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
公孫康不知道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當然柳毅也不知道。 不過柳毅卻建議公孫康立刻把他所能掌握的糧食全部收集管理起來,然后緊急收購一部分糧食進行儲存,手里必須要有糧食。 必要的情況下,向高句麗,扶余還有三韓之地征集購買糧食,受傷的糧食越多越好,以備不時之需。 不管怎么說,軍隊的糧食要保證供給,不能讓軍隊都沒有糧食吃,軍隊有糧食吃,就能保護公孫氏,要是軍隊都沒得吃了,那就完了。 另外柳毅還建議公孫康,務(wù)必要往遼西郡方向探知是否有魏軍的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如果說有的話,這可能就是一場驚天陰謀。 一場為了動搖公孫氏政權(quán)根基的驚天大陰謀。 一場無論如何都已經(jīng)難以挽回的驚天大陰謀。 柳毅不愿意相信這是真的,但是現(xiàn)在看起來,可能最樂觀的情況也不會產(chǎn)生什么奇跡了。 現(xiàn)在唯一需要確認的就是魏軍的行動,如果真的有魏軍的行動,那么公孫氏政權(quán)就真的危險了。 可盡管如此,讓柳毅向公孫康建議把這件事情告訴公孫度讓他有所準備的時候,公孫康還是遲疑了。 “父親生病未起,現(xiàn)在讓他知道這種事情不是在增加他的煩惱嗎?醫(yī)者說要讓父親靜心休養(yǎng),不能讓父親受到刺激,這種事情一旦告訴父親……不行不行,現(xiàn)在絕對不能告訴父親!” “可現(xiàn)在不告訴君侯的話,我們還能等到什么時候?萬一……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 柳毅已經(jīng)不敢說下去了,而公孫康也不敢聽下去了。 “不管怎么樣,現(xiàn)在不能說,但是我么要做些準備,柳公,煩請您整頓軍隊,現(xiàn)在就開始cao練軍隊,檢查軍備,做最壞的打算,萬一這真的是……我們必須要做好準備?!?/br> 公孫康滿臉都是苦澀。 如果這不是意外,如果這不是偶然,如果這是刻意的話…… 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耕種土地等待收獲了,現(xiàn)在只能等,只能撐著,只能熬著,熬到明年春天才能耕種糧食。 遼東本來就苦寒,糧食產(chǎn)量低,人們普遍吃苦,所以面對之前短暫的繁榮才如此癡迷。 一朝夢醒,現(xiàn)在更加面臨沒有糧食的情況,這個情況之下,他們能撐到明年糧食收獲嗎? 公孫康真的不敢往下想。 當然了,柳毅也不敢往下想,他完全不希望他所推斷的是真的。 可是這就是真的,而且,還是柳毅和公孫康完全無法應(yīng)對的事實,甚至他們都完全不知道。 魏軍大軍已然兵分三路進攻遼東了。 張飛和太史慈已經(jīng)先期出發(fā),最晚出發(fā)的是于禁的主力。 他們在九月十三出發(fā),主力是三萬廣陽大營的營兵和少量各地的精銳守備兵,他們在漁陽港口登上船只,揚帆起航,浩浩蕩蕩開往遼東半島。 張飛在九月初二就率領(lǐng)他的一萬精騎奔赴遼西郡,在遼西郡和田豫會合。 田豫按照郭鵬的直接命令,留下了一支軍隊在他經(jīng)?;顒拥牡胤嚼^續(xù)演武,搞威懾,以此震懾和迷惑公孫氏,自己則悄悄率領(lǐng)一支精銳和張飛合兵一處,繞道大草原直奔玄菟郡而去。 這條路線,鮮卑終結(jié)者·張飛曾經(jīng)走過一段。 為了追殺鮮卑人,幽州以北的大草原到處都有張飛的蹤跡,這條道路也由臨淄營密探專門走過,繪畫了路線圖,記錄進了參謀臺的檔案之中。 太史慈的海軍則在九月初四揚帆起航,直奔朝鮮半島而去。 這條路線,太史慈也走了很多遍。 數(shù)年間,他從朝鮮半島上擄掠了三萬多人,攻滅了好些個部落,使得他的兇名在朝鮮半島初步傳揚。 朝鮮半島上的韓人一聽說太史慈來了,都嚇的滿地亂竄。 等于禁出發(fā)的時候,張飛和太史慈都已經(jīng)出發(fā)過了,于禁因為要整頓軍隊,行動比較慢,不過上了船之后,那速度就比較快了,也比較輕松。 靠近海岸線的地方,海浪也不是太劇烈,暈船現(xiàn)象也不是很嚴重,至少于禁練的三萬營兵都上過船,做過演習(xí),暈船的數(shù)量不多。 當然也有暈船的,體質(zhì)問題,趴在船上吐得昏天黑地甚為凄慘。 無獨有偶,郭瑾和他的一群小伙伴們也深受此害,他們之中只有一個陸議因為出身江東熟悉水性,稍微好一點,其余所有人都吐得昏天黑地。 身體最強壯的關(guān)平吐得是最厲害的,臉色發(fā)青,都直不起身子,郭瑾還算好一點兒的。 一群人吐得直不起身子,陸議忙里忙外照顧這群口吐芬芳的同伴。 正在忙碌間,于禁帶人過來了,給這群吐得昏天黑地的小子們帶了一點藥,可以稍微減緩暈船的癥狀。 郭瑾等人喝了這些藥之后,才感覺好了一些,第二天又喝了幾頓,才算是在船上站穩(wěn)了腳跟。 于是郭瑾就去找于禁表示感謝。 “殿下不必如此,當初臣帶著這幫新兵蛋子上船熟悉水性的時候,就有一些人無論如何都難以適應(yīng),總是吐,后來臣問了華大醫(yī),大醫(yī)弄了一個藥方給臣,這才算是把這幫新兵蛋子帶出來了?!?/br> 于禁笑了笑。 “那還是要感謝于將軍,此番我等本就是前來觀摩學(xué)習(xí),已經(jīng)給于將軍帶來不小的麻煩了,請于將軍不要介懷?!?/br> 郭瑾向于禁行禮。 “陛下信任臣,臣只會覺得榮幸,臣必竭盡全力保護殿下安全?!?/br> 于禁連忙起身回禮。 開玩笑,太子隱藏身份到他軍中觀摩學(xué)習(xí),參與這場戰(zhàn)事,這對于他來說,可是意外之喜。 太子在此之前可從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從來沒有去過哪支軍隊里面觀摩學(xué)習(xí),還親自參加過戰(zhàn)爭,第一次,就是在他所負責(zé)的這支軍隊里,這充分體現(xiàn)出了皇帝對他的信任。 于禁高興還來不及,怎么會覺得麻煩! 太子,和他身邊的那些伙伴們,這絕對是郭鵬為太子準備的班底。 這些人只要不犯什么錯誤,將來必然都是郭瑾手下的重臣大將,而這樣一批人現(xiàn)在都來到自己這邊,這是何等的信任? 當今天子對太子的重視和栽培那是不遺余力的,每次一次他的地位一確定,都會立刻確定太子的地位,告訴天下人,他選擇的太子就是郭瑾。 平日里對太子疼愛有加,對太子多加訓(xùn)練栽培,請大儒為太子授課,讓太子早早的成家立業(yè),這已經(jīng)是很明顯的訊號了。 郭瑾只要不犯大錯,并且不早死,必然是下一任天子。 而郭鵬把下一任天子放在他于文則身邊,讓他帶著太子熟悉行軍打仗之事,指點用兵的基本原則之類的,這是很明顯的讓他在太子這邊留下一點好的印象分。 雖說這歷朝歷代都有天子對太子的疑慮和猜忌之類的,天子更是特別忌諱太子接觸軍隊染指軍權(quán),也忌諱太子和掌權(quán)掌兵的高官大將產(chǎn)生聯(lián)系,但是郭鵬這邊對待郭瑾好像并非如此。 而且于禁這里還有點特殊情況,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