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
根據(jù)哲羅國方面得到的準確情報來看,注輦國是打算武裝一支人數(shù)在三千以上的主力核心部隊。 以這支核心部隊為主,然后輔以數(shù)量龐大的一般性部隊,和哲羅國打一場決戰(zhàn),消滅哲羅國的主力部隊。 一舉把哲羅國的抵抗力量打殘掉,確立對哲羅國的軍事優(yōu)勢,最終吞并哲羅國。 通過三次戰(zhàn)斗,注輦國方面認為他們已經(jīng)充分感受到了新裝備的強力和哲羅國軍隊的脆弱。 另外,哲羅國情報方面還得知來自東方國家的海商正在向注輦國推銷另外一種新式兵器,是一種長桿式的兵器,目前不知道該怎么在戰(zhàn)場上使用,但是注輦國非常感興趣。 得知這樣的情報之后,哲羅國王徹底慌了,他意識到如果任由局面繼續(xù)發(fā)展下去,他很快就會遭遇到下一次失敗。 如果他堅持和注輦國的軍隊打野戰(zhàn),正面對戰(zhàn),那么很有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如果要改變,必須要做出一些應(yīng)對措施。 比如裝備更多的遠程攻擊兵器,放棄平原據(jù)點,堅守要塞、城池,不和注輦國軍隊打野戰(zhàn),而要打防守作戰(zhàn)等等的方式。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找到那個東方海商,打探一下他們的情報。 要是能達成合作,那就爭取和他們也達成合作,也要擁有同樣的兵器來對付注輦國,否則一直吃虧可不是個事兒。 要是無法達成合作…… 那就出兵滅了他們! 反正就是一群商人,人數(shù)再多又能有多少?武器精良又怎樣?人海戰(zhàn)術(shù)淹死你們! 只要失去了這個武器的來源,注輦國的新式兵器遲早會消耗一空。 兵器是消耗品,是會消耗的,每次戰(zhàn)爭都會消耗很多,這不是什么秘密。 海商自然是要賺錢的,自然不可能輕易把制造工藝交給注輦國,注輦國現(xiàn)階段只能購買,還不能自己鍛造。 只要趕在他們掌握了鍛造技術(shù)之前解決掉東方海商的問題,局面就將回歸平衡。 哲羅國王和身邊的智囊們商量出了這樣的應(yīng)對方針,然后立刻開始行動。 派遣得力人手到邊境整軍,堅壁清野,堅守要塞、城池,放棄平原據(jù)點,毀掉道路、橋梁、房屋、水井等,給注輦國的侵犯制造障礙。 然后,讓內(nèi)線想方設(shè)法得到東方海商的訊息,爭取與之會面,達成協(xié)作,并且刺探他們的力量和真實目的,以便做兩手準備。 這樣的決議完成之后,哲羅國開始了行動。 而另一方面,注輦國卻因為大勝之后的傲慢,錯失了乘勝追擊的機會。 等他們再次集合起來向哲羅國境內(nèi)前進,準備打秋風的時候,卻驚訝的發(fā)現(xiàn)對方在國境一帶實施了堅壁清野的戰(zhàn)術(shù)。 所有平地上的村莊聚居點都消失不見了,道路被毀壞,橋梁也被拆毀,水井都被塞住了,他們無法得到任何給養(yǎng),需要面對的就是哲羅國的要塞和城池。 只有一千多人的軍隊當然談不上圍攻一座城池,本身的計劃也沒有這一條,于是注輦國的軍隊只能灰溜溜的撤了回去,把消息告訴了國王。 注輦國王非常驚訝,也很生氣,覺得哲羅國都是一群廢物,一群膽小鬼,于是加快了組建強力軍隊討伐哲羅國的進程。 而這一消息也被王海波得知,并且告訴了郭珺。 郭珺頗有些驚訝。 “如此說來,那個哲羅國的國王還是有點本事的,正面打不過,就堅壁清野,拒絕野戰(zhàn),這種執(zhí)行力度還是挺強的,可見其政府組織比較有效,若不是強有力的打擊,很難覆滅之。” 郭珺對這個國家的評價比較高,又開口道:“比注輦國要好,一朝勝利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br> 剛剛打了幾場勝仗就飄起來不知道誰是誰,放話說要武裝一支強大的軍隊徹底消滅哲羅國,要徹底吞并哲羅國,這口氣真大。 就這架勢,看來是難度不小,就算給他們?nèi)课旱蹏奈溲b,也不見得能辦到。 王海波重視的則不是這些消息。 “公子,前兩天,我在返程之前,有哲羅國的人接觸我?!?/br> “哦?” 郭珺有些驚訝:“在注輦國的國都?” “是的,就在國都,對方好像是個在注輦國有些身份的人,不知道是花錢買通了,還是原本那個參贊就是哲羅國的細作,兩個人偷偷來拜訪我,說想要為哲羅國購買咱們的兵刃?!?/br> 王海波說完,郭珺思考了一會兒。 “他們不怕你告密?” “他們也怕,但是應(yīng)該是到了別無選擇的地步。” “給你錢了?” “很多?!?/br> 郭珺笑了笑。 “沒想到,注輦國看似強橫,結(jié)果軍事情報都被對方知道的一清二楚,這哲羅國還真不能小看,要是這個時候就把武器賣給他們,注輦國估計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br> 郭珺搖了搖頭:“我要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蚌若是相爭結(jié)束的太快,來不及兩敗俱傷,我這漁翁又如何得利?不可,回絕他們,提供兵器給哲羅國,并且?guī)退麄冇柧氒婈??!?/br> “刀盾矛陣?” “嗯,就是這種簡化的我軍軍陣,教會他們使用,然后告訴他們,哲羅國倉促之間執(zhí)行堅壁清野的戰(zhàn)術(shù),城池內(nèi)存糧不會很多,一旦被包圍,失去退路,人吃馬嚼的,很難說他們能堅持多久。 就算他們能堅持很久,城池久圍也不是什么長久之計,對方一定會派人來解圍,就讓他們守在城下,包圍城池,等著哲羅國的援兵來救援,不打城池,就打援兵?!?/br> “原來如此……這倒是個辦法?!?/br> 王海波很高興,但是很快又覺得猶豫,開口道:“公子這樣幫助注輦國,不擔心注輦國強大了難以控制嗎?注輦國強大了,于我而言也不是好事吧?” “所以要在哲羅國弱勢的時候幫助哲羅國,在注輦國弱勢的時候幫助注輦國,讓兩國相爭啊?!?/br> 郭珺咧嘴笑了笑:“而且不是我說,你難道覺得咱們魏國和他們之間的差距,是他們這區(qū)區(qū)數(shù)年就能彌補的嗎?他們只用區(qū)區(qū)數(shù)年就能比魏國還要強大?” 王海波一愣。 “咱們魏國從前漢的亂世走到今日,那也是父親三十年苦工,加上全國民眾萬眾一心,才有今日,若非父親雄才大略,諸君用命,魏國又如何能有今日呢? 換言之,區(qū)區(qū)一個彈丸小國,給他數(shù)年,又有何妨?我雖然只有一萬軍隊,但也不是不敢與之敵對,以他們這種國力,想要與我雄師抗衡,怕不是癡人說夢!” 郭珺在言辭里絲毫不曾把這個注輦國放在眼里。 他根本不認為區(qū)區(qū)一個注輦國的存在會給魏帝國帶來什么麻煩什么影響。 就算自己只有魏帝國百分之一的力量,但就是這百分之一,也不是區(qū)區(qū)一個彈丸小國可以撼動的。 橫豎不過魏國的一個郡,乃至一個人口大縣,就敢稱王稱霸了? 當年袁術(shù)稱帝好歹也是打敗了袁紹成為天下第一諸侯之后的事情吧? 心懷強大的自信,郭珺完全不在意注輦國會通過他的幫助而發(fā)生什么質(zhì)的飛躍。 就他們這種模式,給他十年都不一定能趕上魏帝國的百分之一。 而給郭珺十年時間,郭珺有信心,自己至少能建立一個十分之一左右大小的魏國。 懷著這種強大的自信,郭珺給王海波以重大指示,扶持注輦國攻擊哲羅國,將兩國的矛盾徹底激化,極大地損傷兩國各自的實力。 然后再派另外一個人接觸哲羅國。 以便于讓郭珺獲取更多發(fā)展的時間。 王海波得到了這一指示之后,就前往了注輦國拜見對方的國王,一方面是給他帶去他訂購的環(huán)首刀,一方面則是把長矛提供給他看,向他推銷魏軍的制式長矛。 注輦國王看了看魏軍的長矛,覺得較為驚奇。 注輦國也是有類似的武器,但是沒有那么長,長桿也沒有那么硬實,矛尖當然也不可能那么銳利,各種意義上都不能和魏軍的長矛相比。 話雖如此,但是新式武器該怎么使用,該怎么在軍隊里推廣,效果好不好,這也是個問題。 “雖然看起來很不錯,威力很大,但是該怎么使用?或者說該怎么裝備給軍隊,又該如何用來戰(zhàn)斗?那么長的兵刃,一個人怕是不太好使用,對吧?” 注輦國王也不是不懂軍事的土包子,相反,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jīng)征戰(zhàn)沙場。 王海波笑了。 就怕你不問。 “我們國家的軍隊使用這種長矛當然不是單獨使用的,而是配合刀和盾牌一起使用的。” 王海波從國王的衛(wèi)隊里挑選了幾名士兵,讓他們拿著大盾,環(huán)首刀和長矛,現(xiàn)場演示了一下魏軍基礎(chǔ)軍陣的配合。 “我們魏國的軍隊并不看重個人的勇武,而更加看中各兵種之間的配合,盾兵,刀手和長矛手,是需要互相配合,結(jié)成一個軍陣再上戰(zhàn)場打仗,單獨裝備長刀,意義不大?!?/br> 王海波看似很輕松的解釋了一下魏軍的戰(zhàn)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