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各族都有智者:一個高麗女子眼中的顧天涯】
人在受到善待時,總是不知道珍惜。 等到失去一切時,惋惜已經(jīng)沒意義。 …… 世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缺乏聰慧之輩,這些聰慧之士哪怕是生活在社會底層,也能夠從蛛絲馬跡之中推測到某種大勢。 高句麗同樣有這種人。 越是智者,越會惶恐,只因智者們擁有清晰的認知,明白什么叫做煌煌大勢不可逆。 所以,智者活的會很苦。 不是生活上的苦,而是心理上的苦。 …… 安妍冰曾是一位歌姬,名聲在高句麗家喻戶曉,即便是出入高句麗皇宮之時,她也是列為座上賓的那一類。 但是如今的安妍冰卻很苦。 她再也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歌姬。 而是一個每天為了食物發(fā)愁的高麗女。 半年以前,中原漢人征伐遼東,一場史無前例的百萬級別大戰(zhàn),漢人終于雪恥二十年前的大辱。 對于中原人而言,這是開疆拓土的偉業(yè),然而對于高句麗人而言,這是國破家亡的凄涼。 所以在高句麗皇城被破的那一日,安妍冰躲在家中默默流淚了一整天。 她在為自己故國吊唁。 但她卻不像別的高句麗人那般幻想著復國。 原因很簡單,她是一個智者,她深知什么叫做煌煌大勢,也深知高句麗抗衡不了這種大勢。 甚至早在三年之前,安妍冰就已經(jīng)預料到這種大勢…… 那時候的她,是名滿高句麗的歌姬,偶然參加一次豪門宴會,聽到了一個漢人青年的名字。 那是一個如同傳奇般崛起的漢人。 他的名字叫做顧天涯。 …… 安妍冰至今還能清晰記得,那日宴會上的大人物們談笑風生,當他們談論起漢人顧天涯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略顯不屑的語氣。 在那些高句麗大人物眼中,顧天涯是個仗著妻子成功的人,說句難聽的話,這叫做吃軟飯。 然而安妍冰卻有些憂心,她心里不知為何生出一股惶恐。 自古有言,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高句麗的民間也有俗語,一頭猛虎成長起來之后必然雄霸山林。 它會殺掉其它的猛獸,把整座山林變成自己的領地……對于猛虎而言,這是為了擁有獨享的獵場,而如果將這種行徑對比人類,那么就是上位者所說的掌控資源。 何謂資源? 土地,人口,物產(chǎn),財富。 中原和遼東接壤,世代存在著仇恨,自古國與國鄰,沒有友誼可言,所以每當中原人衰弱之時,高句麗就會侵擾漢人的土地,不但搶奪財富,而且虜掠平民。 那些被掠回來的平民,幾乎全都被打成奴隸,累死在礦上中,累死在田地里,他們的白骨累累,變成了高句麗人的財富。 同樣的道理,漢人也會報復,每當中原漢家崛起之時,他們都要把失去的疆土奪回來,順帶著抓捕無數(shù)高句麗人,運回中原去創(chuàng)造各種財富。 那些被抓捕的高句麗人,命運想必也是極其悲苦的。 安妍冰雖然是個女子,但她自幼飽讀漢人史書,所以她有清晰的認知,國與國之間就是如此。 只要利益,沒有可憐。 二十年之前,中原大隋沒落,于是高句麗大肆伸手,占足了整整二十年便宜。 然而現(xiàn)在,要反過來了。 中原漢人再次建立了王朝,幾乎全盤接收了前朝大隋的一切。那個名叫‘唐’的國家在繼承疆土和財富的同時,必然也會繼承了前代漢人所蒙受的恥辱。 最令人驚恐的是,這一代漢人崛起了好幾個民族大英雄。 何謂民族大英雄? 能引領族群過上好日子的才叫大英雄。 這種大英雄,不是民間所理解的那種仗劍游俠,游俠殺富濟貧,只能算是小道,也許他們會被百姓稱作英雄,但卻沒有資格被稱為民族大英雄。 真正的民族大英雄,得是讓整個民族吐氣揚眉的那種人。 而一旦某個民族出現(xiàn)大英雄,必然會讓庇護整個族群變的強盛。偏偏,這一代的中原出現(xiàn)了好幾個大英雄…… 李世民,新一代的漢人皇帝。 李秀寧,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帥。 李建成,運籌帷幄的后勤大總管。 僅僅是這李氏三兄妹,已經(jīng)足以讓中原王朝崛起騰飛,無數(shù)高句麗有識之士曾經(jīng)斷言,漢人很可能會在十數(shù)年之內(nèi)再創(chuàng)輝煌。 那時候,高句麗就要小心漢人的報復了…… 這個斷言原本是很合理的。 只可惜誰也沒有預料到,中原又崛起了一個漢人。 顧天涯! …… 那一日,安妍冰在宴會上聽到這個名字。大人物們談笑風生,言語之間頗多嘲諷,然而聽在安妍冰的耳中,卻讓她渾身如墜冰窟之中。 她聽到那些大人物說,那個顧天涯打贏了突厥人。 她聽到那些大人物說,那個顧天涯把家搬到了幽州。 她還聽到那些大人物說,幽州正在準備開設商貿(mào)互市。 她又聽到那些大人物說,無數(shù)的窮苦漢人成了幽州子民…… 安妍冰陷入恐懼之中,她隱約意識到高句麗的不妙,然而可惜的是,宴會上的大人物們似乎并沒有這么想。 他們甚至興致勃勃的在幻想,高句麗人能夠在幽州的互市上發(fā)大財。 怎么可能??? 安妍冰幾乎忍不住想要站起來大聲嘶喊。 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這個道理你們懂不懂,這個道理你們懂不懂??? 可惜她只是一個歌姬,沒有資格在國事上發(fā)言。雖然她擁有著名滿高句麗的才氣,但她終究只是一個以才博笑的歌姬。 …… 果然,一切如同安妍冰預料的那般。 僅僅三年時間不到,顧天涯這頭猛虎伸出了爪牙。而身為整個中原漢家統(tǒng)治者的李氏,竟然對這位外戚進行了無比堅決的支持。 仿佛絲毫不擔心他會尾大不掉。 那種毫無保留的支持令人恐慌。 窮盡舉國之力,舉族征伐遼東…… 大唐皇帝李世民,向整個中原發(fā)出征召令,足足三十萬府兵,外加三十萬民夫,無數(shù)漢人義無反顧的背上行囊,宛如潮水一般向著幽州聚集。 巾幗不讓須眉的李秀寧,據(jù)說嫁人之后再也沒有領過兵,然而當她的夫君劍指遼東之時,這位傳奇女帥再一次披上了盔甲。 十五萬幽云鐵血大軍,重新聚集在傳奇女帥的營帳下。 最為恐怖的是,那個顧天涯竟然開創(chuàng)前所未有之先河,他趁著大戰(zhàn)之機,推行了新式貨幣…… 用料扎實的銅錢,沉甸甸的壓手。 聞所未聞的銀幣,讓天下各國貪婪。 甚至還有一種直接用黃金鑄造的金幣,據(jù)說只需要一枚就能兌換一萬貫錢。 西域三十六國怦然心動,草原兩大突厥爭先恐后的出兵,而那個號稱寧死也要賺錢的吐谷渾國,直接把全國的兵力都賣給了顧天涯。 光是異族大軍,顧天涯就雇傭了五十五萬人。 這一戰(zhàn)高句麗怎么和人家打? 這一戰(zhàn)還沒打就已經(jīng)輸了啊…… …… 回憶是令人痛苦的,智者的回憶尤其痛苦。 然而安妍冰只能壓下這份痛苦。 她需要好好的活著。 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無數(shù)的高句麗人。 她想活著的原因和別人不一樣…… 比如那位號稱高句麗第一權(quán)臣的淵蓋蘇文,在投降之時也說自己要為了高句麗人活著,至于他真正的意圖,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安妍冰則不一樣,她活著的目的很純粹。 她才是真心的為了無數(shù)高句麗人。 …… 夏日炎炎,天氣很熱。 安妍冰端著一個木碗,耐著性子在等待施粥。 前面的隊伍很長,無數(shù)高句麗人在排隊,由于天氣實在太過炎熱,導致排隊的高句麗人汗流浹背,漸漸的有人開始表達不滿,整個隊伍變的越來越喧嘩。 終于,一個高句麗漢子重重一摔木碗,大聲叫嚷道:“為什么不搭個棚子?為什么讓我們受罪?” 安妍冰心里一驚,下意識就想跑出去阻攔,然而,太晚了。 只見那個高句麗漢子開始鼓動四周,口中不斷說著挑撥情緒的言辭,大吵大嚷道:“你們漢人曾經(jīng)發(fā)過告示,說是要善待我們高句麗人。既然要善待,那就應該好好善待,結(jié)果呢,我們受的全是苦?!?/br> “所謂的施粥,每天竟然只給六碗?!?/br> “六碗飯,夠誰吃?吃不飽也就罷了,竟然還要我們在烈日下排隊……” “漢人,你們壓根就不想善待我們?!?/br> 自古至今,無論哪個種族,似乎都有一個慣性思維,那就是認為法不責眾。 所以當這個漢子大吵大嚷之后,很快挑起了幾十個高句麗人的情緒,而這些高句麗人也跟著大吵大嚷,場面漸漸變的有些不受控制。 安妍冰一顆心沉入谷底。 她端著木碗退出了隊伍。 恰好也就在這一刻,忽然有一絲微風拂來,吹去些許暑氣,讓人稍微舒爽。 然而安妍冰卻絲毫感覺不到舒爽,她端著木碗蹲在地上默默的流淚。 她想去勸阻那些鬧事的同族。 卻又知道眼前的場面根本勸不住。 她只能默默流淚,在心里祈禱漢人能夠再次大發(fā)仁慈。 此前的半年時間里,高句麗人也經(jīng)常聚眾鬧事,每次鬧事之時,漢人都是選擇隱忍。甚至還會陪著笑臉,對于各種訴求盡力滿足。 用那些漢人的話說,這是因為他們的顧領主發(fā)布過嚴令:高句麗雖然敗亡,但是高句麗人不是罪民,所以,要善待。 鎮(zhèn)守高句麗的兵卒們,一直很遵從他們領主的命令。 而高句麗人也被養(yǎng)出了臭毛病,認為只要聚眾鬧上一鬧就能達成訴求……哪怕這份訴求并不合理,但是只要他們鬧了就能成功。 唯有安妍冰深知一個道理,上位者的容忍是有底限的。 …… 她端著碗蹲在地上,默默的流淚哭泣著。 心中,是無比的悲涼和恐懼。 是的,她在恐懼。 越是智者,越能看透一切,尤其是最近的某些蛛絲馬跡,讓她意識到了某些不好的開端。 她隱隱約約感覺到,高句麗人的好日子到頭了。 而也就在她心生恐懼的時候,她果然聽到了一個漢人的笑聲,那是負責保護施粥的一位將軍,半年來一直以好脾氣而著稱。 每當高句麗人鬧事的時候,他總是笑容滿面的在勸解。 這一刻,那位將軍仍是笑容滿面。 甚至就連說出的話,也讓人感覺到如沐春風:“抱歉抱歉,真是抱歉,天氣這般炎熱,本將軍卻忘了讓人搭棚子,導致大家在排隊之時曬了日頭,汗流浹背實在是十分辛苦……這個失誤必須改,本將軍立馬讓人改?!?/br> 鬧事的高句麗人仿佛早有預料,似乎很篤定漢人將軍會認錯。 只見那位將軍一邊認錯,一邊繼續(xù)笑如春風的開口,又道:“今日已經(jīng)來不及了,畢竟搭棚子需要時間。但是施粥又必須繼續(xù)進行,否則本將軍無法向上面交代……這樣吧,咱們?nèi)€折中辦法。既然大家不愿意在烈日炎炎下排隊領粥,而本將軍又必須把施粥發(fā)放出去保證沒人餓著。那么就請大家去軍營那邊,直接在營帳里面吃飯怎么樣?” 他說著,笑容越發(fā)溫和,誠意滿滿又道:“軍營的營帳可以遮擋太陽,不會讓大家曬的汗流浹背。并且飯食也要好一些,乃是專門提供給兵卒吃的飯。粥里面有rou,香噴噴的?!?/br> 安妍冰如墜冰窟。 但她卻不敢發(fā)出一點聲息。 她只是默默流著淚,哀傷的看著同族們。 而那些鬧事的高句麗人則是大為驚喜,洋洋得意自認為又達成了一個訴求,甚至有人叫囂開口,大聲提出要求道:“不只是今天去軍營吃,以后也要在軍營吃。天氣這么熱,搭棚子也白搭。不信你們漢人過來試試,站著排隊是多么的辛苦?!?/br> 那位將軍似乎遲疑一下,很快便‘硬著頭皮’答應道:“好吧,就按你說的辦。以后都去軍營里吃,不再讓大家排隊?!?/br> 在場高句麗人更加自得,終于不再喧嘩吵嚷,他們跟在一群士卒身后,朝著不遠處的軍營而去。 安妍冰沒有去。 她端著木碗站起來。 然后,朝著遠去的同族們深深彎腰,滿臉凄苦,行了一禮。 這是高句麗的送別亡人之禮。 …… 整個施粥現(xiàn)場,只剩下安妍冰一個人,她,不需要排隊了。 她擦了一把眼淚,端著碗慢慢走上前,而在這一刻,施粥的將領正準備下令撤掉大鍋……畢竟高句麗人全都去了軍營,這里的幾鍋大粥已經(jīng)沒必要留著。 安妍冰小心翼翼走上前,面帶苦澀的舉起手中碗,輕聲道:“將軍,求施粥?!?/br> 那將軍明顯一怔,目光深深看她一眼,問道:“你不去軍營吃嗎?那邊會提供rou食。不但有rou食,而且還有營帳遮擋烈日。” 安妍冰搖了搖頭,道:“我懂進退,也知身份。能有粥吃可吃,已經(jīng)感激良多?!?/br> 那將軍又是一怔,忽然語帶深意的道:“你有如此心智,為何不去考取官職?我們主帥早就宣布,要在高句麗施行遼人治遼的政策。你這樣聰慧的女子,應該能成為一個官。” 可惜安妍冰卻再次搖頭,絲毫不接這個話茬,反而繼續(xù)舉著木碗,語帶柔弱的道:“將軍,求施粥。按照您們漢人那位領主的宣告,每個高句麗貧民每頓飯可以領取兩碗粥?!?/br> 她仰頭看著將軍,努力表現(xiàn)柔順,輕輕道:“我是貧民,也是順民,按規(guī)定,可以吃兩碗?!?/br> 將軍目光直直看著她,好半天后忽然一笑,點頭道:“很好,給你兩碗粥。要記住,這是我家顧領主的賞賜?!?/br> 安妍冰鄭重點頭,道:“他也是我的領主,小女子感謝領主的賞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