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撿個師傅
書迷正在閱讀:唐朝最佳閑王、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團寵、山窩里的科技強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
不得不說,算卦老人的這句話,讓葉宇突然有了很多感觸。 沉默良久,葉宇抬頭看了老人一眼,輕聲道:“道長所言頗有些道理……” 不過說到此處,葉宇突然話鋒一轉(zhuǎn):“既然是相互交流,來而不往非禮也,晚輩也要測一測道長的姓氏!” “哦?公子也會測字?”老人一聽葉宇說出這句話,頓時也來了興趣。 “不,葉某無需測字,就知道道長的姓氏,不知道長信不信?”葉宇盯著眼前的老人,露出了一絲淡笑。 “呃,呵呵,莫非公子真的能掐會算不錯成?不過以公子的年紀,似乎這不大可能……” 葉宇卻自信的露出一絲詭笑:“道長,不如你我二人打個賭如何?” “公子要賭什么?” “葉某要是算對了道長的姓氏,那道長就必須答應(yīng)葉某一件事;若是算不對,葉某自當奉上重金以作賭資,不知道長以為如何?” 老人沉吟里片刻,隨后爽朗的笑了起來:“好,只要公子能算對貧道的姓氏,貧道甘愿認輸又何妨!” “道長是不是姓王?” “……” 看著眼前的這位老人面帶驚愕,葉宇肯定了心中的猜測,于是又道:“葉某不僅算到道長姓王,還知道道長的名諱,以及道號……” “這……” “道長名諱是王中孚,字允卿,不知對否?” “……” “道號重陽子,世稱王重陽,不知葉某所說的對不對?” “……” 老人被葉宇連續(xù)追問,頓時覺得有些無奈,最后搖頭笑了笑:“葉學士果然是智慧過人!” “看來王道長早就認出了晚輩?!睂τ谕踔仃栆谎劭闯鲎约旱纳矸?,葉宇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王重陽也不隱瞞:“不錯,只是貧道沒想到葉學士如此睿智……” “王道長過譽了,其實你這竹幡上早有提示,晚輩不過是窺探到了其中玄機罷了?!?/br> 竹幡上有‘忘中浮云輕,九九盡歸一’十個字,其中既暗含了道家的無為思想,又嵌合了王重陽的名字。 忘中浮云輕,其實不過是‘王中孚允卿’的諧音;而九九盡歸一,其實也就是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王重陽看了看葉宇,欣慰的點了點頭:“能夠?qū)ω毜烂M知之甚詳,普天之下也是難尋,也許這就是緣分?!?/br> 這句話不是恭維葉宇,因為王中孚這個名字,是王重陽年少之時所用,之后改名為王知明,就再無人知道王重陽的原名。 而葉宇對于王重陽的姓氏名諱如此清楚,除了后世受到了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更主要的是王重陽在道教中地位。 王重陽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開宗者,后被尊為道教的重陽開化輔極帝君與北五祖之一。 其實葉宇之所以猜出老人是王重陽,除了那兩句詩詞外,還有就是他在遞還竹幡之時,看到了老人的手心以及虎口,有著厚厚的老繭。 這些老繭顯然是練武之人才有,絕非一般道士以及農(nóng)夫所能擁有。 再加上這位老人氣質(zhì)非同一般,才會讓葉宇對這竹幡上的詩句有了琢磨。 “貧道愿賭服輸,不知葉學士需要貧道答應(yīng)什么事請?” “晚輩早就聽聞北地終南山,王道長的武藝超群,因此想請為王道長傳授晚輩武藝!” 葉宇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今日遇到了王重陽,他就沒有打算輕易放過。 他雖然知道王重陽,并非武俠小說里那樣天下第一。 但歷史上的王重陽,曾參加金國的武舉考試,并且奪得了武狀元的頭銜,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倒不是葉宇貶低宋國而抬高金國,但就武舉而論,金國武狀元的含金量要比宋國高很多。 而且以王重陽一個漢人的身份,在金國的統(tǒng)治之下奪得武狀元,這就更能說明武藝的卓絕。 如今時隔幾十年,想必武藝也已經(jīng)如臻化境。 王重陽聽了葉宇的話后,輕挑眉頭自語道:“難道真被那瘋和尚說準了?” “呃,王道長口中的瘋和尚,可是濟顛圣僧?”葉宇聽力極好,王重陽私下嘀咕卻被他聽得一清二楚。 “不錯,就是那個瘋和尚,他說貧道此次前往江南傳道,會有一段師徒緣分!” 葉宇聞聽此言頓時狂喜不已,隨即就要當即行拜師之禮。 此刻他也忘記自己的身份,更忘記了這個場合的不妥之處。 “且慢!” 王重陽隨即托起葉宇欲要下蹲的身子,接著道:“練武要練早,葉學士如今已是而冠之年,恐……” 就在王重陽無意觸摸到葉宇的脈搏時,他突然臉上露出驚愕之色,到了最后他已經(jīng)忘記了他要說什么。 而是緊緊地壓住葉宇的脈搏,替葉宇把起了脈。 王重陽的這一舉動,讓葉宇心中頓時緊張不安起來。 他本想將手臂迅速抽離,可王重陽僅僅是兩根手指,就已經(jīng)讓他右臂難以舉動。 “道長,莫非晚輩身子有疾?” 葉宇看著王重陽,那神色幾經(jīng)變幻的臉,心情也不由得凝重起來。 “凝香梧桐,天大的造化!”沉默良久的王重陽,一臉感嘆的輕聲道。 “道長……” 王重陽見葉宇一臉的疑惑,于是解釋道:“凝香梧桐,不僅有rou生白骨之功效,而且還可以洗筋伐髓改造體質(zhì)!” “洗筋伐髓?當初圣僧只說這凝香梧桐木,煮茶飲用可治愈腿疾舊患?!?/br> “這個瘋和尚,可真是舍得,百年以上的梧桐木的精華所在,鳳棲梧桐便是如此。不過以貧道判斷,你服用這梧桐木可不止百年……” “這……” 葉宇這一刻開始猶豫了,他怎么覺得這有些玄乎,難道還真有什么洗筋伐髓的說法? 看著葉宇面帶質(zhì)疑,于是問道;“你是否覺得,你的身體有些異于常人?” “異于常人?” 葉宇對于這個問題陷入了沉思,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事情,似乎還真是有些異于常人。 當日在錢塘江畔遇襲,背后中了劍傷能夠短時間痊愈尚且不說,單說那一夜船舫里與胡媚兒的魚水之歡,就讓葉宇覺得有些詭異。 要知道背后所中的劍傷不輕,但他依舊是生龍活虎攻城拔寨。 再有就是自己的力氣似乎大了很多,七夕佳節(jié)將趙悌的隨從捏躺在地上,臨安府衙拎著尤褒,猶如拎小孩一樣輕松…… 這些以往葉宇都沒有太過留意,但今日王重陽一番提醒,倒是讓他似乎覺得自己,的確有了一些變化。 “習武之人,基本功最適合時期是在幼年,只因這個時期的人,骨骼柔韌性是為最佳。而二十歲再去習武,雖不算太晚,但終究難以大成,因為資質(zhì)已經(jīng)成型難以改變?!?/br> 王重陽說著,繼而看了看葉宇道:“而你則不同,洗筋伐髓之后的筋骨,遠比常人強上許多!單論這一點,你就比常人優(yōu)越十年之功!” “那,道長的意思……” “你要答應(yīng)貧道一件事,如此貧道才會傾囊相授!” 葉宇此刻早已喜出望外,鄭重施禮道:“師傅吩咐,弟子豈敢不從?請隨徒兒回府,再慢慢敘談不遲……” 不問是什么事請,先把師徒這層關(guān)系確定再說。 王重陽對于葉宇的小心思,自然看得十分清楚,但也不予拒絕,直接跟隨葉宇回府敘談。 阿寬跟在后面,額頭是直冒冷汗。方才自家少爺?shù)脑?,他可是聽得一清二楚?/br> 他方才斥責的老頭子,這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自家少爺?shù)膸煾担撬M不是以下犯上,犯了忤逆之罪。 一路上阿寬可是獻金樂殷勤,以免自家少爺發(fā)怒懲罰自己。 回到府上之后,葉宇與這個街邊撿來的師傅,在書房里談了很久。 對于王重陽要在江南傳道的建議,葉宇是從內(nèi)心表示支持。 他葉宇是個本土情緣很深的一個人,對于土生土長的道教,他還是一直抱有支持態(tài)度的。 尤其是王重陽所提倡的思想,很對葉宇的口味。王重陽糅合儒、釋、道的思想,主張三教平等、三教合一。 聲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這種海納百川的包容思想,其實正是中華民族的思想。 在葉宇的心中,最是鄙夷那些門戶之見固步自封,到頭來只會是走向沒落。 王重陽在與葉宇交談之中,越發(fā)的覺得葉宇對道家有深刻地認識,而且二人的思想觀念不謀而合。 他本來已經(jīng)有了七位弟子,也就是后世道家典籍中記載的全真七子。 年過半百的他,已經(jīng)不打算再收弟子。 不曾想被當初五臺山上的濟公言中,在這臨安城被葉宇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師徒緣分。 既然是一種緣分,他也就欣然收下了葉宇這名弟子。 其實這王重陽心里清楚,能收下葉宇這名俗家弟子,對于他傳道授法有著極大幫助。 想要將道教發(fā)揚光大,單憑民間的影響力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對于這個將來,可能會左右大宋的徒弟,王重陽也是不遺余力悉心教導。 而對于葉宇而言,能夠得到王重陽的授藝自然是好,但最好的是堂堂全真教道統(tǒng),成了他牢牢嵌入北地的一顆釘子。 天下道士的力量,有時候也不容小覷,它是一種無形的勢力,可以顛覆一些原本看似不可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