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
感受到郭鵬的深遠布局,郭瑾大為驚嘆。 “父親深謀遠慮,兒子拜服!” 郭鵬搖了搖頭。 “和一幫人中之龍過招,正常的交鋒是沒有辦法的,為父也不是什么經天緯地之才,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他們不知道的東西,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的東西,以此取得優(yōu)勢。” “這樣啊……” 郭瑾緩緩點了點頭。 “咱們的智計相差不遠,不能說誰一定比誰聰明,我們所能依仗的,就是他們不知道而我們知道的東西。 因為不知道,就無法設防,因為不能設防,就不知道該怎么應對,就會被一舉擊潰,這不是聰明與否就能決定的。” 郭鵬笑道:“這就是咱們唯一的勝機,抓住這個機遇,才能翻盤取勝,否則,這一步就是為父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因為有了這些他們不知道的東西,為父才能繼續(xù)走下去,盡管如此,為父也不知道能走到哪里,但是為父知道,為父做不到的,你也做不到,后世子孫就更加艱難?!?/br> “父親一定能徹底戰(zhàn)勝他們?!?/br> 郭瑾毫不猶豫的確認道:“就像父親徹底消滅了鮮卑一樣,天下之大,沒有人是父親的對手,兒子堿性!” “哈哈哈,沒那么容易啊。” 郭鵬笑了笑,又搖了搖頭:“讓紙張普及,是為父之前就在做的事情,紙也不是什么稀罕東西,現在忽然可以普及,雖然意外,也不算完全的出乎意料,所以能辦到,這并不難。 但是標點符號一旦出現,就是在挑戰(zhàn)他們的承受極限了,所謂家法,無非就是如何斷句是他們說了算,現在用上標點符號,就是從此不讓他們隨意cao作斷句。 圣人文章表達有了統(tǒng)一的解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沖擊,變家法為國法,若要強行通過,僅僅只是承認他們的官學地位,給他們正統(tǒng)身份,可能還是不夠的。 必須還要經過一番博弈,還要給他們一些超乎尋常的東西用做交換,輔以武力威懾,這樣才能讓他們接受,并且承認?!?/br> 郭瑾覺得這樣做是必然的。 “那父親打算怎么做?” “為父統(tǒng)一五經,罷黜九家家法,就是把不聽話的九家家法給罷黜了,把大部分難對付的家族給罷黜了,留下的都是為父方便控制的,所以目前來說,他們都是站在為父這里的。 而且他們都是官員,比起那些沒有做官的德高望重的【名士】,他們好對付一點,也容易被為父cao控,比如袁氏,只有袁嗣一家子人,是死是生,都在為父一念之間。 袁嗣,就是這新的五個家族里,最容易對付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父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拿下袁嗣,讓袁嗣不敢反抗,乖乖接受《易》的標點標注,來做這個領頭人,至于其他四家……” 郭鵬沉默了一會兒,便看了看郭瑾:“阿瑾,你覺得其他四家里,哪一家最好對付?” 郭瑾思考了一會兒。 “孔氏?!?/br> “為什么?” “因為就算父親把五家經典施教權完成標點標注,變家法為國法,孔氏的地位也不會改變,教的還是儒學,我魏官方認可的學術,還是儒家學術,不是法家道家墨家。 孔氏作為孔子后人,尊榮的地位不會改變,家族核心利益不會受損,只要父親讓孔氏知道他們的地位、爵位一如往昔,依然可以享受世襲罔替的待遇,則孔氏必然不會劇烈反抗?!?/br> 郭瑾的回答讓郭鵬點了點頭。 “沒錯,第二個能拿下的家族,就是孔氏,孔氏家族素來看得懂大勢,不會螳臂當車,那么接下來,還有荀氏,桓氏,和賈氏,阿瑾,你覺得為父該怎么對付他們?” “對付他們的話……最好對付的,應該還是荀氏,荀氏遭遇過父親的打擊,勢力衰微了好幾年,一朝奮起,想要重新振作,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父親可以趁此機會拿下荀氏,而且,荀仆射素來都很聽從父親的命令,從未有過違背父親命令的舉措,他應該是害怕父親的,只要父親恩威并施,拿下荀氏并不難?!?/br> “說得對?!?/br> 郭鵬站起了身子,雙手背向身后走到了奉天殿的大門口。 “荀攸畏懼我,荀氏也畏懼我,荀彧之死給他們帶來的是深切的恐懼,他們知道我會殺人,也敢殺人,所以只要我活著,荀氏就會和袁氏一樣,不敢違逆我?!?/br> 說著,郭鵬又轉過了頭,看向了跟在自己身后的郭瑾:“現在,就剩下賈氏和桓氏了,桓氏是帝師起家,數代人精研歐陽尚書,賈氏則是放棄了其余家法,專選周官,都不好對付?!?/br> “父親為什么會選擇賈氏和桓氏呢?” 郭瑾忽然詢問道。 “為父也沒有多少選擇啊?!?/br> 郭鵬搖了搖頭:“愿意合作的當然有,但是有分量有名望能鎮(zhèn)得住局面的,不多,賈逵和桓典本身的能力也不錯,為父也就看中了他們。 阿瑾,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就算是為父,也沒辦法把所有一切都掌握在手,大敵當前,選擇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沒有選擇。” 這話是實在話,如果凡事都有很多選擇,郭某人當年也不用死盯著袁術,還要不斷的攛掇袁術的野心讓他稱帝,最后跳反。 很多選擇,都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只能從這些不算選擇的選擇里選擇一個相對較好的,不那么惡心的。 郭瑾默然無語,他知道郭鵬說的是真的,也是對的。 所以,面對沒有選擇的選擇,他們父子兩個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能奠定勝局。 眼下,郭鵬的第二段戰(zhàn)略是一個三步走戰(zhàn)略。 先是紙。 然后是標點符號。 最后才是印刷術。 紙是最好解決的,因為這玩意兒不是個新鮮事物,但凡是文人就沒有不知道紙的存在,將之推廣全國亦非難事。 標點符號對于士人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沖擊,但是對于郭某人來說,在統(tǒng)一五經之后更進一步,看起來并非是蓄意已久,更像是順勢而為。 徹底斷絕以后還有家法誕生的可能,把那些家法試圖東山再起的希望完全掐滅。 隱藏住根本目標,把根本目標秘而不宣,等最終實現真正目標之后,人們才會意識到—— 啊,原來是蓄謀已久啊。 但是到那個時候再想反抗,也來不及了。 大局既定,就算全面撕破臉皮,也還是會有愿意站在他這邊的人,而那些不愿意站在他這邊的人,所面臨的自然是殘酷的迫害。 到那時,士人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未必就能起到很大的效果。 人的底線是一點一點突破的,只要突破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直到被突破底線成為常態(tài)。 所以皇帝想要迫害自己的臣子,并不難,除非他決定造反。 郭某人的麾下,沒有敢于造反的,要是有,那反倒輕松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