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
龜茲城是安西最大的城池,但也只相當(dāng)于大唐的一座中縣,只有一條南北向的主街,正北面是一座王宮,其余都是低矮平頂房屋,層層疊疊,十分壯觀,各種小巷如蛛網(wǎng)一樣遍布全城。 唐軍的安西都護(hù)軍府在城南,也是一座占地不小的建筑,連同唐軍軍營以及家屬住宅,唐軍占據(jù)了龜茲城的三成,在最鼎盛的開元年間,數(shù)萬唐軍幾乎占據(jù)了整個龜茲城,影響整個安西,現(xiàn)在唐朝的影響力已經(jīng)式微,唐軍將士也不再是龜茲城的主人,他們苦苦支撐,用熱血和忠誠繼續(xù)在安西為大唐報國。 郭宋被安排住在一間寬大的石屋里,石屋有里外兩間,雖然打掃得很干凈,但條件還是很簡陋,外間有張石桌子,還有兩個石凳,這里樹木比較珍貴,百姓舍不得采伐,同時這里緊靠天山,取石十分方便,筑城、修屋,甚至利用石頭來做家具。 所以連郭宋房間的睡榻都是一塊平整光滑的大石,外屋中間還有一個石頭圍成的火塘,屋角有一副架子,還有一堆曬干的牛屎,這是西域的主要燃料。 郭宋在房間里走了一圈,他自己的東西也不多,除了兵器戰(zhàn)馬,其他就只有兩張羊皮和幾只水葫蘆。 這時,門口一名小兵躬身道:“啟稟長史,大帥讓小人來伺候長史。” 郭宋見他年紀(jì)不過十五六歲,看得出十分機靈,便笑道:“伺候就不必了,不過你可以給我當(dāng)個向?qū)?。?/br> “小人就是在這里出生,周圍的情況很熟悉?!?/br> 郭宋坐在石凳上又問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稟長史,小人叫做謝天山?!?/br> 郭宋笑道點點頭,“這個名字起得很大氣!” 他又問道:“你家里父祖可在?” 謝天山黯然道:“我祖父在怛羅斯之戰(zhàn)中陣亡,父親在我五歲時也不幸陣亡,家里就只有母親,和我相依為命,我去年年初才從軍。” “去年從軍?你今年多大了?” “小人今年十五歲?!?/br> 謝天山見郭宋沒有什么行李,便道:“小人去給長安拿點東西吧!看看長史需要什么?” 郭宋還真需要一點東西,他想了想笑道:“要一個燒茶的罐子,我打算自己做個火塘,別的就不需要了?!?/br> “我知道了!” 謝天山轉(zhuǎn)身飛奔而去,不多時,他端來一只木盆,木盆里有一只粗陶燒茶罐子和一個用石頭刻成的杯子,腋下還夾著一張半舊的毛毯。 “這都是以前安西軍留下的東西,東西雖然舊了點,但結(jié)實耐用?!?/br> “多謝了!” “我去給長史打水,就在外面有水井。” 謝天山拎起兩個水葫蘆跑出去了,片刻便拎回兩壺水。 郭宋從皮囊中取出一塊茶餅和一塊奶酪,卻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杯子。 “再找個杯子來,我們一起喝杯茶?!?/br> 謝天山搖搖頭,“不用了,如果長史沒有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等會兒晚飯會有人送來?!?/br> “你先回去吧!” 郭宋見他神情有些黯然,便笑著給他解釋道:“因為我自己也出身貧寒,從來就不需要人伺候,和你無關(guān)?!?/br> “小人明白了!” 郭宋又笑道:“改天你給我做個向?qū)А!?/br> “卑職隨時可以陪同!” 謝天山行一禮,轉(zhuǎn)身匆匆走了。 郭宋煮了一壺奶茶,正要倒進(jìn)石杯里,他忽然停住手,舉起石杯仔細(xì)看了看,我去,竟然是用上好青玉雕成的杯子。 ........ 官房里,郭昕正在向郭重慶詢問長安的情況,又問了問叔父郭子儀的身體情況,話題便轉(zhuǎn)到了郭宋身上,他看了叔父郭子儀寫給自己的信,郭子儀在信中對郭宋頗為贊賞,令郭昕很感興趣。 “新來的長史怎么也姓郭,他和郭家有關(guān)系嗎?” 郭重慶笑道:“他是靈州郭氏家族的人,不過他和家族關(guān)系矛盾很深,靈州郭氏已經(jīng)將他從家族中除名了?!?/br> 郭昕當(dāng)然知道靈州郭氏,和他們?nèi)A州郭氏是同宗,不過郭宋居然被家族除名,這是很嚴(yán)重的事情啊! 他眉頭一皺,“是怎么回事?” 郭重慶便將去年年初發(fā)生的事情詳細(xì)說了一遍,郭昕頓時無語,為了霸占郭宋的財產(chǎn)就把他除名,族長居然還支持這種行為,靈山郭氏居然敗落到這種程度,連最起碼的是非都不分了。 “那我叔父是什么態(tài)度?” 郭重慶搖搖頭,“老爺子沒有態(tài)度,他不想過問靈州郭氏的事情,不過老爺子不準(zhǔn)我再當(dāng)靈州郭氏的外援,其實就能看出他的不滿。” “好吧!這件事就當(dāng)我沒問過,若他和我真的成了族人,別人就該說安西軍是郭家軍了?!?/br> .......... 次日一早,郭宋來到都護(hù)府官衙,他雖然被任命為都護(hù)府長史,但天子李豫也明確告訴他,這只是一個象征性的職務(wù),朝廷已經(jīng)和安西失去了聯(lián)系,暫時也沒有能力重新經(jīng)營安西,他整個長史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和朝廷六部對接。 至于安西都護(hù)府政務(wù),幾乎沒有,要么就是管一管隨軍家屬的日常生活,要么去關(guān)心幾千畝麥田的收成。 郭宋騎馬剛到軍衙門口,正好遇到郭昕從軍衙內(nèi)走出來。 “長史來得正好,我們出去走走!” 郭宋勒住戰(zhàn)馬笑問道:“大帥要出城?” “例行公事罷了,每天都出去走走,今天正好可以帶你去看看?!?/br> 兩人調(diào)轉(zhuǎn)馬頭,帶著十幾名隨從向城外奔去。 “昨晚長史睡得好吧!”郭昕笑問道。 “睡得還不錯,我到哪里都能適應(yīng)?!?/br> 郭昕苦笑一聲道:“我們盼望著朝廷使者,可又害怕朝廷使者,我們這里條件太差,連張木床和新被褥都沒有,如果是生活奢侈的文官過來當(dāng)長史,我們真不知該怎么辦才好,聽郭重慶說,你是能吃苦之人,這才讓我們大家松了口氣?!?/br> 郭宋微微一笑,“大帥不用擔(dān)心,我在崆峒山的時候,差不多十年沒有吃過面粉,都是各種植物根莖,其實我覺得安西還不錯,至少還能吃到面糊糊。” 郭昕哈哈大笑,“長史還是第一個夸安西伙食好的人。” 兩人出了城,城池四周都是麥田,西面不遠(yuǎn)便是白馬河,南面就是赤河,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加上日照充足,安西麥田產(chǎn)量頗高,一畝能產(chǎn)三百多斤麥子,比中原高兩到三成。 “吐蕃人在哪里?”郭宋問道。 郭昕馬鞭向北一指,“吐蕃人都在北面,天山腳下有最好的牧場,被吐蕃人占領(lǐng)了,其實吐蕃牧人并不多,但他們占領(lǐng)了就歸他們,你想奪回來就意味著戰(zhàn)爭?!?/br> 說到戰(zhàn)爭,郭宋沉吟一下道:“蒲桃城吐谷渾軍隊被殺了四千人,吐蕃人陣亡一千,可以說全軍覆滅,大帥覺得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郭昕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憂色,“這其實也是我想對長史說的事情,這次且末五城之戰(zhàn),對方傷亡慘重,不管吐谷渾還是吐蕃,都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來報復(fù),我估計會在三月,這是他們的傳統(tǒng)出兵時間,我們必須要做好充分準(zhǔn)備。” 郭宋笑道:“既然大帥認(rèn)同我的想法,我就想提兩個建議。” “請說!” “第一個建議是關(guān)于北面的吐蕃牧民,既然吐蕃軍要殺來,索性就把他們的牛羊搶了,用來充作軍糧?!?/br> 郭昕點點頭,“這個方案也有大將提出來,我原則上不反對,但這件事必須要和龜茲國商議,如果龜茲王堅決反對,那我們就必須尊重他們的意見,這是我們雙方合作的基礎(chǔ),非常重要?!?/br> 郭宋也知道郭昕說得有道理,他便不再爭執(zhí)此事,又繼續(xù)道:“我第二個建議,就是戰(zhàn)爭爆發(fā)時,最好有一支軍隊在外圍,不斷sao擾和偷襲對方,減輕守城軍隊的壓力,大帥看這個建議如何?” 郭昕微微笑道:“如果長史主動請纓,我會非常樂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