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臣不敢藏私
書迷正在閱讀:這O怎么這么A呀[穿書]、被渣后我掉進(jìn)了大佬的日記里[重生]、被穿書反派龍退婚后、我竟是修仙大佬、我在恐龍世界當(dāng)團(tuán)寵、山窩里的科技強(qiáng)國、重回氣運被奪后我名滿天下、首金大神是我的錦鯉女孩、庸俗愛人、逃婚一年后總裁又來追求我了
翌日清晨,約定好的時間。 李靖便是想要退下來,也不可能接連拒絕李元吉的邀請。 再者,教書育人,對于李靖這種級別的人來說,其實也跟退下來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 當(dāng)然,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又有幾個是能夠真正退下來的? 衣錦還鄉(xiāng)? 或許有,但絕對不多,很多朝廷重臣,即便是真的能夠回到家鄉(xiāng),也會被各地的一把手給供起來,只是憑借著其朝中的人脈,就足以讓他們享受得起這份待遇,更何況這些人的思維見識也更廣闊一些,很多地方都可以提出寶貴的意見,特別是揣摩朝廷的意思。 而像李靖這種深得皇帝信任的大臣,即便是退了下來,這輩子也很難離開長安。 皇帝也是人,大臣也是人,是人就有迷茫的時候,很多時候,皇帝都會找這些已經(jīng)退下來的人談?wù)撘环?/br> 雖然不至于全盤接受,但作為考量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dāng)然,就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境,退下來的人并不多,大多數(shù)都是直接死于任上。 再者就像是杜如晦那樣的,雖然因病早已不負(fù)責(zé)兵部的事情,但兵部尚書的職位依舊還在,所以嚴(yán)格算起來的話,杜如晦也算是死于任上。 秋季的早晨,溫度稍稍有些低。 皇帝的車駕上,李靖只剩下了滿臉的苦澀。 他不想出這個風(fēng)頭,可卻無法拒絕,也拒絕不了,只能硬著頭皮坐上來。 與皇帝同乘一車,這是何等的榮耀?又有多少人日思夜寐的事情? “卿可知朕建這座軍校意義所在?”車上,閑來無事的李元吉便開始長篇大論起來。 “臣愚昧……”李靖搖了搖頭,他能理解,但也不能理解,像這種廣撒網(wǎng)的行為,在他看來是不可取的。 “軍校,一個提升軍隊?wèi)?zhàn)斗力最直接的方法,但若是搞不好的話,也很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當(dāng)然,凡事不能只看一面。 因為知識的封閉性,真正能夠接觸到知識的人并不多,特別是那些頂級的知識。 因為高級,所以威懾力才比較大,使用它的人若是正義人士,對于朝廷,對于百姓自然是一件好事,可若使用它的人心懷不軌,那好事也就只能變成一件壞事?!崩钤挂矝]有避諱,直接說出了軍校的好與壞。 關(guān)于開放知識這個事吧,反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站在什么位置,自然可以看到不同的答案。 如果開放知識危害這么大,那后世整個地球都在搞軍校又是什么意思? 自欺欺人? 那歷次戰(zhàn)爭中,那些從軍校走出來的將領(lǐng)的英勇發(fā)揮又怎么解釋? “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即使朕培養(yǎng)出了一個絕世天才,而這個絕世天才有意要造反,可朕手里還有第二個絕世天才,第三個絕世天才,即便沒有,也會有無數(shù)個比他低一等的天才出現(xiàn),這么多人,難道還擋不住他一個人嗎?但凡聰明點的,都不會去做那種蠢事?!崩钤^續(xù)說著:“再一個,朕也相信,那些士兵絕對不會不明事理,像以前那樣有人一個招呼,就成群的呼應(yīng)。” “陛下是想開啟民智?”李靖不由大吃一驚。 聽著李元吉這一番話,在聯(lián)想到自己所了解到的那些事情,恨不能給自己來上一個耳刮子。 事情做得這么明顯,不是為了開啟民智是什么? 歷朝歷代,什么時候有過低價賣書的事情?五百錢一本雖然很貴,但對于真正渴望讀書認(rèn)字的人來說,簡直跟白菜價沒什么區(qū)別,書是黃金屋,書是顏如玉,書不是錢可以買到的。 即便那只是最基礎(chǔ)的版本,可整個一套下來,卻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存在。 開啟民智,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根據(jù)歷朝歷代總結(jié)起來的經(jīng)驗來看,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開啟民智是個好選擇。 封建社會,皇帝的地位,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百姓的個人崇拜上面的,如果大家都有了知識,這一套還怎么搞? 就算是可以搞,可誰又能保證每一位皇帝都兢兢業(yè)業(yè)?不去做那些混蛋事? “民智朕必開之!”掀開車窗,看著外面魅藍(lán)的天空,一股子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沒有任何的不適,反倒是有種清馨的感覺。 這個皇帝,來的太過容易了些,或許自己本就不該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頹廢,避讓,奮起,有外界的刺激,也有自身的變化。 李元吉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場夢,一場醒來了以后,自己依舊是在工地上搬磚的那一個。 這一切都來的太過神奇,太過讓人不敢相信。 之前的賣書,只是前期的準(zhǔn)備而已,但李元吉始終沒有能夠下定這個決心,但是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徹徹底底的決定了。 “只要民智可開,縱是大唐因此而亡,朕也無怨無悔!” “陛下……”聞言,李靖驚恐不已,連忙拱手,眼中更是被淚水打濕。 不感動嗎?沒人會在聽了這句話以后不感動的。 一個皇帝,寧可拼著亡國,也要讓天下百姓生活的更好,這種氣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至少,李靖覺得自己是沒有的,以前的每一位帝王,也都沒有這種氣度。 “朝代的更迭,只不過是歷史的必然罷了,始皇帝曾豪言要讓贏氏傳承萬代,大秦永不墜落,可大秦最終卻僅僅只存在了短短數(shù)十年,兩位皇帝便就此落幕。 漢家天子雖有氣度,也有權(quán)謀與膽魄,可漢家江山又存在了多久? 前隋又何不是威風(fēng)八面,震徹異邦?可現(xiàn)如今呢?或許有一天大唐也終將踏上前朝的后綴,但是朕不想看到一個又一個的王朝,歷經(jīng)數(shù)千年之久去重復(fù)一件事情。 朕不是什么圣人,也不可能沒有任何的私心,朕本不該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朕也從未想過要來當(dāng)這個皇帝的,在齊國,朕看到了百姓的艱難,朕看到了許許多多在長安看不到的畫面。 朕不求別的,只求能給子孫留下更多可以抵御外敵的東西,無論是什么……”如果不是來自于后世,李元吉怎么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民國算是華夏歷史上第一個開啟民智的朝代,可民國的結(jié)局又怎樣? 或許,自己唯一的優(yōu)勢在于,現(xiàn)如今大唐的環(huán)境不是民國可以相比的。 而那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在摸索著前進(jìn),整個世界都在走著不少的彎路,如果自己提前打開了這關(guān)鍵的一步,那么兩三百年以后,大唐會不會變成后世的模樣? 很困難,但五百年以后,絕對不會差的太遠(yuǎn)。 說是憤青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作為一個華夏人,作為一個了解過抗戰(zhàn),一二戰(zhàn)的后世人,李元吉不希望歷史上的那一幕重演。 哪怕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這一切又是否是真實的。 但是,歷史的確在改變,火箭炮,投彈車式的古老火炮,這些軍事科技已經(jīng)給唐軍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古老的鐵路系統(tǒng),用馬去拉的那種,誰又敢說,這套古老的鐵路系統(tǒng)沒有能夠給大唐的運輸帶來改變?假以時日,誰又敢保證,蒸汽火車不會出現(xiàn)? 李元吉很害怕大唐會墜落在自己手里,可想來想去,這些又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與其在這里顧左顧右的,還不如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就算是最終失敗了,可經(jīng)驗是留下了,興許自己的后代中,會出現(xiàn)一個牛人力王狂瀾呢?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不是認(rèn)真,而是破釜沉舟。 現(xiàn)如今李元吉就是用破釜沉舟的氣勢去做的。 “早知今日,臣當(dāng)年就應(yīng)該糾集好友,助陛下一臂之力!”李靖滿臉的慚愧,當(dāng)年想要改變玄武門,過程太容易了,李靖刻意用十種不同的方式去改變這個結(jié)果,可是他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中立,不幫,不告,不偏,不倚。 可是現(xiàn)在,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 如果當(dāng)年他可以將事情告訴李淵,李世民絕對不會成功,大唐也不會白白耽誤幾年的發(fā)展時間,如果李元吉可以早一些登基…… 跑偏了,李靖就是覺得,自己是比不上李元吉的,無論是哪一個方面。 “這個院長臣當(dāng)了,自此之后,臣必定不會藏私!”李靖覺得自己很慚愧,李元吉身為皇帝,都敢拼著大唐王國去做這些,自己一個將領(lǐng)又怕什么? 自己的幾個兒子,是不是當(dāng)將軍的料自己很清楚,手里的那些東西即便是留著,也只能最終帶入棺材,然后就此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揚名青史什么的,李靖倒是沒想過,也懶的去想。 他只是覺得,如果自己不再這個時候做些什么的話,就太對不起皇帝對自己的這一番信任了。 軍校,不用說也知道是干啥的,而且擔(dān)任院長,對自己來說的確很輕松,也算是退了下來,而且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陪伴家人。 “該藏私還是要藏私的,什么樣的級別,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這才是關(guān)鍵,否則的話,會培養(yǎng)出一堆好高騖遠(yuǎn)的家伙,對他們,對大唐,這都不是什么好事?!崩钤獡Q上一副笑臉,語氣平淡道。 前面講的是真的,但講這一番話的目的,就是在于這里,不然的話,李靖死不吐口,自己上哪找教材去教他們?