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
延德五年九月中旬,皇帝郭鵬率軍抵達了鄴城,曾經(jīng)的魏公國和魏王國的都城。 他在這里休整了幾日,接見了一些負責大軍后勤工作的河北基層官吏,褒獎了他們,并且給一些人現(xiàn)場升職。 這群人里面有一個和倉儲對接的縣吏,叫做劉狄。 他出身貧苦,是走村長鄉(xiāng)長的升遷道路起家的黎庶子弟,然后因為做出了一點成績,被選去太學(xué)讀書,回來以后在縣里面做縣吏。 這次后勤行動之中,這名縣吏直接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加入了運送隊伍之中,參與非常艱苦的運送工作。 其中一個兒子還因為過度勞累,在過一條河的時候不慎跌落水中淹死。 他非常悲痛,但是時值戰(zhàn)爭最劇烈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能離開崗位,他就堅守崗位,連兒子的尸體都無法親自帶回家,還要托人幫忙。 郭鵬聽后,十分感慨,握著他的手寬慰他。 “我魏能有你這樣的官員,何愁國家不能興盛呢?你為了國家戰(zhàn)事付出了太多太多,令孤不甚感慨。” “臣深受陛下恩德,能讀書識字做官,已經(jīng)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不敢不以死回報陛下恩德?!?/br> 劉狄一邊流淚一邊表態(tài)。 郭鵬更加感慨,于是當場決定晉升他為鄴縣縣令,原來的鄴縣縣令則調(diào)任他職。 在場的官員們有不少人都面露驚異之色,包括劉狄自己也面露驚訝之色。 郭鵬是要變更一直以來郭魏政權(quán)內(nèi)部通行的規(guī)則嗎? 長期以來,雖然未曾見于明文之中,但是這條規(guī)則是存在的,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 黎庶出身的泥腿子們就算入了太學(xué)讀了書,最多也只能做到縣一級別的輔佐官吏,不能做一縣主官以上的官職。 也就是永遠都不能出任一千石以上的地方職位和中央職位。 這是一條魏帝國官場的潛規(guī)則。 從郭魏政權(quán)還不是那么強大的時期開始,這個規(guī)則就已經(jīng)開始運行了。 限制黎庶出身的泥腿子們的上升之路,從而換取士人對這一現(xiàn)象的默認和無視。 因為郭鵬要搞鄉(xiāng)村制度,要大量的基層官員幫他搞屯田事業(yè),士人們雖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也無力阻擋,只能見好就收,享受他們的高人一等。 畢竟他們沒有那么多的人口可以覆蓋整個魏帝國的每一個鄉(xiāng),每一個村,他們也不屑于做那么低等的職位。 誰愿意一天到晚和泥腿子們在一起,還要天天和泥土打交道,搞的一身餿味。 可是現(xiàn)在,這個事情似乎發(fā)生了改變——郭鵬好像要對這個規(guī)則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這就讓他們感到很意外了。 雖然這個縣吏的確是立下了功勞,甚至為此還失去了一個兒子,但是,這能和大家一起定下的規(guī)則相提并論嗎? 那個已經(jīng)運行了很久的規(guī)則,難道會被放棄掉嗎? 他只是失去了一個兒子,我們卻要失掉我們高高在上的地位??! 有些人的心思頓時就活泛開了,看看皇帝,再看看劉狄,眼中滿是不善,滿是怒火。 和劉狄一般出身的黎庶官員們則是激動萬分,心中充滿了渴望,覺得如果真的讓劉狄成功擔任了縣令,則他們未來都有更上一層樓的希望了。 既然做了官,誰不想更往上走? 誰愿意一輩子只在縣里面打轉(zhuǎn)轉(zhuǎn)? 而且魏國官員都有任期,包括村長鄉(xiāng)長和一切地方官員在內(nèi),任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然后就要去其他地方做官,再來五年。 若是不能晉升,就要一直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換一個地方做一次官,再來五年,再來一次輪回,一直都看不到晉升的希望。 這是很多官員失去進取之心轉(zhuǎn)而變得庸碌無為甚至變成貪官污吏的原因之一。 但是現(xiàn)在,皇帝似乎打算為他們撕開一條口子,讓他們看到希望。 一縷希望之光從看不到光芒的黑幕之中綻放出來了。 但是,遮住光芒的黑幕,正是士人們賴以為生的畫皮啊。 皇帝居然要撕破他們的畫皮,讓這群泥腿子出身的卑賤之人擔任和他們一樣的職位? 開什么玩笑! 我們是高高在上的士人,家中世代為官,最起碼也是世代兩千石的高官,天生下來就是為了統(tǒng)治這些泥腿子的,這些泥腿子如何能踩到我們頭上? 有人想站出來質(zhì)疑這個決定,但是面對皇帝的威勢,他們又不太敢。 剛剛打了那么大的勝仗的皇帝,剛剛滅了兩個族的皇帝,這……真的不太敢。 他們相當矛盾,想上,但又不敢上。 可事關(guān)大家的利益,若是這個時候不站出來質(zhì)疑,萬一以后真的變成慣例了,那可怎么辦? 大家的特權(quán)將會遭到侵犯,政治地位將會遭到動搖,那么多年辛辛苦苦壟斷的文化優(yōu)勢也將面臨挑戰(zhàn)。 現(xiàn)在退一步,誰知道到時候皇帝會如何的得寸進尺? 現(xiàn)在做縣令,以后萬一做了郡守呢?乃至于刺史和中央官職呢? 一群人私下里交換了一下眼神,覺得應(yīng)該站出來,卻誰都不敢?guī)ь^站出來。 眼看著這件事情就要塵埃落定,兵部員外郎周琛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陛下,以我朝慣例,劉狄這種出身的官員素來只能在縣中擔任縣吏,從來沒有超出過這個層級,劉狄立功,可以賞,但是升職這種事情,未免……牽扯太大,請陛下三思?!?/br> 有人站出來帶頭,頓時就有幾個膽子大的也愿意站出來了。 “陛下,此事牽扯過大,若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恐怕難以收拾?!?/br> “陛下,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既然立下,就該用上,否則若人人不守規(guī)矩,國將不國?!?/br> “請陛下三思?!?/br> 三個人站在了周琛身后,表示對他的支持。 然后整個場面的氛圍就變得非常險惡了。 黎庶出身的官員們面露不快之色。 有的還咬著牙,面色漲紅。 有的則干脆對著這批士人官員露出憤恨的表情,似乎要是有機會的話就打算上前撕咬他們,將他們狠狠地揍一頓之類的。 這當面打壓任誰也受不了。 當然也有袖手旁觀不出聲的,主要是皇帝還沒發(fā)話,所以他們都不敢站出來,生怕話說的不對皇帝的口味,然后被皇帝懲戒。 大家都在皇帝手下當官有些時日了,對這位皇帝的某些處事手法也并不陌生,所以看到勇士站出來為他們爭取利益的時候,還是很感動的。 不過感動歸感動,該看戲還是要看戲。 不然萬一被皇帝爆破了,該到什么地方說理去? 果不其然,皇帝看著這四名官員,勃然大怒。 郭鵬狠狠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幾。 “荒唐!我魏國素來賞罰分明,劉狄為國事失去了骨rou血親,把國事放在家事前面,一心為國,此等盡職盡責之人,若不使其身居高位,如何正國風?我魏國法里那一條寫明了他不能做縣令?你們拿出來讓孤看看!”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