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賀知州的擔(dān)憂
若要賑濟,府庫里可拿不出多少糧食來,地方官員少不得要找豪門大戶化緣,或哀告,或耍橫,各種手段用盡,也不見得能有多少作用,有背景的不吃這一套,沒背景的,呵呵,自身都難保,實在也榨不出多少油水。 現(xiàn)如今保安州有涿鹿商社替他把這隱患消除了大半,賀文瑞怎不欣喜若狂,即便那糧食產(chǎn)量是虛言,但看他們這般招人,定然也是不缺錢糧的,這等實力,足夠讓他另眼相看,引為援手了。 志文轉(zhuǎn)身,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那里人頭涌動,正是他們剛剛送走,向山里進發(fā)的難民。 “他們啊,”志文答道,“種地、建房、做工,有的是活計等著他們。” “糧食...”賀文瑞沉吟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了當(dāng)?shù)貑?,“糧食夠么?” “綽綽有余?!敝疚睦硭?dāng)然地回答,他自從劫了范家還有后金的存貨,收獲最大的就是糧食,具體的數(shù)字就不說了,涿鹿山最少在五年內(nèi),人口即便擴張到十萬,也不用擔(dān)心糧食短缺。 “綽綽有余?”賀文瑞眼神有些玩味地看著志文,他看得出來,這個少年說此話時沒有什么猶豫,幾乎脫口而出,說明是錢糧不缺,難道賣那勞什子的毛衣,真的有這么賺錢? 志文話才出口就有些后悔,在這些老狐貍面前,可不能把話說的太滿,又見對面的周承允不住沖自己擠眉弄眼,知道自己剛才的話語還有神態(tài)恐怕暴露了涿鹿山的實力,得想辦法圓過去。 “是這樣的,大人?!敝疚牟⑽词B(tài),不慌不忙地沖賀文瑞鞠了一躬,“今歲山里的夏糧大獲豐收,產(chǎn)量總計達四百萬斤,咱們涿鹿工...涿鹿商社收了三百萬斤,” 志文暗自吁了口氣,差點把涿鹿工會說出來了,這些事情外人實在難以理解,還是統(tǒng)一以涿鹿商社稱之好了,接著說道,“按人均每天耗糧一斤,每月三十斤計,也足夠十萬人吃一個月,何況山里現(xiàn)在不過兩萬余人,那自然是綽綽有余?!?/br> 保安州地處偏狹,并不是山陜難民進入京師的必經(jīng)之道,是以難民數(shù)量并不算多,之前被流匪們裹挾了十多萬到此,已經(jīng)不少了,被涿鹿山擊潰后,幸存下來的,少部分遁入周圍群山之中,大部分仍是繼續(xù)東進,往京師去了,志文他們又不是嗜殺之人,并未多做理會。 這段時日招募難民并不是見人就收,以之前在涿鹿山干過活,流匪來了之后暫避的優(yōu)先,若是新人,則以孤兒,和有家室的為重,前者自不必再說,有家室的,則是因為能種地,能織衣,心有牽掛,易于管理。 其余人等,不論如何可憐,或是異常精壯,一旦不被招募,就只能吃些商社在鎮(zhèn)子上施舍的粥了,涿鹿山眾人,包括志文自己,雖然都是逃過難,知道其中苦楚的,也明白這種事情不是用來濫施好心的,需得有取有舍有決斷。 難民數(shù)量不算多,還能負擔(dān)得起,而且施舍的這粥,雖然不是清如水,但也不能讓人吃的有多飽,被淘汰的人,呆上幾天,大多都繼續(xù)往京師去了。 這就是涿鹿山迄今為止人數(shù)并不算多的原因所在。 “兩萬多人...”賀文瑞似乎并不樂觀,連志文所說的夏糧產(chǎn)量,都被他一時忽略了,捻著鄂下胡須盤算道,“那你們今夏所得,也不過五個月的開銷而已,要是人手繼續(xù)增加,還會更短,決計堅持不到明年收糧之際,還得早做打算,買些糧食貯藏才好,需不需要幫忙,本官與恩師在湖廣一帶多少有些干系,購糧一事也能出些力?!?/br> “多謝大人,怎敢勞煩大人cao心費力?!币慌缘闹艹性始泵φf道,“在下也是商社之人,自當(dāng)竭心盡力,不叫大人失望?!?/br> 他這會兒已經(jīng)咂摸出賀文瑞如此關(guān)注的緣由了,多半是涿鹿商社能吸納難民,緩解局勢,有助于他保住官帽,甚至往上爬,自然是要適時出來表示一下對這位大人的支持。 “周公子...我倒一時把你忘了,以你的能耐和人脈,買糧還不是小事一樁,班門弄斧了,見笑見笑,””賀文瑞失笑,接著叮囑道,“既有周公子出面,我自是放心,不過,還請早做打算,最好趁著現(xiàn)在夏糧新收,糧價不高的時候跑一趟,還能利用運河的運力,要是有所拖延,一旦入冬,運河結(jié)冰,運糧就大為困難了?!?/br> “多謝大人提醒,承允理會得。”周承允連忙應(yīng)下來。 志文初時還有些納悶,這二人聽到涿鹿山收獲的糧食如許之多,怎么一點反應(yīng)都沒有,周承允還說得過去,應(yīng)該是李定國向他透露過了,那這知州大人呢?他的這個反應(yīng)可是和志文之前見到的其他人的表現(xiàn)大不相同啊。 這會兒聽到兩人一問一答,志文才有些明白過來,這賀大人或許是在路上沒有聽說,又或是聽說了卻不信,此刻在擔(dān)心涿鹿山糧食不夠,生怕涿鹿山一旦缺糧,不但不能安撫難民,還會在保安州引發(fā)民亂,這才是他有意無意忽略了涿鹿山糧食高產(chǎn)的原因罷。 不僅如此,還敦促他們商社早日南下購糧,如此看來,這賀大人也算是一個干吏,知道北地連年大旱,糧食歉收,按常理,涿鹿商社若想比較實惠地收購大量糧食,還是南下為好。 只是他二人恐怕都不知道,這紅薯土豆耐旱、產(chǎn)量高,還能一年兩季地種,就不算志文那些不能見光的收獲,明面上其實也足夠支撐了。 看著兩人煞有介事地談?wù)撝撊绾文舷拢侥睦镔徏Z,然后怎樣走長江,進運河,到通州,再雇車西進保安,志文有些好笑,很想開口打斷他們的談話,但又覺得這樣做的話,似乎顯得自己很沒教養(yǎng),不得不繼續(xù)耐心地聽著二人娓娓而談。 待賀文瑞與周承允兩人把南下購糧一事規(guī)劃得差不多,甚至細節(jié)都談了不少,這才意猶未盡地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