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民國文藝青年 1
寧紅則穿著藏青色的大襖,雙手兜在袖子之中,縮著肩膀在街上走著。 他看著上海街道兩側,復古的招牌,心里頭微微嘆了口氣。 現(xiàn)在是民國時代。 街上還有不少留著辮子的男人。 他自己也留著辮子呢。 當然,根據(jù)原身的記憶,這個世界的歷史,和他所屬的世界的歷史,也是有些差別的。 如今南北方軍閥鼎立,相互拉鋸著。 互不侵犯。 上海作為一個分界線,隔開了兩邊的人馬,獨立存在著。 當然,作為一個炮灰的哥哥,這些關于戰(zhàn)爭的事情,自然是和他們無關的,甚至應該說,原身和他的弟弟,甚至沒有活到大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 就在幾年后,就身亡了。 死在了南方軍閥首領的子彈之下。 寧家是老牌釀酒世家。 家境富有。 他們家釀出來的酒,被賣到全國各地。 不論是南北兩方,都有寧家的產(chǎn)業(yè)。 原身是作為繼承人來培養(yǎng)的,因此,從小到大,他都是以最優(yōu)秀的樣子出現(xiàn)在人前。 但是,在寧家最受寵的人卻是他的弟弟,寧真。 或許是因為已經(jīng)有了繼承人,所以他們對寧真都是以疼寵為上。 就是原身對他,也是相當寵愛的。 寧真并沒有成為那種吊兒郎當?shù)募w绔子弟,但是——寧紅則微微垂下眼,他成了比這種更加不堪的人。 在現(xiàn)代的時候,如果說起文藝青年,那絕對是一種贊美。 不少人都覺得文藝青年是才華和氣質(zhì)的代表。 但是在這個年代,在寧紅則看來,這個文藝青年,是絕對要加上引號的。 寧真就是這么一個文藝青年。 一個上了大學,就反抗包辦婚姻,想要休妻的渣男。 這個年代,不少所謂的文藝青年,為了他們口中真正的愛情,拋妻棄子,直言這些都是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并非他們本人所愿,他們要自由,他們要真愛。他們要離婚。 至于這些被離婚的妻子何去何從,這就和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了。 雖然說現(xiàn)在執(zhí)行了新政,這些青年小姐們都不肯接受父母的包辦婚姻,但是在許多人眼中,離婚就相當于休妻,便是回了娘家,都是要被人恥笑的,更何況,娘家也不一定會收留她們。 遇到疼愛女兒的,還稍微好一些,遇到好面子的,甚至會逼死這些被離婚的女人們—— “誒——”寧紅則又嘆了口氣。 他這個弟弟也成了其中的一員。 再過不久,他就會從學校里面回來,口口聲聲嚷著要和他的弟媳婦顧青秀離婚。 明明當初是他自己同意娶顧青秀的,如今倒好,一口一個包辦婚姻。 又是一個糟心的弟弟。 他的拳頭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當然,他弟弟也不是這個世界的男主角。 不過就是一個炮灰而已。 這個世界的女主角是寧真的大學同學,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留過洋的女人,名喚白晨。 是一個長相貌美,充滿靈氣,又有才華的女子。 她敢愛敢恨,最初的時候,和寧真談過一段時間。 但是在知道寧真已經(jīng)有妻子了之后,就和他分開了。 她雖然也反對包辦婚姻,但是更不贊同那些人為了追求真愛,拋妻棄子。 她是看不起封建社會的女性,覺得這些女人實在太過軟弱了,有點兒沒用。 她個性鮮明,被來到傷害的南方軍閥首領給看上了。 兩個人成了歡喜冤家,吵吵鬧鬧的。 因為寧真對白晨的糾纏不休,整個寧家都被這個軍閥給解決了。 百年寧家從上海徹底消失了。 寧家所有的產(chǎn)業(yè)也被這些軍閥首領瓜分一空。 說是為了女人,只怕他們早就肖想他們寧家的產(chǎn)業(yè)了,白晨,不過是他們給出的一個借口罷了。 原身希望能夠護住寧家所有人,報復這南方軍閥周軒,最后讓他也嘗一嘗家破人亡的滋味。 最后,希望能夠好好照顧顧青秀。 讓寧真善待顧青秀,好好教養(yǎng)寧真。 雖說寧家覆滅是他們有意為之,但卻是寧真給他們送上了借口—— 在寧家一家子被殺身亡之后,尸體就那樣被扔在了外面,是已經(jīng)被離婚的顧青秀,將他們給收殮了,安葬了他們。 上輩子的時候,因為寧真的強烈要求,甚至絕食抗議,寧家人終究還是同意了寧真的請求,讓他和顧青秀離婚了。 他們家自認愧對顧青秀,給顧青秀置辦了房子,留了一些錢財。 然而,亂世到來之后,顧青秀一個人,最終也沒有什么好下場。 雖然原身這個時候已經(jīng)死了,但是他心頭一直耿耿于懷。 任務不算難。 但也不簡單—— 他縮著身子回到家里。 看著富麗堂皇的寧宅,忍不住捂住了額頭。 這太特么顯眼了。 難怪會成為那些軍閥的目標。 這年頭,想要活命,最重要,是要低調(diào)啊—— 他緩緩呼出一口氣來。 沒是,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還來得及。 先讓寧家低調(diào)下來再說,其次——他捏了捏手中的拳頭,就是要好好教一教這個弟弟。 “大哥,你回來了?!?/br> 顧青秀梳著一絲不茍的發(fā)髻,發(fā)上別著發(fā)簪。 身上穿著厚重的對襟淺綠色大襖,下半身同色的長裙,雙手交握著放在身前,手腕上還帶著翠綠色玉鐲,看著極為端莊。 寧紅則在腦海中回想著那個白晨。 其實真要說起來,顧青秀比白晨還要好看許多。 就是兩個人的性子相差太大。 顧青秀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雖不曾裹足,但那也是因為顧父極為疼愛女兒的關系。 然而顧父和顧母去年相繼離開人世。 顧家如今她大嫂當家。 顧青秀和她嫂子素來不和,因此離婚之后,才會一個人住在寧家準備的房子之中。 不過,顧青秀識字不多。 顧父倒是有心想要教女兒識字,但是顧母卻極為傳統(tǒng),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教她中饋,女紅刺繡,卻不肯讓顧父教她讀書識字。 她認識的幾個字,還都是她來到寧家之后,偷偷學的。 她是個聰慧的姑娘,自然清楚地感覺到,她的丈夫,對她的不識字感到不滿。 可是,她不清楚寧家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因此,也就只敢偷偷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