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東漢末年梟雄志在線閱讀 - 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

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

    當(dāng)劉琮得知魏軍已經(jīng)突破了南陽和襄陽兩道防線直奔江陵而來的時候,他整個人是崩潰的。

    “南陽郡守張允和襄陽守將蔡瑁不戰(zhàn)而降!且對我封鎖消息!我居然不能得知魏軍已經(jīng)抵達(dá)了襄陽并且準(zhǔn)備南下的消息!大王!臣有罪?。 ?/br>
    蒯越在劉琮面前哭得一塌糊涂,淚流滿面,臉上都是鼻涕,擦也不擦,完全不符合他過往愛干凈的作風(fēng)。

    所以連得知消息趕來拜見的韓嵩都給看呆了。

    事已至此,討論誰對誰錯已經(jīng)沒有意義。

    誰都沒想到張允和蔡瑁居然真的就一支箭都不射出去就投向了。

    他們居然就真的那么干脆,那么直接,一點面子都不給劉琮留下,南陽兩萬守軍和襄陽五千守軍一戰(zhàn)也不打,一個人都沒死,完完整整的南陽和襄陽就落入了魏軍的掌握之中。

    連帶南陽和襄陽所有的戰(zhàn)略物資,所有的糧食儲備,一切可以用于戰(zhàn)爭東西,以及所有的人口和土地,一起完好無損的落入了魏軍的掌控之中。

    劉表生前為了抵抗魏軍南下而做的所有努力都成了為魏軍南下添磚加瓦的努力。

    魏軍一仗不打一個人不死,就得到了完好無損的南陽郡和襄陽城,順帶著吃飽了荊州的米糧,喝足了荊州的熱水,在荊州人幫忙搞后勤的基礎(chǔ)之上,輕輕松松的南下江陵,直奔荊州的心臟而來。

    劉表的努力籌備,居然是為魏軍南下江陵籌備了軍需用品!

    劉琮是呆掉的,是根本不敢相信的,他完全不敢相信扶持他登位的蔡瑁會背叛他。

    蔡夫人還在江陵城。

    他當(dāng)作母親的蔡夫人還在江陵城,自己的meimei還在江陵城,他蔡瑁就真的一點都不擔(dān)心?

    還是說蔡瑁已經(jīng)把蔡夫人的生死不放在眼里了?

    劉琮的大腦一片空白。

    韓嵩主張抵抗,并且強烈要求抵抗,說江陵以北還有當(dāng)陽縣沒有失守,可以派遣大將到當(dāng)陽鎮(zhèn)守爭取時間。

    然后劉琮可以渡江到江南去,再派遣水軍將領(lǐng)率領(lǐng)荊州水軍沿著長江岸邊進(jìn)行抵抗,阻擋魏軍南下。

    “魏人水師孱弱,之前與江東水師戰(zhàn),七戰(zhàn)七敗,可見其軍不善于水戰(zhàn),而我軍善于水戰(zhàn),樂于水戰(zhàn),南陽和襄陽既然失守,荊北必然不能守,惟今之計,只有退往荊南,隔江而守!”

    韓嵩積極為劉琮出謀劃策,試圖幫劉琮建立信心。

    他強烈建議劉琮抓住魏軍不擅長水戰(zhàn)的弱點,以荊州水師的優(yōu)勢,沿江而守,讓魏軍無法渡江,以爭取時間。

    將軍王威也積極向劉琮進(jìn)言,試圖為劉琮建立信心,并且表示自己愿意出戰(zhàn),愿意帶兵去當(dāng)陽爭取時間。

    將軍蘇飛也表示自己愿意帶兵守護(hù)長江防線,保護(hù)劉琮。

    中郎將霍峻也上表,說自己愿意帶兵和魏軍戰(zhàn)斗,堅守當(dāng)陽,保護(hù)劉琮。

    這三名將軍表示愿意抵抗,但是更多的人則不愿意抵抗,并且積極勸說劉琮投降。

    主簿劉先則勸說劉琮不要力戰(zhàn),而應(yīng)該立刻投降。

    他的理由也非常簡單。

    “以一州之力對抗一國,本身就是不明智的行為,漢室天下,魏國據(jù)其五分之四,擁兵百萬,猛將如云,謀士如雨,以大半天下為底氣,一戰(zhàn)不成,還有二戰(zhàn)、三戰(zhàn)。

    而眼下荊州之兵不過五萬,獨力難支,荊州之民剛剛經(jīng)過逆賊張羨之亂,正是貧弱無力之時,無法支援此戰(zhàn),若是繼續(xù)死戰(zhàn),唯有身死國滅而已,臣請大王明察?!?/br>
    東曹掾傅巽也非常支持劉先的看法。

    “魏國一統(tǒng)天下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大王以一州之力抗衡之,實在是過于勉強,魏國擁兵百萬,魏帝深得人心,天下人心思變,人心已經(jīng)不在漢室,強行逆天而行只是徒勞而已,臣請大王明察!”

    不只是這兩人,除了韓嵩王威和蘇飛霍峻之外,幾乎所有文武都面露驚慌之色。

    他們強烈支持劉先和傅巽等人的看法,認(rèn)為投降才是正確的道路,繼續(xù)抗擊魏軍是無法戰(zhàn)勝的,只是徒增傷亡而已。

    他們強烈要求劉琮投降,對于韓嵩等四人的抵抗意見堅決反對,并且表明態(tài)度,不會支持劉琮的抗擊。

    劉琮被嚇的面色發(fā)白。

    韓嵩大怒不已,舌戰(zhàn)群臣,一人與他們辯論,和他們辯論的旗鼓相當(dāng)。

    但是愿意抵抗的終究是極少數(shù),大勢面前,本來就沒什么戰(zhàn)斗意志的荊州群臣之中愿意抵抗的人太少,愿意投降的人太多。

    對于此,劉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很快,心就拔涼拔涼的了。

    他開始意識到抵抗已經(jīng)不是最佳的選擇了。

    于是他看向了擁立功臣蒯越。

    蒯越感受到了劉琮的目光,低下了頭。

    “大王,天下大勢,不是個人可以違抗的,魏國一統(tǒng)之勢已經(jīng)很明顯,大王若堅持抵抗,孫權(quán)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若投降,一定可以得到優(yōu)待,臣以為,大王不該抵抗,荊南也不是可以長久支撐的地方。”

    蒯越都不支持,劉琮就真的絕望了。

    “難道我漢家天下真的就沒救了嗎?”

    劉琮絕望的看著文武群臣們。

    沒人回答他。

    韓嵩也為此十分悲憤。

    “你們這些小人!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主上受辱,而沒有任何舉動嗎?食君祿,當(dāng)為君分憂!你們一心一意想著投降,難道不是無恥嗎?”

    盡管韓嵩大力疾呼,強烈要求抵抗,但是扭轉(zhuǎn)不了大多數(shù)人的意志,反而被群起而攻,誣蔑為居心叵測之徒。

    盡管王威和蘇飛愿意抵抗,愿意帶兵北上和魏軍大戰(zhàn),但是面對不愿意出力的群臣,他們也得不到出兵的保障。

    沒人愿意為他們督運糧草,沒人愿意為他們籌措軍需,沒有人愿意幫他們搞后勤,所以這仗根本打不起來。

    作為一個剛剛嗣位,沒有任何威望的代表,劉琮甚至連貫徹自己抵抗意志的辦法都沒有。

    他不是君王,沒有人愿意聽他的命令,而這些人也有資格不聽他的命令,不為他辦事。

    這是劉琮的悲哀,也是代表的悲哀,更是劉秀給自己的子孫埋下的最大的雷。

    面對強權(quán),遵守規(guī)則的漢室宗親們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事已至此,劉琮徹底絕望了。

    “我該怎么辦?我還能怎么辦?蒯卿,你告訴我?!?/br>
    劉琮有些崩潰的看著蒯越。

    “惟今之計,只有請大王命令軍隊卸甲,放下兵器,大王自己交出印綬,抬著棺木,待魏軍前來,就可以前去投降,魏軍必然不會為難大王,反而會善待大王,保證荊州的安穩(wěn)大王不會受到任何傷害?!?/br>
    看到蒯越一本正經(jīng)的描述著自己該怎么投降,劉琮忽然有些明白了。

    這幫家伙,分明就是一條心,那邊在前方投降,這邊在后方威脅自己投降。

    他們根本就不想讓他們的利益受到一分一毫的損害!

    可事已至此,面對滿營二五仔,他又有什么辦法?

    萬般無奈之下,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