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
郭瓊忽然間說出這樣的話,語氣驟然上揚,叫郭鵬一時間沒有反應(yīng)過來。 等到反應(yīng)過來,郭鵬悚然一驚,為之愕然,立刻轉(zhuǎn)過頭驚慌地看著郭瓊。 “阿瓊,你怎么會這樣想?我怎么會……” 話到嘴邊,忽然沒了。 郭鵬忽然不知道該說什么,該怎么說。 因為郭瓊已經(jīng)在掉眼淚了。 一滴一滴的往下掉。 “是這樣嗎?父親?” “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才會放下手里的政務(wù)從前朝花上一炷香的時間來到內(nèi)宮看一眼我的尸體?” “你會為我的死感到悲傷嗎?” “我真的有父親嗎?” 這些問題像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一般扎向了郭鵬的心臟,成功破防,把他冰冷如鋼鐵一般的心防扎穿了。 他從沒像今天這樣慌亂。 打生下來開始,就沒有過這樣的慌亂。 面對千軍萬馬的時候,他都不曾慌亂過。 被袁紹和劉岱兩路夾擊的時候都沒有慌過。 但是這一刻,他真的慌了。 他很想說些什么,有無數(shù)的話語想要說出來,想告訴郭瓊讓他不要那么傻,不要誤會他作為一個父親的心,不要有這樣可怕的想法。 可是話到嘴邊,他居然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因為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那么多年的所作所為,根本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釋的,也根本解釋不了。 如果這樣就能解釋,那么他對孩子們多年的忽視似乎就無足輕重了。 面對兒子的眼淚,【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樣的說辭顯得無比的蒼白和無力,更顯虛偽。 這個時候用大義名分來掩飾自己對于家人的漠視,只是更加徹頭徹尾的無情罷了。 只能更加坐實他郭某人是個虛偽的、無情的人這樣一個事實。 他的兒子和女兒們可能并不在意什么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只知道他們從未得到過完整的父愛。 這是身為父親的郭某人沒能辦到的事情,他無法狡辯。 被親生兒子戳破的這個事實,讓他感到羞愧,感到驚慌,更感到憤怒,他是這個國家最高貴的人,沒人可以這樣質(zhì)問他,親生兒子也不可以! 一會兒時間,憤怒的情緒占了上風(fēng)。 他幾乎想要站起來大吼大叫,以此表明自己并沒有錯,錯的是這個生產(chǎn)力落后的時代,是這個無法承載他的夢想的時代。 錯的是那些貪官污吏,是那些侵占農(nóng)民土地的混蛋,是那些圖謀不軌的野心家,是那些虎視眈眈的蠻夷首腦,唯獨不是他郭某人! 愿意為了國家和民族犧牲自己和家人的郭某人怎么會是錯的? 一己之力打碎歷史的慣性帶著整個國家越過深淵的郭某人怎么可能是錯的? 我是為了天下人,我不是為了我自己你懂不懂?! 我難道是為了自己嗎?! 他的怒火高漲,幾乎就要站起來指著郭瓊破口大罵指責(zé)他不孝了。 可是忽然間,郭瓊吸了一下鼻子,然后雙手撐著地面站了起來,往海邊走了幾步,伸手指向了他的前方——海天一線的大海深處。 “那里,就是我要去的地方,距離魏國有千里之遙,我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模樣,也不知道那里是否能真的建立起來一個符合父親愿望的國度。” 郭瓊的聲音有些哽咽:“這一次過去,大概也不可能再和父親和母親相見了,往返一次難度太大,站穩(wěn)腳跟難度更大,回來一次就不知道能否再回去。 所以我想,我大抵是不會再回來了,也不打算再回來了,若我能立足成功,或許會派遣使者回來進貢,但我自己是不會回來了,所以,父親,咱們父子,就此別過吧?!?/br> 沉默了一會兒,郭瓊轉(zhuǎn)過身子,在郭鵬面前跪了下來,朝他磕了三個頭。 “兒子謝父親生養(yǎng)之恩,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更無法為父母養(yǎng)老送終,兒不孝,只愿來世咱們父子生在和平盛世,父親不再是皇帝,我也不再是皇子,更沒有天下人需要拯救。 來生,兒子不求大富大貴,不求權(quán)勢滔天,只求每餐溫飽,只求一家團圓,只求一家人能在一張桌子上安安穩(wěn)穩(wěn)吃頓飯,只求過生日之時,父親和母親能一起為兒子慶祝。” 說罷,郭瓊?cè)嗔巳嗉t腫的眼睛,吸了吸鼻子,站了起來。 越過郭鵬,向他身后走去。 腳步聲傳來,始終沒有停頓,漸漸的再也聽不到。 郭鵬沒有回頭,郭瓊也沒有回過頭。 于是偌大的陽光沙灘上只剩下郭鵬一個人。 咸咸的海風(fēng)吹在臉上,郭鵬靜靜的聽著海浪翻滾的聲音。 他忽而無力的笑出了聲。 一丁點憤怒的情緒都沒有了,方才滿腹的怒火就和不存在一樣,完全消失了。 剩下的只有無窮無盡的失落與痛苦。 他終于發(fā)現(xiàn),他早已經(jīng)是個徹頭徹尾的封建大家長了。 冰冷,無情,專制。 對家人漠視,是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漠視,并非僅僅是國事的原因。 他影響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也反過來影響了他。 他成就了史無前例的完全體皇帝,這史無前例的完全體皇帝也就成了他。 他是皇帝,皇帝是他,郭鵬這個存在,或許早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名為郭鵬的軀殼罷了,外面是郭鵬的模樣,內(nèi)里,早已是皇帝的實質(zhì),從無改變。 郭皇帝,是一個冰冷、無情、專制的存在,所以郭鵬也是。 他已經(jīng)和皇帝他已經(jīng)和皇帝合二為一,成為一體。 他的國策一定會推動下去,他的分封計劃一定會繼續(xù)下去,華夏民族一定能走出去,走向世界之巔! 以此為標(biāo)志,他將名垂千古! 縱然有人污蔑他,抹黑他,抨擊他,往他的墳前拋去一大堆的垃圾讓他腐臭不堪,可歷史的風(fēng)雨會將他的墳?zāi)瓜此⒁恍?,他終究會得到后人的敬仰,因為他的功績彪炳史冊! 會有人抨擊他,但也一定會有人極力維護他。 有朝一日民智開啟,世人回望歷史之時,一定會瘋狂的崇拜他這位把中華國運推上巔峰的劃時代的帝王! 可是……會有人知道他的孩子們是在如何不情不愿的情況下被他以近乎放逐的方式趕出魏國的嗎? 會有人知道今日,他的孩子與他訣別了嗎? 史書不會記載,后人不會得知,永遠只有他和郭瓊知道,伴隨著他們的先后離世,這件事情將永遠成為秘密。 不會有人知道他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父親。 不會有人知道他的孩子打從心底里怨恨他這個無情的父親。 因為他足夠?qū)V?、足夠冷酷、足夠強勢、足夠冷靜,所以沒有玄武門之變,沒有皇室內(nèi)斗同室cao戈兄弟鬩墻。 在外人看來,郭魏皇室一團和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神仙一樣的大家庭。 可實際上呢? 這一段人生的第五十三年,郭鵬第二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敗感和無力感。 上一次還是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更進一步改變這個時代的時候。 可笑的是,他一直都把改變時代凌駕于家人之上,覺得他不單單是個父親,更是個皇帝,以此為基礎(chǔ),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冰冷無情的對待家人也可以。 可到頭來他才意識到這句話反過來也一樣適用。 他不單單是個皇帝,也是個父親。 他是皇帝,皇帝是他,但是皇帝和他一樣都是人,抹不掉全部的感情。 郭瓊的痛苦,一樣能帶給他巨大的挫敗感和無力感,能影響到他。 而且這種痛苦更是直接與上一次的挫敗感與無力感并駕齊驅(qū)。 巨大的痛苦壓在了他的心頭,壓得他抬不起頭喘不過氣。 他一度想告訴孩子們他對他們的安排本身就充滿了大愛。 可是他隨即意識到,他做出這樣的決斷,并非是從孩子們本身考慮,而是為了魏國的長治久安,所以才開始考慮孩子。 他們不是根本目的。 那么這種“大愛”,還有彰顯的必要嗎? 還有必要用這樣的話再去往郭瓊本已千瘡百孔的心上撒一把鹽嗎? 郭鵬捏緊了拳頭,幾度想要起身,可最終,他放棄了掙扎,松開了拳頭。 他承認,他輸了,他失去這個兒子了。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fā)現(xiàn)金、點幣紅包,只要關(guān)注就可以領(lǐng)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 回首過往,他未必就沒有一點點時間能拿出來交給每一個孩子。 未必就不能抱著他們,給他們一點點鼓勵,給他們一點點獎賞,讓他們露出更多一點的笑容。 假使他能從忙碌的空隙抽出那么幾炷香的時間和孩子們交流片刻,多關(guān)注一下他們的成就,給與一些夸贊,不用多么耗費精力,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 他可以辦到的,但是他沒有。 這樣的他,已經(jīng)沒有求取兒子諒解的資格了。 深吸一口氣,郭鵬張開雙手躺在了軟軟的沙灘上,渾身無力。 這場與歷史的決戰(zhàn),他贏了,也輸了。 贏的酣暢淋漓,輸?shù)囊粩⊥康亍?/br> 七日以后,他站在廣州灣港口上,望著漸漸遠去的船只,懷著無盡的悔恨與痛苦,送別了郭瓊。 然后立刻踏上了北歸之路。 郭瓊告訴他,蔡邕病重,大醫(yī)館沒有信心治好他,郭瑾想讓他盡快回到洛陽,見一見蔡邕。 這邊剛剛失去了兒子,那邊蔡邕又病重,郭鵬一時間手忙腳亂,六神無主。 還好曹蘭維持了冷靜,立刻安排隊伍北上,放棄走海路,直接決定從交州北上走荊州,然后抵達南陽郡,出武關(guān),直抵洛陽。 或許還趕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