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
拔奇一死,帥旗一倒,高句驪人基本上就崩潰了。 一望無邊際的大荒原上到處都是亂跑的高句驪人馬。 一個兩個三個,或者成群結(jié)隊的逃跑,或者單人狂奔,在大荒原上和魏軍騎兵共演一場生死時速。 真的要命的那種。 叫死亡游戲或者也不錯。 結(jié)果當然是不言而喻的。 這一部分試圖逃跑的被魏軍騎兵輕而易舉的追殺殆盡。 剩下的大部分都被包圍起來,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上扔了武器和盔甲,成為了俘虜。 與這群數(shù)量龐大的俘虜一起被魏軍繳獲的還有堆積如山的軍械物資和糧草兵器等戰(zhàn)利品,甚至還有不少質(zhì)量不錯的戰(zhàn)馬。 這場大戰(zhàn)持續(xù)了約一個半時辰,于禁成功率軍全滅了這支高句驪軍隊的主力。 稍微整頓戰(zhàn)場然后派人把俘虜和戰(zhàn)利品送回去之后,于禁整頓軍隊,埋鍋造飯,吃過飯之后稍事休息,趁著天色沒有黑下來又行軍了一段路,才安營扎寨休息。 他可不想浪費一點時間,盡快消滅高句驪,就能節(jié)省一些糧食,給后勤部隊減輕負擔。 魏軍現(xiàn)在進軍的糧食都是這段時間從幽州還有青州走海路運輸?shù)?,遼東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之前遭到了很大的破壞,一時間難以恢復,現(xiàn)在的糧食都是內(nèi)地運輸而來,能用來進行戰(zhàn)爭的比較有限。 利用這有限的糧食打出最好的戰(zhàn)果,這就是于禁的目標。 看起來,這個目標已經(jīng)快要實現(xiàn)了。 粗略的估計一下,這一戰(zhàn)魏軍最少殺死了四千高句驪人,剩下的少部分被追殺了,大部分都被俘虜了,被俘虜?shù)臄?shù)量絕對接近兩萬。 這樣龐大數(shù)目的士兵被俘虜數(shù)量,于禁已經(jīng)斷定,這就是高句驪的主力,主力既然被消滅,那么丸都城自然沒有多少守備力量,只要率軍長驅(qū)直入,自然可以就此摧毀高句驪。 這場仗打的,真是痛快! 于禁感覺自己好久沒有打那么令人感到痛快的野戰(zhàn)了。 于禁是痛快了,張飛也痛快了,但是伊夷模和伯固一點都不痛快。 伊夷模抵抗扶余軍隊使用的是偏師,大部分士兵都是臨時集結(jié)的,戰(zhàn)斗力有限,手下只有一兩千精銳。 大部分精銳都被拔奇帶去對抗魏軍了,因為伯固認為魏軍絕對比扶余軍隊要強。 他們和扶余人是老對手老冤家了,彼此都很熟悉對方的戰(zhàn)術戰(zhàn)法,不存在無法戰(zhàn)斗的,所以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是拔奇那邊更加危險一點。 所以伊夷模只能硬著頭皮帶著非主力部隊去迎戰(zhàn)扶余人的精銳部隊。 說真的,打起來還是挺艱難的。 大家彼此知根知底,互相有幾把刷子互相都知道,所以怎么看也不會是那種隨隨便便就能把對方打爆的那一種。 扶余王親自領兵,雖然伊夷模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甚至一度將扶余王圍困,但是扶余軍隊的優(yōu)勢還是顯露出來,在僵持作戰(zhàn)之中,高句驪軍隊的傷亡率不斷增加,兵力補給不足,漸漸顯露出了頹勢。 扶余軍隊卻得到了充分的補充,士氣也還足夠,所以越打到后面,高句驪就越是后勁不足,扶余人則是越戰(zhàn)越勇。 伊夷模無奈之下只好向丸都城求援,希望伯固可以緊急總動員一次,再給他送點軍隊來,否則真的難以抗衡扶余軍隊的入侵。 伯固得知了伊夷模的求救之前就開始緊急總動員了,以往不曾納入征兵范疇的十五歲以下的男子和五十歲以上的男子都被納入了征兵范疇之內(nèi)。 一波迅猛的強征浪潮之后,幾乎把整個高句驪的男人都給征兆一空,運送軍需物資這種事情就只能交給青年女子來做。 高句驪正面臨著立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緊急狀況。 迅猛的征兵浪潮為高句驪再次征集了差不多一萬名士兵,雖然都是老弱病殘了,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為了抗擊侵略,伯固也是不顧一切,二話不說就派了三千人前去支援伊夷模,剩下的七千人想了想還是留給拔奇比較好。 他到底還是清醒的認識到魏軍遠比扶余軍隊要難對付,所以才讓經(jīng)常帶兵征戰(zhàn)的大兒子拔奇去對付魏軍,現(xiàn)在,他無比渴望知道一個好消息,一個哪怕是戰(zhàn)成平手的好消息。 可是天公不作美,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很顯然,這一次,伯固依然沒能超脫這個范疇。 魏軍殺到了他的面前來。 延德三年三月初,魏軍進軍到了丸都城附近,一舉摧毀了丸都城周圍的所有軍事防御設施,把丸都城完全孤立。 張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領騎兵突進,率先摧毀所有防御設施,然后帥兵四下包圍了丸都城,于禁指揮主力在后全速趕來,也很快抵達了丸都城,將丸都城徹底包圍。 這一次,于禁依然是四面包圍丸都城,不留一絲縫隙,就是要把丸都城全面包圍,把里面的人一網(wǎng)打盡。 丸都城坐落于一處山丘之上,有地勢的優(yōu)勢,于禁派兵攻打則需要佯攻,略為艱難,所以于禁下令投石機組快速組裝,準備用投石機攻打丸都城。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伯固愣了好久,然后不相信的親自登城來看,一看之下,頓時大驚失色。 魏軍真的來了。 既然魏軍來了,那也就證明…… 拔奇完了? 這是再明顯不過的因果關系,但是伯固無論如何都不愿意相信。 于禁似乎猜測到了伯固的心理,于是利用投石機把之前砍下來的拔奇的腦袋打包扔進了城池里,附帶了一份勸降信,勸伯固立刻投降,否則一旦被魏軍攻破城池,必然雞犬不留。 拔奇的腦袋被扔進了城池里,不少守城士兵都認出了這位經(jīng)常帶著他們東征西討的大公子,可是現(xiàn)在這位大公子不是凱旋而歸,而是被砍下了腦袋,成為了別人的功勛和威懾用品。 伯固當場就暈了過去,城頭一片混亂。 當天魏軍沒有攻城,而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陌矤I扎寨,把占地面積并不廣的丸都城穩(wěn)穩(wěn)的包圍住,然后埋鍋造飯,安安穩(wěn)穩(wěn)的吃飯。 養(yǎng)足了精神,好在明天正式攻城。 當天晚上,暈倒的伯固蘇醒了,抱著拔奇的腦袋大哭不止,誰勸都沒有用,哭夠了,伯固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 “整兵備戰(zhàn)!我要親自帶兵出城!為我兒報仇!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伯固強烈要求親自出城和魏軍決戰(zhàn),被臣下和將軍們強烈勸阻。 大家都認為拔奇率領精銳都打不過魏軍,足以證明魏軍不是他們可以戰(zhàn)勝的,他們這些老弱病殘當然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無論如何面臨的只有一條路——投降。 “他們殺了我的兒子,難道還要我投降嗎?誰敢說投降,我就要誰的腦袋?。 ?/br> 伯固失去了理智,強烈要求整兵出戰(zhàn),部下再勸他堅守山城使魏軍無法快速突破,再派人去聯(lián)絡伊夷模讓他回援,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伯固大怒,斬殺了阻止他出戰(zhàn)的臣下,其他人戰(zhàn)栗不安,眼看著無法勸阻,只能硬著頭皮跟著他出去,離開險要的地勢,和魏軍逆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