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重生抗戰(zhàn)之豫西北傳奇在線閱讀 - 第三十三章 樹欲靜風(fēng)不止11

第三十三章 樹欲靜風(fēng)不止11

    目前的難題是怎么婉拒潘可為的邀請而又不致于得罪他呢?

    李青林急切之下拿出他早已想了多時的盡忠盡孝理論來搪塞:“潘大哥,正生兄弟姐妹多,家庭負(fù)擔(dān)重,他現(xiàn)在剛做了萬通商號大伙計,他現(xiàn)在的收入對家里來說特別重要,況且我舅舅正準(zhǔn)備給正生娶親,所以他走不得;我老李家人丁稀少,連我我大伯都要我‘一門兩挑’,所以我現(xiàn)在更走不得。古人云‘忠孝不能兩全’,為國出力我們自然義不容辭,但那要等我們倆先盡孝后再為國盡忠,潘大哥你說我講得對不對?”

    中國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幾乎所有的皇帝都用忠和孝作為維系社會道德和鞏固社會統(tǒng)治的兩大基石,在傳統(tǒng)中國人心中忠君和孝親幾乎是同一個比重,所以潘可為也拿不出什么好的理由來再邀請李青林二人。

    潘可為顯然有點失望,道:“你說的也有道理,生為人子當(dāng)以盡孝為本,只是這倭寇早已極力備戰(zhàn),磨刀霍霍。就眼前來說,日本人雖然離我們這里很遠(yuǎn),他們已經(jīng)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戰(zhàn)略物資、走私鴉片、走私槍械,甚至派遣人員測繪地形、刺探軍情。中日之間新的戰(zhàn)事即將開啟,只怕二位想過安靜的生活也過不了多少日子了?!?/br>
    李青林說:“潘大哥你放心,日本人只要打到我們這里來,我們兄弟倆一定會拿起武器和他們干,我們決不會做數(shù)典忘祖的小人。”

    潘可為見桌上早點已吃完,茶已喝淡,站起身來對李青林二人一抱拳道:“二位,今日潘某一人前來就是來告別的。開學(xué)在即,時間緊迫,我上午還要趕路,以便盡快趕到杭州去報道。今日和二位一別不知何年再相見,大家后會有期!”

    潘可為是一個人前來的?李青林突然想到門口那兩個人,現(xiàn)在看來這兩個人一定有問題。李青林提醒潘可為道:“潘大哥是一個人前來的?我剛才進(jìn)來的時候看到門口有兩個人,還以為他們是和你同來的呢。”

    潘可為聞言一愣,然后眉毛一挑,道:“我昨夜才趕來,今早就有人盯上我了,看來這世上有心人真多啊,”

    說完他出了雅間的門,再躡手躡腳走到樓梯口,悄悄地對門口那張桌子看了看,然后走了回來。

    “我沒有看錯人,青林老弟果然機(jī)警,潘某在此謝過了。”潘可為接著從桌子上拿起那把匕首,鄭重的遞給李青林,道:“寶劍當(dāng)屬俠士,紅粉應(yīng)贈佳人。這把刀是我找名家打造,雖然算不上名貴之物,但也算得上削鐵如泥,此物非青林莫屬,望青林老弟收下?!?/br>
    李青林用手指指樓下,道:“潘大哥,我看你這趟路不算很太平。”他再用手指著匕首道:“你出門在外有它在身邊,也好做防身之用啊?!?/br>
    潘可為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很自信地說:“我還有別的防身之物,少一件它也無妨。這兩人還是上次那幫人派來的,這次他們可占不了多少便宜了?!?/br>
    潘可為把匕首遞給李青林,再雙手一抱拳,豪邁地說道:“二位,后會有期!”說完,大踏步的下樓走了

    李青林知道潘可為所說的別防身之物應(yīng)該就是手槍,他不好再拒絕,只好接下了匕首。李青林心想:“收了這特務(wù)的禮物,還不知是福還是禍呢?!?/br>
    李青林和劉正生趕到樓下的時候,潘可為已經(jīng)走遠(yuǎn)了。李青林和劉正生搶著到柜上去付早點和茶錢,天福聚老板是劉正生的熟人,笑道:“劉掌柜,還是你的面子大,剛才走的那位客人已經(jīng)付過帳了?!?/br>
    李青林一指門口那張空桌子,問道:“這兩位什么時候走的?”

    天福聚老板答道:“和你們一起的客人前腳走了后,他們后腳就走了?!?/br>
    李青林心中暗忖:“不好!潘可為有危險。”

    “你先回商號,我等一會再來找你。”李青林對劉正生說完,馬上出了天福聚,沿著潘可為走的方向緊跟了過去。

    李青林雖然對特務(wù)沒有什么好感,但潘可為畢竟是中國人,那兩個黑衣人極有可能就是日本特務(wù),在此情形之下中國人哪有不幫中國人的道理?特別經(jīng)過剛才和潘可為的一番談話,李青林對國民黨特務(wù)也有了新的了解,這些特務(wù)雖然心狠手辣,行為卑鄙,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象潘可為這樣有著一顆中國心的特務(wù)也不在少數(shù)?,F(xiàn)在保護(hù)了潘可為也為以后的抗戰(zhàn)保留了一份力量,于是李青林決定幫潘可為一把。

    潘可為今天去的方向是萬安縣城,因為縣城有鐵路通過,這條鐵路就是大名鼎鼎的平漢鐵路。潘可為從萬安縣城可以搭火車到武漢,再從武漢坐輪船到南京,然后從南京到杭州,這是在目前最便捷也是最可靠的路線。

    平漢鐵路是京廣鐵路的前身,平漢鐵路是連接北平和武漢的交通大動脈。平漢鐵路最初的名字叫盧漢鐵路,由晚清政府借外款修建。這條運輸大動脈的最初修建方案是經(jīng)過豫省首府開封城的,這樣平漢之間鐵路最直距離最短,修建的成本最低。

    當(dāng)時外國列強(qiáng)屢屢對中國發(fā)動戰(zhàn)爭,國家內(nèi)部義和團(tuán)運動蓬勃發(fā)展,清政府修建鐵路的目的其一是發(fā)展經(jīng)濟(jì),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運兵。

    如果鐵路運兵,那鐵路兩邊極有可能成為戰(zhàn)場。當(dāng)時清軍紀(jì)律廢弛,與土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戰(zhàn)端一開必將禍害地方,因此這個鐵路修建方案引起了一個大人物的擔(dān)心,這個人就是晚清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兼盧漢鐵路北段督辦袁世凱。

    按照最初的方案,平漢鐵路經(jīng)過開封,那就必然經(jīng)過老袁的家鄉(xiāng),老袁是個家鄉(xiāng)觀念極端保守之人,于是他以一己之私改動了線路,把鐵路西遷了一百多里地。要不然住在開封的潘可為就可以在開封直接上車,而不需要跑到萬安來搭火車了。

    長勝鎮(zhèn)離萬安縣城四十多里地,此時沒有汽車等現(xiàn)代交通工具,最快捷的辦法就是騎馬或者租騾馬車。潘可為今天偏偏沒有在車馬行去租馬車,他是步行上路的,而且走的不是大道,偏偏是一條小道。

    李青林經(jīng)過路人的指點,他緊趕慢趕,終于追了三里多路終于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了潘可為的背影,李青林還看到就在潘可為身后一百多米的地方,不遠(yuǎn)不近的吊著一條尾巴-那兩個坐在天福聚門口桌子上的黑衣人。

    李青林邊追邊分析潘可為為什么棄大路不走而走小路的原因。如果走大路的話路上行人多,即使黑衣人人數(shù)占優(yōu),他們想圖謀不軌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下動手,這走大路應(yīng)該是潘可為最安全的選擇;而小路就不同了,雖然走小路比較近,但是要途徑幾個丘陵山崗,這些丘陵山崗都有大樹林,據(jù)說以前這些林子是土匪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行人旅客被打悶棍、挨黑槍的不在少數(shù),難道潘可為不怕黑衣人下黑手?

    想到打悶棍、挨黑槍,李青林忽然明白潘可為走著條路的理由了,這黑衣人能下黑手,潘可為就不能下黑手?先下手為強(qiáng),后下手遭殃,這潘可為一定會先發(fā)制人的。

    潘可為會在什么地方動手呢?李青林想到的第一個地點就是臥虎坡!

    這臥虎坡是個較大點的丘陵,地形不高,以地形像一只臥著的老虎得名。臥虎坡上的樹木不是很高大,但是很密集,中間有一條小路從虎尾上坡,最后從虎左腳下坡。

    這臥著的虎呈彎曲狀,穿坡而過的小路自然隨地形而彎曲,特別是從最高處虎頭轉(zhuǎn)到下坡的右腳處就有一個急轉(zhuǎn)彎,當(dāng)?shù)厝硕冀兴皷首咏恰?。柺子角人跡罕至,草木森森,并且這里的路有一個急轉(zhuǎn)彎,李青林已經(jīng)判定,這個“柺子角”就是潘可為下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