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
三兄弟進(jìn)城后頗顯拘謹(jǐn),標(biāo)準(zhǔn)的鄉(xiāng)下人進(jìn)城的模樣,王家兄弟是因為自卑,畢竟又丑又窮的他們……怕挨打? 李素則是因為敬畏。 長安古都啊,兩千多年來朝代更迭,這座歷史最雄偉的古城只有在大唐時才煥發(fā)出它最年輕最繁華的模樣。 “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fēng)/流肯落他人后……” 好詩!這詩適合賣給權(quán)貴,不給兩貫錢都不好意思拿出去顯擺。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好詩!這詩應(yīng)該賣給那些吟風(fēng)頌月的書生,把他們的錢袋掏干凈,然后看著他們用這些詩窮得瑟……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好詩!這詩可以賣給……嫖/客?算了,這詩不賣,自己留著。 李素一路走一路思考怎樣展開業(yè)務(wù),王家兄弟則好奇的四處打量,雖然太平村離長安城不過六十里,可兄弟倆從小到大進(jìn)長安城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路上攔住一位行人,向他請教了鐵匠鋪怎么走,行人很熱心的指了路。 時年v←,長安城里鐵匠鋪不多,大唐雖是最寬容的年代,但寬容也不是無限制的。秦始皇當(dāng)年一統(tǒng)六國后收天下兵器聚于咸陽,擔(dān)心的也是民間兵器太多,怕顛覆他的統(tǒng)治,老李家比較大氣,沒有做出這么過分的事,但鐵匠鋪這種能打造兵器的行業(yè)還是比較敏感的,跟后世的開鎖公司一樣,長安的鐵匠鋪必須在官府立冊造名。 長安城按天罡地煞之?dāng)?shù),共計一百零八坊,每坊設(shè)坊正,每里設(shè)里司,離李素最近的鐵匠鋪位于西城的勝業(yè)坊,一路行去又問了幾位路人,三人終于找到了鐵匠鋪。 拿出早已畫好的活字印刷制版圖,鐵匠琢磨了半天,搖頭說做不了,主要是缺材料,也缺雕工師傅。 李素早有心理準(zhǔn)備,材料確實不太容易湊齊,鐵匠鋪里,生鐵和煉鋼自然不缺,但活字印刷需要的是鉛和錫,這就不太好找了,而且雕工師傅也不容易找,大抵要到賣文房四寶的文具鋪才有。 鐵匠師傅仔細(xì)琢磨了一下活字印刷版,估了個大致數(shù),做幾千個小鉛塊是個大工程,少于兩貫錢不干,而且鐵匠很熱心的指點了迷津。 這世上除了鐵匠鋪,還有一群神神怪怪的人也賣各種金屬,說他們是出家人也好,說他們是化學(xué)家也好,反正每天關(guān)上房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shù),為了煉長生不老丹藥,這群人比恐怖分子還執(zhí)著,什么水銀啊,鉛啊,朱砂啊,亂七八糟的東西什么都敢往嘴里塞,不但往自己嘴里塞,而且還往皇帝嘴里塞,真是一群作死的人啊——孫思邈這位道友居然能活到一百零二歲,委實是個異數(shù),不具任何代表性。 城里的宗圣宮就是座道觀,是高祖皇帝親自賜名的道觀,去找那群恐怖分子,必能買到鉛和錫。 李素懂了,但沒去宗圣宮,因為……沒錢。 ******************************************************** 有錢才能辦事,李素和王家兄弟只好四處閑逛,尋找機(jī)會。 王家兄弟現(xiàn)在也終于知道李素進(jìn)城的目的,二人不由有些不解。 “賣詩?好好的為何賣詩?” “當(dāng)然是因為缺錢?!?/br> 王樁愈發(fā)不懂,撓著頭皮道:“詩這個東西……應(yīng)該算學(xué)問吧?沒聽過有賣學(xué)問的咧,學(xué)問留著自己用不好嗎?將來用出去說不定可以揚名……” 李素嘆道:“這樣的詩,我大概能記得幾十上百首,賣一點無所謂,再說我才十五歲,少年揚名真的好嗎?禍福難測啊?!?/br> 對這個年代,李素終歸還是有著很深的戒備心理,既想賺錢又不想揚名,只有這個選擇了。 王家兄弟說不出話了,這已不是他們簡單的頭腦能考慮的問題,李素也沒法跟他們細(xì)說。 ………… 勝業(yè)坊離長安西市不遠(yuǎn),這里異國商販很多,包著大頭巾裹著一身繡花毯似的胡商牽著一長溜的馬和駱駝,牲口背上滿載著大唐精美的絲綢和瓷器,臉上堆著春風(fēng)拂面般的和善微笑,見人就讓道,而經(jīng)過的長安百姓卻挺直了腰桿,眼角都不瞟胡商,神情自若地從他們身旁經(jīng)過。 自信,強(qiáng)烈的自信。 這是李素對長安百姓的第一印象,一個輝煌的年代里,連普通百姓都有了那種睥睨一切的自信氣質(zhì),異國的一切都沒放在眼里,“萬邦來朝”的真正意義,在百姓身上都可看得見端倪,從里到外透著“天朝上國”的泱泱氣派。 莫名的,李素的心情激動起來。 一千多年后的女人們?yōu)榱艘粡埻鈬G卡,不惜委身異邦番漢,那時的民族自信心,大抵已降到了令人痛心的地步,相比之下,李素越來越喜歡這個年代了,連百姓們趾高氣昂的樣子都透出一股子可愛。 鐵匠鋪不遠(yuǎn)處有一個面攤,李素經(jīng)過時不經(jīng)意一瞥,然后,眼睛亮了。 面攤的桌子旁坐著一位壯漢,不到二十歲的年紀(jì),正埋頭啃著胡餅,吸溜著胡辣湯,吃得滿頭大汗,身上穿的卻是一身綾羅錦絲,看起來非常華貴。 李素笑了,生意來了。 幾步走到壯漢前,拼桌子坐下,然后朝壯漢拱手:“兄臺請了?!?/br> 壯漢抬頭,李素這才看清了他的相貌,和王樁一樣,這家伙皮膚黝黑,一臉橫rou,丑得很有特色?!磥泶筇频膸浉绻皇窍∪辟Y源,李素心里忍不住唱起了歡快的歌兒。 王家兄弟也看清了這位壯漢的模樣,三人對視良久,皆露出惺惺相惜的表情。 “啥事?”壯漢甕聲甕氣,李素的英俊外貌可能令他受到了刺激,語氣不怎么和善。 大家容貌差距太大,可能沒什么共同語言,李素決定繞過寒暄閑聊,直奔主題:“兄臺認(rèn)字么?” “認(rèn)得不多,咋了?” 大致估摸了一下壯漢的外形,嗯,應(yīng)該是豪放派的,丑人一般都只能走這個路線。 從懷里掏出一疊紙,李素左翻右翻,從里面挑揀了一首出來,遞給壯漢。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壯漢念了一遍,兩眼忽然放光,猛地一錘桌子,喝道:“好詩!這詩好,念著提氣兒,小子,誰作的?” “無主之物?!崩钏氐?。 “無主?”壯漢楞了,滿頭霧水地看著他。 “兄臺衣著華麗,必是富家子弟,不缺錢吧?”李素殷切地看著他。 “……不缺?!眽褲h的神情似乎多了一絲好笑。 “這首詩兩貫錢賣給你怎樣?此詩可署兄臺之名,在下對天發(fā)毒誓絕不外泄,若然違誓,教我……”左右環(huán)視,福至心靈,指著王家兄弟道:“教我變得和他們一樣丑?!?/br> 王家兄弟眼角含淚,仰頭望天,悲愴發(fā)出一聲長嘆。 壯漢瞧了瞧王家兄弟的模樣,再回憶了一下自己的模樣,覺得很別扭,一肚子火氣沒處發(fā)。 “兩貫錢?”壯漢擰眉沉吟,不但沒有半點被侮辱斯文的憤慨,反而眉頭微挑,似乎有點心動了。 李素見狀大喜,很好,終于遇到了一個斯文敗類,大家的道德底線處于同一水平。 ***************************************************** ps:求推薦票和三江票。。 三江票每天下午2點可以領(lǐng)取,每天都可以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