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朝會
長安城里的風(fēng)波緩緩平息,這件事情說到底也是不怎么關(guān)老百姓的事情,談?wù)搸滋熘笠簿蜎]有興趣,而就在這個時候,張寶相的奏折終于是送到了長安,呈到了李二的桌案上。 李二看了張寶相的奏折,并沒有直接召集大臣前來議事,明日就是大朝會了,正好就在大朝會上商議此事吧。 這么決定了,李二便把奏折放到了桌案之上,轉(zhuǎn)身離開了太極殿。 翌日,今日是大朝會,所以文武官員早早地就聚在了皇城前,由于距離大朝會開始的時候還有一段時間,所以這些官員都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著。 房玄齡籠著袖子站在一邊,眼睛微瞇,對著站在旁邊的杜如晦說道:“克明啊,邊境的事情你也該知道了吧,今日的大朝會主要就是要商議此事了,不知道你對此事有什么看法?” 杜如晦埝了捻胡須,低聲說道:“說到底無非也就是一個降將而已,若非是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根本沒有必要拿到大朝會來商議,按照以前處理降將的方法就是了,該分化的分化,該安插的安插,老夫現(xiàn)在在想的卻是西突厥的內(nèi)亂?!?/br> 房玄齡點了點頭,說道:“說的也是,本來我們是打算扶持這阿史那社爾的,可誰知道他會突然去打薛延陀,結(jié)果不僅沒有把薛延陀給打下來,反而是把自己的領(lǐng)地給賠了進(jìn)去,成了喪家之犬,只能來大唐搖尾乞憐,而如此一來,西突厥卻是再次變回了之前三個可汗互相爭斗的局面了,克明是想要在這之中做文章?” 杜如晦微微頷首,說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jī)會,若是處理得好了,我們便可以兵不血刃地解決西突厥的問題,說到底,這些圍繞在我大唐四周的強(qiáng)敵遲早也是要除掉的,而若是能夠省一些力氣,我們?yōu)槭裁床蝗プ瞿???/br> 房玄齡微微點頭,說道:“克明說的是,那待會兒老夫就要好好聽一聽克明的高見了。” 杜如晦淡淡地笑了笑,沒有再說話,只是轉(zhuǎn)頭看著站在武將行列里的一個年輕人,眉頭微皺,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房玄齡往那邊看了一眼,疑惑地說道:“克明,怎么了?” 杜如晦搖了搖頭,說道:“沒什么,只是有些奇怪蘇子瑜回來參加大朝會?!?/br> 房玄齡笑道:“不管怎么說,他都是陛下的臣子,平日間雖然不用上朝,但是這大朝會還是要來的。” 杜如晦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把視線轉(zhuǎn)移開去,而就在這個時候,皇城的大門緩緩打開了,文武官員魚貫而入,房玄齡和杜如晦不再交談,走進(jìn)了皇城。 太極殿內(nèi),李二等著所有大臣都找好位置坐穩(wěn)之后,說道:“今日的大朝會主要是要商議兩件事情,第一件是代州都督張寶相上書說都布可汗阿史那社爾愿意歸附我大唐,現(xiàn)在朕想知道諸卿對此事的意見?!?/br> 有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這會不會是突厥人的陰謀?” 李二擺了擺手,說道:“并不是,張寶相已經(jīng)在奏折里說得很清楚了,阿史那社爾之所以會來投降,是因為他在戰(zhàn)敗之后已經(jīng)走投無路,在草原上已經(jīng)沒有了容身之地,故而會如此,這些消息都是已經(jīng)打探清楚了的,應(yīng)該是不會有什么陰謀的。” 那名大臣聽完李二說的話之后,說道:“既然是這樣的話,那么臣認(rèn)為可以同意阿史那社爾的請降,這對于大唐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而且也有利于傳揚陛下的仁德,日后若是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自然會有人愿意向大唐投降的?!?/br> 事實上,所有官員都是知道同意阿史那社爾的請降對大唐來說只有好處,并沒有什么壞處,所以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有什么人站出來唱反調(diào)的,出來說話的這些大臣都是表示贊同接受阿史那社爾的投降。 見到這樣的情況,李二微微頷首,說道:“其他人也是這般看法么?” 大臣們齊聲說道:“臣等附議?!?/br>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諸位便議一議這受降的人選吧,該派誰去比較合適呢?” 大臣們沉默了一陣,杜如晦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認(rèn)為并不需要單獨再派人去受降,那樣必然又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倒不如就任命代州都督張寶相為受降的主事人,這樣只用派信使趕過去傳達(dá)陛下的旨意就是了,不會浪費很多的時間?!?/br> 李二皺了皺眉毛,說道:“杜卿此語倒是頗有道理,只是那阿史那社爾畢竟有著可汗之位在,這么做會不會顯得有些失禮?” 杜如晦搖了搖頭,說道:“無妨,陛下,以臣之見,那阿史那社爾雖然有著可汗之名,但是現(xiàn)在不過是喪家之犬罷了,以張都督為受降的主事人并沒有什么,相信阿史那社爾他自己也不會有什么怨言的。” 李二猶豫了一會兒,最后還是同意了杜如晦的意見,派遣紅翎信使去傳達(dá)讓張寶相受降的主事人,并不另選大臣前去,至于給阿史那社爾一個什么樣的封號自然會有禮部的人去商議,就不在大朝會上討論了,畢竟此事很復(fù)雜,若真的要在這里討論,只怕今日大朝會就只能商議這件事情了。 此事暫時告一段落,李二微微把身子往后靠了一些,讓自己坐的更舒服一些,然后緩緩說道:“第一件事情已經(jīng)商議完了,那就來說說這第二件事情吧,阿史那社爾投降了大唐之后,如今這西突厥再次恢復(fù)成了之前的局面,三個可汗?fàn)幎凡恍?,按照之前商議的,我們本來是打算要扶持這阿史那社爾的,可惜阿史那社爾現(xiàn)在卻是被趕了出來,所以朕想要問一問諸卿,現(xiàn)在我們該如何辦,是繼續(xù)隔岸觀火,還是從這剩下的三個可汗里再找一位可汗來扶持他爭奪西突厥的大可汗之位呢?諸位好好地想一想,再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