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九 魏軍進化了
荀攸提出來的計劃雖然看上去很保守,但是也是個機會。 強攻無望的當下,關羽只能寄希望于投石機和新式火器的給力程度。 投石機因為體型龐大,所以在運輸?shù)臅r候是拆卸成零件,到了戰(zhàn)地再重新組裝。 投石機隊因為特殊的戰(zhàn)法和技術要求,往往會在魏軍陣列之中單獨列出來,儼然成為了步軍、馬軍和水軍之外的第四軍種。 而當它所能投擲的殺傷性兵器不僅僅只有石塊的時候,它的作用也被大大提升了,隨后,郭鵬以大砲的名義稱呼投石機,此后,使用投石機的軍人就被魏軍內(nèi)部稱之為砲兵。 還真的有成為第四軍種的跡象。 這些年一直都在改進的震天雷是一種投擲兵器,而被郭鵬視作強力兵器的猛火油罐也是一種投擲兵器,同樣可以利用火焰和爆燃的力量進行遠程攻擊,比起單純的巨大石塊,可能有更大的意義。 尤其是在面對劍閣關城內(nèi)的蜀軍守軍的時候。 關羽沒有苦等太久,就等來了投石機。 一臺一臺的投石機被送來之后,關羽臉上的皺紋也舒展了不少。 看著砲手們十分熟練地組裝著投石機,關羽又開始輕松地撫起了自己引以為傲的美髯。 畢竟這可是被郭鵬夸贊過的美髯,皇帝親口夸贊過的,關羽視之如生命,行軍打仗都要專門用兜子給護起來的。 然后關羽和荀攸等魏軍高層指揮者一起視察了從漢中運來的各類兵器儲存,感覺心里有了底,對于攻打劍閣關有所把握。 而吳懿那邊則相對來說沒那么有底氣。 第一次擊退了魏軍的進攻的確挺鼓舞人心的,但是小兵們非常高興,吳懿卻沒那么高興。 他很清楚,這根本就是試探性進攻,魏軍根本沒有出力,也沒有強攻,只是試探了一下他的防守強度就走了。 很顯然,魏軍留有余裕,沒有打算強攻,后方應該很安穩(wěn),沒有受到魏天子的強制性命令,所以得以安然設計戰(zhàn)術。 第一次好擊退,之后就不一定了,說不定魏軍會越來越強,越來越犀利,他的抵抗將越來越艱難。 為此,吳懿多番派人回去催促軍械軍糧,尤其是箭矢、滾木礌石等守城用具,他認為之后進入持久戰(zhàn),這些東西是必需的。 當然了,吳懿也有其他的擔憂。 蜀漢不像郭魏,郭魏有足夠的戰(zhàn)略縱深和遠超蜀中的人口基數(shù),組織一場十萬人級別的大戰(zhàn)役并不會傷筋動骨。 哪怕戰(zhàn)事拖延日久,民夫不能耕種土地,耽誤了兩個地區(qū)的春耕也不要緊,他還有廣大的中原地區(qū)和關中地區(qū)可以提供糧食給戰(zhàn)區(qū)。 但是蜀漢不一樣,人口和地盤不是一個數(shù)量級別的,郭魏可以不耽誤春耕就發(fā)動十萬人級別的大戰(zhàn),蜀漢打不起。 十萬人級別的軍隊和十萬人以上級別的后勤部隊,直接將二十萬左右的男子綁定在了戰(zhàn)場上,這對于掌控人口數(shù)量只有一百萬左右的蜀漢政權來說,幾乎是竭澤而漁。 老人和婦女都將在開春之后被迫下地耕種,糧食產(chǎn)量不可避免的會出問題,而蜀中府庫的儲存并沒有太多。 之前的涼州之戰(zhàn)和漢中之戰(zhàn)將一半以上的儲蓄消耗一空,南中之戰(zhàn)又消耗了很多,現(xiàn)在蜀中很多地方的府庫已經(jīng)沒有存糧了,這很危險。 一旦戰(zhàn)事拖延,蜀中糧食不能大量補充,很可能會出現(xiàn)饑荒,饑荒一旦出現(xiàn),軍心不穩(wěn),將立刻被魏軍擊破,防線將被撕開,蜀漢政權就將面臨絕境,難以挽回。 所以這場戰(zhàn)爭最長不能超過半年,必須要在半年之內(nèi)把魏軍擊退,否則蜀漢將自己把自己給餓死。 就算這樣,黃權還是提出了超級總動員戰(zhàn)略。 就是說一旦前線告急,無論是劍閣還是米倉山還是魚復,任何一個地方告急,劉璋都要啟動超級總動員,把所有男子拉上戰(zhàn)場。 無論是誰,只要是男人,只要還能打仗,管你從事什么職業(yè),管你什么年齡,給一把武器,全部拉上去,現(xiàn)在從事后勤的十余萬民夫也要拉上去打仗,絕對要拼到最后。 那誰來弄后勤? 劉璋這樣詢問黃權。 黃權很干脆的說讓青壯女子來運糧,女人也是人,迫不得已,也要用上。 吳懿就對此感到深深的擔憂,真的害怕會有那一天的到來,要搞這個超級總動員。 吳懿不知道魏軍的戰(zhàn)略儲備糧有沒有半年的級別,但是根據(jù)蜀中商隊去中原做生意帶回來的消息來看,可能情況并不樂觀。 郭魏治下各地百姓頗為富足,哪怕是鄉(xiāng)野黎庶,臉上也沒有見到菜色,鄉(xiāng)間小兒頗多,白發(fā)垂髫相嬉戲,這體現(xiàn)出的是豐足的糧食產(chǎn)量帶給底層黎庶的底氣。 只有社會經(jīng)濟穩(wěn)定,糧食產(chǎn)量穩(wěn)定,政治環(huán)境穩(wěn)定,民眾才有底氣多生孩子,而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郭魏政權發(fā)起戰(zhàn)爭的底氣是充足的。 吳懿很擔心,擔心半年拖不垮魏軍的后勤,卻能把蜀漢給拖垮了。 這是國力的差距,是碾壓級別的差距,若不能取勝,必然覆亡。 但是,真的可以取勝嗎? 吳懿不知道。 就眼前所看到的,魏軍十分謹慎,沒有盲目發(fā)動強攻,就算是之前的試探性進攻也是甲胄齊全,人人持盾,進退有據(jù),被大量箭雨強行壓制才被迫退卻,傷亡卻極小。 這樣看來,蜀軍也無法真正的給魏軍重大殺傷,不能真正的擊退魏軍。 這就是大問題。 吳懿很清楚,如果不能真正給予魏軍極大的殺傷,就不能擊退他們,可是要出城野戰(zhàn)…… 吳懿領教過魏軍的戰(zhàn)斗力,當年和郭鵬面對面對線的時候是如何的慘敗,他還記得。 他記得蜀軍是如何在魏軍的進攻之下全面潰敗的,他很清楚,要論野戰(zhàn)的戰(zhàn)斗力,蜀軍不如魏軍,若不借助地利,這仗根本就打不起來。 如今魏軍謹小慎微,明顯是在做長遠打算,他甚至不知道下一次魏軍再來進攻的時候到底是什么樣子。 面對這樣的境地,坐擁劍閣險關的吳懿愁眉不展。 而沒等他憂慮多久,魏軍卷土重來。 這一次,真的如同吳懿所擔憂的那樣,魏軍進化了,他沒有直接頂著大盾往前沖,而是采用了投石機發(fā)起超遠距離的打擊。 至少是蜀軍的弓矢根本夠不到的距離上發(fā)起的打擊。 攻擊內(nèi)容也是蜀軍聞所未聞的。 巨大的石塊在天上飛舞,劃過漂亮的弧線,狠狠的墜在了關城內(nèi)外,給關城內(nèi)外帶來巨大的打擊,給蜀軍的士氣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這還不算,還有一種武器,一種會發(fā)出可怕的如雷霆一般的響徹云霄的劇烈聲響的武器。 這種武器宛若炸雷一般就在蜀軍士兵身邊炸響,不僅聲音響,劇烈的氣流還裹挾著可怕的暗器,鐵砂碎石之類的,一瞬間就嚇傻了整個關城上大部分士兵。 接二連三不斷響起的炸雷之聲就算沒有直接炸死,但是也震聾了蜀軍士兵的耳朵,飛濺的碎石和鐵砂給蜀軍士兵帶來了嚴重的擦傷,或者是眼睛嘴巴里的傷勢,瞬間就能把人變成廢人。 爆炸產(chǎn)生的氣流在相對狹小的空間內(nèi)還能把蜀軍士兵從城樓上炸飛出去,摔下城樓,死的透透的,一動不動。 與之相比,更可怕的影響在于突如其來的劇烈爆炸聲實在是太響了,不是嚇一跳的程度,而是會把人給嚇瘋甚至嚇死。 就那一爆炸,直接就把人嚇死了。 吳懿的一名親將和幾名親兵就這樣給活活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