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十面埋伏
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的郡守,最近真是高興壞了。 每日都有大量的流民進入他們的郡內(nèi),然后流民收容所會很快給流民登記造冊,完成這一步手續(xù)之后,這些流民,轉(zhuǎn)身一變就會變?yōu)榇笕A子民。 然后很快,這些流民就能夠投入到他們郡的建設(shè)當中。 現(xiàn)在各地都缺人啊,對他們來說,勞動力就是生產(chǎn)力,就是郡治建設(shè)的保證啊! 不過很快,其他郡的郡守就不愿意了,紛紛上表皇上表示自己的不滿。 整個大華,可不光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缺少人手啊,現(xiàn)在就沒有不缺人的地方。 見到這么多流民紛紛流向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他們坐不住了。 紛紛要求,這些流民必須見者有份,每個郡都要分到一些才成。 想了想,最終呂布同意了其他郡守的建議,決定接下來的流民安置,將不再安置在廬江郡、九江郡和南中這三個地方。 而是將流民分配到其他郡治中去。 相比較來說,廬江郡、九江郡和南中這三個地區(qū),雖然人口仍然沒有達到飽和,但是相差不會太大。 倒是夷洲、瀛洲還有交州等地,人口缺口有些大。 于是,這些流民,重點向這幾個地方傾斜。 對這些流民來說,把他們安置在哪里倒是無關(guān)緊要了,只要能夠成為大華的子民就謝天謝地了。 尤其是被安排到交州得新民,雖然交州得地理位置差了些。 但是凡是安排過來的新民,都是在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開辟出來的城鎮(zhèn)。 百姓一來到這里,就可以免費分到房屋、農(nóng)具還有土地。 相對于被分配到其他地方的流民來說,這里的起點反倒是更高。 流民滿意了,不過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的郡守了不干了。 這些流民都是從我們郡守進入大華國的,憑什么現(xiàn)在一個人不給我們??? 然后,這三位郡守少不了偷偷暗中下手,克扣一部分流民自用。 而這種事情,朝廷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不知道…… …… 蜀漢還有曹cao治下,和南中、廬江郡還有九江郡接壤的區(qū)域的地方官,漸漸發(fā)覺不對味了。 咦,不對啊,怎么逃荒的難民越來越多了捏? 這已經(jīng)不能用逃荒來解釋了。 其實,雖然秋糧顆粒無收,但是百姓家里現(xiàn)在根本還沒到斷糧得地步。 他們家里的糧食,足夠支撐他們吃上一月半月的時間。 朝廷的救濟命令還沒有下來,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會有這么多流民逃荒呢? 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嘛! 然后,經(jīng)過打聽之后,這些官員才知道,這些流民竟然是逃難到大華國去了。 而大華國那邊則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逃難過去的流民,全部都被大華國收編為大華國的子民了!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這些官員簡直要把鼻子都氣歪了! 大華國真是太過分了,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到了這個時候,這些官員才反應(yīng)過來。 一邊設(shè)置路障阻攔過境的百姓,一邊趕緊將這個消息上報。 當這個消息報告給劉備和曹cao手頭的時候,對這個問題,這兩人也極為頭疼。 去年得旱災(zāi),再加上今年的蝗災(zāi),兩場災(zāi)難讓這兩國雪上加霜。 他們國內(nèi)儲存的糧食,已經(jīng)不足以讓百姓度過這次難關(guān)。 他們并沒有這么多的糧食賑濟百姓,這種情況下,一部分百姓就只能活活餓死。 在這種情況下,誰敢保證這些必然要被餓死,活不下去的百姓,不會鬧出點什么亂子來呢? 這么看的話,其實讓自己境內(nèi)的一部分百姓,逃荒到大華國內(nèi),倒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樣一來,會大大減緩他們國內(nèi)缺糧得壓力,讓他們可以平穩(wěn)的度過這次難關(guān)。 但是他們又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情況發(fā)生。 因為民為國之本也! 老百姓大量流失,必然會傷及國本。 并且這還會嚴重影響到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噢,你朝廷已經(jīng)不作為到這種程度了嗎? 大聲災(zāi)難了,你們沒有辦法讓老百姓吃飽飯,就眼睜睜地看著老百姓往大華國跑。 你還能指望老百姓對你有多大的歸屬感嗎? 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曹cao和劉備,不得不嚴令邊關(guān)戰(zhàn)士。 嚴防邊關(guān),嚴禁百姓越過邊關(guān)進入大華境內(nèi)。 這道禁令一下,蜀漢還有曹cao治下百姓,大量流入到大華國的情況,才得以遏制。 …… 而此時,呂布則是秘密調(diào)兵遣將,準備對蜀漢用兵。 現(xiàn)在這個機會對大華國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一個機會了。 這一日,呂布召集龐統(tǒng)、郭嘉還有賈詡?cè)粌?nèi)閣大學(xué)士,商議攻打蜀漢一事。 首先商議的事情,就是他們首要目標是哪里。 現(xiàn)在可以說,蜀漢和大華國,基本上超過一半的國界線接壤。 大華國想要攻擊蜀漢,可攻擊的目標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攻擊哪里最最有效,有利于以后軍事行動的開展,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現(xiàn)在他們可以攻擊巴郡、巴東或者巴西。 當然了,其實距離蜀漢的首都成都最近的地方,應(yīng)該是健為郡。 因為從健為郡出發(fā)到成都,不過區(qū)區(qū)幾百里路而已。 不過可以想見,正因為距離如此之近,成都的防守必然嚴密。 從這里攻打蜀漢的話,必定困難重重。 而目前蜀漢兵力嚴重不足,很難有足夠的兵力來防守這么大的區(qū)域。 所以巴郡、巴東或者巴西這幾地,肯定會有防守薄弱之地。 只可惜,這是蜀漢的軍事絕密情報。 中央情報局雖然傳遞回來一些情報,但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一時間難以判斷。 賈詡現(xiàn)在也不敢輕易采用。 因為兵者,詭道也,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一旦出現(xiàn)疏漏,將會給大軍帶來慘重的損失。 因而,他們才要在這里商議,他們到底要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什么地方為好。 郭嘉更傾向于巴郡,而賈詡則是更傾向于巴西。 兩人各有各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