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
再一看李藎忱身著便衣,他們頓時也知道這位一向隨和的陛下十有八九又是白魚龍服、微服私訪,所以一時間有些尷尬,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行禮。而李平眼疾手快,上前一步:“一切如平常即可?!?/br> 而李藎忱先笑著拱了拱手:“諸位良久不見!” “公子別來無恙!”幾名先生稍微有些不自然。而其中一人當即出來引著李藎忱便要入書院,李藎忱卻擺了擺手,微笑著說道; “你們忙你們的便是,某隨便逛逛?!?/br> 書院門前已經(jīng)站著很多人,那幾名先生剛想要說什么,卻不料李藎忱徑直鉆入了人群之中,轉(zhuǎn)眼哪里還有影子? “這,這可怎么是好!”一名先生忍不住跺腳說道,“咱們要不抓緊叫人找找?” “且慢,”另一名先生伸手攔住他,“陛下的舉動,豈是你我凡夫俗子能夠揣測到的?既然陛下有自己的打算,那你我最好還是不要橫加阻攔。” “也罷,但是可得抓緊和山長說一聲,怎么安排還得讓山長去決定,我們也不好做主?!?/br> 而另外一邊,李藎忱看著正在排隊的士子們,不由好奇的扯著其中一人問道:“借問一下,這到底是怎么安排的?” 那士子把他上下打量一番,笑著說道:“兄臺,你是剛來吧,要是剛來的話,克的到后面排隊,你且看,我后面少說也得有三四十人呢,怎么都得講究一個先來后到。” “某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只是想先清楚進去之后都要做什么,否則這心里不也沒數(shù)么?!崩钏|忱一笑。 那士子的脾氣似乎也不錯,伸手指了指書院的大門說道:“進了門留下名字和籍貫,就算是報上名了,之后就可以參加書院的考試,能夠過了入門三考的,方能成為金陵書院的學生?!?/br> “入門三考?”李藎忱眉毛一挑,“倒是挺有意思,只是不知道這是什么個考核法子?” “說來也是好玩,這首先呢,你要先闡述你為什么要報考金陵書院,還要列舉出來自己能夠背誦的詩詞經(jīng)典,而或者看過的任何書籍,能夠闡述其中的大致內(nèi)容,然后負責考核你的先生會針對這個詢問一些問題,來看你是真是假?!蹦鞘孔语@然在來之前就已經(jīng)了解的透徹,當即侃侃而談,旁邊的人也都看了過來,“這其次呢,會把你和前后四五個人分在一起,讓你們‘坐而論道’,針對一個話題甚至一句古代圣賢所言,來闡述一下是對是錯,看看誰能說服誰。” 頓了一下,那士子擺了擺手:“最后自然就是一人領一個題目現(xiàn)場寫作,無需字數(shù)太多,考察的就是你的文章功底,這也算唯一一個尚且在預料之中的吧?!?/br> “這前兩個到底是什么來頭,還真沒聽說過還能這么選吧人才?!庇幸粋€富家公子忍不住抱怨道,十有八九是被家里的長輩催促著甚至逼迫著來的,老大的不情愿。 “這你就不懂了吧,據(jù)說成都書院和岳麓書院也都是這么選人的。”旁邊一名士子說道,看他的衣衫打扮應該家庭條件并不好,“孔圣人不是說過么,有教無類,現(xiàn)在朝廷要做的,可不就是有教無類么。現(xiàn)在這里還只是招收咱們這些多少看過書、認識字的,好像明天還打算招收那些沒什么文化的窮苦人家。” “一群下里巴人,也能夠培養(yǎng)成棟梁之才?”富家子弟冷哼一聲。 “兄臺此言差矣,當今朝堂之上,起于寒門者也不在少數(shù)。更不要說當今圣上,更是起于草莽,誰知道茫茫紅塵之中就沒有可用之才?”又一人站出來說道。 “可是十個里面恐怕少不得七八個都是無用的家伙?!?/br> “那怎么能算沒有?” “世家紈绔難道就好到哪里去了嗎?” 一時間一群人竟然要吵起來的樣子,而就在這個時候,前方的人被分開,蕭琮從人群中擠出來,大聲喝道:“所有考生,保持肅靜!” “求學之地,保持肅靜!”跟著來的學院護丁們也大聲喊道,這些護丁都是軍中退下來的老弱病殘,能夠在換的這樣的一份工作本身也是朝廷對他們的照顧,所以他們干起活來也是分外賣力。 而蕭琮一眼就看見了人群之中的李藎忱,他的心臟都差點了停下來,這個時候一名先生也氣喘吁吁地過來,顯然他是去告訴蕭琮這個消息,只不過還是晚了一步。 蕭琮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自己的這位“小舅子”在這里挑事情,當即一咬牙:“臣蕭琮參見陛下,臣迎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李藎忱瞪了這個家伙一眼,而周圍的士子們惶恐的同時躬身行禮。 李藎忱伸手脫了一把蕭琮,環(huán)顧四周,朗聲說道:“諸位平身。朕此次身著便衣前來,便是希望能夠親身感受一下這書院盛會,也想聽一聽、看一看?,F(xiàn)在看大家都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有自己的見解,朕心甚慰!” 頓了一下,李藎忱大步走到書院門下:“諸位,朕組建金陵書院,廣納天下賢才,就是為了能夠給天下的所有人一個能夠發(fā)揮其才能、被朝廷所用的機會,這金陵書院是一個你們學習進取的地方,也是一個天下人才交流、天下思想碰撞的地方。朕相信,只要是劇烈的碰撞就會產(chǎn)生革新的火花,而只要有星星之火,便可以成燎原之勢!未來的大漢,就需要諸位輔佐朕,掀起這燎原之火,一直燃燒到海天的盡頭,九州之內(nèi)、華夏之壤,都要在我大漢旗幟之下!” 話音未落,李藎忱深深一拱手:“此為朕拜托諸位?!?/br> “愿為陛下赴湯蹈火!”蕭琮率先大喊道。 “愿為陛下赴湯蹈火!”無數(shù)的士子同時高呼。在這一刻他們從來沒有如此熱切地感受到朝廷求賢之心,也從來沒有如此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jīng)和這個王朝、和這一片土地同呼吸共命運。 眼前這位和他們年齡相仿的陛下,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太多的奇跡,現(xiàn)在他需要他們每一個人的鼎力相助,來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 或許自己也能夠通過努力,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