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暗斗(6)
書迷正在閱讀:坑貨江山,總有刁民想害朕、都市之紈绔兵王、重生古代之妖孽才子、O筑巢后前夫回來了[穿書]、快穿宿主在線BE通關(guān)、和男主的兄弟好上了、穿書炮灰逆襲世界冠軍[花滑]、重生之獨占總裁、穿成女頻文的反派大佬、重生之都市仙尊
“此言不虛呀!”老儒點了點頭,顯然是十分贊同萬磊的話。 潘閬作為此次展覽的東道主,說道:“萬磊小友說的絲毫沒錯,但不知當(dāng)今天下,何人堪為天下之主?若是再有一個品行不端的君主治理天下,怕是漢族帝國有傾倒之危機(jī)呀!” 萬磊對潘閬的話十分贊同,在展覽臺的中間撲了一張紙,寫下了五個名字,分別是皇上(趙光義)、柴俊、趙惟正、趙德恭、趙谷。 萬磊隨后道:“太祖一脈,大皇子趙德秀早亡,便合該由二皇子趙德昭繼承皇位,二皇子已不在人世,便該由其長子趙惟正繼承,此來皇家大義。” 眾人皆點頭,對他的說法完全贊同,萬磊又道:“根據(jù)金匱之盟的約定,當(dāng)今皇上若是駕崩若是退位,則由趙光美繼承皇位,然而趙光美同樣去世了,那么他的長子趙德恭,同樣有繼承皇位的權(quán)利?!?/br> “至于當(dāng)今皇上和云南王柴俊,前者自不用說,柴郡主則是后周世宗柴榮之子,按理也有繼承大統(tǒng)的可能?!?/br> “除了這四人外,當(dāng)今天下權(quán)勢最大的便是涿國公趙谷了,他乃天縱奇資,若能為帝王,對天下百姓自然好處多多,但他不是皇室中人,若冒然繼位,恐于理不合?!?/br> “這五人便是當(dāng)今天下最可能成為皇帝的人,我等文學(xué)大儒和士子乃是圣人門徒,為百姓做事分?jǐn)?shù)應(yīng)當(dāng),為了天下百姓,卻是要在這五人眾挑出一人來權(quán)利輔佐,爭取早日平定天下,諸位以為如何?”萬磊一口氣說了許多,最后問道。 “確實如此,萬磊小友乃大才啊!”眾老儒贊嘆道。 萬磊謙虛一笑,接著便回到自己位置上坐下了,其他人則紛紛陷入沉思,思考著到底該輔佐誰才好。 潘閬見狀,不著痕跡的看了萬磊一眼,萬磊似乎察覺到了,和他對視了一眼,略微點了點頭。 許久之后,一幫老儒和士子似乎打定了主意,其中一個老儒道:“諸位都說說各自心目中最適合做皇帝的人吧,然后大家一起討論一番,此事雖然涉及到了朝政,不是我等可以議論的,但此時大宋將傾,我等卻是顧不了那么多了?!?/br> “潘閬老怪,你以為呢?”老儒隨后問道。 潘閬咧著嘴笑了笑:“要說你們問我,那真是問對人了,當(dāng)年我便曾試圖輔佐趙光美登上皇位,無奈其人志大才疏,不懂得隱忍,又聽不進(jìn)別人的建議,故而才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而他的長子趙德恭,我也是十分了解,我可以這么說,與其讓他做皇帝,還不如繼續(xù)讓當(dāng)今皇上繼續(xù)坐那個位置呢?!?/br> 眾人聞言皆點了點頭,顯然對于此事還是很相信潘閬的,畢竟他曾是趙光美的幕僚,對于趙德恭自然十分了解。 “那趙德恭便被排除了,剩余的四人中,又有何人能夠當(dāng)皇帝呢?”老儒道。 “柴榮乃是后周的皇子,說起來還是大宋奪了他的皇帝大位,若他為帝,勢必會恢復(fù)后周統(tǒng)治,到時怕是天下會更亂。”另一個老儒道。 “正是如此?!北娙私渣c頭道。 “那便只剩下當(dāng)今皇上、趙惟正和趙谷三人了,我個人是不贊成當(dāng)今皇上繼續(xù)統(tǒng)治大宋的,不然他和涿國公趙谷之間的恩怨始終難以解開,大宋還是免不了分崩離析,哪怕趙谷不想發(fā)動戰(zhàn)爭,但總這么南北對立也不是個事兒啊!”最開始說話的老儒道。 眾人又是一陣點頭,對他的意見充分肯定。 “那該怎么辦?在涿國公和趙惟正之間選一個?”潘閬問道。 萬磊此時也開口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諸位前輩和同窗,恕我直言,趙惟正雖然是太祖嫡孫,但太祖一脈受當(dāng)今皇上打壓多年,在朝中無權(quán)無勢,趙惟正其人也沒有多大才能,縱然我們把他推上皇位,怕也是誤國誤民,而且其人時常生病,身體羸弱,至今未留下子嗣,恐于國不利?!?/br> “還有這種事?”一干老儒沒料到萬磊竟然知道如此多的秘辛,不禁對他肅然起敬,隨后眾人不由想到,恐怕也只有趙谷適合登上皇位了。 年輕的士子們對此毫無異議,且不說趙谷本就功勞參天,能文能武,他還發(fā)明大棚改善民生,發(fā)明神威霹靂彈改善軍事,本就是年輕人的偶像,對于趙谷當(dāng)皇帝這件事,他們不僅不反對,反而還十分贊成。 倒是一些老儒的態(tài)度不太明了,雖說他們也很希望趙谷登上皇位,但趙谷畢竟不是皇室宗親,若是冒然繼位,恐怕有失體統(tǒng)。 所謂體統(tǒng),便是體制統(tǒng)一的意思,自古中國便是嫡長子繼承制,意思是皇帝的位子只能傳給嫡子,也就是皇后生下的第一個孩子,若是嫡子早夭,則傳給長子,也就是皇帝的第一個兒子。 這種體制雖然有些不講道理,對其他的皇子和個人十分不公平,但卻是天下穩(wěn)定所必須有的東西,存在即合理。 試想一下,嫡長子無論如何都只有一個,除非皇后生了雙胞胎,而其他皇子則有很多,若是不立下這個體統(tǒng)的話,那每個皇子就都有了繼承皇位的可能,那天下還不得鬧翻天了? 君不見后世清朝時,康熙一朝八子奪嫡,鬧得是何等紛亂,不僅影響皇室親情,若是皇子們拉黨結(jié)派,排斥異己,更是會影響朝廷的穩(wěn)定和百姓民生。 皇帝大位的繼承對皇子們尚且如此嚴(yán)格,何況趙谷一個臣子呢,他不是皇室宗親,若是繼位的話,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若是其他一些野心家紛紛效仿,那必然使得天下大亂,梟雄四起。 試想一下,縱然趙谷此時當(dāng)了皇帝,那他的兒子、孫子之后當(dāng)皇帝后,還能像他那么賢明嗎?若是子孫不賢,天下英雄有了趙谷這個前車之鑒,還不立刻起兵造反! 老儒們的擔(dān)心倒也不是沒有道理,雖然他們也或多或多少有些迂腐,但這是時代使然,萬磊等一干年輕士子也無法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