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王大夫郎聞言也顧不得氣憤難過,而是上前拉了一下王大。 夫夫多年,他最知道家在王大心里多重要。 不僅他知道,這個家里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所以他們就如此肆無忌憚的傷害王大,趴在王大身上吸血。 因此,一家人聽到王大說分家的時候,也都震驚不已。 王三都顧不得疼,皺著眉道:“大哥,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分家的話,以后你可別想再回來。爹娘也不可能跟你走的!” 這番話暗含著威脅,他在威脅王大,分家了的話,他就沒有爹娘,沒有弟弟,沒有家了。 王大神色平靜,“嗯,我知道。分家吧?!?/br> 王家分家了,這事在下河村一直熱議了好久。 王家的事下河村人都看在眼里,外人看著都為王大感到不值。 當(dāng)初說的好聽,是怕養(yǎng)不活才送人??烧l不是心知肚明,就是覺得年輕還能生,第一個兒子送人養(yǎng)也沒什么,還能的一大筆的銀子。 說難聽一點,就是王家兩口子,就是把王大給賣了換銀子的。 后來把人接回來,表面上是瞧著放不下親生骨rou,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好。 可他們外人明眼看著,就是把人帶回來做苦力。 都說王家老兩口性子軟,要他們說,沒人比這兩人精明。 孩子最難養(yǎng)活的階段,有另一個王家養(yǎng)著,他們還額外得一大筆銀子。 知道另一家人去世了,也不是第一時間去接的孩子,而是故意挑風(fēng)雨天去接孩子,讓孩子對他們快速產(chǎn)生感激之情。 一家子的歹竹,出了個好筍,死死的扒著不放,螞蝗一樣的趴在王大身上。 尤其是旱災(zāi)時,全家在家里躺著,王大和王大媳婦拿命去山里找吃的。 那山要是那么好進,早八百年就有人進了。 若不是家里實在活不下去,誰也不想拿命進山。 乍聞王家分家的消息,下河村的村民是替王大高興的。 只可惜村子里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地給王大一家蓋屋子,空地有是有,但也離村子比較遠。 旱年時節(jié)又有流民,住的離村子遠不是好事。 沒辦法,只能將王家邊上的那塊荒地給拾掇出來,先蓋個土房子暫住著。 其他的,等災(zāi)年過了再說。 分家之后,王家越過越難,沒了大哥大嫂上山打獵,他們吃的更差,這日子很是難熬。 而王大一家三口,倒是過的輕松許多。 王大一人上山,一家三口吃,獵的再少,吃的都比在王家的時候飽。 加上后來還有朝廷賑災(zāi)的糧食,王大一家三口日子過的是真越來越好。 有時候獵的rou多點,王大還會給鄰村的何大夫送去。 這時節(jié)rou難得,何大夫在家坐著就有人來送rou,可別提多叫人羨慕了。 王家人看著王大一家日子過的好,恨的牙根癢癢。 時不時的就去添堵,故意將糞水潑在王大家門口的事都發(fā)生過。 后來被王大上門揍了一頓后就不敢了,還連夜去將王大家門口的糞水清理干凈。 安靜一陣子后,在看到有人拍他們家門請王大去殺豬,又開始作妖起來。 那些人不曉得王大分家了,敲的還是王家的門。王家把這些人全都惡言相向趕走了。 王大知道后又上門,結(jié)果王家人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正又打不死他們。 王大也沒法子,只能挨個去被王家惡言趕走的人家賠禮致歉,雖說得知真相后人家沒那么生氣了,不過也都請了別的殺豬匠,今年的豬,是沒辦法再讓王大殺了。 好不容易云莊的阿東,被村人指點直接來了他們家,沒去王家。 可誰知還是沒能留住人。 王家人聽到了隔壁的怒吼聲,王二笑道:“叫有什么用?誰叫你上山不在家,留不住人也活該?!?/br> 王三也跟著應(yīng)和,“就是,活該!” 與兩個兒子的幸災(zāi)樂禍不同,王家老兩口有些擔(dān)憂,“兒啊,你們打了人,那可是莊子里的人,真能沒事嗎?” 王三聽著他爹娘說話就煩,很不耐煩道:“莊子里的又怎么了?不過就是簽了死契的奴仆,連長工都不如。命賤的像螞蟻,誰還能為他來與我們討公道不成?” 王家二老聽著又覺得有道理,沒聽過說有什么人會替奴隸出頭做主的。 就算是他們打了人,可對方是奴隸,那就算到官府里,縣老爺也不會替一個奴隸做主。 賤籍賤命,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阿東高高興興的出莊子,鼻青臉腫的回了莊子。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在王家坐好好的,隔壁的王二和王三會突然過來趕他走。 沒見到王屠戶,沒請到人,他差事沒完成,怎么可能會走? 誰知見他不走,那兩人竟然就開始動手打他! 阿東打不過,那地又偏僻,也沒人來,只好離開了。 回到莊子后,阿東心里也悶悶的。 王二和王三打他的時候,罵他是賤命,是打死也沒人在意的奴仆。 他知道這是事實,可心里還是不好受。 更重要的是,他這么簡單的差事都沒辦好,心里也慌張害怕。 他好久沒有被罰了,根本不想被罰…… 阿東低著頭,唉聲嘆氣的去找了張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