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后
“樂兒聽話,把粥喝了。”李藎忱攬著樂昌的肩頭,把勺子之中的粥吹涼了,送到樂昌的唇邊。 雖然心情已經(jīng)平復了不少,但是樂昌的臉色還是有些蒼白,御醫(yī)診斷了半天,也只能說是神思衰弱,建議靜養(yǎng)。所以李藎忱看她沒有胃口吃飯,干脆親自來監(jiān)督。 乖乖的吃了一口,樂昌無奈的說道:“好了夫君,妾身自己來,夫君還有那么多事要處理呢,快去忙吧?!?/br> “某才不信你能乖乖的呢,”李藎忱當即毫不留情面的打斷了她,又瞥了一眼旁邊的清荷,“這小丫頭又管不了你,所以還得某親自上陣,就不信你還想造反不成。” “妾身可不敢,”樂昌嘀咕一聲,“從古到今,還沒有聽說過有您這樣的君王呢?!?/br> “君王?”李藎忱一邊吹涼了一勺粥,一邊淡淡說道,“在后院中某只是你們的夫君,算不得什么君王。在外面擺個君王的架子就已經(jīng)夠累的了,回來還要跟枕邊人擺,那豈不是更累?!?/br> 樂昌終于忍不住笑了一聲,雖然這幾年風云變化,身處這大局之中的人都好像在短短幾年之內(nèi)成熟了很多、變化了很多,可是偏偏自己這位夫君,卻依舊像是那個曾經(jīng)在石頭山上用一首詩驚艷整個江南士林的白衣少年。 和當初一樣,依舊是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啊! 當然樂昌知道,現(xiàn)在這時宜可都要順著李藎忱的心思來了,自家父皇這一走,天下誰還能擋得住李藎忱,滾滾的人心和大勢,眼見得就都要匯聚在他的手中了。 “喝粥?!崩钏|忱無奈的說道,這丫頭神色飄忽,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自己忙里偷閑跑過來監(jiān)督她把粥喝下去,就是怕出什么意外,怎么還這么不領情。 “不喝。”樂昌撅起嘴。 “你不喝我喝?!崩钏|忱頓時來了氣,“一點兒都不給你留。等會兒某就吩咐御膳房,不準開伙?!?/br> 樂昌看著李藎忱似乎是說真的,當即縮了縮,委屈的說道:“夫君怎么能這么心狠,妾身聽話就是了?!?/br> 李藎忱笑道:“這才乖嘛。” 一邊說著,他一邊抬眼看向旁邊的清荷,只不過這丫頭很識趣的早就已經(jīng)不見蹤影了。 嗯,比她主人有眼色。 “夫君打算什么時候繼續(xù)進軍?”樂昌乖乖的將粥喝完,任由李藎忱幫她擦了擦唇角。 “過兩天,等荊州人心穩(wěn)定下來?!崩钏|忱沉聲說道,陳頊一走,南陳已經(jīng)再無和李藎忱爭鋒的念頭,這荊南的人心自然也就被李藎忱趁勢收住了,但是這歸根結(jié)底也只是本地世家和官員的人心,荊南可不僅僅只有這些人。 荊南不比巴蜀,李藎忱在巴蜀立下根基的時候,巴蜀正是一片混亂,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并沒有恢復元氣的漢人百姓正因為一場饑荒而流離失所,與此同時山中的巴人也因為饑餓而謀求出路,可以說只要李藎忱能夠給他們到來溫飽,用什么辦法實際上無所謂。 因此李藎忱很輕松的就建立起層次分明的管理制度,以城鎮(zhèn)為中心,再輻射到村鎮(zhèn)的社會建設方法顯然要比之前的混雜一氣好了很多。 包括土地的重新分配、民夫和徭役的征調(diào)以及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繕,都是在這種新的管理制度下進行的,尤其是現(xiàn)在巴蜀已經(jīng)調(diào)整了行政區(qū)劃,讓政令更容易下達。 可是荊州卻不一樣,這里無論如何也都經(jīng)歷了至少十多年的和平發(fā)展,而且也是曾經(jīng)的天下富足之地,尤其是湘水沿岸,人口密集,甚至工商業(yè)都已經(jīng)有所發(fā)展,因此李藎忱自然不可能再按照建設巴蜀那樣從頭再來。 而且巴蜀的百姓是跟著李藎忱一步步從饑荒和戰(zhàn)亂之中走出來的,是知道李藎忱都帶給他們什么的,而現(xiàn)在李藎忱拿下荊州卻不一樣,這歸根結(jié)底只是上層的斗爭,和下面的百姓實際上沒有多少關系,李藎忱想要讓所有人都能認識到現(xiàn)在改天換地的好處,自然要下一番功夫,可是這要從哪里開始,又應該如何做,實際上他自己都沒有數(shù),畢竟也是要拿荊州給天下做一個模板的。 看李藎忱說到這件事有些發(fā)愁,樂昌不由得輕輕按住他的手:“夫君,荊州的百姓不比巴蜀,這些年的和平再加上荊州本地也算富足之地,已經(jīng)讓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jīng)能夠滿足溫飽。因此夫君想要收民心,恐怕要從其余地方下手。” “賦稅是不可能的,”李藎忱也知道樂昌是冰雪聰明的人兒,倒也不介意和她分享,“現(xiàn)在朝廷大軍征戰(zhàn),還是需要足夠的錢糧,更何況荊州富足,憑借減輕賦稅并沒有什么用,反而有可能成了下面人謀私的渠道。” “百姓富足之后,就要想著如何能變聰明一些了?!睒凡f道。 “開民智······”李藎忱瞳孔微微收縮。 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是也是一個行險的辦法啊。 一旦民智開,那么接下來科舉就要跟著來,李藎忱是后來人,當然知道這中間有多么麻煩,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蜀漢還在戰(zhàn)爭狀態(tài),而且只是小半個華夏,經(jīng)得起這樣折騰么? 樂昌遲疑片刻:“夫君為何不嘗試著先從一處開始呢?!?/br> “一處······”李藎忱微微頷首,的確自己想遠了,若是直接將書院和學院之類的普及下去,不但耗費巨大,也很容易就會引起之后的滾滾思潮,這對于一個還在征戰(zhàn)四方的國家來說當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如先嘗試一處。 至少先立出來一個榜樣,告訴這荊州人,朝廷并不再是之前的那個朝廷了。 至于科舉么······ 李藎忱摸了摸鼻子,開科舉是肯定要做的,或許對于世家來說,科舉就是洪水猛獸,但是李藎忱很清楚,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現(xiàn)在世家充斥朝堂的弊端,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才能夠嶄露頭角,但是這應該是在平定江南之后,不過并不妨礙先把口風透出來,或者選擇一個點作為實驗,這李藎忱已經(jīng)想好該怎么做了。 那么現(xiàn)在剩下的問題就是,裴子烈什么時候才能拿下江陵,這樣李藎忱才能沒有后顧之憂的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