望品味出的東西,不由得內(nèi)心雀躍。 想到如今天下已經(jīng)沒有可以和郭鵬抗衡的勢力,最大的威脅孫策已經(jīng)死了,郭鵬那個接下來要做的不過是積累糧秣和實力,接著直接平推就好。 最大的敵人們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還有誰能阻擋郭鵬的前路呢? 話說就算有人想要阻擋,他們這些不愿意被阻擋的人也會一擁而上,把阻擋的勢力撕碎,吃掉。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郭鵬前進的幅度越大,他們的前進幅度也就越大。 郭鵬要是做了皇帝,他們這些人,難道不會成為從龍功臣嗎? 他們難道得不到這份偌大的功業(yè),從而得到家族的累世富貴嗎? 郭鵬越強,他們越好,郭鵬地位越高,他們地位越高,相輔相成,早就融為一體,不復(fù)有其他的想法。 無論如何,也要推著郭鵬往上走,在這個沒有任何保障的時代,郭鵬,就是他們唯一的保障! 郭鵬在雒陽待了幾天,接見了雒陽附近的大小官員,縱馬將雒陽周邊正在恢復(fù)建設(shè)的村、鄉(xiāng)、縣都轉(zhuǎn)了一圈,感覺還是很不錯的,與此同時,他也把郭瑾和他的小伙伴們帶在身邊,耳提面命。 “為人主者,不能總是待在城池里,要經(jīng)常出來走走,轉(zhuǎn)一轉(zhuǎn),深入到民間,和在地里面耕作的老農(nóng)們商談,交流,老農(nóng)們很少識字,但是卻是我們的根基,阿瑾,你要記住,農(nóng)為國之本,老農(nóng)們的日子過不好,你的日子也過不好?!?/br> 郭鵬將一些上位者需要知道的大實話告訴郭瑾,讓郭瑾知道他的朋友和他的根基是什么,而他的敵人又是誰。 最普通的民眾,才是他的根基和朋友,他們過得不好,他的日子也好不了。 郭瑾跟在郭鵬身邊一起觀察田野,看著村莊里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們,下馬行走在田野之中,感受著泥土的味道,看著郁郁蔥蔥生長著的糧食,似乎有所感觸。 郭鵬又讓郭瑾和陸議、夏侯尚以及曹真三個小子一起下到地里面幫著老農(nóng)鋤草,親身感受一下農(nóng)活的不易,做了半天,四人已經(jīng)累的直不起腰,癱在地里喘氣了。 郭鵬對他們懷抱有深切的期許,期待著他們可以接掌自己的事業(yè),繼續(xù)往前走,所以要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讓他們體會一下民間疾苦,總是好的。 在雒陽停留的日子里,郭鵬還去了當(dāng)初和盧植一起迎接到劉協(xié)的地方,尋找一下過去的記憶,感受一番自己來時的路,再一次確定了自己的決心,不讓自己陷入迷茫。 臨近到最關(guān)鍵的時刻,自己的內(nèi)心必須要平靜,必須要堅定,不能為了未來的任何事情動搖。 帝王霸業(yè)只在一瞬之間甚至是一念之間,無論發(fā)生了什么,都不能動搖他的決心和意志。 誰敢阻擋,必然被他殘酷的清洗掉。 上位的過程之中,必然伴隨著殘酷的政治清洗。 有人會死,有人能活,有人會被貶斥,有人會得到晉升。 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擋他的腳步。 從十二歲抵達雒陽開始,十八年的狗,四年的人,至今,已經(jīng)二十二年了。 二十二年走過來,三十四歲的郭某人早就心如鐵石,不可動搖了。 接下來的生命里,他要成為當(dāng)之無愧的人上人。 不過就在郭鵬準(zhǔn)備從雒陽啟程返回鄴城的時候,忽然接到了一封信。 并不是說這封信的主人很重要,也不是什么達官貴人,說的也不是什么軍國大事。 一個地位不高的郭營新人諸葛瑾,他說的也是一件小事。 諸葛瑾來信說,他終于得到了身在荊州的弟弟諸葛亮的來信。 諸葛亮向他講述了這些年在荊州的生活,表達了對兄長的思念,并且表示自己決定把叔父諸葛玄的棺木送回家鄉(xiāng)安葬,自己也順便回歸宗族。 郭鵬讀完了這封信,笑了笑,看著跟在身邊的兒子郭瑾,沒說什么,就給諸葛瑾回了一封簡單的信,說很好,并且建議諸葛瑾把這一支家人遷移到鄴城去,別回徐州了。 郭鵬其實很確定,得到了諸葛瑾的消息之后,諸葛亮繼續(xù)留在荊州不回來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之前,郭鵬決定回到鄴城的時候,還讓身在鄴城的程昱頒布了一道命令。 他說自己要在鄴城召開論才大典,在大典上選拔有才華有德行的人進入自己的幕府。 不論來人年齡、出身籍貫以及過往的功業(yè),選拔魏國官員。 對,是魏官,不是漢官。 進行這樣的別出心裁的官員選拔,要是以漢車騎大將軍的名義進行,多少有些不妥,但是以魏國國君的名義進行,那就很簡單了。 魏國,一切都是郭鵬說了算,選拔魏官也是郭鵬主導(dǎo),郭鵬決定,旁人不得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