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猛卒在線閱讀 - 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

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

    “這邊人少!”

    王顯向眾人招手,眾人連忙來到一支稍微短一點的隊伍前。

    “好像很快!”

    張本初探頭看了前面道:“都不怎么查,展示一下考引就進去了?!?/br>
    旁邊隊伍有人道:“現(xiàn)在不查,假如作弊考上,被人舉報后就慘了?!?/br>
    “有道理,就算現(xiàn)在查,其實也查不到什么?!?/br>
    隊伍走得很快,一會兒就輪到他們,“下一個!”有人喊道。

    “在!”

    王顯連忙上前,把考引遞給監(jiān)考官,“學生潞州王顯!”

    監(jiān)考官看了看考引,還給他,“除了考引外,所有的東西都不準帶入,等會兒進去要搜查,最好現(xiàn)在就拿出來,貴重物品可以替你保管。”

    考場規(guī)則大家都知道,王顯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沒有別的東西,考官手一揮,“進去吧!”

    進了大門,要面臨一個從頭到腳的徹底搜查,連鞋也要脫,頭巾也要摘下,有專門的士兵搜查,這個時候查到攜帶,就有點麻煩了,如果是金玉首飾類還好說,最多訓誡一通,還能繼續(xù)考試,可如果是攜帶紙片,那就直接取消考試資格。

    王顯搜完身,又等了一下張本初,后面和他們一起的河北士子李和與周琨稍微有點麻煩,兩人身上都帶著玉佩,需要去辦理保管,王顯和張本初先走進了考場。

    過了橋后,便看見了一盞一盞的大燈籠,每一盞燈籠就是一排考房,燈籠上有號段,燈籠足足延續(xù)數(shù)里,有近兩百盞燈籠。

    “兄長,我到了!”

    張本初指向一盞燈籠,燈籠上寫著‘丁十七號段’,他是丁十七段三十八號,站在燈籠下的一名考官核對了他的號段,“去吧!考房在中間?!?/br>
    “我先去了!”

    “祝老弟發(fā)揮出水平!”

    “彼此!彼此!祝我們一起金榜題名?!?/br>
    兩人分了手,王顯繼續(xù)順著人流尋找他的號段,他是已九段,七十一號,不多時,他便找到了自己的號段,很快又找到自己考房,考房內(nèi)剛用石灰粉刷過不久,還有一股淡淡的石灰味,不過不算刺鼻。

    考號很小,一塊大木板架在磚托上,掀開木板進去后,空間更小,連轉(zhuǎn)身的余地都沒有,只能坐在磚臺上,磚臺上有一只籃子,里面是準備好的筆墨紙硯,還有一小葫蘆清水,用來研磨。

    另外還有一桿小旗,王顯略一思索,頓時明白過來,有什么事情,揮動小旗,考官就會過來,角落里還有一團麻布,用來擦桌子,考慮得很周全。

    王顯坐下,把木板放在磚托上,不高不矮,正好是一張寬大的桌子,令他嘖嘖稱贊,還真是很巧妙的設計,這樣桌子就省下來了。

    考試還沒有開始,和所有的考生一樣,王顯開始倒水研墨,今天和明天考明經(jīng)科,主要是考核對經(jīng)書的熟悉程度。

    按照唐朝規(guī)定的考試范圍,明經(jīng)科規(guī)定要考五經(jīng),也就是兩門大經(jīng)、兩門中經(jīng)和一門小經(jīng),可問題是,考試范圍不指明具體考哪五經(jīng),實際上,考試范圍內(nèi)的十二門經(jīng)書都必須精通。

    《禮記》、《左傳》、《詩經(jīng)》、《周禮》、《儀禮》、《易經(jīng)》、《尚書》、《公羊傳》、《轂梁傳》、《論語》、《孟子》、《孝經(jīng)》。

    主考官就會從這十二門經(jīng)書中挑出五門來出題,其中《禮記》和《左傳》是必考,另外再選三門。

    明經(jīng)科主要是考背誦和書法,不僅要考經(jīng)文,還要考經(jīng)典注釋,最后是三道時事政治題。

    第一天考貼經(jīng),隨便寫一句話,考生要把上下整段全部默寫出來,一般有十道題,總字數(shù)大概在五千個字左右,四個時辰交卷,基本就不能停,四個時辰寫五千字,要求一字不錯,書法漂亮,這才有考中的可能。

    第三天考經(jīng)典注釋和時事政治題,字數(shù)也差不多在五千字,其實對考生來說,熟背經(jīng)書沒有問題,真正難的是時事政治,學生必須要對天下大事有自己的思考,比如今年有道題便是,‘你怎么看待朱泚登基?’

    首先就要了解涇源兵變,了解朱泚的身世經(jīng)歷,為什么說他是叛逆,最后還要了解朱泚之前推行的傀儡制度,然后進行社會、經(jīng)濟、倫理各方面剖析,唐朝不像后世,網(wǎng)上一查什么都有了,唐朝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考生想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識,非常困難。

    所以絕大部分考生都栽在最后的三道時事政治題上。

    ‘當!當!當!’

    考試的時間開始了,監(jiān)考官拆開了考題密封匣,將考題抄在紙上,然后貼在木板上,令每個號段的士兵拿著考題木板去考場上流動展示。

    王顯看到了第一題:‘巴子使韓服告于楚,請與鄧為好?!竽瑢懭?。

    這是《左傳》中的一句,略一思索,王顯飛快地提筆寫了起來。

    .........

    明經(jīng)科考了兩天便結(jié)束了,接下來是五天的閱卷時間,明經(jīng)科的卷子比較容易批改,都是對照的標準答案,默經(jīng)錯十個字以下為甲等,錯三十個字以下為乙等,一個字不錯為優(yōu)等,光乙等以上的卷子就超過了三千份,這就意味著,乙等以下都被淘汰。

    然后再看三道時政題,時政題也分上中下三等,下等則淘汰,最后才比書法,根據(jù)這個標準,篩選出七百份卷子,為明經(jīng)科的中榜者,然后再選出一千份卷子,作為國子學錄取者。

    這一千七百名士子就有機會參加進士考試,而且參加進士考試,就算考不上,也不會取消明經(jīng)科和國子學錄取的資格,所以,基本上所有上榜者都會繼續(xù)參加進士考試。

    位于城南的三晉酒樓內(nèi)熱鬧異常,基本上都被士子們坐滿了。

    今天剛剛發(fā)了榜,國子學內(nèi)還舉行了試卷公開展示,一千七百份試卷都被貼在展板上,供考生們監(jiān)督,這就是公開、公正、公平了,對某份試卷不滿,發(fā)現(xiàn)了被遺漏的錯誤,或者認為時政題水平太差,都可以投訴,寫投訴書投到貢院門口的箱子里。

    這無疑是最得士子之心的舉動,今天才是第一天展示,就有數(shù)萬人跑去瀏覽試卷了。

    在酒樓二樓靠窗處,一張桌子前坐了七八人,正是領隊盧綸和六名盧氏子弟及門生。

    盧家考得非常成功,六人全部考中明經(jīng)科,盧綸歡喜異常,特地在酒樓請大家飲酒,以示慶賀。

    “總體說來,這次明經(jīng)科不算很難,沒有偏題怪題,都是讀書人必須掌握的經(jīng)典著作?!?/br>
    說話的是一名盧氏子弟,叫做盧金環(huán),他這次發(fā)揮得非常出色,默經(jīng)是優(yōu)等,一個字不錯,時政題也是上等,他端起酒杯道:“其實難的是第二道時政題,論河北藩鎮(zhèn)的由來及其對策,一般人都只會回答,這是平定安史之亂不徹底留下的后患,但真要答好這道題,就必須再回答三個問題,為什么藩鎮(zhèn)會發(fā)生在河北?為什么平定安史之亂不徹底?為什么還要繼續(xù)冊封節(jié)度使,形成新的藩鎮(zhèn)?這里面就涉及到遼東問題、朝廷的財政等等?!?/br>
    “好了!好了!”

    盧綸笑道:“知道這道題正好被你押中,一個小小的明經(jīng)科不值得炫耀,繼續(xù)考中進士科才是大事,這次進士科是十七人中錄取一人,希望我們六人中至少能考上一人?!?/br>
    “來!為我們考中進士,干了這杯!”

    “干杯!”

    盧家子弟一桌十分熱鬧,而在他們不遠處坐著王顯、張本初以及魏州的兩名士子李和、周琨,他們也考得不錯,王顯和李和考中了明經(jīng)科,張本初和周琨也考中了國子學,他們都有資格參加下一輪的進士科考試。

    王顯見張本初有些悶悶不樂,便笑著安慰他道:“進士科主要考雜文、策論和詩,和明經(jīng)科完全不同,說不定你能考上進士呢!”

    張本初嘆口氣道:“時政是我的弱點,進士科策論中就要考時政,進士科我不敢想,只是去感受一下而已?!?/br>
    王顯拍拍他肩膀,“去國子學其實也不錯,食宿全免,在深造兩年,出來就是助教,等同于明經(jīng)科,不過我勸你加入軍隊,表現(xiàn)出色的話,有機會轉(zhuǎn)為官?!?/br>
    旁邊周琨道:“我就是想從軍,一般在國子學要讀四年,我們只要讀兩年,我想去西域從軍,聽說去北庭或者安西,立刻被任命為參軍從事,相當于從九品?!?/br>
    李和舉杯笑道:“先不考慮那么多,集中精力把進士科考好,我們干杯!”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